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稿件 >

牧場之國評課稿2篇

牧場之國評課稿2篇

牧場之國評課稿1

聽了汪老師執教的《牧場之國》,我有感閲讀教學的第一要素是“讀”。讀,是一種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自我提高的過程,通過指導小學生進行理解性閲讀、積累性閲讀、有體驗地讀、傳情達意地讀、有興趣地讀等,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理解是閲讀的核心,就像大樹之根所吸收的水分養料,通過“主莖”或“樹幹”,才能送到分枝、丫杈,使之長葉、開花、結果。一篇文章,要讀通、讀順、讀懂、理解字詞句的意思,理解語言表達的技巧,理解佈局謀篇的妙處。新課標明確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這種“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只有通過深入的閲讀體驗才能獲得。有體驗地讀,就是指導小學生在閲讀時能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體驗語言文字的情感。有體驗地讀,就是引向自“悟”,發展個性;就是屏棄繁瑣的分析,注重整體感悟。“傳情達意”地讀,要知道小學生流入作品,馳騁想象,與作者產生共鳴。

本設計教師在教學時力求指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引導學生傳情達意地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透過語言文字,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精妙,並積累語言。或低聲讀,細吟慢讀,領會所讀作品的內容,在低誦中細細揣摩作者傳情達意的文字技巧和表現方法;或高聲讀,通過高聲誦讀傳達出作品的內在情感和藴意;或模仿角色讀,即在閲讀任務對話的課文時,引導學生模仿文中人物的語氣、語調、心態和神情,使自己進入角色,高聲、反覆朗誦台詞,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從文章的整體着眼,從那些牽一髮而動全局的詞句切入,知道朗讀。通過傳情達意的共鳴,從而領悟文章中心,深刻體會到作者的心靈深處,並且使學生在情感的感染中受到真善美的薰陶,使他們的語感得以培養,心靈得以美化。

牧場之國評課稿2

我沒去過荷蘭,但是聽了老師執教的《牧場之國》後,這個國家就如此鮮活地呈現於我的眼前:絲絨般的綠草原野,遼闊無垠。神態各異的`花牛,膘肥體壯的駿馬,以及羊、豬、雞在碧綠的低地上悠然地遊憩,其樂融融……在老師的引領下,文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是那麼靈動,彷彿置身於“天人合一”的境地。聽後反思,老師的魅力到底在哪裏呢?

1、明確自主閲讀的目標,留足自讀時間

“略讀課文的導語”往往向學生傳達了閲讀的方向和方法。課伊始,老師就引導學生細讀導語,梳理導語的要求,為學生的自主閲讀明確了方向和要求。繼而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讓孩子們運用閲讀方法自讀自悟,這份潛心文本的安靜中閃現着生本對話的智慧。

2、引導學生聯想,關注概括能力的提升

第一次自讀感悟之後,老師就啟發學生展開聯想,不只一次地問學生:“讀着這些文字,你彷彿看見了怎樣的畫面?”再引導學生找段落中的關鍵詞概括每一幅畫面的內容,讓學生在提煉和修改小標題的過程中提高概括能力。

3、批註式的閲讀交流,學會品味語言

老師尊重學生選擇解讀文本的自由,採用作批註的方式訓練學生對文字的感受、聯想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教學呈現一種自然的動態生成,努力為學生創造表達的機會。這“一讀一點”,便讓文字從紙上鮮活起來。

4、該“精”則“精”,該“略”則“略

略讀課文教學該“略”在哪裏?老師有着自己的思考。在品味“傍晚的荷蘭”時,老師憑藉深情的語言,舒緩的音樂讓孩子“以讀代講”。學生讀後,老師沒有多講,可此時,一種安謐、靜美之感在學生的心底升起,師生情不自禁地讚歎——“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此處“略”處理,給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感覺。

正如一位與會老師在短信平台上的留言所述:“老師以閲讀導語為學生自讀指路;以自讀提示為學生自悟搭橋;以點撥為學生品讀鋪墊。”真正體現了略讀教學的風格!

標籤: 牧場 課稿 之國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gaojian/xynj9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