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離騷》教案(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離騷》教案(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 

1、瞭解《離騷》是《詩經》以後的一次詩體大解放,是“楚辭”體的代表作品。 2、通過學習《離騷》,瞭解文學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詩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懷。  3、學會吟誦古詩詞,注意節拍、重音。 4、瞭解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積極浪漫主義和創作手法:豐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標 

1、培養通過把握詩文形象,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實詞、虛詞,培養學生閲讀古詩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離騷》,理解詩人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情懷,培養學生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並學習詩人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執著追求理想的高尚節操。 

教學重點 

1、通過鑑賞《離騷》的優美詩句,學習屈原追求美政、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鑑賞詩歌的比興藝術手法,藝術價值。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對詩作中疑難的字、詞及表達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節奏地誦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方法 

1、運用講讀法、逐節誦讀、講講背背,指點難字讀音、難字詞義。 

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理解詩中作者的愛國憂民感情及他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過比較閲讀法,延展課堂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實對作品的理解。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背誦《沁園春.雪》“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風騷”指國風與離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理解離騷含義:離別的憂愁,包含了巨大的情感力量。瞭解屈原多少?愛國詩人。讀懂詩歌多少?看到“兮”字最多。民間端午節和屈原的聯繫,引出人們對屈原的認識。(PPT2)

二、文學常識1.總説:印象中的屈原(PPT3)

2.傑出的政治家(PPT4-5),偉大的詩人屈原(PPT6-7)(約前339~約前278),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堅決主張聯齊抗秦,屈原後來遭到羣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及頃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以一系列比興手法來表情達意。如他以鮮花、香草來比喻品行高潔的君子;以臭物、蕭艾比喻奸佞或變節的小人;以佩帶香草來象徵詩人的品德修養。這種“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使現實中的忠奸、美醜、善惡形成鮮明對照,產生了言簡意賅、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參差錯落、靈活多變;語言上採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極富於鄉土氣息;其方言土語大都經過提煉,辭藻華美,傳神狀貌,極富於表現力。 

3.解題:創作緣由: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説:“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離騷》就是他根據楚國的政治現實和自己的不平遭遇,“發憤以抒情”而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詩。是屈原生活歷程的形象記錄, 是屈原面臨個人與國家的厄運,對於過去和未來的思考,是一個崇高而痛苦的靈魂的自傳。(PPT7-8)

三、預習檢測   1.誦讀指導(PPT9)

2.字音字義(PPT10)苗裔(yì):後代子孫    孟陬(zōu):正月       揆(k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  

汨(g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嶺上     騏驥(qíjì)駿馬  申椒(jiāo) 申地產的椒  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繫帶的樣子,比喻狂亂不羈憚(dān):害怕         捷徑: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腳後跟 謇謇(jiǎn):忠貞的樣子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懷王   羌(qiāng)楚辭中所特有的語氣詞    靈脩:神明、有遠見的人,喻楚懷王 

3.分析詩歌(PPT24)

4.文言知識總結(PPT11-23):之、以、夫、而、豈   詞類活用

句式:狀語後置句  賓語前置句 判斷句  反問句

5.精華鑑賞(PPT25):

象徵手法的運用:芳草香木:象徵高尚的品德    

佩帶香草:表明追求美好的事物,品格高潔   美人芳草:比喻賢臣

對比手法的運用:堯、舜:“耿介”--桀、紂:“猖披”

吾:“恐年歲之不與”--黨人:“偷樂”

靈活的詩歌體式--“騷體詩”:將“兮”放在單句的末尾,兩句一韻。

6.自譯詩歌(PPT26-31)

我本是古帝高陽氏的後裔,  號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親。太歲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先父看見了我有這樣的生日,他便替我取下了相應的美名。替我取下的大名是叫着正則,替我取下的別號是叫着靈均。我的內部既有了這樣的美質,  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裝扮。我把蘼蕪和白芷都折取了來,和秋蘭紐結着做成了個花環。我匆忙地就像是在趕路一般,怕的是如箭的光陰棄我飛掉。我在春天去攀折山上的木蘭,我在冬天去收攬水邊的青藻。古代三王品德純潔無瑕,眾芳都薈萃於他們周圍。花椒叢菌桂樹雜糅相間, 

