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幼兒園中班教案《洗手》含反思(精選6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洗手》含反思(精選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洗手》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教案《洗手》含反思(精選6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洗手》含反思 篇1

設計背景

為了讓孩子們瞭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飯前、便後或手髒時要洗手,養成愛清潔講衞生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瞭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飯前、便後或手髒時要洗手。

2、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3、教育孩子養成愛清潔講衞生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孩子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難點是養成洗手習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塊小毛巾,洗手液或香皂若干。

2、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

3、正確洗手方法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手指歌”導入活動。

“大拇哥、二拇弟、中指哥、四兄弟、小妞妞,來看戲,大家快來比一比,誰的大,誰的小,哪個指頭長,哪個指頭短?”

二、聽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

1、老師引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個故事。”

“小熊豆豆可頑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髒了!……”

2、老師邊做手勢表演邊講故事,小熊豆豆為什麼會肚子疼呢?它應該怎樣做呀?(通過故事讓孩子們瞭解手上有許多的細菌,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引導孩子們聯繫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調動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進一步體驗洗手的重要性)。

提問:你們的肚子疼過嗎?為什麼會疼呢?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4、小結:洗洗小手講衞生(鼓勵孩子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三、設計問題,引導孩子們觀看相關圖片,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1、調動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講述“我是怎樣洗手的”。

2、出示洗手圖片,引導孩子們觀察畫面,瞭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畫面上的小女孩在幹什麼?

她是怎樣做的?咱們也來學一學吧!

(引導孩子們理解畫面內容,並啟發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3、老師和孩子們共同講述正確的洗手順序及方法:捲袖子——衝手——搓香皂——搓手心、手背、手指——沖水搓洗——擦手。

(老師根據畫面內容邊做動作邊講解)。

4、引導孩子們邊説兒歌邊做洗手模仿動作,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邊説兒歌邊做動作,進一步學習正確的洗手順序及方法)。

5、老師和孩子們談話交流:“我們什麼時候該洗手?”

(飯前、便後、玩完玩具、手髒時等)。

四、讓孩子們實際練習,洗洗小手講衞生,進一步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老師引導:“現在已經是否吃飯的時間了,我們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誰的小手洗得最乾淨。”

在實際練習中,老師引導孩子邊説兒歌邊洗手,指導孩子正確的洗手方法。

教學反思

勤洗手愛清潔講衞生確實是我們健康成長的保護傘,而幼兒生活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中,對幼兒用語言或兒歌進行提示或指導,使幼兒在實踐體驗中不斷鞏固和提高幼兒的健康認知水平,逐步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幼兒園中班教案《洗手》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培養幼兒勤洗手的好習慣,讓幼兒懂得洗手的重要性。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1個小手娃娃。

2、洗手分佈圖。

3、保温桶、臉盆、毛巾、肥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手娃娃”,引出課題:

1、教師問:小朋友,老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它是誰?

2、出示“小手娃娃”,引導幼兒有禮貌的打招呼。

3、引導幼兒認識手的基本特徵。

二、講述故事《不愛洗手的娃娃》:

提問幼兒:

1)妞妞為什麼會肚子疼?妞妞做完什麼事情不洗手?

2)你要告訴妞妞什麼?

3)在什麼時候你還要洗手?(飯後、大小便後……)

三、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1、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述洗手的方法與步驟。

2、師幼小結:洗手方法與步驟。

挽袖子——淋濕手——打肥皂——衝乾淨——甩一甩——擦一擦

3、教師出示洗手分佈圖講解、示範洗手過程。

4、請1——2名幼兒演示洗手。

四、根據圖片,創編兒歌。

五、教師引導幼兒到盥洗室洗手。

活動反思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節,只要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就會發現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去動腦筋,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為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成過程。

幼兒園中班教案《洗手》含反思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通過幾次觀察,我發現我班有幾個小朋友每次從外邊玩完了回來後不洗手,有時在老師的監督下不情願的敷衍了事,針對這一現象,我覺得應該讓幼兒意識到由於不洗手而感染了細菌給我們的健康帶來的危害。

活動目標

1、瞭解勤洗手、講衞生的必要性。

2、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勤洗手、講衞生的必要性。

難點: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教師講故事《不愛洗手的奇奇》,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講解什麼情況下要洗手?

