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500字作文 >

毛概社會實踐論文1500字

毛概社會實踐論文1500字

大學社會實踐活動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促使大學生培養鍛鍊才幹,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毛概社會實踐報告,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毛概社會實踐論文1500字

篇一:

摘要: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就業難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從教育內部分析,就業難問題主要體現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變化與高校專業設置調整相對滯後、市場需求與人才培養結構失衡等諸多方面。大學生就業狀況已經成為衡量高等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如何解決好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是推進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大課題。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經濟,發展

正文:

今年來,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羣體不斷擴張膨脹,大學生就業難等一系列社會性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最近深圳富士康公司發生的連續跳樓事件,在人們為那些年輕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時候,也更加關注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解決大學生這個弱勢羣體的就業難問題、生活難等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識變成生產力,從而推動一個國家的實力發展。

首先,“弱勢羣體”這一概念,在以前雖然不同程度上也劃分過一定階級、一定人羣,但還沒有把大學生納入其列,隨着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生活難等問題的日益加劇、形式的更加嚴峻,無形中把大學生劃分到了實實在在的弱勢羣體之列, “畢業即失業”的言論已經不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社會上存在的許許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視態度和歧視行為,使大學生弱視羣體無法獲得平等的就業權,被無情地剝奪了公平競爭的資格,也引發了種種社會衝突和矛盾。

據國家人力資源部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就連續八年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統計:2003年212萬、2004年280萬、2005年333萬、2006年413萬、2007年495萬、2008年559萬、2008年610萬、2010年631萬、2011年660萬,從詳細數據觀察,可見畢業生的人數程猛增趨勢,八年累計3533萬,而據教育權威部門統計顯示:到目前為止2009年畢業生就業率僅為35%,加之以往畢業還沒有就業的學生,並且不考慮虛假就業信息的存在,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就業形勢是多麼嚴峻,如此龐大的基數已形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以往的畢業生還沒有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之下,又一撥的人羣又加之到來,緊缺的、理想的就業崗位上更顯得前仆後繼。雖然許多的企業面臨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崗位都是普工崗位,整個社會都在鼓勵大學生下基層,從基礎幹起,但這又與上學最終的初衷相違背,從而甚至形成了教育無用論的局面。以至於他們高不成低不就,從而走向社會的弱勢羣體、邊緣人羣。

其次,之所以出現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大學生自身也存在着不少問題。一方面許多的大學生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不高,缺乏實際經驗,動手能力極差。在具體的工作中勝任不了領導交給的任務,且怨天尤人;另一方面,大學生中也存在錯誤的就業觀念 許多大學生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他們始終以“天之驕子”身份自居,姿態過高,對自身和現實缺乏準確的評估,缺乏正確的就業心態。這些都要求加強大學生自身素質修煉與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樹立“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職業發展理念,要認清自身的現狀,不能太急功近利,合理地降低就業期望值,要注重自身經驗的積累和技能的培養;要加強社會實踐鍛鍊,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動尋找就業之路。

另外,出現這樣現狀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企業。自2009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的餘波逐漸隱退,就業形式大大回暖。許多的企業雖面臨用工荒的窘態,但一些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經驗歧視和性別等歧視甚是嚴重,不能提供合理的平台。另外還有一些企業對勞動法的實施力度不夠,缺乏培養人才、留用人才的經營理念,以至於眼睜睜的看着人才流失。這主要表現在企業的薪酬不合理、所提供的崗位不匹配、對勞動法的實施力度不夠。許多企業對畢業生總是挑三揀四,提出一些十分苛刻的就業協議條款,擅自延長試用期,無償地佔有畢業生的勞動成果。國家雖在這一方面加大力度規範、調整,但企業配合不積極。如果説每個企業的薪資都和公務員、事業性單位員工基本工資相持平,併為每位員工依法辦理象公務員所享有的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切實做好保證勞動者合法權益,這樣的話他們就不會再與公務員做對比、追求公務員之路現象就會隱退,從而腳踏實地的為企業服務。

除此之外,大學生最低生活得不到保障,政府機制不夠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就業難和生活難的問題。現在無論是對農民還是到國家幹部、公務員等不同羣體都制定落實了相關保障措施:像公務員他們擁有相對較高的待遇、完善的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農民也逐步推行養老保險,實施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並給生活困難户發有低保補貼。而未就業大學生呢?什麼都沒有,成為一個被忽視的弱勢羣體、邊緣人羣。對此國家在以人為本的情況下也應當制定未就業大學生相關保障體系,以促進社會均衡、和諧發展、推進社會注意建設。

對於選擇創業的大學生,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就業方式。十七大報告提出全民創新,把創新、創業納入了全民經濟發展戰略,要求全民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積極投身於自主創業。對於大學生來説,尤其是未就業大學生面臨許多機遇與挑戰。隨着城市經濟的日益崛起,商業競爭日顯激烈,許多創業者選擇城市創業,卻忽視了農村這片創業樂土。其實對於創業者來説,農村創業環境有着不可預測的發展潛力,農村有着市場競爭力小、環境寬鬆、風險小等優勢。黨和政府應當積極號召、鼓勵有志青年去農村創業,多為大學生提供一些農村創業平台。鼓勵高校畢業生去農村發展種植、養殖,新型科技產業等,爭取利用自身力量帶動、形成一個新型的就業羣,這樣也能更好的落實科學發展觀。

