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歷史典故 >

尺璧寸陰的歷史典故

尺璧寸陰的歷史典故

尺璧寸陰:指的是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今天就給大傢俱體分享一下尺璧寸陰的歷史典故,希望讀者喜歡。

尺璧寸陰的歷史典故

尺璧寸陰

典出《淮南子·原道訓》。

陶侃是東晉時有名的大臣,他很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

在他擔任荊州刺史的時候,官府中的事情十分繁忙。他每天十分勤奮,抓緊一點一滴的時間,把所有的事情都辦得十分妥貼。

另外,他每天都要收到所轄各地發來的各種公函。對這些公函,他每件都親自批覆。批覆時,他往往手不停書,寫得飛快,一行字一下子就寫好了,就像水流過去一樣。看到的人沒有一個不驚奇的。

而如果有人來訪,他談話往往簡單扼要,回答客人的問題簡潔明晰,事情一談好,他就下逐客令,因此府衙門口從來沒有停留的客人。

陶侃不但自己時間觀念強,辦事效率高,而且經常教育下屬:“西漢時有部書叫《淮南子》,書中説,‘日月一刻不停地運轉,時間從不等人,所以古代的聖人把片刻的光陰看得比直徑一尺的玉璧還要貴重,因為玉璧還可再得,而失去的光陰卻再也不會回來了。’古代的聖人尚且珍惜光陰,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當然更應該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不要浪費光陰。如果碌碌虛度時光,那簡直是一種犯罪。”

有一天,陶侃看到有幾個官吏在玩賭博的遊戲,耽誤了公事,十分憤怒,説:“這難道應該是你們玩的嗎?快把這些賭的工具全部丟進長江,以絕後患。”

接着,他又對每個參與賭博的官吏進行了處理。從此,那些官吏不敢再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玩樂上了。

後來,“尺璧寸陰”這一典故,用來形容時間寶貴,應該努力珍惜,不要浪費。

尺璧寸陰成語故事

陶侃是東晉時候的一位將領,升任為荊州刺史後,招來了大軍閥王敦的嫉恨。他無故地把陶侃調到廣州去當刺史。

當時的廣州是個偏遠的地方,陶侃到了那裏,沒有多少公事要做,顯得很清閒。陶侃卻不願在衙門裏過着閒散的日子,他叫人準備了百來塊磚頭,整整齊齊地疊放在院子裏。每天清早,他把這些磚頭一塊塊搬到屋外遠處的空地上;到了傍晚,他再把這些磚頭一塊塊搬回院子裏。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府吏們覺得奇怪,就問:“刺史大人,你每天不嫌勞累,把這些磚搬進搬出,是為了什麼呀?我們派人幫你搬就是了!”

“不必不必!”陶侃笑着回答説,“我雖然身在南方,可心裏還是沒有一刻忘記恢復中原。要是懶散慣了,那將來一旦有事,恐怕就擔當不起了,所以我要用運磚來磨鍊自己的意志和筋骨。”

不久,陶侃又調回荊州。荊州刺史的公務十分繁忙,可他在廣州養成的運磚習慣,仍然不問斷。有人勸他公務之餘應該注意休息,可他説:“古時候的大禹,是個聖人,他還要愛惜寸陰,那我們這些平常人更應該愛惜光陰才對,真所謂‘尺璧非寶,寸陰是金’啊!”聽他這麼説,大家都受到很深的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lishidiangu/gr4dr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