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新課標六年級語文下冊依依惜別的教案

新課標六年級語文下冊依依惜別的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課標六年級語文下冊依依惜別的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課標六年級語文下冊依依惜別的教案

新課標六年級語文下冊依依惜別的教案1

一、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1、出示教師的畢業紀念冊,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這是老師的畢業紀念冊,裏面有我的老師和同學送給我的畢業贈言,其中包含了他們對老師的美好祝願。有的祝老師能夠繼續深造;有的祝老師工作順利;還有的同學祝老師天天開心。同學們,時光荏苒,日月如梭。在這小學即將畢業的時刻,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胡適先生給學生的《畢業贈言》。看看大家會有怎樣的啟示。

2、揭題、讀題

《畢業贈言》這篇文章是胡適先生1929年在中國公學18級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二、走近作者

1、師生互相交流所蒐集的與本課相關的資料。

2、出示胡適的資料。

胡適(1891.12—1962.2),字適之,漢族,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胡適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提倡懷疑主義,並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畢生倡言“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以及"認真做事,嚴肅做人"的做人之道。

三、讀悟結合,理清層次

1、檢查預習,這些字音你能讀準嗎?

zhū、tài、zǔn、zhù

諸位淘汰撙衣節食鑄器

2、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

3、彙報朗讀,向大家展示自己讀得好的段落。教師要適時對學生進行鼓勵,並引導學生積累讀好書的方法。

4、交流,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教師進行點撥,多媒體出示:

a、你認為胡適這篇《畢業贈言》的主題是什麼?板書:“不要拋棄學問

b、課文圍繞這句話寫了幾部分內容?

5、師生共同梳理,理清層次。

(見解讀與提示。)

四、討論探究,理解文章內容。

1、引導質疑,討論交流,教師進行點撥總結。

(“學貴有疑。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文綜合能力。)

a、為什麼不能拋棄學問?

(少年一去不復返,等到精力衰減時,要做學問就來不及了;三五年不學習,就會被後來少年淘汰,到那時想補救就來不及了。)

b、怎樣做學問?

(主動創造條件做學問;抓緊時間做學問。)

板書:創造條件珍惜時間

2、感情朗讀文章,談啟示。

(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境遇都不要放棄學問;學習要趁年輕,要珍惜時間,多做學問。)

3、寫作滲透:按一定的順序表達真情實感。

五、拓展延伸

1、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和體會用原文或自己的話提煉警句。

如“不要拋棄學問”“拋棄學問便是毀了自己”等。

2、多媒體出示故事,創設情境,學生討論。

小沙彌對老方丈説:“方丈,我己經讀了許多經書,肚子裏的學問己經滿了。”老方丈並不答話。他拿出一個瓶子,先用大石塊把瓶子填滿,然後問小沙彌:“瓶子滿了嗎?”小沙彌説:“滿了。”老方丈又把一些小石子放進瓶子,問小沙彌:“滿了嗎?”他説:“滿了。”老方丈又把一些沙土放了進去,繼續問:“滿了嗎?”小沙彌想了想,小心地説:“滿了。”老方丈聽了,又往己滿的瓶子裏倒了些水,轉身而去。

小沙彌望着老方丈遠去的背影,看着眼前的瓶子,似有所悟。

質疑:你看了這個故事以後,結合所學文章和自身經歷,你有什麼感悟,談一下啟示。

(瓶子就像我們的腦子,當你認為學問放滿了的時候,其實還沒滿。

做事要認真,當你認為做好了的時候,實際上還有很多細節要做……)

六、出示警句,課堂總結,提出美好祝願。

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師:親愛的同學們,現代社會就是一個學習型社會,沒有誰能夠不學習,還能在競爭中生存的。學習是終身的,無一時不學,無一事不學,無一處不學。希望大家銘記胡適先生對大家的寄語“不要拋棄學問。”希望大家能把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祝同學們長大後都能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

七、佈置作業

新課標六年級語文下冊依依惜別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2、學習課文針對性強,用語得體,有真情實感等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蒐集胡適的有關資料;

學生:蒐集與本課相關的資料。

教材簡析

臨近畢業,同學們往往有許多話要對同學、老師、母校説。“畢業贈言”為大家提供了一次表達情感、交流思想的'機會;一個展示個性、展示感情的平台。本文是胡適先生1929年在中國公學18級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它語言精練、生動、形象,富有時代感,飽含感情,給人以啟迪。

這篇演講的中心話題是:不要拋棄學問。全文思路清晰,行文流暢,層次分明。即:提出贈言→論説學問的重要性→指出怎樣做學問→表達希望與祝願。

學習本課,重點是讓學生在閲讀中感悟“不要拋棄學問”的重要性,同時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表達情感的方法。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解讀與提示

第1段:提出贈言,揭示中心話題:不要拋棄學問。

第2段:論説學問的重要性。在這段中,有一個句子能凸現全段的主要意思,這個句子是: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

第3~6段提出怎樣做學問。作者在這一部分中採用“總分”式就做學問表達的看法是:要創造條件做學問,要抓緊時間堅持做學問。

第7~9段表達了作者的希望與祝願。

教學設計參考

一、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1、師生互相交流所蒐集的與本課相關的資料。

2、談感受,師激趣:同學們,時光易逝,日月如梭。一轉眼,你們就將小學畢業了,就要離開母校,離別和你們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了,在離別之際,一定會有許多內心的話要傾訴。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胡適先生給學生的《畢業贈言》。

3、揭題,讀題。

二、讀悟結合,理清層次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歸納本文講了哪些內容,並自由交流。

3、師生共同梳理,理清層次。

三、探究課文,感受寫法

1、鼓勵學生重點讀“論説學問的重要性”和“指出怎樣做學問”兩部分內容。

可讓學生在讀中抓住有關詞句探究胡適先生就“做學問”表達了怎樣的看法?從而明白應該要創造條件做學問,要抓緊時間堅持做學問。同時,可讓學生在為3~6段分層的訓練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體會這部分“總分”式的結構方式以及“事實論證”等表達方法。

2、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對本文學習的理解和體會用自己的話組成能濃縮全文內容的警句。如“拋棄學問便是毀了自己”等。

四、總結全文,讀寫結合

新課標六年級語文下冊依依惜別的教案3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教材簡析:

《畢業贈言》這篇文章是胡適先生1929年在中國公學18級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它語言精練、生動、形象,富有時代感,飽含感情,給人以啟迪。

這篇演講的中心話題是:不要拋棄學問。全文思路清晰,行文流暢,層次分明。即:提出贈言→論説學問的重要性→指出怎樣做學問→表達希望與祝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章內容,談談自己受到的啟發。

(3)學習課文針對性強,用語得體,有真情實感等表達方法。

2、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熱愛學習,不要拋棄學問,樹立終生學習觀。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閲讀中感悟“不要拋棄學問”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1、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終生不要拋棄學問。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可採用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合作討論法。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蒐集與本課相關的資料。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解讀與提示:

第1段:提出贈言,揭示中心話題:不要拋棄學問。

第2段:論説學問的重要性。在這段中,能凸現全段的主要意思的句子是: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

第3--6段提出怎樣做學問。作者在這一部分中採用總分式,就做學問表達的看法是:要創造條件做學問,要抓緊時間堅持做學問。

第7--9段表達了作者的希望與祝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37vxvl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