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三年級上冊課文《鹿柴》教案範文

三年級上冊課文《鹿柴》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三年級上冊課文《鹿柴》教案範文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背誦三首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初步掌握每首古詩的主要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第一首古詩《鹿柴》。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柴”的讀音是“zhai”,鹿柴是地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鹿柴》。

王維,唐代山水詩人的代表之一,他還是畫家、音樂家。他的詩以寫山水為主,畫面感強,對聲音敏感是他的詩的特點。《鹿柴》是王維的《輞川集》20首中的一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鹿、柴返、景復、照青苔

2、檢查自讀情況。

3、教師範讀。

4、看插圖,讀詩句,想想每句詩説的是什麼意思。

(三)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1、理解第一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1)用自己的話説説前一個分句的意思。

(2)讀整個詩句,説説“但、聞”的意思。但——只聞——聽見。

(3)讓學生讀詩句,然後用自己的話説説整句詩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齊讀第二句,並看圖,説説與第一句的情景有什麼不同?

(2)理解兩個分句的意思。

説説“返景”的意思。“復”的意思。

返景——陽光斜射進深林。復——又,再。

(3)讀全句,説説整句詩的意思。

3、讀詩句,用自己的話説説整首詩的意思。

明確:這首詩寫的是在深邃幽靜的山林裏,只聽見有人在説話,但看不見人,只有陽光透射過密密的叢林,照在青苔上。

4、這首詩,表現了一個怎樣的意境?

詩人描繪了山林的幽靜,寫出了詩人在山林深處,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妙感覺。

(四)指導朗讀

鹿柴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五)總結

1、朗讀全詩。

2、背誦古詩。

3、學習了這首詩,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它表現了一個怎樣的意境?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第二首古詩。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板書)江上漁者,請同學們解釋“漁者”是什麼意思?

明確:指打魚的人。

范仲淹,北宋文學家、政治家。詩詞散文都寫得很好,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等八人被稱為“唐宋八大家”。著作有《范文正公集》。他寫的《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古今傳誦的名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詩歌讀通順。

鱸、魚君子

2、檢查自讀情況。

3、教師範讀。

4、看插圖,讀詩句,想想每句詩説的是什麼意思?

(三)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1、理解第一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1)根據自己的理解,説説這句詩的意思。

(2)理解整句詩的意思。

明確:鱸魚:魚名,長江中下游一帶出產。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歡鱸魚的味道鮮美。

(3)學生讀詩句,用自己的話説説整句詩的意思。

2、自學第二句詩,“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1)理解:君——你

一葉舟——像一片樹葉那樣的小船。

(2)讀全句,説説整句詩的'意思。

明確:你看江中那隻小小的漁船,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多驚險啊!

3、用自己的話説説整首詩的意思。

4、讀了這首詩,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四)指導朗讀

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五)總結

讀了這首古詩,你體會到了什麼?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第三首古詩。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板書)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雪”:遇到下雪;“宿”:“投宿”;“芙蓉山”山名;“主人”:詩人投宿的人家。

劉長卿,唐代詩人。字文房,河間(今河南)人。詩多寫身世之歎和山水隱逸的閒情逸致,也寫反映離亂之作。文筆簡淡,意趣閒遠,形成沖淡洗練之風格。長於五言,稱為“五言長城”。有《劉隨州詩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相逢、芙蓉、劉長卿

日暮、貧、窮犬吠

2、檢查自讀情況。

3、教師範讀。

4、看插圖,讀詩句,想想每句詩説的什麼意思?

(三)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1、用學習前兩首詩的方法,自學這首古詩,理解詩意。

明確:這首詩寫的是天晚了,寒冷的白雪覆蓋着破爛的茅屋。聽到外面木柵欄門旁的狗叫聲,原來是主人冒着風雪,連夜趕回來了。

2、教師適時引導,點撥、解疑。

3、這首古詩描寫了一個什麼樣的景象?

(四)指導朗讀

(五)總結

教案點評:

初讀中明確學習古詩的方法,通過看圖、讀詩句,整體感知每句詩的大意。學習理解詩句、詩意時能抓住重點字,感情朗讀等體會古詩韻律、語言,想象詩中的意境和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背誦以達到語言的積累。

探究活動

1、同學們,學習了《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你能想象一下,當時詩人看到主人家的生活環境,他可能會想些什麼?聽到主人回來的聲音,他會有什麼樣的表情?什麼樣的動作?什麼樣的語言?請你在眼前展示一幅畫面,然後用詩歌形式變“畫”為“話”。

2、做個小詩人。

説起寫詩,同學們一定覺得離我們很遙遠,其實,詩離我們很近。想想吧,你最早接觸的就是詩了——因為當你還在襁褓裏的時候,媽媽就給你唱歌謠了。那些有趣的、好聽的歌謠,就是詩,要讀懂詩,寫好詩,必須明白詩歌的特點,然後根據這些特點和要求去讀、去寫。

感情健康、觀點鮮明,是詩歌寫作的第一個要求。詩貴含蓄,但含蓄並非撲朔迷離,模稜兩可,使讀者摸不着頭腦。兒童詩應抒發健康明朗之情,它應藉助藝術形象清晰而不朦朧、鮮明而不晦澀地表達美好的思想感情。

構思新穎,富於情趣,是詩歌創造的第二個要求。寫詩不能抽象、空泛地抒情,要藉助外界的形象抒發表達濃郁的感情。如一首題為《海帶》的小詩,以奇特有趣的想象,用短短的四句話,滿含感情地渲染了大海的美,充分表現了大海的神韻:“我真想見見海的女兒,/但每次都沒找着。/今天總算不壞,/撈到了她的飄帶。”意境優美,含蓄雋永。再如這樣的詩句:“一隻蝴蝶從籬外飛進來,/豌豆花問蝴蝶:/‘你是一朵飛起來的花嗎?’”想象別緻,充滿詩意,天真有趣。

語言明快,富於音樂美,是詩歌寫作的第三人要求。由於它的押韻和分行,讀起來節奏感特別強。這也就是我們常在中隊會時,喜歡朗誦一些詩篇的原因——它的濃郁感情色彩,它的琅琅上口的語言和抑揚頓挫的節奏,使我們能受到強烈感染,給人以力量,並給我們的集會帶來一種節日氣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l3rzx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