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大班社會教案老師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老師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老師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社會教案老師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老師教案1

設計意圖:

幼兒的成長傾注了家人、老師、同伴以及社會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愛。小朋友平時可能覺得得到爸爸媽媽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本次活動以“母愛”為支點,截取及格生活中常見的愛表達方式:愛是親熱、愛是長大、愛是分享、愛是幫助,愛是奉獻。引導幼兒理解、感受愛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體驗愛的美好境界!

活動目標:

1.運用課件和愛心小書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愛的不同方式。

2.體驗被愛和愛別人都是一種幸福。

3.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4.幼兒的成長傾注了父母大量的心血和愛。

5.學習表達愛的技能,激發幼兒對他人的愛。

活動準備:

1、愛心卡、課件、字卡、音樂、動物圖片

2、愛心小書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愛心卡”,引出主題。

師:這是什麼?(愛心卡)幼:上面還有一個字。

師:對,這是一個愛字,下面的love是愛的英文字母。

師:今天我們就來説一説愛的小故事

(二)感受、理解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1、師:剛才小朋友講了很多的愛,我這裏也有一些愛的故事,請你們來看看,裏面都有哪些愛?他們的愛是怎樣的愛?

提問,依次出示相應圖片。(動物和動物寶寶的愛心故事)師:誰來説説你在圖片裏看到了什麼樣的愛心故事?

(1)理解愛是親熱,學習用動作來表示親熱。

(圖片--親熱)幼兒模仿親熱的動作,感受愛是親熱。

師:熊貓媽媽和寶寶用“抱抱”來表達愛就是親熱。

(2)繼續看愛心小書,理解和感受分享愛心故事:

(圖片――分享)師:你有了好東西時和別人一起分享嗎?

幼兒互相交流分享的經驗。

2、通過看課件,來理解和感受愛是幫助,愛是長大。

(1)小螞蟻搬米的課件,讓幼兒討論:平時你幫助過別人嗎?得到過別人的幫助嗎?知道愛是互相幫助。(圖片---幫助)相互討論:平時你幫助過別人嗎?有沒有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幫助了別人心裏覺得怎麼樣?

師:在生活中,小朋友得到了爸爸媽媽、大家對你的愛,你覺得很幸福,你愛大家嗎?你是用什麼方式表達對大家的愛?你給了別人你的愛,你覺得幸福嗎?

(2)小鳥學飛的課件:讓幼兒知道愛是長大。(圖片---長大)師:哎呀,小鳥怎麼了?鳥媽媽怎麼不去救它呀?

師:你們覺得鳥媽媽愛小鳥嗎?

師生共同舉手表決“愛”與“不愛”。

幫助幼兒理解“愛是為了長大”。

師:其實鳥媽媽非常愛小鳥,因為小鳥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會飛翔這項本領。它把小鳥推下去是為了幫助小鳥早一點學會游泳。

師:現在你們覺得鳥媽媽愛小鳥嗎?鳥媽媽的愛就是為了鳥寶寶快快長大。(出示字卡--長大。)

3、通過觀賞課件,昇華情感,體驗愛更是奉獻。(圖片---奉獻)師:在生活中,小朋友得到了爸爸媽媽、大家對你的愛,你覺得很幸福,你愛大家嗎?你是用什麼方式表達對大家的愛?你給了別人你的愛,你覺得幸福嗎?

師小結:是呀,被別人愛和愛別人都是一種幸福。

(三)音樂舞蹈《愛的奉獻》體驗愛帶來的快樂。

讓我們一起聽着愛的音樂,跳起愛的舞蹈,把愛傳播到四方吧!

活動延伸:

1、分享愛心故事。

2、製作愛心果:我們小朋友回到家,可以和媽媽爸爸一起來製作愛心果,讓更多的人來分享我們的愛心故事。

大班社會教案老師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瞭解教師節的來歷。

2、瞭解幼兒園各類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度,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3、有尊敬和熱愛老師的情感。

4、願意與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帶幼兒參觀幼兒園裏各部門老師的工作,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提供製作小禮物的材料:彩筆、彩色紙、剪刀、膠棒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胸戴大紅花進入活動室,導入對教師節的認識。

老師今天為什麼要戴上大紅花?為什麼那麼高興?

你知道教師節是幾月幾日嗎?老師在幼兒園做些什麼呢?

2、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圖説説:圖上有誰?老師在做什麼?老師是怎樣關心我們的?帶領幼兒閲讀畫面上的文字。

3、引導幼兒回憶參觀過的各部門教師的工作情況,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參觀見聞。

我們參觀了幼兒園的哪些部門?你看到那裏的老師在做什麼?

