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規章制度 >制度 >

學校校本教研製度

學校校本教研製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範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規則藴含着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着一個社會的秩序。擬定製度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校校本教研製度,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校校本教研製度

學校校本教研製度1

1、建立專家引領的合作機制,定期邀請省市縣專家來校進行專題講座,為校本教研導向並提供可靠的專業與智力支持。

2、建立“校本教研工作領導小組”,並對學校校本教研工作策劃、部署,對各教研組的校本教研工作進行具體督促、導向,對教師教研工作進行評估與指導。

3、每學年舉行一次校本教研聽證會,把校本教研的項目、活動方式、預期成果在校內公開。

4、堅持“一期一評估”,由教科室組織實施。

5、制定校本教研評價量化方案,做到評價與學校發展相結合,評價與教育教學效果相結合,評價與教師師德修養、業務素質提高三者相結合。

6、學校每學年在公用經費中提取15%作為校本教研專項經費,並由學校工會、教代會監督實施。

7、將校本教研的績效納入教研組工作考核、教師年度考核、教師評優、選模、晉級、評職考核、骨幹教師考考核。

8、在校本教研中取得重大成果的,給予獎勵。

學校校本教研製度2

為了深入貫徹省教育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階段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導意見》和日照市教育局《關於加強中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導意見》,建立適合我校實際的以校本教研機制,紮實開展校本教研工作,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特制定日照市實驗學校校本教研製度。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目標和任務

1、校本教研工作,是指基於學校發展、教師提高、學生成長而開展的常規教學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動。校本教研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目標: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運行機制,通過羣眾性、經常性和持久性的研究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的提升,推動學校教學改革,實現學校自我發展和內涵發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協調發展,實現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3、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務:引導老師學習國家教育方針和有關法律與政策,進行專業研修,提高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研究課程標準與教材,開展集體備課,制定教學工作階段性任務目標和實施計劃、措施;展開課題研究,對教學問題、評價問題等進行反思與研討,並提出對策與建議;總結交流教學經驗,開展課題研究。

二、校本教研的實施要求

1、建全組織。學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領導小組和相關校本教研實施小組,形成以校長、教科研處、教務處、教研組共同參與的教研網絡。教研組、備課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教研的基本單位,學校建立健全學科教研組,備課組,並充分發揮其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2、落實責任。校長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要擔負起組織者、教育者和服務者的責任;業務校長是校本教研的主要組織實施者,要擔負起協調管理與過程指導的任務;中層業務幹部、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是專題教研和學科教研的主要組織者,要對學科的校本研究具體負責;教師是實施校本教研的主體,要成為校本教研活動的主動參與者。

3、完善制度。學校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制定教師備課、反思教學、教師互助、相關檢查等管理制度,並把校本教研納入學校整體工作進行管理考核。

三、校本教研的活動方式

1、教學反思活動。要求教師按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後的教學過程,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和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研究,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教師要實現教後反思常態化,每學期至少寫出一定深度的教後反思1篇。

2、校本培訓活動。校本培訓要堅持培訓內容的全面性,使教師職業道德、文化素養、專業技能、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等方面全面發展;堅持培訓內容的針對性,處理好教師教學當前需要與長遠發展的關係,搞好分層培訓;堅持培訓形式的多樣性,做到理念培訓與教學實踐培訓相結合、內部交流與外出學習相結合。支持鼓勵青年教師參加省市等教育職能部門組織的培訓會、研討會、觀摩會。

3、傳幫帶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示範帶動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學校骨幹教師要與本學科教師形成廣泛對話、合作與互助關係,每學期上教學示範課不少於1節,並不定期地進行專題講座。

4、集體備課活動。堅持進行備課組集體備課活動,發揮備課組每位教師的作用,避免用一個人的思想替代眾人的思想。集體備課要重教材理解、教學目標確定、學點排查、教學策略實施、教學手段選用、練習與評價題目的選編等,倡導老師在形成共識的基礎上,進行富有個性的備課與教學。

5、聽評課活動。學校要積極開展。積極開展課例研究為重點的聽評課活動,要將聽課活動與專題研究、教師培訓結合起來,實現教、評、研、訓的統一。要堅持全員性和經常性,每位教師參加聽評課活動每學期青年教師不少於20次,教研主任不少於20次,其他老師不少於15次。

6、學術交流活動。積極搭建各種交流平台,開展理論講座、經驗交流、問題研討等學術交流活動,學校全員參與的學校交流活動每學期不少於一次。要積極爭取專家的學術引領,每學期至少舉行一次專家報告會;要通過組建學科、年級或校際教研協作體系,加強教師間、學科間、校際間的合作研究與交流,實現區域性教學經驗、成果、資源的共享。

7、“小課題”研究活動。各學校要本着“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指導思想,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教育教學評價改革等領域的“小課題”研究,走“問題——設計——行動——反思”的行動研究之路,學校各處室、教研組要結合實際每學年確定至少一個小課題開展研究。

8、校際間的聯合教研活動。要定期開展以教學觀摩、經驗交流、教材統研為重點的校際間教研活動,每學期不少於一次。

四、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1、學校要切實加強對校本教研的組織和領導,為校本教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與經費保障;要把校本教研製度建立和校本教研活動情況納入學校的考核範圍。

2、教科研室、教務處要調整工作思路,降低工作重心,承擔起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研究、指導和服務的任務;要經常性地開展校本教研工作的交流研討和調研指導,發揮好引領的作用。

3、學校通過各種活動,打造一支高素質、有活力的教研隊伍;要充分發揮各學科教研主任在教學中的帶頭作用,保證他們能儘量把精力投入到教研工作中去,注重教研主任的進修和培養,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izhangzhidu/zhidu/gzeqo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