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大班藝術説課稿(精選30篇)

大班藝術説課稿(精選30篇)

大班藝術説課稿

一、説課稿的寫作

怎樣寫好一篇説課稿呢?

所謂説清“為什麼這樣教”,就是平常我們所講的找理論依據。理論依據從哪裏找?一是《大綱》中指導思想、教學原則、教學要求等,這是指導我們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結構以及教法、學法的理論依據;二是《教參》中的編 排説明、具體要求等,這是指導我們把握教材前後聯繫和確定具體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理論依據;三是《教育學》、《心理學》中許多教學原則、原理、要求和方法等,這也可以作為我們確定教法、學法的理論依據;四是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切合實際的考慮。

二、説課稿的益處

“説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其次要説好課,就必須寫好説課稿。認真擬定説課稿, 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師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

三、大班藝術説課稿(精選3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藝術説課稿(精選3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大班藝術説課稿1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早在小班、中班的常識課中,就有提到味道這一常識,幼兒對味道已經有了自身的感知,而本次活動正是前面知識的後續,新《綱要》指出:“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動建立在幼兒對味道已經有所感知的基礎上,讓幼兒從感受到發現再到創造性的表現,幼兒喜歡貼近自己生活的東西,不喜歡拘泥於摹寫對象的真實形象,因此我設計了《畫味道》為題的美術活動。

這次活動,開始環節的動機呼喚,鼓動幼兒的積極性,過程中注重激活思路、啟迪智慧、觸發創新,在結束環節把幼兒的興趣引向欣賞和獲得滿足上。能幫助幼兒通過嘗與説回顧對各種味道的認識與感受,通過畫,將自己的感受大膽、創新地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通過交流與評價增強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活動中獲得肯定與滿足感。這個活動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2、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目標起着導向的作用。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材本身的特點。整合了社會、認知、藝術、語言等領域,確立了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

(1)運用不同的線、形、色大膽構圖,創造性地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

(2)通過嘗味、説味、畫味活動,激發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對味道的體驗,在活動中得到心情的愉悦。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幼兒能學會運用不同的線條、色彩、形狀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並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將在後面環節介紹中做具體闡述。

3、説活動準備:

同時,我為本次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各種味道已有初步感知,能説出各種味道,掌握各種繪畫的基本技能。

(2)為了讓活動更有趣味性,我將場景佈置成“食品展覽會”能更好的激起幼兒的興趣。

(3)另外,本次活動的物質準備是:各種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檸檬、苦瓜、辣味牛肉乾、黃蓮、薑糖、穿心涼糖、話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為幼兒提供畫紙、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棉籤等作畫工具;為了讓幼兒在作畫時有一個輕鬆的環境,我準備了輕音樂一盒。

二、説教法:

在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提問法、操作法等。

首先是遊戲法,遊戲能調動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開始就以參加“食品展覽會”的形式品嚐食物,充分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其次是提問法,教師提問的準確性,能引導幼兒有目的的,仔細的觀察,有利於幼兒進一步的學習與思考。

再次,我還用了操作法,讓幼兒品嚐各種味道,並將味道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不錯的創造性。使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建立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此外,我還用了示範法、交流法、鼓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突出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地位,達到各個領域和諧統一,從而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三、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提供幼兒熟悉的材料,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提高幼兒認知,鍛鍊幼兒的能力,本次活動我讓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感官參與法:皮亞傑認知理論裏提到:“幼兒必須通過自身活動發現,認識客觀世界,不斷建構,完善自己的認知模式。”在整個活動中,我將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通過嘗、説、想,動手及動腦,進行學習,嘗主要是嘗味道,想是想想嘗後的感受,説是將嚐到的味道説出來,動手和動腦是讓幼兒能動手將自己感受到的味道,用各種繪畫形式表現出來,體驗創作的樂趣。

