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二作文 >

以角度為話題的作文

以角度為話題的作文

換個角度,柳暗花明。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以角度為話題的作文,歡迎閲讀

以角度為話題的作文

篇一:換個角度看敬老

曾經在童年的故事裏,我找到老人的神祕;曾經在外婆的關懷下,我找到老人的慈祥;曾經在無數財產糾紛中,我找到老人的辛酸;曾經在寂靜的敬老院內,我找到老人的孤單。

新的時代,新的名詞,新新人類。如今的社會,湧現出一批“新穎時尚”的“啃老一族”。這些遊蕩在街頭巷尾的無業青年甚至中年人,正一點點吞噬着父母的養老錢,以滿足自己永遠填不飽的胃口和永遠無法滿足的慾望。

敬老,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傳統美德。但是,我們真的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義無反顧地敬老嗎?  我曾經認為,世界發展了,科技進步了,觀念當然也跟着進步了。終於,我發現我錯了。在我們極力推崇敬老的時候,同一時間湧現出許許多多的現實問題。

小A告訴我她的故事,我聽後為之一震,我從沒想過在如此進步的現代社會還有這樣的思想。

小A的爺爺奶奶有6個子女,除了一個先天夭折的男孩和一個收養的兒子,總共有4個孩子。這造成了這個家庭複雜的關係和祖輩重男輕女的思想。小A的父親就是其中一員。從小A平時的態度來看,她似乎十分怨恨爺爺。原來,小A有着一段不堪入耳的回憶。小A一年級的一天,和自己的親弟弟還有一個表哥在爺爺家裏玩。當時年幼的弟弟還不懂事,只是在一旁看着。表哥因為處在爺爺的溺愛中,十分膽大,竟然在房間裏玩起火來,一個不小心,燒着了爺爺的東西。爺爺在怒火之中相信了小A表哥説小A玩火的謊話,決定懲罰小A。我萬萬沒有想到,原來在當時,還有這種殘酷的,類似於古代家規的懲罰方式——用沾過水的竹條鞭打。小A的父母迫於長輩的壓力不敢出來為小A辯解。本就生活在爺爺重男輕女陰影下的小A從此對爺爺更加憎恨。

小A的叔叔是一個典型的敗家子,也就是現在所説的“啃老族”,因為下崗,每月只有一點可憐的低保,而這根本無法滿足嗜煙成性的他。於是藉着自己父親的寵信,常常從父親那裏要錢,還與小A的父親同居同住。本來應該是各付生活費用的,可小A的叔叔卻可以依照小A爺爺的“通行令”分文不付,成天在小A父親的家裏大吃大喝……  小A的爺爺奶奶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對家裏的男孩都十分寵愛。特別是小A的弟弟,爺爺經常帶着小A的弟弟出去玩,而不曾帶着小A;逢年過節,幸運的時候小A還能收到來自爺爺的2000元壓歲錢,而弟弟每次都能收到8000元的壓歲錢。我安慰小A説,算了,至少你爺爺心裏還是有你的,不然連2000元都收不到。小A苦笑者説,那只是因為舊思想的牽制,不然,他才不會給我錢呢。大概在小A的眼裏,爺爺就是聖旨,只要爺爺有稍微的偏袒,家裏就會出現許多的不公平。

小A希望有人替她分擔痛苦,又不希望太多的人知道自己的過去,於是只對幾個要好的朋友傾訴她的不平。

因為對爺爺的不滿,長大的小A常常對爺爺冷眼相待。而已經年邁的爺爺,似乎有些神志不清,常常在小A一家吃飯的時候闖進來,在客廳裏神神叨叨地念叨些什麼,攪得一家人不得安寧。本來成績就不怎樣的小A更加無法靜下心來讀書……  聽罷小A的故事,再看看小A故作輕鬆的神態,我怎麼也輕鬆不起來。我無法相信在我眼前的竟是這樣一個童年曾經飽受痛苦的同齡人。雖然曾經聽説過許許多多敬老的故事,甚至還有照顧已經年邁的仇人的故事,但是我想,無論一個人多麼的寬宏大量、氣度非凡,對於年幼時別人造成的心理創傷也都無法輕易抹去,更何況是精神和肉體的雙重傷害。在我看來,小A能夠在這個家庭裏平靜地生活,並每天微笑着面對同學和老師,實屬不易,要讓這樣一個初中的學生,擺脱痛苦的回憶,無怨無悔地尊敬曾經給她造成創傷的老人,談何容易!

