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走進文本,感受貝多芬,體味貝多芬的精神感召力

2. 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穿插朗讀指導

教學重點:

感受貝多芬的精神感召力,啟迪學生應該如何應對生活中的挫折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師:來看一下這裏出現的文字,你覺得應該用什麼形式來讀?我們一起來用你的第一感覺來讀一下。

生齊讀。

師:你為什麼採取這樣的語氣語調來讀?

生答,並背誦。

師:這就是貝多芬自己對生活的宣言,音樂家也正是按着他的宣言去生活,去奮鬥的,帶着戰鬥的宣言,我們一齊走進音樂家的心靈世界。

二、 課文品讀

1. 化身為文章中的一個人物,以人物的身份向同學介紹貝多芬,搭建巨人和同學之間的心橋。

師:以往我們都站在文章外鑑賞文章,今天我們換一種方式學習課文,讓我們化身為課文中的人物,用人物的語言告訴我們的同學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為“巨人”和同學之間搭一座心橋。

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人物,重新調整位置,分小組討論。

學生向同學介紹討論所得。

教師準備:

女傭:心地善良、性格孤僻、生活簡樸孤獨、處境艱難、自立自強

客人:他是一個可敬的人,在諸多的生活重壓下能夠創造如此奇瑰的音樂;但他又是一個可憐的人,在他的創作道路上,他有太多的磨難卻少了人們的理解,我要把他的真實的好靈魂告訴眾人,讓大家都能理解我們偉大的音樂家,他不僅僅只有厭世和孤僻。

貝多芬:誰能知道我的孤獨和苦悶,在這個寂滅的世界裏;誰能懂得我的孤獨和苦悶,在這個缺少温情的世界裏。只有音樂一直那麼忠實地跟隨着我,於是我在音樂裏抒發我的孤獨和苦悶,抒發我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可誰能讀懂我的音樂,誰能?只有音樂才是我永遠的知音。

2. 提問、反思

師:橋樑已經架起,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走近了“巨人”,在對話的過程中,還有什麼疑惑嗎?

生問,生答,師點撥。

教師準備:

“你們竟敢到獸穴裏抓老獅子的毛”--體現貝多芬在嚴肅的外表下有一顆幽默善良的心靈,使得他能夠在被打擾的情況下這樣表達他的吃驚。

“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其一、透露出他對大自然的嚮往,嚮往那種純淨和諧的環境,暗示出這個時候的他處境不佳;其二、同時也透露出他自己對現狀的深深地無奈,樹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響,而他作為一個人,卻跟人世遠遠的隔離了……

“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為伴”--永恆指的是浸透貝多芬心靈的音樂。可以從創作的角度去理解,也可從摯愛的角度去理解。

“聽我心裏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裏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一分鐘內希望寫出的音樂!”--貝多芬創造的音樂藴涵着貝多芬整個的生命和熱情,樂隊無法很好的解讀貝多芬的心靈,因此他們無法完美地表達音樂家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奏。

……

師:學到這個時候,讓我們靜靜地思考一會,你覺得貝多芬身上最感動你的地方是什麼?

生生交流。

師:是的,貝多芬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能在無聲的寂滅中創造音樂的輝煌,他能用痛苦譜寫“永恆”的快樂,他深深地扼住了命運的咽喉,成了命運的主宰者。正是貝多芬這樣的堅韌不屈成就了音樂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永遠值得後人緬懷、追憶。

3. 貝多芬的啟示

這個時候,你從貝多芬身上獲得什麼啟示?

生答。

師:讓我們牢牢記住那成就巨人的原因,也希望我們在座的有一天就會出現巨人。

三、 結束

大家還能記住貝多芬對生活的宣言嗎?

讓我們在齊背中結束這堂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0q8jv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