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劉成章安塞腰鼓教案

劉成章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這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作品,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讚。為了幫助老師更好教學,為大家分享了安塞腰鼓的教案設計,歡迎借鑑!

劉成章安塞腰鼓教案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4課《安塞腰鼓》。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渾激越的鼓點敲出的優美豪放的詩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熱情頌歌。作者通過一羣樸實得像紅高粱一樣的茂騰騰陝北後生在黃土高原上展現的壯闊、雄渾、激越、豪放的腰鼓場面的描寫,展現了中華民族古老淳樸的民間文藝風情,顯示了生命的活躍和強盛。抒發了中華民族掙脱了束縛與羈絆、閉塞與保守後的歡樂和痛快、思索和追求。

文章語言如詩如畫,極富音樂美。在內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統一。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顯得鏗鏘激昂,同時還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間的排比,交錯出現,一個接一個,使內容表達得更加熱烈、更激盪,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排比句、感歎句對錶達感情,增強語勢的作用。

(2)感受本文所抒發的生命律動的****。

(3)領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訓練朗讀能力,體會文章的氣勢。

(5)培養捕捉關鍵語句的能力,鍛鍊理解分析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多媒體演示法、審美欣賞法、多種形式朗讀法等。

3、情感價值態度觀目標:

(1)朗讀品味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2)感悟用語言表現聲音的藝術美,感受音樂壯美的一面,領悟生命力量的偉大。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教學難點]

1、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教學突破]

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對於生活在南方或現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採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鬆多了。

這是一篇氣勢恢弘的散文詩,有着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着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鏗鏘激越,對於這樣的文章,一要指導學生多誦讀,從朗讀中體味它的氣勢,實現整體感悟,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動;二是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包孕的情感的深意。啟發學生自己發現文章的內容美、形式美,通過討論,揣摩句子含義,實現語言文字的內化。整個過程以“朗讀”一線貫穿,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完成教學。

[設計理念]

語文的特點在於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除了教給你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你的語文素養。它會給你啟迪,給你智慧,陶冶你的情操,讓你感受到美。《安塞腰鼓》是一篇美文,美文應美讀,好文章只有用心誦讀,才能品味出內在的美。學習這一課,我想主要通過在創設情境的基礎上,突出對文本誦讀的要求。讀法多種多樣,聽讀、範讀、齊讀、讀中品味。同時注意朗讀節奏、重音、停頓、升降的指導。在朗讀中,學生通過形象生動、鏗鏘激越的語言,讓學生理解安塞腰鼓所表現的對於衝破束縛與阻礙的渴望,領會作者對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讚頌。

[教學準備]

1、讓學生查閲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瞭解其特有的文化內涵;查閲工具書,

掌握生字詞。

2、將相關的圖片資料和音像資料製成多媒體課件

3、腰鼓。

[授課類型]

講讀課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教學目標: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2、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表現出來的生命中奔騰的力量和陽剛之美。

3、理解排比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及排比句的作用,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腰鼓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語:(手指課件中的地圖)這裏是我們祖國廣袤的大地中的一小部分,它叫安塞,位於黃土高原上,延安以北,素有“腰鼓之鄉”的美譽。俗語説:“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厚重的土地,簡樸的窯洞,咆哮的黃河,養育了樸實豪放的陝北人。而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更是粗獷、雄渾、動力十足,被稱為“中華第一鼓”。瞧,一羣茂騰騰的後生打着富有節奏的鼓點,邁着富有特色的舞步向我們走來了。

2、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3、同學們,欣賞了這精彩的表演場面,你對安塞腰鼓有了怎樣的認識?你

的`心中必然會有所觸動,此時你的內心洋溢着怎樣的情感?生交流評議。

4、過渡語:這驚心動魄的場面,這酣暢淋漓、富有動感的藝術,要形象地描繪出來,確實不易。那麼,如何用無聲無色的文字把它寫的有聲有色有氣勢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共同來學習陝北作家劉成章所寫的——《安塞腰鼓》(齊讀課題)。讓我們看看作者是用怎樣的妙筆,將這一民間藝術的奇葩展現出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範讀,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

