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瞭解人格尊嚴和名譽權的內容,懂得珍惜自己的名譽,增強依法維權意識。

教學重點:人人享有尊嚴權,法律維護我們的名譽權

教學難點:我們享有法律規定的名譽權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名譽權的義務。

教學方法:講授法、閲讀法、體驗教學法、案例分析法。

導入新課:

廣州白雲機場有一乞丐在行乞時,有一個乘客鄙夷的將施捨的錢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臉上,該乞丐不滿這種施捨態度,認為有傷他的自尊,他説:寧可餓死、凍死也不需要這種施捨。這件事被掛在了網上,許多網友發表了評論,為乞丐要尊嚴而喝彩,這説明人人都有人格尊嚴。今天我們學習第四課 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的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

第四課 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

一、人格尊嚴不可辱(板書)

活動:小光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過對分析,使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人格尊嚴,都有受人尊重的要求。

要求:學生閲讀材料(見教材 34 頁),思考並回答問題: 

(1)小光父親的説法正確嗎?為什麼? 

(2)班主任郭老師的行為侵害了小光的什麼權利?

(3)談談你對此事件的看法?

(4)如果你是小光,會有什麼感受?

教師指導,總結: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它是作為“人”應該享有的最起碼的底線權利。在現代社會中,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和權利,它集中體現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人格尊嚴不可侮,侮辱者必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學生看“相關連接”的內容,瞭解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

二、維護名譽是我們的權利(板書)

1、公民享有名譽權的意義(板書)

導讀P35有關信用審查制小字資料,邊看邊思考,用自己的話談談人格尊嚴權中的名譽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教師小結:人的名譽是對特定人的品德,才幹,聲望等方面的客觀的社會評價,名譽集中體現了人格尊嚴。材料裏是大家對市民信用信譽的評估,名譽越好,貸款越容易等。客觀公正的社會評價,可以使我們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良好的名譽不但可以獲得社會和他人更多的尊重,而且還可以獲得經濟利益。

2、公民的名譽權不受侵犯(板書)

活動:“大江作弊”案的分析

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人的名譽是受法律保護的,侵犯他人的名譽權,既違背道德。也違反法律。

要求:學生閲讀P35、36頁的材料,分組討論:

(1)在老師調查前,小明侵害大江名譽的行為會產生哪些影響?

(2)品行優良者就一定會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嗎?

(3)面對不公正的評價你該怎麼辦?

(4)你對大偉,小輝,小敏的觀點怎麼看?

(5)你會採取大江的做法嗎?為什麼?

教師小結: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品行端正不一定會受到相應的客觀評價,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看重名譽的民族,我們要繼承這一傳統,做一個受人尊重和讚譽的人。良好名譽首先取決於個人的良好表現,而名人又有“名人”的煩惱。小明的侵害了大江的名譽權,小明應公開道歉,求得大江的諒解。而大江的看法獨具一格,寬容大肚,但他還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名譽。

(3)名譽權的內容(板書)

提問:什麼是名譽權?它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根據課本P38頁的回答,教師指導學生劃書。

活動:辯一辯 

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給同學起歧視性、侮辱性外號的行為的危害及應承擔的後果,它也是一種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要求:

(1)學生分成正反兩方,自由發言。

(2)正方:起外號很正常,無可指責。反方:起外號是不道德的,應該譴責。

(3)教師注意引導:外號有善意的、褒獎的,也有歧視性的、侮辱性的,我們譴責的是後者。為了收到好的效果,教師可以課前個別指導。

教師指導總結:給同學起善意的、褒獎的外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給同學起具有歧視性的、侮辱性的外號,是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既不道德,也不合法,並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那麼,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類似的現象?把有關內容填入教材 38 頁的表格中。 

課堂小結:任何人都享有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即人格尊嚴權。人格尊嚴不可辱,我們在維護自身人格尊嚴和名譽權的同時,不得侵害他人的人格尊嚴和名譽。侮辱,誹謗等侵害他人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的行為,輕則違反道德受輿論的譴責,重則觸犯法律,承擔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課堂練習:見練習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jl8q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