豈只把蕙草白芷來連綴。那堯舜是多麼耿直光明, 既遵循正道又走對了路。桀與紂是如此猖獗恣肆,那些小人只曉偷安享樂,國家的前途黑暗險隘。豈是我害怕自身遭禍殃,只恐國家敗亡猶車毀壞。我為君王鞍前馬後奔走,想讓你追及前王的腳步;楚王你不體察我的衷情, 反而聽信讒言對我嗔怒。我本知忠言會招來禍患,想隱忍不語卻難捨難割;遙指九天叫它給我作證,全都是為你君王的緣故。君王與我有約在先,後來反悔變心有了別的打算。我已不把離別當作難事,只是為國君的多次變卦而悲傷。

四、文本研習:(PPT32-33)

1.作者在《離騷》的開篇突出了什麼?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高貴的出身、降生的瑞奇、美好的名字不僅具有上天和先人的賜予,而且具有美好的品質和才能,這些都是自己的後天修養。主要表達作者出身高貴,與楚王是同根,楚國是我的祖國,愛國是我的本分。自身的高潔,同時也是與現實的抗爭,有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意思。

2.詩歌的後半部分詩人一再擔心,用自己的話説説詩人擔心什麼?

最擔心的是時光如流水,而沒有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獻給祖國。另一方面詩人更是充滿憂慮,怕國君昏聵誤國,保守落後,政治混亂

3.詩人高唱“來吾道夫先路”可以看出屈原是怎樣的一個人?

屈原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意在表現他不是君主的奴僕,而是堂堂正正的人。可以看出他堅信真理,崇尚高尚的人格,有着獨立的人格

4.你從詩中讀出詩人什麼形象?

純潔高大、一身正氣;忠君愛國、憂國憂民。

五、問題探討:(PPT34)

你是如何看待屈原的愛國情感的?有人説他這是一種“宗國”思想,你同意嗎?

觀點一:同意。屈原的愛國思想其實是一種“愛君”思想。 “帝高陽之苗裔兮”就帶有明顯的血統誇耀。“來吾道夫先路”、“恐皇輿之敗績”、“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則是一種出於“家天下”感情和宗國觀念的使命感和憂患意識,屈原的種種努力,客觀地説,這的是楚王的統治,我們不必人為地拔高理解他。

觀點二:不同意。不能苛求那個時代的屈原像我們今天這樣考慮問題。屈原,為了國家的前途,為了人民的生活,憂心如焚,奔走呼號,這不就是愛國的表現還能是什麼?在他的心中,楚國就是他的祖國,楚國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我們能非議他的愛國精神嗎?

六、詩歌藝術品味(PPT35)

1.比喻形象,想象瑰麗,富有浪漫色彩:課文大量運用比喻,如用“江離”、“秋蘭”來比喻自己博採眾長。“朝搴陂之木蘭兮,紉秋蘭以為佩 ”比喻堅忍不拔的政治理想。運用香草美人來比喻自己、賢士、君主,不僅使作品含蓄,富於韻味,而且增加了作品的形象美。

明確:用香草比喻內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採摘和披掛江離秋蘭比喻修身養性,用乘騏驥比喻追求和實現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黃昏期而中道變卦比喻君王失信。 用眾芳,椒、桂、蕙、 比喻羣賢 

2.語言精練華美,帶有濃郁的楚國地方色彩:詩中豐富的聯想,奇特的比喻,形成了絢麗的文采。其中富有楚地特色的“兮”等語氣詞的運用巧妙靈活,使詩歌帶上了濃郁的楚國地方特色。

七、課文小結:(PPT36)

《離騷》是我國最早出現的浪漫主義詩歌傑作,作品表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創造了宏大的藝術空間和開闊的畫面,塑造了詩人非凡的自我形象。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潔的人格、強烈的情感和奇特的形貌馳騁於仙界。柳宗元為驚歎地説:“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猶彷彿其文章。”比興的手法滲透到整個作品之中,比喻和象徵形象被突顯了出來,春蘭秋菊,飄風雲霓,全都成了有生命之物,司馬遷稱其:“其文約,其辭微”“其稱文小而其旨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美名:肇錫餘以嘉名;恐脩名之不立 美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美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美物: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美政: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

八、作業:(PPT37)

1.背誦這首詩。

2.以《<離騷>中的屈原》為題,寫一篇不少於300字的文章。

3. 完成《優化設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mnyvz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