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四年級作文 >

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思四年級作文

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思四年級作文

自從我參加了學校“作文情思不及”課題的研究之後,在批閲學生的作文時,總是在有意的發現孩子們作文中情思的表達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孩子們的作文都有了或多或少的進步。本學期,我們共同體的成員在劉校長的帶領下又把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了“如何培養(或者説激發、挖掘等)學生的情思”上。剛開始的時候,我認為學生的情思絕不是培養出來的。因為現實生活中,我們見到了太多的情思淡薄的人:經歷同一件事情,別人感動的熱淚盈眶,而他卻無動於衷;面對同一種現象,別人產生了深入的思考,而他卻熟視無睹……對於這些“情思”天賦不足的人我們能培養得了嗎?但是今天“心理活動描寫”的指導卻改變了我的這一看法,使我明白對於有情思而不會表達的學生,我們要重點教給他們表達的技巧;對於情思不及的學生,我們可以通過訓練慢慢培養。

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思四年級作文

昨天誠信考試之後我讓學生把自己的心得寫下來,一則是為了讓學生在反思中明辨是非,為誠信品質的養成奠定基礎;二則為孩子提供了心理活動描寫的素材。昨天為了讓學生知道該如何去寫,我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指導:

首先是中心的確定:即圍繞“誠信”進行描寫,文章中的一切選

材都應圍繞這個中心來進行。那麼都應該從哪些方面來選材呢?

考試前:考試前老師説了什麼?自己是怎麼承諾的?(宣誓、簽名)又是怎麼想的?

考試時:當遇到難題時自己又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要詳寫自己的心理活動。

考試後:從這次誠信考試中你明白了什麼?以後自己準備怎麼做?

今天批閲學生的日記時,我發現大多數孩子都是把考試的過程記錄了下來,有的還重點寫了考試前的情況,至於“誠信”這個中心並沒有涉及到。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認真分析了一下原因:

1. 不知道“誠信”的含義,當然也就不知道選什麼材料進行描寫。

2. 知道圍繞中心選材,只是描寫不細緻,尤其是自己的心理活動。

3. 在考試過程中,自己很自覺,根本沒想過要看別人的題或者違反其它方面的承諾,所以只是寫了考試過程。

針對這三種情況,我又採取了以下指導方法:

首先給學生講什麼叫“誠信”?“誠信”也就是對於自己所承諾的話真正地做到了,沒有做到就叫“失信”或者説“不講誠信”。考試時我們承諾的內容是“獨立做題;不説話;不抄襲;不看書”,只要違反其中一條,就是“失信”,不是説只是不抄襲。考試過程中,那些愛説話的學生控制不住自己而給別人説話,即使説的話與考試內容無關也是“失信”。

其次是如何細緻描寫心理活動。考試的過程中,有些孩子是有豐富的心理活動的,尤其是當遇到難題的時候,心理活動就更激烈了,因為他們都想在這次期中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為了挖掘他們的心理活動,我做了這些提醒:黑板上的承諾自己做得怎麼樣呢?在這個過程中你是怎麼想的?心裏有沒有進行矛盾衝突?也就是當你想違反承諾的.時候,黑板上“誠信在我心中”幾個大字和自己的簽名有沒有提醒你呢?其他認真考試的同學的行為有沒有給你啟示呢?最終你是怎麼做的呢?這樣把自己的心理活動詳細寫下來文章就生動了。

再者就是那些認真的孩子,也就是習慣於遵守紀律的孩子該怎麼圍繞“誠信”寫出自己的心理活動呢?我建議他們寫寫自己承諾後想到的,可以聯繫自己以往的做法,然後在本次考試中自己的打算和做法。也可以寫當自己看到其他同學違反承諾時,心裏對他們想説的話,這樣的對比描寫同樣能表達中心。

最後我又指導學生寫出這次誠信考試中自己明白的道理或者受到的啟發以及今後的打算,這也是為了磨練他們的心理,使他們逐漸養成誠信的品質而做出的一點努力吧。

當然,也肯定有個別孩子在做題的過程中根本沒有心理活動,也就是我們所説的“情思不及”,不過我認為如果老師經常引導他們進行心理反思,時間久了,當他做事情的時候他也會養成思考的習慣,也會逐漸留心自己的心理活動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sinianji/xr3p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