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 >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集合5篇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集合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高考滿分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集合5篇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1

有人説:“每當有一顆星星隕落,就會有另一顆星誕生。”我在努力尋找,外公,你在哪裏?----題記

十八年來,我從未經歷過生離死別。年底,外公——那個最惦念我的人永遠離我而去了。雖然之前也得知過一些外公患重病的消息,但噩耗傳來,仍是晴天霹靂,撕心裂肺的心痛。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不!這不是我想要的!

寒假前一個月,外公在家裏打點滴。身體削瘦,意識還很清醒,見我進門,外公不顧病體,掙扎着要坐起來。我連忙撲到外公懷中,哽咽着説不出話來。外公撫摸着我的頭,輕輕説:“乖孩子,別怕,外公沒事的。”我緊緊地抓住外公的手,任淚水在眶眶裏打轉。

後來,外公的身體每況愈下,住院了,老是説胡話,吃不下任何東西…..

好不容易捱到了放假,我直奔外公家。躺在牀上的外公被疾病折磨到乾癟,只剩皮包骨。蒼白的臉色,像白紙一樣。眼睛微閉着,看不到一絲生息。

我大聲呼喊着:“外公!”外公好像是有感知的,聽到我叫他的第一時間,極力地想睜開眼睛看看外孫,但僅僅是翻動眼皮的勁頭似乎就已經耗費了他全部的體力。很快又閉上了眼睛,嘴脣微張,喉嚨裏發出輕微的聲響,乾枯的手開始不停地抖動。

冥冥中外公還記着我!我緊握住外公的手,“外公,奇兒來看你了!”眼淚再也止不住,恣意橫流。

無論我們怎樣挽留,三天之後,外公還是走了,永遠地。

那一天我感覺世界一片黑暗,這是我第一次與骨肉至親告別,卻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斷腸之痛。如果能換回我的外公,我願用我的所有去交換。

外公走了,讓這個春節格外清冷,炕頭一直鋪着外公生前鋪過的牀單。母親和外婆説那上面有外公的氣息,留個念想不忍換掉。是啊,外公走了,可帶不走我們對他的思念。

父親節快到了,媽媽很想你,外公,你在那裏還好嗎?

《朗讀者》第三期,徐靜蕾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誦史鐵生的《奶奶的星星》,聽得我,幾度哽咽。奶奶説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顆星。

我不確信,是不是每個人死了都可以變成星星,都能給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但我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後人的路上添一絲光亮,照亮心隅,像永遠活在我心中的外公一樣!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2

泱泱華夏,5000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字,博大精深。

語文,是從我們呀呀學語時的吐字不清,到課堂齊聲朗讀,翻譯晦澀難懂的文言古文,在到我們步入社會,與人交流、溝通的一種必備的語言!又是古代文人墨客,抒發自己情感節操,記錄歷史事件的文字!對於我們炎黃子孫來説,語文是我們從小就接觸的一種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語。

從我們踏入課堂,開始我們從課本上所學到的是中外古人,名人的一些經典詩詞,文章,以及重要歷史事件,在課堂之外通過讀一些小説,文獻,報紙之類的可以達到充實自己詞彙庫,這些都是能在課本上,書上能學到的東西。

當我們踏入社會,我們跟人溝通交流,如果你自認為看的書多,按書上的語言來跟人打交道,往往你會發現死效果並不是跟説上所説的不一樣,所以在外也要多聽聽別人是怎麼説的,怎麼與人交流溝通的,這是一門學問。課堂上的學習,課外的積累,現實社會的運用,都是我們學習這些文字,文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華文字,博大精深。

在人短短一生中是不可能完全都能給掌握通透的,學無止境,更何況是我們的母語呢,前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文學鉅作,來彰顯他們的各種精神,我們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讓這些文化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這就是我眼中的語文。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3

年少時曾拜讀過川端康成先生的《禽獸》一書,對這樣的描寫唏噓不已:

“少女躺在那裏,母親為她穿上和服,慘白的臉上抹了兩抹嫣紅,如同新娘一般美麗。”

是什麼樣的人用這樣不帶一絲歎息的語句描寫出如花生命的逝去?在當時的我眼中,這一切過於殘酷了。

多年之後,隨着閲歷的增長,我終於有了新的理解,川端先生只是仰望星空之後,發現了星空的浩瀚與大地的束縛吧。有人指責説文學家是最脱離實際之人,他們存在於幻想與虛無之中,無所事事。我認為在這個講求“腳踏實地”、追求實際利益的年代,文學家是將夢想與實踐結合得最好的人,他們仰望星空得到天穹的召喚,以夢想領航,在前進的路上,他們發現了地面泥濘不堪甚至還有鐵索牽絆,於是他們放棄了實體,選擇在自己夢想的路上朝自己的星空一步步走去……

