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朱子語類》三則(人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

《朱子語類》三則(人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理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和發展概況,辯證思考理學的歷史意義。

2、引導學生討論並把握朱熹在理欲問題、義利問題、讀書方法等方面的基本思想。

教 學重 點

瞭解朱熹關於理欲問題的思想。 

教 學難 點

瞭解朱熹關於理欲問題的思想。 

教 學時 數

三課時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經常從報紙互聯網上看到政府官員貪污受賄的真實報道。這些高官為什麼會紛紛落馬呢?究其原因是無法抑制的人慾和貪慾將他們變成了魔鬼。"貪如火,不遏則燎原;貪如水,不遏則滔天。“那麼古人對人慾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朱子語類》三則,一起來聆聽朱老夫子的教誨。 

二、作家、作品 

1、作家 

朱熹,字元晦,號晦庵,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宋代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物,那麼朱熹則是後儒家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哲學思想主要表現為理學思想。宋明理學是我國傳統哲學發展的最高形態,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學思潮,影響中國社會長達九百年之久。 

在其理學思想中,一個重要的哲學命題即天理,人慾。朱子曰:“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  

人不能不吃飯,這是正常的慾望,是天理;追求過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慾。朱子認為天理、人慾是人性中相對的兩個方面,即道德規範與物質慾望之間的關係問題,從孔子的“克己復禮”,到孟子的“捨生取義”,到宋明理學的“天理人慾”乃至“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都真實地反映了儒家在處理這種關係的態度與主張。 

2、《朱子語類》 

是朱熹與弟子問答的語錄彙編,其中密佈着師徒間緊湊的對答,且以口語式的文體記錄下來,使朱子精深細緻的哲學觀點變得極為平易而實用。 

三、具體研習 

1、齊讀 

2、分析課文 

第一則 

老師讀 

第一則翻譯 

    讀書應該讀到手不釋卷之時,才能領略到書中真意。如果只是粗讀幾遍,大概瞭解書中大義就感到滿足,然後就去找其它書來看,那麼,就是連看過的這一卷書,其實也沒有真正明白其中含義。人心的性靈,由天理決定,勤用心才會更明白事理。只要頭腦清醒,整日用心,那麼,會看多少書,探究領會了多少道理。如果懶惰,那麼精神就會混亂不清,只是那樣昏昏沉沉,不通道理,太可惜了。

(1) 主要講了一種什麼樣的讀書方法?  

      第一則分析:講讀書的方法。

      他主張精讀,熟讀精思。

      讀書的目的是:領會其中真味。理解書中深刻的義理。

      天理是儒家的最高的道德規範,窮天理是提高精神境界。

      熟讀、精思、不貪多(板書)

(只有通過熟讀,才能掌握書中的義理,即真味。從反覆誦讀入手,才能真正把書讀通、讀透。他還特別指出讀書中的不好習慣,“讀之數過,略曉其義即厭之”,讀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説沒有弄懂書中的真趣。 

(2)由朱子的讀書方法你會想起哪些名言警句?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3)對你學習的啟示: (學生説)然後在輕鬆的下面兩首詩的朗讀中結束教學。

於潛僧綠筠軒【宋】蘇軾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註釋】 

於潛--縣名,在今浙江省,縣南二高有「寂照寺」,寺中有綠筠軒,僧名孜,字惠覺。 

此君--晉王徽之酷愛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來種竹,人問其故,徽之説「何可一日無此君。」此君即是竹子。 

揚州鶴--有一則故事説:四八談論平生最快意之事,一人希望多財,一人説寧願騎鶴作神仙,另一人希望作揚州太守。最後一人説:「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意思是三者得兼。這未免太狂妄了。東坡此句意思也是説:若對着竹子還大嚼豬肉,豈不是太狂妄了?世間那有揚州太守與騎鶴化仙兩者得兼之事?既作風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既作風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同樣的,賞竹雅士豈能對竹大嚼!

