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水中快樂的小瓶》教案與反思範本

《水中快樂的小瓶》教案與反思範本

教學意圖:

《水中快樂的小瓶》教案與反思範本

玩水是幼兒的天性,每到夏天,教師都要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幼充分地玩水,從而引導幼兒感知水的基本特性。幼兒在水的活動中對沉浮現象非常感興趣。為此設計了此次活動《水中快樂的小瓶》。旨在探索沉浮現象。讓孩子們在探索沉浮變化的過程中,發現事物之間的可逆性與解決問題的多樣性,體驗到創造性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探索快樂。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對探究水的.興趣。

2、瞭解瓶內石子量的多少與小瓶在水中沉浮的關係。

3、願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

水、抹布、小玻璃瓶16個、清洗乾淨的大桶8個(用以盛水)、小石子若干。

2、經驗準備:

有玩水經驗,已經感知並探索過水有浮力、會流動等基本特徵。

教學重點:

通過增減小瓶裏的石子來改變小瓶在水中的位置。

教學難點:

理解小瓶裝的石子多,就會沉,反之則浮,進而讓幼兒理解沉、浮。

教學過程:

1、引出話題,激發探索興趣。

把小空瓶放在水中會怎樣?是浮在水面上呢,還是沉到水底?

在小瓶裏裝上石子放在水中小瓶會怎樣呢?(幼兒猜測。)

2、親手操作,通過改變小瓶石子數量探索小瓶在水中的位置。

(1)實驗規則和注意事項。

①小玻璃瓶易破碎,要輕拿輕放。

②將瓶蓋擰緊再放在水中。

③小石子掉了要及時撿起來。

④兩個幼兒共用一個大桶,水灑了要用抹布擦乾淨。

(2)親自動手操作。

①將小空瓶放入水中,發現小空瓶是浮在水面上的,從而驗證了自己事先的猜想。

②探索如何將浮在水面上的小空瓶沉到水底。

在小瓶裏裝些石子會怎樣呢?

幼兒:可能還在水面上。

幼兒:不一定,有可能會沉下去。

意見不一樣怎麼知道哪種方法正確呢?

幼兒:試一試,看看怎麼才能讓浮在水面上的小瓶沉下去?

幼兒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神情都非常專注,教師引導幼兒説説為什麼在小瓶裏裝了石子還漂在水面上。經過反覆實驗、嘗試,最終每名幼兒獲得了成功體驗,都能在小瓶裏裝入足夠的石子使小瓶沉入水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jgr2j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