另據調查,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畢業生雖然都有着自行創業的激情,但絕大部分都被這樣那樣的困難所限制。國家、政府雖在某種程度上有所優撫。但對於大學生自主創業機制還不夠完善,在政策上還存在程序複雜化等多方面問題。在大學生創業方面,國家、政府應當加大創業資金投放,政策優撫等。應從政策上支持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為有志創業的青年學生搭建創業平台,提供創業培訓、幫助其融資並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做到“扶上馬、送一程”。切實解決創業資金、技術等問題。

最後,我認為,要切實解決好這些畢業生,這就要求無論是那個行業、那個部門都要形成一定的就業比例。政府應一方面規範、提高企業(國有、私有)各項勞動保障制度,吸取一部分人羣;另一方面政府諸多職能部門也要有計劃、有需要地解決一部分學生的就業。企業要有長遠的眼光,努力將大學生培養成一個可以為企業帶來活力與生產力的團體,而不是隻把大學生當做勞動力。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我們不能在心裏把自己看做是需要社會照顧的弱勢羣體,我們要認清當前就業形勢,牢記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努力學習和培養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要相信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的,只有我們擁有真正的能力和實力,才能被社會和企業所接受,才能創造我們自己人生的輝煌!

篇二:

大學社會實踐活動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促使大學生培養鍛鍊才幹,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這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經驗,更是我們人生的一筆財富。這一路走來,收穫頗多,很多感悟將是我今後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借於本次毛概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有了走出校門去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機會。我們小組選擇北京大學生消費價值觀這一題,設計了調查問卷,我們分成小組去周邊的幾個大學發放調查問卷,還通過QQ、人人、郵箱等網絡工具發問卷,儘可能多的增加調查者數量。收集齊數據後,我們通過EXCEL軟件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相互幫助,相互合作,讓我體會到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學會了許多。一方面,我們深入瞭解了北京大學生消費價值觀這一熱門話題;另一方面,我們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社會實踐還讓我學會了許多處世之道:首先,隊員之間要首先要善於合作。由於,我們隊的隊員都是同一班級的同學,所以我們配合得非常默契。但是將來和我們合作的不一定都是我們的朋友,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包容,善於與人合作。當今社會,團隊合作能力更加重要,“眾人拾柴火焰高”。其次要善於溝通.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在發放調查問卷的過程中,我們深切體會到這一點。其三,要主動出擊,當你可以選擇的時候,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有些東西不能選擇,有些東西卻可以選擇。分內的工作當然要認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動請纓”卻能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只要勤問、勤學、勤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們除了學習書本知識,還需要參加社會實踐。因為很多的大學生都清醒得知道“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大學生要在社會實踐中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參加一些實踐性活動鞏固所學的理論,增長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還能逐步瞭解社會,開闊視野,增長才幹,並在實習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

做為大學生,我們深深地感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並希望以後能夠經常參加實踐,這種社會實踐是在大學中的社團生活所無法比擬的,只有在真正的社會工作中體驗生活,親身的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才能使自己得到鍛鍊,才能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到實踐,才能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於實際,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於社會的學生。社會實踐彌補了理論與實際的差距和不足,社會實踐的意義也在於此。

在還沒參加活動前,我們小組本來是很懶散的,都想應付了事。然而在參與中,我們慢慢有了要做好實踐活動的準備的心理。在參加活動的過程裏,我們做到了用心,虛心,細心,熱心,對社會形形色色的人也變得很耐心。一旦嚐到了乍入社會的做調查的新鮮感。我們的學習細胞變被刺激了,甚至對於路旁的一草一木,我們都可能悟出些什麼;別人的一言一行,我們可能總結出什麼;我們小組的計劃,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我們的計劃在被一步步完善。我們堅守着計劃走,一路都走的蠻順利。我們的組長經常在組建的QQ羣問我們的意見和計劃。我們的小組成員也很踴躍的提出自己的觀點。有時我們語塞,因為當我們想用語言描出國留學述眼前的事物卻感到腦子一片空白的時候,當我們想對一件事情定位,卻無從思索的時候,當我們想通過活動做出點什麼,卻感到捉襟見肘的時候,因此我們會強烈地感覺到自己在各方面還欠缺很多,這個認識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也很重要。從另一個角度上,我們小組的成員總會在針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想法。有時你是這樣想的,這樣做的;他們是那樣想的,那樣做的。我覺得這種思維和行動的差就是我們學習的點,不論結果證明誰的做法是正確的。在實踐活動上,我們儘量做到不影響到每個人的學習。當然,有時可能會因為活動時間比較限制,某些組員不能同我們一起通往探究體驗這個社會,但是我們都會一起探討我們的成果。團隊精神總是被人所提倡的,我們在這次活動中學習到最重要的東西或許就是團隊互助精神了。在探究過程中,除了關心在活動忠實踐,我們也在生活方面,以組員的方式關心彼此。

總之,這次毛概實踐活動不論在學習方面社會方面在交友團隊方面都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它們都有帶領着我們成長。

標籤: 毛概 實踐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wubai/qq3ko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