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絲綢之路導遊詞(精選5篇)

絲綢之路導遊詞(精選5篇)

絲綢之路導遊詞

絲綢之路的簡介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東漢時期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洛陽。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在明朝時期成為綜合貿易之路。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絲綢之路導遊詞(精選5篇)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遊,時常要開展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是導遊員進行實地口語導遊的基礎和前提。那麼優秀的導遊詞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絲綢之路導遊詞(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絲綢之路導遊詞1

絲綢之路,做為中國大西北的主要旅遊路線,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和建設,基礎設施正在完善,已經成為中國諸多旅遊產品中極具吸引力的一條主題線路。

烏魯木齊——西寧——銀川——蘭州——西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地處亞歐大陸中心的新疆古稱西域,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巴基斯坦、印度接壤,面積166萬平方公里,是全國的1/6。

絲綢之路進入新疆後分為南、中、北三道,長達2000公里,沿途留下了大量古城、烽燧、文物古蹟。

烏魯木齊、吐魯番、喀什、庫車、和田、塔什庫爾乾等重要城鎮都處於絲綢之路的交通線上。

新疆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在語言文字、音樂舞蹈、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都有鮮明的特色。

青海

絲綢之路南線從青海北部通過。

青海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

長江黃河也發源於青海境內。

青海的少數民族頗具特色。

他們勤勞豪放,能歌善舞,主要有藏、回、蒙古土和撒拉族。

這裏有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聞名遐爾的鳥島,循化孟達植物自然保護區,藏傳佛教森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塔爾寺,明代宮殿式建築的瞿曇寺,也有世界上堪稱一絕的柴達木盆地由鹽鋪就的公路。

寧夏

寧夏回族自治區與甘、陝兩省相鄰,在這一地區發現的絲綢之路的遺蹟主要在固原附近,包括戰國秦長城、須彌山石窟、掃竹嶺石窟等。

寧夏是中國的回族之鄉。他們的宗教習慣和生活習俗獨具魅力與風采。

這一地區有十幾座大清真寺,每年的開齋節、古爾邦節熱鬧非凡。

宋代,西北部遊牧民族党項族逐漸強盛,首領李元昊統一了現在的寧夏、甘肅、青海、內蒙古西部和陝西北部的大片疆域,自立國號稱“西夏”,形成了南宋、北遼、西夏三足鼎力中國的局面。

至今寧夏遺留有許多西夏建築及文化遺蹟,其中,最享盛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夏王陵,王陵有50平方公里,有九座帝陵與140座王候勛戚的陪葬墓,規模宏大,造型奇特,被海外遊客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銀川是寧夏自治區的省會,也是交通樞紐,每日都有航班飛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和成都等大城市。

除西夏陵之外,還有海寶塔、南關大清真大寺、賀蘭山小滾鐘口等景點。

甘肅

甘肅省位於中國西北部,是一個西北-東南方向的狹長形省份,面積45.4萬平方公里,人口2284.9萬,省會為蘭州。

甘肅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和中國古文化發祥地之一。

據説華夏始祖伏羲氏曾誕生於此,並造文字,創曆法。

古老的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內蜿蜒1600多公里,沿途的旅遊資源主要由文物古蹟、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

文物古蹟以絲路文化為代表,主要有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長城嘉峪關、拉卜楞寺、敦煌石窟等。

甘肅自然風光獨具特色,不僅擁有迷人的高山草原、大漠戈壁、更有雄渾的黃土高原、丹霞奇觀、冰川雪山。

甘肅全省有10幾個少數民族聚居,包括漢、藏、回、裕固、保安、東鄉等民俗風情濃郁、魅力獨具。

甘肅位於絲綢之路的黃金段上,沿絲綢古道有西、東、南三條傳統觀光路線、遊客可以根據需要隨意選擇組合。

甘肅每年都定期舉辦敦煌之夏、嘉峪關國際滑翔節、天水伏羲文化節、夏河拉卜楞寺大法會以及多種特色旅遊項目。

陝西

陝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也是文物古蹟薈萃之地。

在這兒有考古發掘出距今80萬年的蘭田猿人和 6000 年前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的半坡遺址以及秦兵馬俑。

省會西安是古絲路起點,從西安至寶雞途中又有以茂陵為主的漢帝王陵墓羣,唐代帝王陵羣以及法門寺等歷史古蹟。

西安與另外兩個旅遊城市咸陽和寶雞之間有高速公路和火車相連,交通十分便捷。

絲綢之路導遊詞2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姓郭,是你們的導遊,今天我們要去絲綢之路旅遊,請看管好自己孩子,不要讓孩子走散了。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時張騫和東漢時班超出西域開闢的以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陸地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

絲綢之路還有一個小故事:人們家喻

户曉的西遊記中的玄裝法師就是走絲綢之路去取真經的,他們取真經時,還帶了三個徒弟呢!他們取真經是為了把西方的經書帶到中國。他們回來之後,把去取真經一路上發生的故事告訴了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他吧他們一路上經歷的磨難編成了故事。

絲綢之路是一條“繁忙的路”更是一條“偉大的路”。今天的旅程到此結束。

絲綢之路導遊詞3

絲綢之路是一條橫貫亞洲、連接歐亞大陸的著名古代陸上商貿通道。絲綢之路東起長安(今西安),經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嶺(今帕米爾高原),經中亞部分的獨聯體、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敍利亞而達地中海東岸,全長7000多公里,中國境內的絲綢之路總長4000多公里,約為絲綢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強。