2、另外,還採用了交流法,《綱要》指出“幼兒不會獨享個人的成功,他們總喜歡想方設法與他人分享,讓別人接納並期待別人給予的讚賞,互相啟迪、互相促進。”因此我為幼兒提供了説味道的環節,在活動這環節,讓幼兒充分地將自己的創意説出來,與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説教學程序:

共有3個環節:

1、嘗味道,激發幼兒興趣。

2、畫味道。

3、説味道。

第一個環節,我以參與“食品展覽會”的形式激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中進行品嚐,並且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將品嚐味道後的感受説出來,為下畫味道做鋪墊。如:在幼兒品嚐前,讓幼兒明確嘗後要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可以從想到的和感覺到的等方面進行闡述。

第二環節畫味道,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在充分的感受後,對味道有了初步的體驗,我以引導語“如果要用畫畫的方式表現你吃到的味道,你會用怎樣的方式呢?”從而讓幼兒回憶起已學的繪畫方式,並且讓幼兒對繪畫方式進行搜索,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知道並啟發幼兒用線、色、形等方式進行繪畫,豐富

不錯的幼兒的實際經驗,為幼兒提供各種可操作的材料,教師及時的給予幼兒鼓勵與幫助,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第三個環節請幼兒談談自己的作品,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版上,為了讓幼兒能從多角度進行闡述,教師進行示範講解,讓幼兒明確可以從什麼角度對作品進行完整的闡述,如:“我嚐到的是……味道,它給我帶來……的感覺,所以我用了……的顏色和線條來表現。”另外,以欣賞的角度,讓幼兒説出最喜歡的作品,互相交流評價,為幼兒提供自我表達的機會。通過這樣的交流,讓幼兒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他人,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的創造性。

接着教師進行總結,這樣有利於幼兒知識經驗的梳理。也為活動延伸做鋪墊。

五、延伸推進:

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味道,並嘗試用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嘗試着畫其他感覺,如聲音、冷、熱等,遷移幼兒已有經驗。(根據本次活動設計)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應該能夠抓住幼兒的興奮點,使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並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根據本次活動中,我使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和程序的設計,會對活動重難點有所突破,但是由於本次活動以幼兒創造性為主,無法預計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因此我將在活動過程中,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適當調整教學方式,使幼兒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大班藝術説課稿2

一、説設計

材料是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學習、創造的中介和橋樑,生活中的材料更容易引發幼兒濃厚的興趣,激起創作的靈感。所以我選擇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信封做原材料,根據孩子喜歡小動物的特點,設計了活動《紙袋玩偶》,即滿足了幼兒的學習需要,又能夠使幼兒在寬鬆、自由、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大膽的發揮想象,創作出形態可愛的動物形象。

二、目標定位

《綱要》在藝術教育的目標上強調,要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根據《綱要》要點和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我制定瞭如下活動目標:

1、利用紙袋通過剪、貼、畫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的形象。

2、在活動中,使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協作能力得到提高。

3、萌發幼兒的創作意識,增強探索能力。

一個活動中最能體現課程目標的便是活動的重點,只有抓住重點,才能使整個活動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和順序。根據活動目標和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利用紙袋通過剪、貼、畫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的形象。活動難點:使用剪刀,剪出對稱、佈置合理的動物形象。

三、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是實現活動目標的載體,活動材料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活動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達到活動目標,我做了如下準備工作:

1、信封若干、彩紙、剪刀、水彩筆、膠水

2、教師製作的紙袋玩偶範例四五個

3、背景音樂

四、説教學法

(一)説教法

創設寬鬆自由的環境,從興趣出發,引導幼兒自主參與,自主地選擇,這是《綱要》中再三強調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始終堅持這一理念,給孩子創設寬鬆的環境與自我表現的空間,允許幼兒自由,常加以激勵和引導性啟發,從而激發幼兒創作的熱情,並根據幼兒的需要適宜地給予指導和幫助。

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更好地掌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我採用的教法主要有:

1、直觀法:通過欣賞、觀察教師提供的範例,刺激幼兒的視覺,激發創作的慾望。

2、談話法:談話是語言溝通的最基本方式,談話能帶給幼兒輕鬆愉快的心情。

(二)説學法: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真正發揮了幼兒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幼兒通過探索、嘗試和動手操作,創作出形態可愛的動物玩偶。

五、活動過程

1、教師以帶幼兒參加動物狂歡會的情境出示眾多紙袋玩偶範例,激發幼兒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小動物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分兩個紙袋玩偶,讓幼兒觀察、討論這些紙袋玩偶是怎樣製作的,分析會用到的材料、工具。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待幼兒觀察討論完畢後,每組選一名代表介紹自己觀察、討論後的結果。

3、每組選一名幼兒到老師這兒領取所需材料和工具,進行紙袋玩偶的製作。

本環節中,老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製作出漂亮可愛的動物形象。活動中教師不斷地鼓勵幼兒大膽構思出獨特新穎、與眾不同的作品,這就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通過這一環節,幼兒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而且自始至終都是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工具,探究製作方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4、幼兒帶着自己製作的動物玩偶和老師一起參加動物狂歡會。教師播放音樂和幼兒一起自由表演。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作品欄中,在區域中投放更豐富的材料,為幼兒提供繼續創作的機會。

大班藝術説課稿3

一、説教材:

《綱要》中在幼兒園藝術教育目標中指出:“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體驗。”幼兒美術教育不以幼兒掌握美術技能為主要的目標,而是希望幼兒在自由、寬鬆的美術創作活動過程中逐漸喜歡參加藝術活動,獲得藝術感受,同時促進幼兒想象力及創造力的發展。所以,此次活動我不規定幼兒一定要把機器人畫得惟妙惟肖,而是讓幼兒通過已經學過的各種幾何圖形進行組合、變化,大膽的設計創作出各種各樣機器人,體驗幾何形狀變化帶來的美感和美術活動的快樂。

機器人是幼兒感興趣的玩具,在幼兒園和家裏,小朋友都接觸過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還有在圖畫書、動畫片、科普讀物、照片等影音圖像資料中都見過機器人,機器人神器威武的形象深受幼兒的喜愛。機器人有着奇特的造型和神奇的本領,能給幼兒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和激發他們強烈的創作願望,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此外,實際生產中機器人本身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離不開大膽創新,讓幼兒對機器人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及萌發他們初步的創新思維,是本次活動的目的所在。

二、説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2、瞭解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機器人,按自己的想象設計機器人,萌發初步的創新意識;

3、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想象創作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活動難點:大膽想象,設計和創作機器人。

三、説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此次活動的主題,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多媒體課件法:

此次活動中,我藉助多媒體手段貫穿活動始終,目的在於讓幼兒形象地感知和欣賞機器人。通過“會説話”的機器人課件,向幼兒展示和介紹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幫助幼兒感知機器人的造型及其功能等。通過機器人的語言代替教師的語言,比教師直接的講述更為生動,富有趣味性,也更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

2、觀察討論法:

通過觀察,幼兒可以形成對機器人的整體印象,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幼兒把握機器人各種造型的特點。而在觀察後進行討論,則能讓幼兒加深對不同形狀組合、變化帶來的不同造型的機器人的印象。本次活動中,為了啟發幼兒運用不同形狀的圖形組合來設計機器人,我通過讓幼兒觀察多媒體課件、圖片、玩具等材料,説一説機器人可以用什麼形狀的圖形來組合,機器人的身體、頭部、四肢等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表示,還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裝飾機器人的盔甲等等,讓幼兒感受變化的、不同圖形的組合能讓機器人看起來更神奇和威武,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

幼兒創作結束後,將幼兒最終完成的作品進行集中展示,讓幼兒挑選同伴中自己喜歡的作品(也可以選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肯定各自作品的特點及優點。通過欣賞評價,有利於達到分享交流的目的,讓幼兒學習他人的創作技巧,也有利於讓幼兒體驗創作活動帶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四、説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在開展本次活動前,我讓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一同查找圖像、科普書籍、影像等資料,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機器人。同時,讓家長幫助幼兒初步瞭解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廣泛應用的機器人,機器人幫助人類做了哪些事等等。此外,幼兒經常看到關於機器人的動畫片,玩過各種機器人的玩具,積累了很多關於機器人的感性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前期製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幼兒帶來的機器人圖片;機器人的玩具;白紙、畫筆等等。