2、學生對老師的朗讀做出評價。

3、學生試着像老師一樣,自由地、大聲地朗讀全文。

4、此時,你對安塞腰鼓又有了怎樣的認識?(出示:這是 的安塞腰鼓。)可以在安塞腰鼓前加一個詞來概括安塞腰鼓給你的感覺。(如“亢奮”、“豪邁”、“驚心動魄”、“震撼”、“火烈”、“壯闊”、“磅礴”……)

5、讓我們讀準同學們所説的這些詞語。

(出示詞語:)

狂舞 火烈 亢奮 晦暗 羈絆 碰撞 搏擊 燒灼 奔突 輻射 淋漓 震撼 恬靜 顫慄 磅礴 豪邁 驚心動魄

相機理解詞語意思,通過查詞典、聯繫上下文等多種方式理解:亢奮、羈絆、豪邁等詞。

相機個人讀、齊讀,讀準:亢奮、晦暗、羈絆、淋漓、顫慄、驚心動魄等詞。

6、默讀全文,思考:文中關鍵句是哪一句?(“好一個安塞腰鼓”)指名多讀,讀出“好一個”。

三、品讀課文,賞析探究:

1、“好一個安塞腰鼓”中的“好”體現在哪兒?再讀課文,用“好在……,你看(聽)……”的句式説一説。指導反覆朗讀:指名讀、比讀、齊讀……

如:①好在蓄勢待發的後生美,你看,他們身後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②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場面。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③好在鼓聲的巨大力量。你聽,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宂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

④好在有茂騰騰的擊鼓後生。你看,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疾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

⑤好在變幻的舞姿。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2、提問:這樣“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聯想到什麼?用一、兩個詞寫下自己的感受再談一談。(這樣的感悟對於學生來説有難度,學生自由談,點到即可。)

如:①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這股力量,有西北漢子熱情奔放的腰鼓表現出來。

②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貧瘠的黃土地、睏倦的生活,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壓抑、羈絆。安塞腰鼓表現了掙脱、衝破、撞開這一切因襲重負的力量。

③歌頌陽剛之美,一羣茂騰騰的後生,他們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表現了一種獨特的美。

④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不必患得患失。

3、品味語言:

(1)真是“好一個安塞腰鼓”!安塞腰鼓如此氣勢恢宏,還離不開作者酣暢淋漓、富有動感的精彩的語言描述。請同學們畫一畫自己認為精彩的詞或句,用“我喜歡 ……”這個詞或句子,“因為…… ”的句式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老師先舉一例:我喜歡“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這個句子,因為句子中的反義詞用得好,在強烈的對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句子還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增強了節奏感,充滿了旋律美。

(2)學生自讀品悟。

(3)交流,教師作適當的指導、歸納:

①句式上:

作者多用簡潔有力、脆生響亮的短句。如:“一羣茂騰騰的後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湧不可遏止的情景。

②修辭上: 大量運用排比。

a、有句內的排比,如: a.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b.它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

b、有句與句的排比,如: 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c、有段與段的排比,如: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體會排比句的作用:排比句的大量使用,使語句汪洋恣肆,表現出安塞腰鼓氣吞山河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4、小結: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讚,為了表現生命掙脱束縛、衝破羈絆、撞開閉塞的雄渾粗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容的和諧。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造成了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熾熱灼人的氛圍,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恰與作者所要歌之頌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輔相契。

5、配樂朗讀,體會情感,品味語言。

四、引思設疑、佈置作業:

1、如此的安塞腰鼓,如此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面對貧困閉塞的黃土高原,作者有着高度的讚美,作者到底想通過安塞腰鼓來表現什麼?讚美什麼?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安塞腰鼓》。

2、作業(遷移練習):

(1)積累詞語,收集文中好字好詞。

(2)背誦你認為精彩的語句,並摘抄筆記本上。

(3)模仿課文的排比句,仿寫句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km7z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