你還知道哪些老師,他們為小朋友做些什麼事情?他們為小朋友提供了哪些幫助呢?

4、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行動來表示"怎樣愛老師"的心情。

通過討論讓幼兒按自己的願意選取材料,分小組進行小製作作為節日的禮物送給老師。

大班社會教案老師教案3

活動設計背景

在帶領幼兒進行户外活動的時候,孩子們在玩耍中發現了影子,他們都在好奇的尋找影子、互相的踩影子,很快樂的交流着,由此我想到了影子常常陪伴在我們身邊,但日常生活中幼兒往往不會在意到它的存在.只要孩子一注意,他們就會對影子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幼兒對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和興趣,在《綱要》中科學目標提到“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於是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我先從人的影子出發,逐步過渡到對物和物的影子的探索。由易到難,逐步深入。讓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活動目標

1、 萌發探索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望.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2、 初步瞭解影子產生的原理。

3、 通過參與實踐操作活動,感知影子的特徵,瞭解影子變化的.原因。

4、 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 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願望。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提倡幼兒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悦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悦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的教學用具

手影戲《小鳥歸巢》

活動過程

一 瞭解影子產生的原理。

帶領幼兒散步,找影子。請幼兒觀察什麼地方有影子,什麼地方沒有影子,發現了什麼東西的影子?

1、室內談話:幼兒説一説散步時的發現,

(1)小結:太陽光下有影子,陰暗處沒有影子。

(2)欣賞多媒體課件手影戲與表演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小實驗:影子的產生。

(1)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帶領幼兒從開着的幻燈機旁走過,出現自己的影子,讓幼兒在前面做做不同的動作,感知影子的有趣,激發幼兒探索影子的興趣。

回到位置上,提問:你們剛才看到了什麼?(影子) 如果幼兒説不出就請再請

一幼兒再次上來演示,其他幼兒觀察。向幼兒介紹這個黑黑的就是他的影子。再次提問:為什麼會有影子呢?如果幼兒回答不出,就請一幼兒走到另外一邊,讓幼兒看看牆上有沒有影子,讓幼兒進行對比,有了對比幼兒很快就會明白:有了光,物體擋住光才會產生影子。 由開着的幻燈機的光引出生活中的手電筒也會發出亮亮的光,從而讓幼兒進行探索操作。由於手電筒在現在的孩子生活中很少用到,於是先讓幼兒瞭解一下手電也能發光的功能。“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認識它嗎?手電打開的時候,你看到了什麼?”教師在牆上演示一下,出現亮的光。

(2)自由探索

將玩具擋住光線,問幼兒:現在牆上有影子嗎?為什麼?(玩具擋住了光線,所以出現了影子)

(3)自由討論

將幻燈機(或手電筒)關掉,問幼兒:現在牆上有影子嗎?為什麼?(沒有光,有物體,也不會產生影子)

小結:影子的產生有兩個條 件,一要有光,二要有不透光的物體。光照在不透光的物體上,就會出現影子。

3、鞏固練習

進行找影子的練習,鞏固幼兒對影子的認識。操作材料分成難易兩份:一份是不同影子連線;另一份是在兩種相似的影子中圈出與前面的圖一模一樣的影子,它可以提高幼兒觀察能力和形態認知能力。

小動物要和影子做遊戲,可是他們不知到自己的影子在哪裏?你們願意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影子嗎?講解操作卡片做法。

二、玩遊戲:踩影子

1、幼兒在陽光下自由活動,觀察自己的影子,找出規律:人動,影子動;人停,影子停;影子跟着人。

2、教師在陽光下跑,讓幼兒踩教師的影子。教師可變換方向,站起或蹲下,引導幼兒注意影子的變化,控制幼兒的活動量。

3、幼兒兩人一組,互相踩對方的影子。

三、美術活動:畫影子(時間:上午)

1、兩位教師示範,站在陽光下(面向一定方位)互相將對方的輪廓用粉筆描畫下來。(提醒幼兒:下午,我們將站在原地,再畫一次影子,看看有什麼變化,你們願意試試嗎?)

2、幼兒兩人一組。互畫影子,先畫小朋友現在所在的位置,做上自己知道的記號。

四、活動延伸

1、下午四時左右,再組織幼兒畫一次影子。然後組織幼兒討論:影子變了嗎?為什麼會變?

