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佛經 >

“六祖壇經生活禪”普説

“六祖壇經生活禪”普説

《六祖壇經》這一本書就是唐朝的白話文。這一部《六祖壇經》不但是開創了中國禪宗語錄的先河,儒家宋朝以後理學家的語錄也是從《六祖壇經》這裏學來的。

“六祖壇經生活禪”普説

淨慧法師講於四祖寺第六屆禪文化夏令營 "禪茶之夜"

2009年8月13日

我們大家拿起茶杯來!

昨天上午吳言生教授在介紹生活禪完了,最後有四句話,大家還記不記得?大家帶了"二兩銀子"來了沒有?帶來了?那好!把銀子拿出來!不拿這"二兩銀子"今天晚上就別喝茶了!

"一杯禪茶,二兩銀子,三重境界,四季風光。"這第二句能不能改一改?你們説怎麼改?大家來改這一句話,看誰改得最好?"二兩銀子"我覺得不是很好,這和"一杯禪茶"格格不入,而且又把和尚挖苦一頓,我也受不了!

(下答:二諦融通;二片寸心;二元脱落;二分捨得;二條腿子;兩袖清風;二寸光陰;二兩米飯;二心互融;二兩茶葉;兩種心態,一個感恩的心,一個真誠的心;二眾相聚,代表在家眾和出家眾,社會上的和師父們在一起;二月相映;二兩清風或者二分明月。)

我也提一個,看行不行?"一杯禪茶,二八方針,三重境界,四季風光。"我為什麼要這樣改呢?一杯禪茶它的內容是什麼?它要達到一個什麼目的?它要宣傳一個什麼道理?人生最重要的是安身立命,問題是從哪裏做起?就從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針"做起。這樣一改也是把吳教授那四句話的意境拔高了,我想他會歡喜地接受。

大家學習了這幾天,做人的八字方針是什麼?大殿兩邊掛着的條幅上,一邊是做人的八字方針,一邊是做事的八字方針。大殿兩邊掛着的十六個字記不記得?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把一些生活禪的基本理念能夠熟悉了,然後也能夠運用它。做人的八字方針是"信仰、因果、良心、道德",這是對"覺悟人生"四個字的詮釋;做事的八字方針是"感恩、包容、分享、結緣",這是對"奉獻人生"四個字的詮釋。做人的八字方針要求"善用其心",做事的八字方針要求"善待一切"。這完全和佛教"悲智雙運"的基本思想框架相一致。

我們經常聽吳老師講課的有哪些人,能舉手嗎?和吳老師保持聯繫的有誰?你們同學裏面有吳老師電話的有哪些人?怎麼一個也沒有呀?不會吧?一個"粉絲"也沒有?不會吧?有。好!希望你晚上打電話告訴他,老和尚把你四句話的第二句改了一下,老和尚説對你的第二句話他不喜歡。把這句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他。好不好?沒有這"二八方針",這"三重境界"接不上去,也就沒有後面的"四季風光";"一杯禪茶,二八方針",然後"三重境界"才接得上去,然後才有"四季風光"。這樣,這個理念就還基本上能夠站得住腳。這"二兩銀子"得罪了天下的老和尚,誰喜歡你呢?

講課不容易。一要有課堂的轟動效應。乾巴巴地講,就象催眠術一樣,把大家都送到"定"中、送到夢中去了。在有課堂效應的前提下,又要能夠不把聽眾引到誤區。如果把聽眾引到誤區,那就比催眠術更嚴重了。"一杯禪茶,二兩銀子"多少有把聽眾引到誤區的嫌疑。只能説是嫌疑,説輕一點,對不對?當然我想吳老師講這個話是想逗得大家一笑而已!所以説講課不容易。

佛法的學習與宣傳都是很嚴肅的問題。既要把佛法講活,融入生活;又不能夠把佛法講得太庸俗了。我在夏令營開營式的講話當中説:"為了防止對生活禪俗化、矮化可能性的發生,所以再次強調生活禪的根源在《六祖壇經》。我們要按照《六祖壇經》這一副正法眼來弘揚生活禪,運用生活禪。"這個目標在生活禪最初提出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的。有一本《在家教徒必讀經典》,一共是十部經,裏面有平常必須唸誦的五部經,有平常必須經常閲讀的五部經;必須經常閲讀的五部經中就包括《六祖壇經》。而且,在《生活禪提綱》那一篇短文當中,就明確提出生活禪所依的有六部經,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六祖壇經》。這一次把禪文化夏令營的主題定為"六祖壇經生活禪",中間沒有"與"字,直接就是"六祖壇經生活禪",是直接的。