當然,這並不代表小A從此就可以理由充足地繼續以不冷不熱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爺爺,畢竟也是你的長輩,我相信,如果小A真心地去孝敬老人,她的爺爺不久也會改變心態,不敢説從此小A的爺爺就能改變重男輕女的思想,至少他能夠看清楚,女孩也有女孩的好處。

在科技進步的今天,人們開始追求素質的最高境界,卻沒有料到,這卻與中華傳統發生了小小的碰撞。不知怎麼的,我突然想起了《常回家看看》裏的歌詞:……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雖然這説的不是爺爺奶奶輩的人,但他們又何嘗不是這麼想的呢?不管如何,家裏的和諧安定永遠是最重要的……

篇二:一次性筷子的壞處-從健康與環保的角度看起

筷子是中國人的主要餐具,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體現,但近年來,當古老的傳統遇到現代社會“快速、便捷、衞生”的價值觀時,國人對這項餐具的耗費讓人觸目驚心。隨着人們的生活節奏大大加快,忙着上班,忙着上學,忙着賺錢,忙着休閒……在忙碌中,“一次性”用品越來越受到青睞。在中國大多數的餐館,無論檔次高低,一次性筷子早已成了必不可少的餐具。一次性筷子又稱“衞生筷”、“方便筷”,是人類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和社會服務發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曾被視為一種文明標誌。然而,現實表明,其所謂“衞生”和“方便”不過是人們一種虛幻的心理期望,它的使用與“折枝為筷”本質相同,與每餐清洗消毒、不需要眾多生產基地和繁瑣運送過程的多次筷子比,即不衞生也不方便。它的生產,是一種野蠻的掠奪行為,它的儲運中伴隨着難於避免的污染,而其作用,顯然是不清潔和浪費。一次性筷子給我們帶來的無窮後患:1, 一次性筷子給人們的生活的確帶來方便,然而,從環保的角度看,在這方便、快捷的背後是大量資源的浪費與垃圾的堆積。據統計,中國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800億雙,首尾相接,可以從地球往返月球21次, 可以鋪滿363個天安門廣場。每回收3雙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產一張A4紙。按50人的公司的用紙量計算,做出的紙大概可以使用55萬年。每年為生產一次性筷子要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約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200萬立方米。而一棵生長了20年的大樹,僅能製成3000-4000雙筷子。山西首府太原市有近萬家大大小小的飯店,以半數使用一次木筷且平均每天每個飯店接待100位客人的保守估算,全市一天也要用掉50萬雙一次性木筷!

就是説,僅太原一個城市,人們每天就餐的同時也吞噬下相等於125至170棵大樹!

