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400字作文 >

優秀作文再見了老師

優秀作文再見了老師

導語:再見了,老師,白駒過隙,已近臨近小學畢業了,驀然回首,內心充滿無限的回憶與不捨。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作文,歡迎閲讀與借鑑,謝謝!

優秀作文再見了老師

【篇一:再見了】

童年的腳印留在校園的花園小徑上,笑語歡歌留在花壇的花朵芬芳中……母校的每個角落,都珍藏着我們的友情,播種着我們的夢想。回首過往,彼此間有過許多的歡笑與淚水。在這就快與母校惜別的時刻,我想説:“再見了,母校”!

如果母校是天空,老師就是太陽。

從我來學校上的第一節課起,老師就像母親一樣的照顧我,除了親生母親以外,老師是最疼我的。老師就像一縷陽光,把我照亮;像雨水,把我滋潤;像蠟燭,為了我們而奉獻自己;像微風撫摸河水那樣撫摸着我們。在此,我想告訴你:“再見了,老師你是我永遠的老師。”

如果母校是天空,老師是太陽,同學間的友誼則是温暖的春風。

每天早晨,結伴而來的`同學用淳樸的微笑與我打着招呼。我們曾是並肩生長的小樹,在學習上的競爭對手,二重唱的倆個聲部。當我們揮手告別時,請帶上我最美好的祝福,最誠摯的祝願:“願你們今後一帆風順,心想事成,”唉!最後要告訴你:“再見了,我的夥伴們。”

在此,我想説:“再見了我的母校,我的老師和同學,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篇二:再見了老師】

幾年的小學生活,幾百個日日夜夜。六年級了,要畢業了,就要快與老師分別了。這小學生活中,最難忘的是我們的曾老師。

曾老師有一雙“火眼金睛。”每次上課,無論她是面向黑板還是面向我們,都能準確地知道誰分神了,誰説小話,誰做小動作,誰吃零售……一次警告是瞪,二次警告是説,三次警告是粉筆頭“伺候”。有一次,我雙手託着頭,在那發呆,也沒在意老師瞪我,説我,可三分鐘後,一個粉筆頭向我飛來,不偏不正地砸中我的額頭。我立馬坐好,聽老師講課。

曾老師給我們佈置的作業不多,懲罰也不太重,而是關心我們,自然給我們的印象就好。一般有同學成績不好,她會主動給他們補課,他們成績上來了,是他最大的'欣慰。她給同學們的關愛勝過她的兒子。她教了兩個班,常常喉嚨發炎,聲音嘶啞,但仍堅持給我們上課。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沒有落下一課,還沒到期末就複習完了,成績也好了。

我想對曾老師説:“曾老師,您對我們真好,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您對我們的嚴格要求,對我們的關心,我們終身不忘。”

【篇三:再見了,老師】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在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在開的時候;但我的小學生活卻一去不復反了。回想起這6年的小學生涯,回想起小學老師對我的關心和栽培,我思緒萬千。

我的老師,你就像無私的蠟燭,毫無保留地奉獻着自己的青春。我之所以能從一個一字不識的孩子,逐步成長為一個小學畢業生,就是應為你們毫無保留地把知識傳授給了我,使我學到很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你們都對我非常關心,我從內心深處敬佩和感激你們。

我的老師,你們是勤勞的園丁,對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你們不但經常澆水施肥,還經常保護我們遠離不良思想的影響,經常修剪我們身上那些長出的不好的枝丫。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是你們幫助我改掉許多壞習慣。

我從小就有一個愛在課堂上玩東西的壞毛病,為了幫我經快改掉,你們有時鼓勵我努力克服,有的向我講出這個壞習慣的害處,有的'甚至嚴肅地批評我,經管我當時還不理解,甚至不免心生怨恨,但我現在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改掉了這個壞習慣。

我的老師,當我就要離開小學,走進中學的時候,我想有心的的對你們説一聲;老師,辛苦了;老師,再見了;老師,謝謝了。

【篇四:再見了,老師】

2001年九月,是我踏入小學的第一天,脱離了母親的懷抱,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眨眼的時間,六年過去了,我即將小學畢業離開母校,心裏有一千個一萬個捨不得,母校是我的第二個家,我怎會捨得離開?

回顧這六年來的時光,一切是那麼美好,這六年來的風風雨雨,早已銘記在心。我不知道離開母校會怎樣。因為在這所學校裏,記錄着我成長的腳印和一點一滴美好的回憶。同學是我的兄弟姐妹,有他們在,我不在寂寞。沒有不散的筵席,小學畢業後,我們就要到不同的學校,想見一面談何容易,我不希望分離而使友誼無法繼續下去,我真的不希望。

老師,這六年來,是您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您就像我的媽媽一樣,批評我,教育我。畢業後我將離開母校,離開你的身邊,我會不適應的。我不知道中學生活是怎樣的,我只知道我會時時刻刻想起您。

看到您的身影,想起同學們和您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想到要離開您,我真的好像撲到您的'懷裏哭一場。您對我們的恩,對我們的情,我們又怎能回報的了呢?老師,我會想你的。

老師,我們是您的學生,是您的孩子,也是您的朋友,不管是誰離開老師,離開母親,離開朋友,心裏不免有些難過。看到您有多了幾根青絲,我真覺得對不起您。

再見了,老師,我不會忘記您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sibaizi/7p0lq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