3、講解洗手的步驟:

老師讓幼兒觀看洗手的視頻,告訴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引導幼兒模仿、練習。

4、和老師一起唱《洗手歌》。

5、結束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示幼兒勤洗手、講衞生。

讓我們一起去洗洗手吧。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中班的健康活動課《勤洗手,講衞生》,在活動中,小朋友們表現的特別棒,不但明白了為什麼要勤洗手,還能夠用正確的方法來吸收。在活動中我通過講故事、看視頻,等中班幼兒喜聞樂見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瞭解了勤洗手、講衞生的必要性,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其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注重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較好的達到了目標。不足之處是本來想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逐一在小朋友面前示範洗手,讓每個幼兒都能有機會嘗試。《綱要》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可是由於考慮到時間關係,所以沒有準備足夠的材料,而忽略了讓每個孩子都嘗試,這也是在以後的活動中應該注意的。

幼兒園中班教案《洗手》含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伴隨音樂玩遊戲。

2、遵守遊戲規則,喜歡參與音樂遊戲活動。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音樂《洗手》

2、經驗準備:日常活動中已熟悉音樂,懂得正確洗手的方法。

活動過程

1、經驗導入。

師:小朋友都是講衞生的好孩子,平常你們是怎樣洗手的呢?(引導幼兒回憶洗手的方法並用動作表示)

2、熟悉歌曲《洗手》

(1)完整傾聽歌曲。

師:歌曲裏唱了什麼?小朋友們是怎樣洗手的?(瞭解音樂內容)

(2)聽音樂做肢體律動。(教師帶領幼兒跟隨歌曲拍手感應節拍,熟悉歌曲旋律)

(3)鋼琴彈奏,跟隨教師唱歌。

3、探索遊戲動作。

(1)根據歌詞內容逐句探索遊戲動作。大,考吧.幼師,網出,處!(引導幼兒回憶生活,模仿動作,教師提升、示範,鋼琴跟進練習)

(2)教師完整示範,做律動遊戲,引導幼兒觀察。

(3)幼兒學習律動。(提醒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

4、遊戲:洗手。

(1)討論遊戲玩法和規則。(第一遍:全體幼兒伴隨音樂邊唱歌邊做動作,第二遍:有個別幼兒檢查)

(2)全體幼兒做成圓圈,教師帶領幼兒玩遊戲。(注意提醒幼兒伴唱)

(3)請個別幼兒當小老師進行遊戲。(注意隨時評價)

活動反思

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是本活動的亮點,洗手,孩子們擁有豐富的感知以及生活經驗,當我們的孩子通過音樂這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洗手的細節通過律動表現出來,對於他們來説,不單單是樂曲的本身,還有更多的'藝術表現在其中,當我們的孩子用他們的肢體語言告訴我們,講衞生很重要,當我們孩子,用肢體語言去表達自己對洗手美的表達,孩子的藝術表現力在一個富有情節性地環境中得以昇華。

幼兒園中班教案《洗手》含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2、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動要求: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後|、點心及大便後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活動準備:

一條髒毛巾

活動過程:

用遊戲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願望

老師: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髒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説:“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乾淨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髒了。”

提問:

1、誰在哭啊?

2、毛巾為什麼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後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範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隻手,再搓搓,沖沖衝,沖沖手,沖沖衝,衝乾淨,關上龍頭耍三下,一二三。”

2、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3.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練習一次洗手。

活動反思: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髒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乾淨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幼兒園中班教案《洗手》含反思 篇6

活動目標

1、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2、養成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洗手程序圖卡。

2、視頻短片“洗手的正確程序”(《快樂小天地》電子書)。

3、輕快的音樂。如《洗手歌》。清潔寶寶貼畫

活動過程

1、出示洗手程序圖卡,或播放《洗手的正確程序》視頻短片,和幼兒共同描述並練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2、將洗手程序圖卡打亂,請小組長協助老師將圖卡排好。

3、其他幼兒做出在活動2設計的動作,感謝小組長。

4、播放輕快的《洗手歌》音樂,幼兒隨着音樂模仿圖卡的步驟洗手。

5、小組長帶領小朋友到衞生間洗手,老師加以引導。

6、洗完手後,小組長檢查小朋友的手是否乾淨,併發給小貼畫作獎勵。

活動反思

通過親身體驗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一種輕鬆、自如的環境中來感知活動的樂趣,在整節活動中,以幫助幼兒學會正確洗手為主線,培養幼兒建立初步的健康行為為目標,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逐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l7nqj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