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 >

精選語文高考滿分作文合集10篇

精選語文高考滿分作文合集10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高考滿分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1

1. 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所以天空寬闊無邊。大地擁抱每一寸土地,不論其貧富,所以大地廣袤無垠。海洋接納每一條河流,不論其大小,所以海洋廣闊無邊。

2. 是一叢秋菊,也要散發芳香;是一片秋葉,也要裝點大地;是一株古柏,也要撐起藍天;是一眼古井,也要流出清泉。

3. 遠去的飛鳥,永恆的牽掛是故林;漂泊的船兒,始終的惦記是港灣;奔波的旅人,無論是匆匆夜歸還是離家遠去,心中千絲萬縷時時惦念的地方,還是家。

4. 因為有志,小溪匯成了大海;因為有志,枯枝盼到春的綠葉;因為有志,人類助長了山峯的高度。讓我們站在地平線上,構築我們的夢想吧,因為我們有志,並會為夢想拼搏的,我們將會是大海綠葉,站在山頂的那個就會是我們。

5. 我們不做屋檐下嘰嘰喳喳的麻雀,要做搏擊藍天高瞻遠矚的雄鷹。我們不做路邊隨風搖擺的小草,要做高山根深葉茂頂天立地的蒼松;我們不做山溝裏易漲易退的小溪,要做寒暑不變的一望無涯的滄海。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2

語文是什麼?語言和文字?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它是祖國的靈魂。

生活處處有語文,它在我們心裏,在我們的腦裏,甚至在我們的甜蜜的睡夢裏。學好語文是我們做好一名中國人的基礎,我愛我的國家,我更愛語文。

沒有哪一個人説他真的懂語文,直到去世的那一刻也未必能懂語文的真諦。語文是一個國家的靈魂,而所謂的靈魂應該是空靈而且動人的,假若這個靈魂死氣沉沉,那麼這個國家也會衰敗。國家的綜合實力中不能缺少語文,個人的自身素質裏不能缺少語文。語文是國家的基礎,是人民的信念。我們不能死學語文,語文是比數學還難的一門學科,它在於日積月累,所以在上課時,我們必須聽講,因為稍不留神,就與下文無法串聯,課堂應該是學生的,學生要自主挖掘書中真諦,參考書,資料書,能不要就不要

,因為它們只會干擾我們的思維,我們要跳出大腦裏的束縛,敢於提出自己的疑問,語文博大精深,不同的人理解就有不同的認知,所以課堂就應該學生互相交流,互相質疑。

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我們要善於發現。你會瞧見:水滴石穿是語文,時間流逝是語文,團結拼搏是語文,到處都不缺乏語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要努力的學習,認真刻苦,這樣才有美好的未來。而這一切都建立在語文之上,學不懂語文,你讀題肯定讀不懂,學不好學問,你做題肯定不理解,每門學科都離不開語文,語文永遠都是佼佼者。

我希望有一天,別人問我,你是哪裏的人,我會驕傲的説:中國人!別人問我,你的祖國有什麼讓你驕傲的,我堅定地説:語文!

作為一名中國人讓我驕傲,因為國家,因為語文,讓我自豪。

我喜歡語文,喜歡它的古色古香。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3

用心感受,自然近在咫尺

看天光雲彩,能測陰晴雨雪;漫步林間,能觀草長鶯飛,枝葉枯榮,可無法細説萬物之性。打開電視,輕點鼠標,可知萬物原理,可無法身臨其境。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在我看來,身臨其境,用心感受,即便不知萬物原理,自然也並不遙遠。

看來山峻嶺,清流激漓,即便你不懂山的形成,你卻能用心感受山的巍峨,水的靈動;看萬花紅遍,綠蔭環繞,即便你不懂花的種美,樹的生長,你卻能用心感受花的甜美,樹的奉獻;看繁星閃爍銀月懸空,即便你不懂星星的距離,你卻能感受黑夜的神祕與趣味。由此可見,如若心有自然,心繫自然,雖不知萬物進化理論,卻能感受自然的魅力,自然的靈魂。自然,近在咫尺。

身臨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獲得身心愉悦。古人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當你貼近自然,你會收穫不少意外的驚喜。當你與家人朋友出外旅遊時,因為有清泉叮咚,你會收穫趣味;因為有雄偉瀑布,你會歎為觀止;因為有蟲魚鳥獸,你會驚喜不斷。當你在自然給予你的一切中享受,當你被自然親切納入懷抱之時,你是否有發現,即便你不懂鳥性不

懂花語,你卻已經與自然如此貼近?你是否有發現,是自然帶給你的喜悦與驚奇,讓你覺得自然其實並不遙遠?