在著名畫家古賀春江自殺之後,川端先生曾這樣説:“我不贊成自殺,死從不為死而死。”誰能指責這樣的人是脱離實際,不腳踏實地,生存於虛幻的呢?我想,川端先生曾經努力嘗試過,與世事相融,與時代相合,但戰後社會的支離破碎,夢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那片星空的強烈召喚,這一切的一切使得川端先生放棄了我們——1979年的一個春日,川端康成打開煤氣,自殺於公寓內。這裏的死亡已經不是逝去的意味了,川端先生解脱了,他無所牽掛地朝他曾經仰望的星空走去,一步一步,越來越接近……

死亡這種行為彷彿對文人有着特殊意義,屈原、芥川龍之介,以及我們今天的詩人海子、麥地……都選擇了這條路,去追尋自己的星空。

世人,你還要嘲笑他們嗎?你可曾想過他們也曾在你們的泥潭嘗試過?你可曾想過他們才是在仰望星空之後發現大地束縛的人?你可曾想過,當你自以為腳踏實地地在這裏掙扎,被利益驅使的時候,他們正在接近星空,接近夢想的.地方俯視着你,看你在渾濁不見星空的地方泅遊?你可曾想過他們才是堅持本真的人?

——你呢?

誠然,我並不贊同自殺這種行為,我同樣堅信一個生命的逝去,必會帶來缺失與遺憾。我只是想提醒你,在你自以為腳踏實地的時候,你頭頂可曾真有那份你曾經堅信的天空?你是忘了它?還是已使它混濁不堪?

請記得仰望那片星空,請擺脱泥潭,真正地腳踏實地朝夢想走去。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4

如何提升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文題材料給出了三條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閲讀,社會生活實踐。這似乎千真萬確、無可厚非,但仔細考究、認真體味,我倒覺得能夠真正“提升”語文素養、或者説提升語文素養的關鍵,還在於社會生活實踐。

課堂的有效教學,無疑是我們語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或是讀文識字、記憶詞彙,或是研究語法、學習修辭,或是誦讀詩詞、探究美文,或是依從範文,進行“照葫蘆畫瓢”式的習作練筆……不過,這些只能是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雖必須卻只是基礎。不是麼,校園裏朗朗讀書,是可以見證着我們對語文知識的渴求、對掌握語言技巧的企盼;寫寫日記、學學演講,也能夠體現我們試圖把口頭語言,提升為書面所做出的努力。然而,課本知識終究是有限的,課堂上的語文學習,畢竟是重在知識積累,打造基礎設施,僅僅是“登堂”而已,離“入室”還遠着呢!要真正培養語文功力,加大智慧內存,就不能不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的小舞台,投身生活的“大天地”,日新月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實踐,才真正是“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只有在哪裏,語文素養才能得以根本的提升。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話不假,多讀書是可以知道天下事。讀書是種捷徑,不用親歷,就能輕易地得到前人的經驗,讓我們迅速地獲得知識、瞭解社會、適應生活。但課外閲讀還僅僅是對閲歷的豐富、視野的拓展,畢竟還屬於學習、積累、模仿體驗的間接階段;須知:別人嚼過的饅,不會有自己的味道;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口來嘗一嘗。只有投身到火熱的生活當中,去感受、去體驗、去磨鍊,才能達到所追求的境界。否則,就永遠只能停留於別人和前人的水平,又怎能有所突破、有所進步,有所發展?因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提升語文素養,最關鍵的途徑還是投身於社會生活。

語文小天地,生活大舞台。語文的範疇就是生活的範疇,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素養來自生活的累積,生活永遠是語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要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認識生活。愛生活,我們的語文水平才不至於貧乏、乾癟;愛生活,我們的表達和創造慾望才更強烈、多維;愛生活,我們也才會真正體味到語文素養帶給我們的種種精彩。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5

有人説,語文即語言與文學。然而在我心中,“語文”不是如此抽象機械的定義,“語文”兩個字於舌尖徘徊,流淌出的是:鐵馬秋風,戰地黃花,樓船夜雪,邊關冷月……何謂語文素養?我也認為不只是簡單的斷字識文、吟詩作對,更是一場彌補心智、慰藉心靈、洗禮靈魂的盛宴。

自古以來,無數人醉倒在語文的盛宴之中,在語文美妙的天地裏尋索。我曾經在這裏看見先秦的繁星,看見墨子和孔子的堅持;看見漢宮的皓月和豔若桃花的摺扇,看見王昭君和李香君的香魂;看見高山流水的音符和琵琶的錚錚迴響,看見俞伯牙和琵琶女的愁思……如何擁享這場盛宴,讓自己在大快朵頤之時脣齒留香,提升素養,我有自己的回答。