以中國寬廣的森林定義和世界首位的人工林面積,其森林覆蓋率也僅為18。21%,居世界第130位。當中還存在森林質量不高,如林種單一、樹齡低等問題。中國長期以來的農業、經濟發展,人口持續增加已對中國的森林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破壞。因為十三億人每日就餐的需要也要吃進去那麼多的樹木,這種不必要的浪費既讓人痛心又無比荒唐。在中國,一次性筷子在使用後是不進行回收的。這與一次性筷子在日本被回收造紙的情況差別很大。中國政府也已經認識到相關的木材浪費問題。2004年取消一次性木筷出口退税(13%)並徵收17%的增值税;2006年4月1日對一次性筷子增收5%消費税;2006年11月1日又徵收10%出口關税。一次性筷子大概已成為我國流轉税負最重的農林產品之一。一次性筷子還有可能產生“温室效應”。因為惡性循環的關係,樹少了,二氧化碳會增多,大氣層會加厚,熱量難以散開,就產生了“温室效應”。2,從健康角度來看,選擇一次性筷子就等於放棄健康。正規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質地比較好的木材,不需要特殊加工。但是現在很多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質木材,看上去“膚色”較黑,這不太美的顏色當然無法受到食用者的`青睞。因此,小作坊生產者經加工處理後的一次性筷子,馬上就會“改頭換面”,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人們的餐桌。一次性筷子有兩種製作方法,固態的製作方式是通過硫磺的燻蒸漂白。經過硫磺氣體漂白的筷子,其二氧化硫會嚴重超標,而二氧化硫的特性之一就是遇冷會凝固。因此,人們用這種筷子進餐時,二氧化硫隨着空氣的流動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隨之而來。除此以外,硫磺中含有重金屬,例如:鉛、汞等……重金屬在人體內部是可以堆積的,長時間的累積會造成鉛中毒或汞中毒。 液態加工的筷子的方法是通過氯氣或者雙氧水漂白,特別是氯氣,它不僅容易造成人體內的膽結石,而且含有曾經讓人們談之色變的二噁英。至於竹筷子,為了去除筷子的毛刺,令其看起來光滑。白皙,製作者將其放入滑石粉中,通過摩擦對筷子進行加工。但滑石粉容易增加人體患膽結石的概率。儘管不正規廠家生產的一次性筷子危害性很大,但到目前為止,我國對一次性筷子仍沒有出台具體的衞生檢驗的標準。因此,一次性筷子隱藏三大危害: 損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製作過程中須經過硫磺燻蒸,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遇熱會釋放SO2,侵蝕呼吸黏膜;損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製作過程中用雙氧水漂白,雙氧水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對口腔、食道,甚至腸胃造成腐蝕,打磨過程中使用滑石粉,消除不乾淨,在人體內慢慢累積,會使人患上膽結石; 病菌感染:經過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質期最長為4個月,一旦過了保質期則很可能帶上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及肝炎等。 3,從人類心理的角度來看,長期使用一次性的用品不利於青少年好心態的養成。現在不僅有一次性碗筷,還有一次性飲料杯、一次性內衣、一次性相機等等,一次性的用品隊列越來越長,使用這些一次性用品的另一個危害就是讓我們養成了用了就扔的壞習慣,這絕對是不利用青少年心態健康成長的,這也是與倡導永續地球相違背的。這幾年自備環保筷的觀念也漸漸在國內傳播開來。國內許多城市就有由許多志願者發動的“筷行動“,除了宣導民眾自行攜帶環保筷,也開始倡議餐飲業者提供環保消毒筷,以達到環保、健康的目的。讓我們也加入他們的行列吧!

篇三:換個角度

換個角度,柳暗花明。

“但是”這個連詞,好似把皮坎肩綴在一起的絲線,多用在一句話的後半截,表示轉折。比方説:你這次考試的成績不錯,但是——強中自有強中手;再比方説:這女孩身材不錯,但是——皮膚黑了些。不知“但是”這個詞剛發明的時候,對它前後意思的分量,是否大致公允,也就是説,它只是一個單純的紐帶,並不偏誰向誰。後來在長期的使用磨損中,悄悄變了。無論在它之前,堆積了多少褒詞,“但是”一出,便像灑了鹽酸,優點就像冒着泡沫沒了蹤影,記住的總是貶義;好似爬上高坡,沒來得及喘口勻氣,“但是”就不由分説把你推下了谷底。

“但是”成了把人心捆成炸藥包的細麻繩,成了馬上有冷水潑面的前奏曲,讓你把前面的温暖和光明淡忘,只能振作精神,迎擊撲面而來的頓挫。

其實,所有的光明都伴隨暗影,“但是”的本意,不過是強調事物的兩面。可惜日積月累的負面暗示,“但是”這個預報一出,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績,輕慢了進步,貶斥了攀升。

一位心理學家主張廢棄“但是”,改用“同時”。比如形容天氣的時候,早先説:今天的太陽很好,但是風很大。今後説:今天的太陽很好,同時風很大。

最初看這兩句話的時候,好像沒有多大差別。不要急,輕聲地多念幾遍,那不同的分量和語氣,就體會出來了。

但是風很大——會把人的注意力轉向不利的因素上,覺得太陽好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風大才是關鍵。藉助了“但是”的威力,風把陽光打敗了。

同時風很大——更中性和客觀,前言餘音裊裊,後語也言之鑿鑿。不偏不倚,公道而平整。它使我們的心神安定,目光精準,兩方面都觀察到,頭腦中自有判斷。

一詞背後,潛藏着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

花和蟲子,一併存在。 我們的視線落在哪裏?“但是”,是偏光鏡,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蟲子上,把它的影子放得濃黑碩大。“同時”,是透明的水晶球,均衡地透視整體,讓我們既能看見蟲子,也能看見搖曳的鮮花。

嘗試用“同時”代替“但是”吧。時間長了,你會發現自己多了勇氣,因為情緒得到了保養和呵護;你會發現自己擁有了寬容和慈悲,因為更多地發現了他人的優點;你能較為敏捷地從地上爬起,因為你在看到溝坎的同時也看到了遠方的燈火……

標籤: 角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er/ey7j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