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看看講講大班語言教案

看看講講大班語言教案

一、活動目標:

看看講講大班語言教案

1、讓兒童通過看看、講講、畫畫、演演,激發兒童講話的興趣。

2、引導兒童用比較完整、連貫地語言講述一句話或一件簡單的事情。

3、發展兒童的口語表達力、思維力、創造力,嘗試同伴間的合作。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讓兒童有講話的興趣,樂意表現自己。

難點:連貫地講述一句話或一件簡單的事。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1、老師設計幾個簡單明瞭的動作。

2、在一般的撲克牌上塗上白紙。

3、兒童已有一定的合作經驗和較好的聽信號活動的習慣。

四、設計思路:

大班兒童通過一系列的`語言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已經有了較強的主動表達的願望。部分兒童能主動、大膽、清楚地講述自己參加活動的內容和感受,部分兒童在講述時,表達不夠清楚,個別兒童雖然能大膽舉手要求發言,但在集體面前講述時顯得很緊張。

本活動是讓兒童通過看看講講畫畫演演等形式把自己的潛能盡情發揮出來,併力求為各個層次水平的兒童都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對激發兒童積極向上的慾望有良好的作用。

五、活動流程:

看看講講—看動作講話——畫畫講講—畫牌編故事——講講演演—故事表演

六、活動過程:

第一層次:看看講講——看動作講話

1、老師做小鴨子、大象走路等動作,要求兒童把老師做的動作用一句話講出來。(請能力較差兒童)

2、老師做小兔蹦蹦跳跳到草地上去吃青草的動作,要求兒童用完整的語句把兩個動作連起來講述。(先請能力一般兒童講述,再請能力強的兒童補充)

3、請個別兒童做動作,其他小朋友講述,老師做簡單的評價。

第二層次:畫畫講講——畫牌編故事

1、出示幾張已畫好的牌,教師示範進行講述。

2、兒童分三組,進行繪畫。

一組兒童(能力差)在牌上畫“時間,地點”。

其他二組兒童畫“人物或動物”

3、交代活動規則(兒童自由結伴尋找合作伙伴)

4、兒童玩牌,教師巡迴指導,提醒能力強的兒童講述一段連貫的話,並幫助能力差的兒童,啟發鼓勵兒童進行講述。

5、兒童講述

可以請幾對能力中等的兒童,也可以請幾對能力強、弱搭配的兒童。在能力差的兒童講話

時,教師應給予鼓勵。

第三層次:講講演演——故事表演

1、讓兒童自由結伴,互相商量角色,找一個空地方,練習表演故事(可以根據翻牌所講故事),教師注意觀察指導。引導兒童做出符合故事形象的動作。如小白兔走出來是蹦蹦跳跳的,而小黑熊則是笨重而緩慢的。

2、兒童帶上頭飾,在集體面前表演,教師運用外部指導法,促進角色間的語言交往,提醒兒童表演時面向其他兒童,聲音響亮。

3、評價表演,好在哪兒,還有哪兒表演得不夠好,怎樣演才好。

七、延伸活動:

1、看動作講話的範圍很廣,可以做的動作很多,可讓兒童在課間活動、飯前飯後、午睡後、離園前的時間結對繼續玩。動作也可以從一個兩個增加到三個四個不等,表演人數也可以從一人增加到兩人、三人。

2、在班級開設表演角,讓兒童把自己編的故事放到表演角表演,進一步提高兒童講話和編故事的興趣及口語表達能力。

教後感:

在組織活動時,我給予兒童以一定的結伴自由,讓他們在自由結伴的遊戲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評價。我認為,這樣做可以防止兒童的心理朝極端自我中心方面發展,使他們對自身接受和自我價值感的確立納入社會性的軌道。為此,我在做法上儘可能做到以下幾點:(1)在組織活動時,儘量給兒童較多的自由結伴的機會。(2)讓兒童示範和講解自己的想法、做法及感覺。(3)在小組內(自由結合的)小組,介紹他們的活動方式。(4)鼓勵兒童相互評價和相互學習。

在活動中,除了必要的示範外,我注重得更多的是引導兒童自主地進行探索和思考。我認為,如果學習活動只是機械模仿,那麼兒童僅僅是被動地去做老師要求他們做的事,即使他們學會了些什麼,也不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更不瞭解如何去學。

本次活動,力求為各個層次水平的兒童都提供“看、講、畫、演”的機會,並以此激發兒童講話的興趣,促進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想象力、創造力及表演能力。

從活動效果來看,兒童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競爭意識較強烈。每一個環節兒童都積極參與,學習氣氛很濃、教學效果較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kmxm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