用好課本,把握課堂,品嚐這場盛宴不可或缺的甜點。

翻開語文書,我們能感悟到魯迅批判反諷的犀利,柳永細處着筆的用心,蘇軾廣曠豪壯的視角……一冊語文書就是一部“寶典”,你能從單元導讀中學會提綱挈領,明白學習方向;你能從作者表達中受到思想啟迪,感受到人格魅力;你能從文中積累到優美的詞句,學到恰當的技法。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同樣是讀《紅樓夢》,而沒接受過課堂有效教學的人只看到王熙鳳的刻薄,受過教師點撥的人則能從王熙鳳身上讀出她刻薄背後掩着的自卑、不安和虛假。從孔子開私塾到今日之學校,從未忽視課堂。課堂有效教學是語文學習的基石,不應遭受質疑。拋棄課堂而大談他路,語文素養無異於空中樓閣。

課堂是語文盛宴的必要部分,但你只能將它視作小巧的甜點。它能為你帶來各種各樣的美味,增添你語文學習的樂趣,紮實你語文素養的基礎。但只有課堂是不夠的,正如只吃甜點營養不足一樣,功夫還要下在課外。

課外閲讀,博覽羣書,暢享這場盛宴最全面最營養的主菜。

輕薄的書頁翻過,喂大的是一個人的生命格局。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瑣碎平庸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總能簡單得鏗鏘有力。蘇軾飽讀詩書,更被宋神宗贊為“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一場烏台詩案把他從九重天的朝廷貶到荒涼的黃州。他忍受的不只是惡劣的環境、同僚的排擠,還有心靈的拷問。是什麼讓他支撐下來?我想應該是他在書海中歷練出來的胸懷。蘇東坡能於逆境中留下諸多曠達樂觀的詩文,終成文學大家,與他廣泛閲讀積累的廣博學識,和從中汲取儒道佛三家思想精髓而形成超然物外的心境,是密不可分的。俗語云:“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諸葛孔明居於一隅,卻知天下,料事如神,這應該也是他博覽羣書的自然結果。在浩浩史書中,他明白了古今更迭的規律,推演出現實的變遷。在書籍構建的世界中,孔明是一個冷靜的智者,靜覽古今興亡變遷,閒看世事風雲變幻。於是《出師》一表千古揚名,三分天下功勛卓著。同樣,作為中學生,只有大量課外閲讀,方能厚積薄發。課外大量閲讀,能煉出博大的人格胸懷,烹出豐盛的文化大餐。課堂所學當然有限,廣覽多讀方能彌補課堂不足。讓自己在博覽羣書中,開闊視野,增加積累,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在我看來,課外閲讀才是語文盛宴的主菜。語文素養的高低差異,與課外閲讀質量的高低有密切的關係。精選好書,潛心研讀,就能烹出滿漢全席。

課外除了大量閲讀,還需要學用結合,向生活這部無字書學語文,語文素養才能更加完善而厚實,語文盛宴才具有綿久的味道。

走向生活,走向實踐,品味這場盛宴濃烈而醇香的美酒。

有人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試想,李白自川蜀出,這才看見奔流的江海、巍峨的高山和熹微的晨光。遍走祖國大好河山,孕育出了他的浪漫情思和向上胸襟。李白懷揣一份豪情,一份志氣,走向京城世界,走向社會生活,在虛虛實實、起起落落中,成就了他的思想和性格。可以説,無遊歷祖國山河的社會實踐,則無詩仙李白及李白的浪漫詩篇。腳下的足跡給他飛揚的文采,生活和實踐是他的搖籃,文學是他的安魂曲。有人説,真正的學習是實踐,因為“實踐出真知”。語文學習也一樣,必須在生活實踐中去檢驗,去豐富,去完善,去提升。學習、積累,是為了運用、創造。語文學習要走向社會,用於生活。這樣,你的語文素養才能得到錘鍊,得到充實,得到昇華。在生活實踐運用語文,是更深入的學習。社會實踐尤如這場盛宴中的美味烈酒,使宴會更醇香綿久。

語文魅力無限,語文學習無處不在。看到“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讓人想到又一度春秋已過,又一段韶華已逝;看到“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蟬鳴”,讓人想到夏夜蟬鳴,聞到空氣中的稻葉清香;看到“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讓人想到飛絮滿天,芳草萋萋,於飄渺中感受人生的真諦……讓我們盡情徜徉在語文的天地裏,擁享這場盛宴,細品精巧的點心,暢享滿漢全席,啜飲甘醇美酒。

標籤: 高考 滿分 語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kaozuowen/k3pd3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