無   題      【今】竹子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書。

無肉令人瘦,無書令人愚。

人瘦尚可肥,士愚不可親。

第二課時

一、導入第二則的學習。

    一天有人問朱熹:“平時做事時知道哪是天理哪是人慾,可是行動時卻往往被人慾引了去,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朱熹是怎樣回答的。

二、朗讀第二則,多種方式並用(一生讀,齊讀,自己大聲朗讀)

三、結合註釋,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蕪穢(wú huì):雜草叢生               交戰之機:交戰的關鍵

   戰戰兢兢:害怕而發抖,或小心謹慎的樣子      仁:實現仁德

   自家:自己           大段:仔細          以為:以……為

 

 翻譯:(弟子)問道:“一般遇到事情的時候,也知道這是天理,那是人慾。等到做事情時,卻又被人慾所引誘,事後卻後悔莫及,怎麼辦呢?” 朱子回答説:“這便是缺乏‘克己’的功夫。對待情況,特別需要給他把問題梳理清楚才可以。就好像前面有一條大道,又有一條小道一樣。心裏明知應該要走大道,卻被小道上的東西吸引着,自己不知不覺地走到小道上去了;等到前面遇到荊棘雜草,卻又心生後悔。這便是天理與人慾鬥爭的關鍵所在。所以,必須在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就要剋制自己。不可以姑且放過。這就要先明白事理,接着勇敢地去做。如果是聖人那樣的資質,他就不用努力,自然按照天理去做,而不會流於人慾。假如資質僅次於聖人的賢人,他們遇到這種情況固然不會做錯,只是他們需要首先分辨天理與人慾,然後才去行動。假如是普通人的資質,那就需要仔細用心,每時每刻剋制自己的私慾,那麼,做事的時候才不至於被人慾所誤導。“曾子説: ‘以實行仁德作為自己一生的使命,這不是很沉重嗎?為了這個使命到死方休,這不是很遙遠嗎?’他又説‘正如《詩經》所説的那樣,小心謹慎,好像面臨深淵,又好像在薄冰上行走。從今以後,我才知道自己是可以免於禍害刑戮的了!’學生們,應該要這樣下大功夫才行。”

第二則分析:討論天理與人慾的關係。

       朱子認為理與欲的問題是道德規範與人的物質慾望之間的關係。

       朱子認為:聖人至善,因此無慾;賢人次於聖人,需深思。

        眾人天理受蔽,更需努力,修煉道德,以絕私慾。

四、朗讀並思考理解文意(師設題生回答)

指名學生朗讀並思考: 

(1)大路、小路指什麼?人們為什麼舍大路而取小路? 

大路:天理 

小路:人慾 

“無克己工夫” 

(外物無官無盡地撼動人心,而人好惡的情感又不能加以節制,這樣很容易被人慾左右) 

(2)很明顯這一則圍繞天理,人慾而展開討論,聖人、賢人、普通人在理欲之間是怎樣選擇的?

     聖人:自然存天理

     賢人:先分辯再行動

     普通人:剋制私慾

(聖人在理欲問題上依天理而行,賢人比聖人稍差,普通人則在後天的修養中更加用力,時刻克己復禮,不為人慾所牽引,最後説:“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説明對於理欲之辨的問題要謹慎對待,這樣才能達到道德修養的最終目標。)

(3)作為常人,我們該怎樣提高自己的身心修養?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五、朗讀二則三則。

第三課時

一、導入

    朱熹的弟子問他:“現在應當讀什麼書?”那麼他是怎樣指導他讀書的呢?到底應當讀些什麼書呢?讓我們來學第三則。

翻譯: 廷秀問:“現在我們應該讀什麼書?”朱子回答説:“古代的聖賢教育人,都是用自己切身的體會來説教,不是讓人只求表面,只滿足於讀了書而已。今天自己暫且分辨一個義利之別。試着察看自己,是要求得別人瞭解自己,還是為了自己呢?孔子説:‘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又説:‘古代的人學習的目的是提高和充實自己,現在的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裝點門面做樣子給別人看。’孟子説:‘只講仁義就可以了,為什麼一定要講利呢?’孟子雖然這是對當時的梁惠王説的,但是,對學者來説也是切身大事。一般來説,學習、做學問,就要分清內外,這是最緊要的問題!現在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存在一個為義還是為利的問題。從這邊就是為義,從那邊就是為利。向內就是走向聖賢之路,向外就是走向愚昧不才之路。在這個(分辨內外、義利、為人還是為己)的問題上,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已經認識清楚這個問題了,深入下去還需下大功夫,但是,這還可以進一步討論。”

二、結合註釋,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切己:切身    説話:説教       睹:察看    剖(pōu)判:辨別,分析

喻:明白      不肖:不才,不正派     將:助詞,常用於動詞後,無實意

三、理解文意。

1、本則圍繞一個什麼問題展開?