身臨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昇華。蘇軾被貶黃洲時發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自然的雄洋壯立,使他認識到人生短暫,何必難為自己?才會有他積極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嵇康喜愛竹林,喜愛竹林中悠閒的雅士生活,是自然的清高秀麗,使他擁有竹子般正直的性格,不願與世同流合污。我認為,我們從自然中感受到的力量,吸收到的精華,能使我們的涵養進一步提升,使我們的信念更加堅定,使我們的生命更加圓滿。而這一切,難道懂得萬物表面的原理能比得上嗎?

誠然,有人認為懂得物性更重要。不可否認,通過現代的信息技術,我們可現清楚瞭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然而,這一切卻只停留在表面,你未曾用心去感受自然,你亦未曾得知自然的真諦,所以這樣,自然只會“越來越遠”。

嗅一嗅花草的清香,感受清風的靈動,融摸水的温潤,你便會窕爾一笑,用心感受自然,你會發現,自然,就在身邊。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4

輕輕握住你的手,為你擦乾眼淚,這顆心永遠屬於你,告訴我不再孤單。

5月19日,整個中國暫停了三分鐘,發出刺耳的防空警報。七天前,一場大地震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上下震動。然而,這場戰爭是一場悲劇,這場戰爭是一場空前的重聚。

很久以前,詩人王長齡在他的詩句中寫道:與風雨一起,明月曾經是兩個鄉。青山不能與船風雨牽手,在那一輪共同的月亮上,這個地區不會隱藏民族的團結。

一個人,一絲希望,一顆堅定的心。當救援隊在汶川大地震的廢墟下救出已被困了百餘小時的姑娘劉會時,在場的人們激動地哭了,而她卻沒有哭。我相信有人會來救我的,一定會,我相信你們!從未掉過一滴眼淚,這個看上去灰頭土臉的妙齡女子始終微笑着,緊緊拉着救援人員的手,一雙手和十幾雙手緊緊地交握,這是一個災民與地的救命恩人最質樸也最真誠的團聚。

五千米的高空有多高,問起參加救援的解放軍戰士,他們會告訴你。五千米是我們是否拉住受災人民的手的距離,是生與死的距離。這個在國際專業軍事學術哂納感不可能執行的跳傘空降高度,被解放軍救援隊拋在腦後。撥不開汶川上空連天蔽日的迷霧,但他們必須撥開震區人民心上的烏雲。就這樣,人民的軍隊從五千米的高空降下,給災區斷絕天日與世隔絕的鄉鎮帶去了救命的福音。村人激動地説:解放軍來了!這歷史的一幕便不再只出現在革命的歷史上,在這裏,這是一地鄉民與國家間最動人的團聚。

海洋曾把世界割裂成對立的區域,而今天海洋再不能阻斷世界的愛心匯聚在一起。這愛心來自東鄰日本每一個便利店前的捐款箱,來自大洋彼岸美國遍及全州的慈善機構,來自大陸西岸那些並不富有的亞非國家一筆筆友誼的撥款。中國和世界因意識形態而產生的分歧在災難面前湮沒成沙,隨着飛機和航船源源不斷地向着東方的中國而來,這是全世界和各個國家的人心最盛大的團聚。

愴然災難,古來有之。然而歷史由古至今,誰可曾見過這般振奮人心,撼天動地的團結?《史記》中有云,民與民同心,則家安之;君於民同心,則國興之。在今天,是人民與人民、人民與國家、國家與世界的攜手,何愁家不安,國不興?

青山一道我們同歷風雨,團聚處,而將五洲四海的人集會在一起的紐帶,是這樣的期望: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絕學,為萬世太平!