我記得中國的大學者、大學問家錢穆先生,他寫過一篇關於《六祖壇經》的文章,他對六祖可以説是崇敬地五體投地。因為他也不是一位禪學家,也不是一個佛教徒,他就是一個學者,一個研究歷史、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者。他説孔孟以後中國出了兩位重要的思想家,一位是六祖慧能,一位是理學家朱熹,並説唐宋以來中國文化的根源,都是從這兩個人的思想發展而來。這個評價多高啊!唐宋以來中國文化的根源,都是從這兩個人而來。他然後就説,六祖為什麼有這麼大影響,有這麼大的成就?他説他在佛教裏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印度傳來的佛教,把印度翻譯過來的佛經,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消化工作。他把印度傳來的佛教完全用中國人能夠接受的口語把它講出來,這些精神都彙集在這一部《六祖壇經》當中。《六祖壇經》這一本書就是唐朝的白話文。這一部《六祖壇經》不但是開創了中國禪宗語錄的先河,儒家宋朝以後理學家的語錄也是從《六祖壇經》這裏學來的。

由此我們就想到一件事。我們學習了很多東西,怎麼來消化它,變成自己的思想,並且能夠在生活中、工作中去運用?我覺得六祖在消化了印度佛學的基礎上又做了兩件事。這兩件事和對印度佛學進行全面消化這一件事是緊密相連的--他使印度傳來的佛教進一步中國化,進一步大眾化。

如果我們這一次學習的題目是"成唯識論生活禪",我相信《成唯識論》拿出來,我們這裏能夠看得懂十句以上的人,絕對找不到三五個。這就是個問題。《成唯識論》拿出來,我們這裏能夠一次把十句話看懂了、解釋清楚的,找不出幾個人來,當然除了那些教授,專門研究唯識學的在外。因為唯識宗的思想,是原原本本地把印度佛學介紹到中國來,把印度中期大乘佛教唯識法相這一派的思想介紹到中國來。

我覺得,沒有玄奘的思想,沒有鳩摩羅什的思想,沒有天台智者大師的思想,沒有華嚴法藏大師的思想,《六祖壇經》也產生不出來。因為六祖消化佛學要有一個對象。我們現在都説六祖不識字,我覺得六祖識字比較少可能是事實。他不識字,但是他明理。六祖在黃梅得法南歸回到曹溪,無盡藏比丘尼常誦《涅槃經》,她就把《涅槃經》拿出來向六祖請教其中的道理。六祖大師説:"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字我不認得,是什麼道理你可以問我。所以六祖大師不識字而明理。

由此可見,理,這個道理和語言文字有關係也沒有關係。六祖消化印度佛學,他是在道理上完全把它融會貫通。八識的道理是玄奘法師翻譯過來的,玄奘法師的時間距離六祖大師的時間並不是很遠,不過幾十年的時間。在當時幾十年的時間裏,他就能夠得到法相唯識的信息,就能夠把這個道理融化在他的説法當中,這個很了不起。由此可以看到六祖他是非常關心當時佛教界的思想動向,關心當時佛教界所有的關於弘法的説法的這些信息。否則他在嶺南,在獵人隊中生活了一十六年,他那一十六年並不是專門在那裏給獵人看門,他是在那裏潛修密證,十六年的保任功夫。你要知道,開了悟以後,他有十六年的保任功夫。十六年加上二十二年,就是三十八年。到了38歲,他才出世説法。

這件事對我們每一個想接觸佛教、進入佛法的人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啟示。明白這個道理相對來講比較容易,所謂開悟嘛。開了悟不是萬事大吉,開了悟以後還要潛修密證,要有一段長時間的保任功夫。六祖花了十六年。上根利智的大祖師都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我們這些普通人,可能花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由此我就想到,我提倡生活禪,是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在明白了一個基本道理之後,就要在生活中日日提撕,天天覺照。

明白了個什麼道理呢?哦!在佛性這個層面上,我與釋迦牟尼,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平等的,沒有差別!一下子在理上自己站立起來了,站立起來以後怎麼樣才能不倒下去?很多人站立起來又倒下去了,站立起來又倒下去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知道在生活中去歷練自己。我與十方諸佛在佛性上是平等的, 我的德行、我的修行與佛還有多大差距?要明白這個道理。有差距怎麼辦?就要天天按照學佛這個要求去做。在什麼地方做?在生活當中去做。

做人離不開生活,做事離不開生活,學佛離不開生活,成佛還是離不開生活。在我們這個人世間,不管是聖人還是凡夫,基本的生存狀態就是生活。離開了生活,我們這個生存狀態怎麼來表達呢?表達不出來。生活,在佛教原有的名詞是叫做三業。我們眾生在迷,就是染污三業;諸佛菩薩在悟,就是清淨三業。三業體現出來的東西是什麼呢?清淨三業體現出來的就是清淨的生活,染污三業體現出來的就是染污的生活。

我是覺得,生活禪我自己有信心,完全把我們人類生存的根本問題抓住了。抓住了人類的這個根本問題,我們再來修行那就完全有把握,能落實。中國有一句老話叫"穩操勝劵"。所以我建議各位,還有這幾天的時間,把生活禪的一些基本理念記住,能夠運用,那我們這一次七天的禪文化夏令營的活動才會有一個真正的收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fojing/xjo0d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