五、説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中,我設計了4個環節,可以概括為“欣賞觀察——想象討論——設計創作——欣賞評價”四個部分。

(一)幼兒觀看、欣賞多媒體課件和機器人圖片——感知、觀察機器人造型及創作特點,瞭解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機器人。

1、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幼兒介紹實際生活在廣泛應用的機器人。

機器人: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機器人,歡迎來到神奇的機器人世界。現在,小朋友們跟着我進行一次科幻之旅吧!(課件內容:5個在不同領域工作的機器人分別圍繞名稱、功能等進行自我介紹)

(作為活動開始部分,以“會説話”的機器人課件直接進入活動,是為了能夠在活動一開始就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機器人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幼兒瞭解實際生活中的機器人,探索機器人的世界,能夠打開幼兒的眼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增強求知慾,同時也是在幼兒記憶中留下豐富的視覺的形象,豐富幼兒關於機器人的經驗,為後面幼兒大膽想象設計機器人做鋪墊。)

2、幼兒分享、交流機器人圖片。

機器人:我還聽説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幫我找了其他好多好多機器人朋友,真開心!請你向我和其他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機器人朋友吧。

幼兒上前將帶來的圖片給教師,教師將其展示在全體幼兒前。幼兒講述自己帶來的機器人長什麼樣,它是什麼形狀組成的,他能用來做什麼等等。教師抓住幼兒講述過程中的主要信息,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機器人的主要特徵,分析機器人可以由哪些圖形組成。

教師:可以用什麼形狀的圖形來表示機器人的身體(頭部、四肢等)。

教師:還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裝飾機器人的盔甲呢?

(這一環節我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感受變化的、不同圖形的組合能讓機器人看起來更神奇和威武,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二)“我是小小設計師”——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創意,分享同伴多樣化的設計。

機器人:哇,小朋友為我介紹的好朋友都好厲害啊,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小朋友們是一名設計師,你們會設計一個什麼樣的機器人呢?

幼兒進行大膽的想象。一段時間後,教師請幼兒上前大膽交流自己的創意,給大家説一説,設計的機器人長什麼樣,由什麼形狀組成的,能夠為人類做那些事。

(讓幼兒先進行足夠的時間的想象醖釀,不至於匆忙下筆創作。交流的目的在於充分調動原有經驗,聯想和遷移在各種資料中關於機器人的形象和用途,同時也是在交流中探索、發現基本的創作思路,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三)幼兒設計創作,教師個別指導——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1、幼兒按照自己的想象畫出機器人;

2、教師啟發幼兒用不同的圖形組合創作,並注意變化;

3、教師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創作。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既根據個別差異給予幼兒技法上的幫助和注重他們思維的發散,又給予幼兒充分的創造空間,將大部分時間留給幼兒進行自主創作,始終扮演幼兒創作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我注重讓幼兒在寬鬆、開放、愉悦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及時肯定他們的努力。)

(四)幼兒相互欣賞評價——分享交流創作技巧,體驗創作的快樂。

將每一個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前面,請幼兒欣賞並相互點評。也可以講述自己的作品。教師主要圍繞目標1引導幼兒有針對性的觀察和欣賞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一個機器人?為什麼?

教師:這幅作品主要用了什麼形狀來設計機器人?

(我指導幼兒進行相互欣賞,嘗試分析、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從而讓幼兒充分表達對美的體驗,以及提高他們審美能力,獲得美術活動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活動結束

機器人小結:今天小朋友設計了好多種機器人,為機器人王國裏添了好多新朋友。這些機器人身上的有不同的形狀,真漂亮。原來變化一下就有很多類型的機器人了。真感謝你們!