評語:文章符合題意,選取典型事例層層深入論證。

材料新鮮豐富,構思新巧,見解新穎,語言流暢,融現代歌詞、古代詩文、現實場景於一爐,富有文采,有較深厚的文學底藴。

書寫美觀,視野開闊,境界高遠,思想深刻。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5

走近香山之命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個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麼的美,如同一處火的海洋。走近其中,就如走近自然。

走上香山的林間小道,踩着落葉吱吱作響,微風吹動一片片綠的、黃的、紅的樹葉輕飄飄的散落,帶着自然的清新的味道蔓延在人們的嗅覺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麼的柔軟,踩上去如

同踩一塊海綿上,時不時浸出一點水來,便鞋子上沾滿土氣息。落葉鋪在地上,形成一道紅火的小徑,待秋天一過,它們化為養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樹長得更加茂盛,也讓這裏的景更加美麗。

茂盛的樹上有鳥類鳴叫,婉轉的歌聲猶如天籟之音,引得我幻想這些鳥類的模樣,它們的樣子肯定是極可愛的吧!一隻不知名的鳥兒從一處枝頭撲稜撲稜地飛向空中,帶着自己的希望向天邊飛去時,也讓我知道了這個自然的神奇,鳥兒帶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秋天的香山,美的是這裏的樹,紅中夾帶着黃與綠,錯落有致,樹的根鬚向地下室直蔓延,突出它們的年齡以及經歷過的滄桑。這裏的樹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們的名字呢?我們是來親近自然,而不是辨別自然的,自然這麼美,為什麼不多去體驗呢?你看這火紅的樹葉飄散是否會讓你想起“霜葉紅於二月花”?這裏美麗的景象是否地讓你“停車坐愛楓林晚”?自然啊,你為何這麼美?讓我站在香山裏為你駐足。

天氣不似預期,天空中風起雲湧,樹葉沙沙作響,散落的葉片層層高。雨,毫無預兆地下了起來,香山中的花果清香,叢林氣息霎時間融入雨水中,人們似乎在雨中就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愛。當你也隨我撐起雨傘走上半山腰,再俯視山下的樹林,雨模糊了他們卻給他們帶來一場美麗的交響樂,也給她們繪製出一幅美麗的油畫,這等美景是電視與電腦體驗不來的,因為這裏還有自然的氣息與自然的聲音。

雨漸小,自然的氣息依舊瀰漫在空中。可惜時間給予我領略自然的太小了,匆匆忙忙踩着混和樹葉與雨水的之地,帶着這裏的自然味道跟隨旅行團離去。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又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6

有人説:“每當有一顆星星隕落,就會有另一顆星誕生。”我在努力尋找,外公,你在哪裏?----題記

十八年來,我從未經歷過生離死別。年底,外公——那個最惦念我的人永遠離我而去了。雖然之前也得知過一些外公患重病的消息,但噩耗傳來,仍是晴天霹靂,撕心裂肺的心痛。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不!這不是我想要的!

寒假前一個月,外公在家裏打點滴。身體削瘦,意識還很清醒,見我進門,外公不顧病體,掙扎着要坐起來。我連忙撲到外公懷中,哽咽着説不出話來。外公撫摸着我的頭,輕輕説:“乖孩子,別怕,外公沒事的。”我緊緊地抓住外公的手,任淚水在眶眶裏打轉。

後來,外公的身體每況愈下,住院了,老是説胡話,吃不下任何東西…..

好不容易捱到了放假,我直奔外公家。躺在牀上的外公被疾病折磨到乾癟,只剩皮包骨。蒼白的臉色,像白紙一樣。眼睛微閉着,看不到一絲生息。

我大聲呼喊着:“外公!”外公好像是有感知的,聽到我叫他的第一時間,極力地想睜開眼睛看看外孫,但僅僅是翻動眼皮的勁頭似乎就已經耗費了他全部的體力。很快又閉上了眼睛,嘴脣微張,喉嚨裏發出輕微的聲響,乾枯的手開始不停地抖動。

冥冥中外公還記着我!我緊握住外公的手,“外公,奇兒來看你了!”眼淚再也止不住,恣意橫流。

無論我們怎樣挽留,三天之後,外公還是走了,永遠地。

那一天我感覺世界一片黑暗,這是我第一次與骨肉至親告別,卻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斷腸之痛。如果能換回我的外公,我願用我的所有去交換。

外公走了,讓這個春節格外清冷,炕頭一直鋪着外公生前鋪過的牀單。母親和外婆説那上面有外公的氣息,留個念想不忍換掉。是啊,外公走了,可帶不走我們對他的思念。

父親節快到了,媽媽很想你,外公,你在那裏還好嗎?