絲綢之路已有20xx餘年的歷史了,她的魅力是永恆的。今天,古老的絲綢之路沿線眾多的歷史文物、古蹟、壯麗的自然風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風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歷史上,被譽為沙漠之舟的駱駝曾是絲綢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今天,遊客可乘飛機、火車、汽車沿絲綢之路旅行,既快捷便利,又舒適安全。中國段絲綢之路沿線有着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蹟。主要有: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保存釋迦牟尼佛骨的法門寺、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長城嘉峪關和漢代烽燧遺址、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塔爾寺、絲路重鎮高昌故城遺址。

絲綢之路沿線的自然景觀,奇特而壯麗。青海湖鳥島,巴音布魯克草原的天鵝自然保護區和天山深處的天池、青海的鹽湖、羅布泊的雅丹地貌、吐魯番的火焰山和克拉瑪依的魔鬼城等等,均為絲路增添了無窮動魅力。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所涵蓋的地域跨越了中國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這裏居住着眾多的少數民族,他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發展史,各自保留着其獨特的民族特色、傳統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各民族地區,遊客可體驗當地民族生活,欣賞民族歌舞、參加當地居民的婚禮和歡渡節日,選購精美的民族手工藝品。

絲綢之路,做為中國大西北的主要旅遊路線,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和建設,基礎設施正在完善,已經成為中國諸多旅遊產品中極具吸引力的一條主題線路。

絲綢之路導遊詞4

各位遊客大家好。聽説我朝重臣張騫開闢的通往西域之路在後世影響深遠。經過精心準備,我大漢朝的旅遊團也終於決定穿越到千百年後一探究竟。我是你們通古博今的導遊,我叫翁穎。在此,我代表大漢皇帝歡迎各位。上馬請拉緊韁繩,保管好您的財物。旅途中所有的問題我都將竭誠為您解決,預祝您旅途愉快。我們出發吧!

這條路被稱為絲綢之路,它的產生橫貫亞洲以及鏈接亞歐大陸的著名古代路上商貿通道。絲綢之路東起長安,全長7000多公里,中國境內總長4000多公里。中國段絲路沿線有着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蹟。比如:世界第八奇蹟————秦始皇兵馬俑、保存釋迦牟尼佛骨的法門寺等等。絲路在甘肅境內佔到了全長的四分之一,馬上去到甘肅境內一飽眼福吧!

遊客們,前方您即將看到的就是嘉峪關了。關樓有這樣一幅對聯:上聯是:歷明清,經民國,毀於風雨歲月,空留遺址,靜觀世事滄桑。下聯是:愛中華,修長城,建在昇平年代,恢復原貌,再睹華夏春色。好的,遊客們跟上,我們繼續往前。

誒?聽到駝鈴聲了嗎?沒錯,漫漫戈壁就在眼前,我們友好的沙漠之舟————駱駝準備好了。有興趣的遊客可以體驗一下,不過騎乘要注意安全,不要走遠了。

下一站將帶大家領略的是絲路上的璀璨明珠————敦煌莫高窟。莫高窟窟區南北全長1600多公里,現存洞窟492個。每個洞窟裏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和精美絕倫的壁畫等。構成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世界。在我國的三大洞窟中,莫高窟是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石窟羣,有着“世界畫廊”之稱。請隨我進入洞窟參觀。

首先您看到的是328窟,這個洞窟的精彩所在是塑像。莫高窟的彩塑有:圓塑、浮塑、彩塑等幾種形式。通常為佛像、菩薩像、弟子像和尊神像,一般就是您所看到的這樣一佛二菩薩的組合。好的,我們繼續往前。

前方即將到達的是第57窟。第57窟被專家愛稱為“美人窟”,壁畫當中的菩薩都有着美人菩薩的盛譽。為什麼呢?您看:目光低垂,專注聆聽佛祖講經的菩薩,個個都是柳眉細眼、挺鼻紅脣、膚色秀潤、衣飾精美、姿態曼妙,完全是青春少女的嬌羞嫵媚。

莫高窟中還有很多佛教故事畫,以佛經中的各種故事連綿成卷。畫師想象中的極樂世界彷彿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

遊客們,絲路之美不勝枚舉。其它景緻我也將在之後帶大家去一一領略。最後再囉嗦一句,垃圾記得隨身帶走,美好的觀光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維護,我是2號導遊翁穎,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您的旅途更加愉快。我們下一站見

絲綢之路導遊詞5

在古城西安玉祥門外的大慶路上,有一座大型雕塑羣:西域人與漢人帶着滿載絲綢的駱駝商隊,正緩緩西行。這是對張騫開闢絲綢之路,建立豐功偉績的紀念和歌頌。公元前1世紀,羅馬共和國首腦人物凱撒穿着一件絲綢長袍到劇院看演出。誰料,他比演員更引人注目,滿劇場的人都把眼光盯在這件從來未見過的絲袍上。當大家知道這是中國生產的絲織品後,又是高興,又是羨慕。此後,身着中國絲綢錦繡,成了羅馬上層人物高貴和權力的象徵。中國的絲織品是怎樣到了歐洲的?這要從張騫出使西域説起(漢代西域指今日河西走廊以西的天山南北及巴爾喀什湖地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ykml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