     義利問題

2、怎樣闡述義利問題的?(引用了哪些名人名言)

     義利來源於孔子所説:“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把義利對立起來,看作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孟子也説:“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孔孟的這些説法是儒家關於義利關係的基本主張,朱子繼承了儒家重義輕利的傳統,並進一步作了闡釋。指出選擇“義”,便是向內,才能步入聖賢殿堂,選擇“利”,便是“向外”,只會趨向不肖之途,可見,義是天理之所宜,利則“人情之所欲”,義利問題是等同於理欲問題的。

3、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重義輕利”的觀點?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義且富貴,於我若浮雲.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四、朗讀全文,師簡單總結

第一則:讀書方法→義理

第二則:天理、人慾

第三則:義、利

五、合作探究

    閲讀這則新聞,談談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怎樣理解朱子的“天理”“人慾”?

    7月17日報道國家級貧困縣--重慶巫山縣交通局原局長晏大彬因涉嫌受賄2226萬元,昨日在該市第二中級法院上堂受審。

    晏大彬因受賄金額巨大而成為“重慶第一貪”;而其妻則因幫助洗錢,同時走上了被告席,成為因親屬貪污受賄被指控“洗錢罪”的全國第一人。該案將擇期判決。

     今年1月14日晚,重慶南岸區銅元局派出所.接到報警求助,稱樓上房屋嚴重漏水,而該業主不在家,保安不能擅自進入他人住宅。民警隨後趕往這處小區。

     警方人士趕到後,發現這户居民的水管爆了,物管開始處理漏水,民警則發現衞生間有8個礦泉水紙箱,用膠帶密封着,但被水浸泡,已經打濕。民警和物管人員幫着把這些紙箱搬到室內乾的地方,卻發現下方已被泡爛的一角露出了一紮一紮的紅色紙張,裏面竟然全是百元大鈔,總計為939萬元。這一案件很快被移送到重慶市紀委。錢的主人很快明確:它們都屬於一位名叫晏大彬的男子。了  檢察機關查明:晏自2001年底擔任縣交通局局長到2007年底,在巫山長江大橋及該縣各公路建設項目中,層層撈錢,63次共接受建築承包商送錢2226萬元--這一金額,相當於當地年財政收入的20%強。

 

參考發言:

     天理與人慾的問題是道德規範與人的物質慾望之間的關係,儒家一貫認為,天理與人慾是對立的,人慾橫行則天理滅,要克服人的一心之私慾,使之符合禮的要求。

     在物質和精神的關係中,必須把精神的要求放在前面。天理和人慾的關係實際上是人的物質和精神的關係。朱熹主張人追求精神的需求應該超過對物質的需求。這才是朱熹原本的意義。朱熹不是教大家不吃不喝,而是為了説明精神的需求最重要,不要為了物質的需求,把精神的需求都廢除了。這和孔子誇獎他的學生顏回不因為物質生活低下而放棄理想的行為是一致的。

    一個貧困縣,挖出大貪官。不可思議的是,就是這位鉅貪,某家刊物還曾專題報道了他的“清廉勤政”事蹟。今天,我們重提朱子的學説,不光是為了瞭解古代文化,更重要的是,合理繼承古人的精神遺產,為現實的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當今社會,物質雖然高度豐富了,但一些人仍是慾壑難填,在物質的狂迷中喪失了自己,完全突破了倫理道德乃至法律的底線,“人慾”無度,“天理”何存?在對待個人獲取財富的原則和途徑問題上,朱熹倡導儒家“見利思義”、“先義後利”,認為對於“天理之公”的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非但不應否定,還應該加以宣傳,而對於“人慾之私”的利己之心,則應受到道德和論理的規範和限制。因為“向內便是入聖賢之域,向外便是趨愚不肖之途”,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正確地使用“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來指導自己的生活。

     所以説,在現代社會,同樣存在社會的道德規範與人的慾望滿足之間的矛盾。例如在體育競賽中,每個運動員都志在摘金奪銀,這可以説也是人的一種慾望的表現,理應得到肯定與尊重。但是如果為了這一目的而服用興奮劑,就違反了體育精神與比賽規則,是不允許的。從大的方面説,人類為了求發展、謀生存,過度地向自然索取,以致進行破壞性、掠奪性地開發,造成嚴重的環境危機,其實也是放縱慾望的結果,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因此,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來説,都應當正確的處理慾望與規範的關係,只有這樣,人的正常需求才能最終得到合理的滿足。

   

六、課堂寄語: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應鼓勵人們在不違背法律道義及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積極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權益,在“義”與“利”上實現雙贏。然而,當二者不可調和,必須在其中作出抉擇時,我們必須努力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把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線。

 

 

展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kyll0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