《朗讀者》第三期,徐靜蕾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誦史鐵生的《奶奶的星星》,聽得我,幾度哽咽。奶奶説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顆星。

我不確信,是不是每個人死了都可以變成星星,都能給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但我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後人的路上添一絲光亮,照亮心隅,像永遠活在我心中的外公一樣!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7

書者如燈,“是知燈者,破愚闇而明斯道。”有人説,人生須讀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三本大書。吾與之也——有字之書為傳承,知識在其中;無字之書為體悟,閲歷在其中;心靈之書為本然,我能讀我,方成大我!

少年之時習句讀,或觀古今之言,有字之書為師為友。以文字為媒介,書籍帶着我們走向新的世界,教會我們許多知識,前人的經驗與智慧,虛幻的歡笑與淚水,令我們沉醉、助我們成長。“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的古訓仍在耳邊。正是有字之書告訴了我們“老魚跳波瘦蛟舞”的詩意,正是有字之書讓我們體味出“天荒地老無人識”的苦澀,有字之書塑造着最初的我們,正如加繆評卡夫卡,“他書中的每一頁都強迫我去讀它”,有字之書,有益之書的每一頁也都“強迫”着我們去閲讀。

年齡稍長,閲歷增加,經歷了若干人若干事,無字之書的書頁也漸漸增加,其中內容悲喜自知。無字之書,是閲歷,是經驗的積累、情感的積澱,是人生路上經過的一個個路牌。它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前進的方向,開啟一扇扇不同的門。我們自己牽着自己,跟着無字之書的指引。

有字之書,無字之書,説到底其傳授之物均源於外,你化而用之,或上坦途,或墜深淵。心靈之書,卻是由你而發,由你守候。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你的心靈之書,只須本然,你要去讀懂。何謂讀懂?羣居不倚,獨立不懼,問心無愧,即為讀懂。孔子困於陳蔡,問弟子是否行道真的不可為,或説不可為,或説應與世推移,顏回卻説:“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不容何病?讀懂自己的心靈之書,遵循本心,遵循良心,那麼從心所向,從欲而行,致力於其中,豈不是人人都是“匠人”?也正是心靈之書,才能讓人捨生取義,因為它就是我們的“我”!

有字之書以為梯,學山為頂峯為己。無字之書以為舟,破江渡海見真力。心靈之書以為己,遵之循之莫為逆。三者缺一而不可,人生漫漫需砥礪!

三者缺一不可,然而知前兩者之重要之人,恆河沙數,故我能讀我,方成大我!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8

《周易》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文化亦然。充滿變數的時代中,如何護佑傳統文化之根?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貫穿古今。

變數之中,見微波而知暗湧,聞絃歌而知雅意,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方為智者之所為,更是優秀文化得以傳承的必然選擇。具有優秀基因的文化,當在變化之中有所堅守,更有面向環境的創新求解。

自強不息,創新求解傳承傳統。

詩詞歌賦似一脈清流,滋潤現代人的心靈。近來《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的熱播,還人們蒼白的生活以斑斕的色彩。然而,有人或化身懷疑論患者,認為所謂“文化熱”不過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成為無厘頭病人,以看秀方式做台下的“吃瓜羣眾”。人們或懷疑或戲謔,卻忘了正是熱播節目的創新求解,讓詩意悄然重新進駐人們的生活,讓悠悠文墨在熱議中得以傳承。

與時俱進,重新定義傳統文化。

有人痛批當下的“漢字危機”是對母語情感的淡化,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然而我們不可能限制一個民族盡情享受科技進步的成果,這是不近人情的因噎廢食。魏源雲:“受光於庭户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明有機結合,才能使悠悠文墨“受光於天下”,從而傳播四方。《中國詩詞大會》的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以現代科技還原古典意境;“搖一搖”、新媒體互動,搭建傳播平台供文化驅馳。以現代科技之土壤護佑傳統文化之根,方能養其端倪,植其苗芽。

重拾自信,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

價值觀的多元、外來文化的入侵,難免使國人迷惘於光怪陸離之中,忘了去擁抱傳統文化。然而正如李清照所言:“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秉持“民族文化乃一流”的信念,才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態與其他文化握手言和。林風眠在水墨的清雅韻致中得到滋養,方能調和中西,打破畫種界限而真正融會貫通;潘天壽揮毫落筆強悍霸道,以最大力量表現傳統文化的優秀狀態,與各族文化平等交流。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讓悠悠文墨,貫穿古今。