小結:太陽在動,影子也隨着移動。太陽在這邊,影子總是在那邊。(也可讓幼兒比較早晚的影子與中午的影子的不同)。

2、上述各項活動,可以讓幼兒重複進行,進一步深入觀察、瞭解影子,理解各種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繫。

3、幼兒自由交流遊戲的方法與結果。

大班社會教案老師教案4

活動目標

1、 通過各種形式讓孩子們來認識瞭解新年,知道新年象徵意義。

2、 知道過了新年又長了一歲,感受自己成長快樂。

3、 遊戲,找新年禮物,打開禮物的過程中體會節日來臨的快樂。

4、 感受到新年活動的快樂。

5、 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激發幼兒喜歡過新年的情感。

活動準備

佈置教室、禮物既有盒,也有袋、中國結、春聯、福字、燈籠、方針鞭炮等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律動,帶幼兒進入活動室,小朋友我們一起到開心屋裏玩一玩吧!哇!開心屋打扮怎麼漂亮。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要過什麼節嗎?知道新年象徵的意義(幼兒展開想象,自由猜想)

2、新年到了,小朋友們想想哪些東西是有關新年的物品?(鞭炮、對聯、新衣服、糖等)

3、新的一年到了,我們小朋友幾歲了?講一講自己的變化,感受成長的快樂。

4 、遊戲;(1)新年到了,小朋友想不想收到禮物呀!禮物都藏在開心屋裏,讓我們一起去找吧

(2)你在哪找到了禮物?(看我找到一帶禮物是鞭炮)

(3)哇!我也找到了一個大盒子裏面是中國結。

5.小結:新年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和歡樂,讓我們把新年的快樂和祝福送給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好嗎?

課後延伸:讓孩子大膽講述自己的春節見聞,對春節期間的喜慶活動有所瞭解。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現代將“元旦”稱為公曆新年,將“春節”稱為農曆新年。當日,人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

大班社會教案老師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當接受他人的照顧與幫助後,要表示感謝。

2.懂得對勞動者的尊重,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尊重,更重要的是珍惜他們的勞動,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3.對他人給自己的幫助關心和服務心懷感激之情。

4.會表達自己的謝意,願意用行動珍惜別人的勞動。

5.初步懂得向曾經幫助、關心過自己的人表達感恩之情。

活動準備

講述故事為什麼説“謝謝”:

兩個人,一個老爺爺和一個男孩,在林間路上走着。天很熱,真想喝上幾口水解解渴。

於是,兩人來到小溪邊。清涼的溪水輕輕地流淌着。他們彎下腰,喝了個痛快。

“謝謝你,小溪!”老爺爺説。

小男孩笑了起來。

“您幹嗎對小溪説‘謝謝’呢?”他問老爺爺,“誰不知道小溪不是人,聽不到你的話,不懂您對它的感謝。”“是這麼回事兒。要是一頭狼來喝了水,它是不會説‘謝謝’的。可我們不是狼,我們是人。你知道嗎?為什麼人要説‘謝謝’?想想去吧,誰需要這聲謝謝?”因為爺爺最口渴,需要喝水時,小河幫爺爺解渴,爺爺很感激小河,所以,爺爺才會跟小河説:“謝謝”我們收到幫助應該心存感激。

活動過程

1.導入:故事《為什麼要説謝謝》;老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我有一件事要問問你們,老師為一位小朋友繫了鞋帶,哪位小朋友應該説什麼?

幼兒:謝謝。

老師:恩,真好。我要表揚在座的小朋友,你們真有禮貌,都知道得到幫助應該説謝謝。老師現在有一個有關“謝謝”的故事,我們聽聽故事裏的主人公有沒有禮貌,一起欣賞故事--《為什麼要説“謝謝”》

2.分段講述故事,設置懸念:

老師:現在你們猜一猜老人是怎麼回答的?

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讓小朋友替“老爺爺”回答故事中“小男孩”的問題:“您幹嗎對小溪説‘謝鞋呢?誰不知道小溪不是人,聽不到你的話,不懂您對它的感謝。”老師:我來揭曉答案,老爺爺是這麼説的……你們説説看,小溪聽得懂嗎?那老爺爺的這句謝謝是説給誰聽得呢?

3.説説親身經歷:

老師:有沒有幫助過別人,別人是怎麼感謝你的?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心裏是什麼感受?你是怎麼樣表達謝意的?除了感謝人,我們還可以感謝什麼?

活動延伸

小朋友,最應該感謝的是爸爸媽媽對不對?那讓我們回家後親親爸爸媽媽告訴他們:“爸爸媽媽,謝謝你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ewkxz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