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文學常識 >

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歷史故事

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歷史故事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歷史故事,歡迎閲讀。

張英(1637—1708年),字敦復,號樂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員,張廷玉之父,六尺巷典故主角。張英於康熙六年中進士,選庶吉士,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康熙四十七年卒,諡文端。雍正年間,贈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乾隆年間,加贈太傅。

六尺巷旁張英後人錄的張英詩

讓他三尺又何妨

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説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

張英閲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後,主動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最後這裏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張氏家族清白傳家

在發揮禮序家規、鄉規民約的教化作用方面,清康乾年間的張英、張廷玉家族可被視為一個“範本”。

“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這20字,即為桐城張氏家族傳承至今的家訓。

“禮讓”石碑坊

張英雖官居高位,但生活儉樸,史載他除官服外,日常生活中要求自己“誓不著緞,不食人蔘”,不飲酒,不觀劇,對於當時官場流行的請客吃酒和請戲子“唱堂會”一概不參與,好與茗茶、山水為樂。

張英《聰訓齋語》有言:“餘昔在龍眠,苦於無客為伴,日則步屟於空潭碧澗、長鬆茂竹之側,夕則掩關讀蘇陸詩,以二鼓為度,燒燭焚香,煮茶延兩君子於坐,與之相對,如見其容貌鬚眉然。”其嗜茶之深可見一斑。

張英雖好茶,“終日不離甌碗”,但告誡自己“為宜節約耳”,節約方法之一就是多飲家鄉茶。

在談及山水之樂時,張英説:“山色朝暮之變,無如春深秋晚。四月則有新綠,其淺深濃淡,早晚便不同;九月則有紅葉,其赭黃茜紫,或暎朝陽,或回夕照,或當風而吟,或帶霜而殷,皆可謂佳勝之極。其他則煙嵐雨岫,雲峯霞嶺,變幻頃刻,孰謂看山有厭倦時耶?放翁詩云‘遊山如讀詩,淺深在所得。’故同一登臨,視其人之識解學問以為高下、苦樂,不可得而強也。”可謂深得遊山之味,將山水看作友人,視為知己。

張英次子張廷玉的為官往事,也備受同僚和後輩稱道。

張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號研齋,桐城人,累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太保,封三等伯,歷三朝元老,居官50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去世,配享太廟,賜祭葬,諡文和。

李鴻章曾有言論及張廷玉,頗具代表性:“桐城張文和公,以碩學巨材歷事三朝,為國宗臣,而中更世宗皇帝御政一十三年,輔相德業,冠絕百僚,至於配食大烝,頒諸遺詔。蓋千古明良遭際所未嘗有。論者謂漢之蕭張,唐之房杜,得君抑雲專矣,視公猶其末焉。”

對於廉政之道,張廷玉在其所著《澄懷園語》中説:“為官第一要廉,養廉之道,莫如能忍……人能拼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則於為官之道,思過半矣。”

張廷玉不僅如是要求自己,也以此教育兒孫。

張廷玉之子張若靄,少年早慧,書畫修養非常高,深得乾隆喜愛,經常出入內府幫乾隆鑑定字畫。

一次,張廷玉在一位官員家中看到一幅名人山水古畫,珍貴異常,回家後將此信息告知了張若靄。張廷玉的意思是這樣難得一見的珍品畫卷,應該讓兒子去鑑賞鑑賞,不料沒過幾天這幅畫卻懸掛在了自己家中。

在家中見到此畫,尋常不動聲色的張廷玉忍不住黑下臉來,責罵張若靄“我無介溪之才,汝乃有東樓之好矣!”

介溪為明朝丞相嚴嵩號,其子嚴世藩號東樓。嚴嵩一家為明朝著名的貪腐家族。

聽到父親如此責怪,張若靄立即將此畫歸還原主。

更早之前,傳承祖輩禮讓之風,張廷玉還將張若靄曾高中的'探花之位“讓”了出去。

雍正年間,張若靄曾在殿試中博得一甲第三名,但張廷玉以張氏子弟恩隆過盛為由不受,向雍正皇帝兩次堅辭,請求將探花之譽“讓於天下寒士”。雍正力挽不成,只得將張若靄由一甲第三名降為二甲第一名。

這兩段往事,也在2015年被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劇院改編為新創黃梅戲舞台劇《大清名相》的情節主線。

張廷玉一生淡泊名利,不為物慾所困。他認為,“人生之樂,莫如自適其適。以我室中所有之物而我用之,是我用物也;若必購致揀擇而後用之,是我為物所用也。我為物用,其苦如何?”

張廷玉不僅在朝為官清廉,在家,張廷玉也為夫有德,與其妻姚氏感情甚篤,相攜同進。

據《安慶晚報》刊登的《張廷玉:六尺巷走出的相國》一文所載,姚氏曾因結婚多年未有生育,而屢勸張廷玉置妾室,但均被其拒絕。

姚氏為張廷玉同鄉長輩姚文然之女。姚文然曾官至刑部尚書,生前很喜歡聰敏的張廷玉,便將小女加以許配。張廷玉夫妻相守11年,感情篤堅。當時長兄張廷瓚為官京師,桐城家事全由姚氏料理,迎娶三位弟媳、一位侄媳婦,均一手操辦,可謂賢內助。只是姚氏一直未有生育,常慼慼不樂,屢勸張廷玉置妾室,但均被拒絕。

張廷玉中進士前一年,姚氏病亡,生前感歎説:“君非常人,將來何可量?惜逮予身僅見此耳。”張廷玉“心酸腸斷,雙淚欲枯”,回憶生平,寫下了悼亡詩20首。其中有云:“自怨自憐還自悼,如醒如夢復如痴。家人相勸無多哭,渾未思予不哭時。”

三年後,張廷玉陪同父母南歸,抵家次日就哭於姚氏殯所,作詩四首,有“視膳惟餘心最苦,不堪回憶作羹人”之句。雍正十一年(1733年)冬,張廷玉奉旨回鄉祭父,又酹酒姚氏殯所,撰詩有云:“昨向粧樓檢遺墨,班昭猶有未殘篇”、“重將不盡安仁淚,寄與雞鳴戒旦人”。

而當古稀之年的張廷玉為姚氏作傳時,猶痛惜地説:“如果夫人今日健在,也是七十餘歲的人了。五十年來,朝廷給予的誥贈榮譽,只能使夫人在泉下榮光,卻讓我抱憾終生。”

11年相守,50載相思,張廷玉夫婦其情堅貞可見。

貴為父子雙宰相(張英、張廷玉),一門三世得諡(張英、張廷玉、張若渟)、六代翰林(張英、張廷玉、張若靄、張曾敞、張元宰、張聰賢)的張家,簪纓世族,貴胄滿朝,卻始終清白傳家。

標籤: 三尺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wenxuechangshi/0rz22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