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重拾自信,讓傳統文化被拖拽的踉蹌腳步恢復穩重,讓現代中國人不僅會敲擊鍵盤,也會揮毫潑墨;不僅有科學精神,也有人文理念。這是傳統文化的創新求解,更是民族的未雨綢繆。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9

在風雲變換的國際舞台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再侷限於昔日經濟、政治等“硬實力”,而今大國“軟實力”的分量似乎更重。軟實力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國民精神風貌、思想素質,而民族文化影響力尤為重要。

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母語是民族的生存發展之根。如果一個民族不重視他的母語文化,勢必會走下坡路,至少經濟社會發展潛伏着危機。在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瘋狂地學英語,卻淡漠甚至拋棄了自己的母語:漢語。如今毛筆大概成“稀有之物”了,拿過毛筆的人很少,會寫毛筆字的更是寥寥無幾。而日本人卻規定每週一次毛筆字課,我們不反省一下,就這樣看着漢文化衰落,對得起“炎黃子孫”這個稱呼嗎?

為什麼在全球掀起一場漢語熱,各國大辦漢語學校的今天,我們卻不再重視漢語?我們沒有看到語言文化的長遠意義,至少沒有看到眼前所藴藏的危機。英國、美國每年輸出英語所獲利潤佔到了國民GDP的1%多。再看看國內的學生,花這麼大力氣學外語,若是學好了還可以,可是大學生甚至博士生研究生的英語水平也不過如此。外語沒學好,母語也差,有些人的漢語水平甚至不及外國的漢語學習者,前不久上海的一次雙語互譯活動競賽中,不少人把“富貴不能淫”這句古訓成“Be rich, but not sexy”(富貴,但是不能性感)。中國學生的語言功底,由此可見一斑。

聽説前不久申報文化遺產時,端午節被韓國搶先註冊。我們在憤慨之餘,為什麼不冷靜地想想:別人為什麼輕易就能搶走?漢文化源遠流長,先輩珍視,而子孫視之不甚惜,如棄草芥。一些重大的經貿甚至學術交流會全部用英語卻不能用翻譯,這可是在自己的國土上。為什麼不能像法國人一樣珍視母語。民族文化要博採眾長,兼容幷蓄。法國的保守未免偏激,而我們的漠然則更令人擔憂。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佳句流傳幾千後依然鮮活生動,在於其獨特的音形相結合。我耳邊始終迴響着那位韓國網友的疑問:“你們的漢語我認為是世上最優美的語言,為什麼亞洲其他國家和歐美重視,你們自己卻不重視呢?”

你從遠古走來,博大是你的風采;你向未來奔去,磅礴是你的氣概。懸崖邊緣的漢語文化,炎黃子孫到了拯救你的時候了……

語文高考滿分作文 篇10

泱泱華夏,5000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字,博大精深。

語文,是從我們呀呀學語時的吐字不清,到課堂齊聲朗讀,翻譯晦澀難懂的文言古文,在到我們步入社會,與人交流、溝通的一種必備的語言!又是古代文人墨客,抒發自己情感節操,記錄歷史事件的文字!對於我們炎黃子孫來説,語文是我們從小就接觸的一種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語。

從我們踏入課堂,開始我們從課本上所學到的是中外古人,名人的一些經典詩詞,文章,以及重要歷史事件,在課堂之外通過讀一些小説,文獻,報紙之類的可以達到充實自己詞彙庫,這些都是能在課本上,書上能學到的東西。

當我們踏入社會,我們跟人溝通交流,如果你自認為看的書多,按書上的語言來跟人打交道,往往你會發現死效果並不是跟説上所説的不一樣,所以在外也要多聽聽別人是怎麼説的,怎麼與人交流溝通的,這是一門學問。課堂上的學習,課外的積累,現實社會的運用,都是我們學習這些文字,文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華文字,博大精深。

在人短短一生中是不可能完全都能給掌握通透的,學無止境,更何況是我們的母語呢,前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文學鉅作,來彰顯他們的各種精神,我們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讓這些文化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這就是我眼中的語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kaozuowen/9pmrv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