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少兒成語故事

少兒成語故事

初中歷史教學課堂巧用成語故事進行重點分析探討,並制定有效策略,以期能為初中歷史教學水平提供前瞻性的意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少兒成語故事,歡迎大家閲讀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少兒成語故事

少兒成語故事1

釜底游魚

東漢順帝時,皇上無視宦官為惡,放任外戚專權。很多人無才無德,本來就是草包一個,只是因為能阿諛奉承,討好皇帝,或是家裏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貴人,便可以全家跟着享受富貴。皇上的身邊,王侯結隊,侍從成羣。官吏則整天想的是巧取豪奪、中飽私囊。在朝廷的欺壓盤剝下,百姓生活的艱難困苦就可想而知了。

廣陵人張嬰,不堪忍受殘酷的暴政,發動羣眾舉起了義旗。義軍們殺刺史,斬富豪,劫庫府,濟貧民,縱橫揚州、徐州一帶幾十年。朝廷對此感到十分棘手,更令郡守膽寒心驚。

當時朝中有一位侍御史,名叫張綱。此人廉潔剛正,多次上書,痛陳時弊,請求誅殺違法犯罪的大臣,削減朝廷的費用開支。皇上對他十分頭疼,許多貪贓枉法的奸佞之臣更是恨他恨得咬牙切齒。於是,當時一個權傾朝野的外戚——皇后的兄長、大將軍樑冀便想了個好辦法,他串通幾個當權人物跟皇上上奏説,派張綱去做廣陵太守,讓他平息人民的,企圖用這件事情加害於他。

以前別人被派去光陵的'時候,臨行時都反覆要求多派兵馬。張綱此去,卻要單車獨行,僅帶着十幾名吏卒。到了廣陵,張綱徑直來到張嬰的大營,好言好語,請求會見軍中頭領。張嬰起初十分驚訝,後來看到來的人特別誠懇,便出來相見。張綱請張嬰坐上座,張嬰也不推辭。張嬰坐下來冷冷地問道:“太守大人屈尊來到賊營,不知有何見教?”

張綱立刻站起身來,一邊打躬施禮,一邊説:“將軍何出此言?下官辦事不周,不恤民情,上愧卓恩,下愧百姓,以至於陷民於水火之中。俗話説,‘’,將軍體恤鄉民疾苦,挺身赴險,實在是出於萬不得已。而將軍清廉自律,行俠仗義之舉,實令下官敬佩不已。”

張綱的這一番話,出乎張嬰的意料,他急忙站起來賠禮,激動地説:“太守早來十年,我張嬰怎麼會像現在這樣?我是個草莽之人,不知禮儀,更無法結交朝廷。我也知道,我們這些人都是鍋裏的游魚,苟延殘喘而已,哪裏會活得長久?只是想到,橫豎都沒有出路,鬧一天算一天吧。今天大人到此,就請您給我指點迷津吧!”

張綱就這樣用安撫的辦法,不動一兵一卒,經過與張嬰反覆協商,妥善處置,終於平息了廣陵的。

少兒成語故事2

破釜沉舟

秦朝末期,秦始皇死後,他的小兒子胡亥即位。

秦始皇稱霸於諸侯列國,胡亥也想稱霸於列國。為此,他剛剛登上王位,就派大將章邯率領大軍首先打敗了陳勝、吳廣的起義隊伍,然後北渡黃河前去攻打趙國。趙國不是秦國的對手,結果,趙軍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並被秦軍重重包圍。於是,趙王就派使者前往楚國去請求援助。

趙國的使者到楚國後,就直奔楚宮去見楚懷王,一五一十地哭訴起了秦將章邯攻打趙國的暴行……當時,項羽正好在場。項羽怒火中燒。他對楚懷王説道:“我們應當馬上發兵救趙,我願去跟章邯拼一個死活……”楚懷王於是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率軍救援趙國。

誰知,宋義率領兵馬到達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就安營紮寨,不再前進,一連四十六天一直按兵不動,不敢與秦軍決戰。對此項羽十分不滿,於是要求進軍決戰,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後待秦軍力竭之後再進攻。此時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而宋義仍舊飲酒自顧,項羽見此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並聲稱他叛國反楚。於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為上將軍。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殺了宋義之後,項羽就立即派他的手下將領英布等人帶領兩萬人馬要渡過漳河去打秦將章邯。聽説楚軍要渡河,章邯派司馬欣和董翳領兵去攔阻。他們哪裏是英布等人的對手?一交鋒就打了敗仗,急忙後退。於是,英布等人就順利地渡過了漳河,並牢固地佔領了河的對岸。緊接着,項羽即率領所有的軍隊都渡過河去。

就在全軍剛剛渡過河後,項羽便吩咐士兵,每人只許帶上三天干糧,把所有做飯的釜(即鍋)砸了,把所有渡河的舟沉在了河底,把兵營也毀了(“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他對將士們説:“成敗在此一舉。這次咱們打仗,只准進,不準退;三天裏頭必須將秦兵打敗。我們要和敵人血戰到底,不獲全勝,誓不收兵!”

將士們看到鍋砸了,船沉了,一點退路也沒有了,因此,就都抱着死戰到底的決心和秦軍拚殺起來。結果,楚兵以一當十,喊聲震天,鋭不可當。經過九次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救了趙國。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侯卻都因膽怯,不敢近前。楚軍的驍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以至戰勝後,項羽於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看項羽。

後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為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拼死一戰,決心很大。

少兒成語故事3

 病入膏肓

春秋時期,晉景公得了重病,聽説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緩,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他的病變成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説話。晉景公側耳傾聽。

一個説:“那個高明的醫生緩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另一個小孩説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緩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卧室,替晉景公診斷病情。診斷後,那醫生對晉景公説:“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説,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説:“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説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這一故事在史料中記載為:“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説!現在它常常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也常用來比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標籤: 成語故事 少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lpwp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