(以機器人與幼兒對話結尾,達到活動首尾呼應的效果。通過點出形狀組合的變化,幫助幼兒掌握本次活動的重點。)

大班藝術説課稿4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中班的藝術教學活動《天天鍛鍊身體好》。音樂是表現情感、情緒最好的方式。《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 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感受生活和藝術的美。而今天這首兒歌《天天鍛鍊身體好》正好行日常生活中入手的。文中字詞優美,簡單易懂再加上一些身體動作 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更好更快的學會兒歌。

  二、説目標

根據本次活動的設計了一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符合幼兒心理和生理的特點,理解歌詞大意,並學會唱兒歌。

(2)情感目標:激發幼 兒在日常生活中意識到鍛鍊身體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三、説重、難點 重點

感受音樂,體驗音樂。突出音樂的中鍛鍊身體的重要性。 難點:正確唱出兒歌,理解兒歌。

  四、説準備 鍛鍊身體的運動圖片

  五、説教、學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我力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活動方式

(1)情景教學法

(2)視聽唱法

(3)多種感官體驗參與法。 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從而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大意的內容。掌握兒歌有感情地唱出兒歌。鼓勵幼兒創編動作,體驗音樂的美好。整 個過程都是以幼兒為主,引導幼兒看一看、説一説、想一想、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參與。體驗到兒歌《天天鍛鍊身體好》的作用。並能在安全的條件下進行。

  六、説過程

創設環境、激發興趣----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學唱歌曲----遊戲表演

(1)導入:拿出鍛鍊身體的運動圖片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一看今天老師手裏面拿的是什麼東西呢?有誰知道圖片裏出現了哪些畫面呢?"使幼兒積極 參與到活動中來,引導幼兒談話。正如《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的語言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説、敢説、喜歡積極主動的環境,而這樣的環境就需要 老師的多多提問。充分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更好的理解兒歌的重點《天天鍛鍊身體好》

(2)欣賞歌曲:欣賞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教師播放兒歌要求幼兒認真傾聽。然後根據歌詞提出相關的問題如"剛才我們一起聽過了歌曲小朋 友們有沒有發現裏面有什麼感興趣的東西呢?他出現了哪些詞語。

(3)學唱歌曲:教師分段教學幼兒,一句一句的把歌詞交給幼兒讓他們理解大意。如"老師説"跳一跳""跑一跑"歌詞就可以加以動作表演,激發幼兒的興 趣"更好的讓幼兒理解。

(4)遊戲表演:通過分組進行遊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又易接受的一種方法,以遊戲為基礎活動,每個活動都離不開遊戲,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 學習,把活動推向高潮。

  七、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真棒!今天都學會了唱這首兒歌。那晚上回家的時候就唱給爸爸媽媽聽一聽哦。我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吧身體鍛鍊得棒棒的喲!

大班藝術説課稿5

一、説教材

我以"求穩中求新"為自己定位,以我班幼兒的繪畫、操作、想象水平為參考標準,設計出這節課。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美國學者杜威認為:"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好形式"幼兒只有對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注意力集中,參與主動,投入積極,從而獲得知識經驗,依據這一教學理論及對幼兒平時的觀察,發現幼兒在結束了前一節關於設計馬路的課程後,幼兒提出:"馬路太空了。"於是我就啟發幼兒能夠添點什麼東西,幼兒發揮想象講出了許多,藉着幼兒的興趣,找了大家都同意的主題"汽車"進行活動。在之前,幼兒已學會了幾種汽車的畫法,在日常生活中看見的汽車還有很多。本課時讓幼兒畫馬路上的汽車,可以擴展幼兒的繪畫視眼。幼兒在掌握畫幾種汽車的基礎上,通過比較,畫出其它類型的汽車,並想象畫出新型的汽車,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

二、教學目標

在這次活動中,我要求幼兒在學會畫幾種汽車基本結構的基礎上,畫出馬路上其他特徵明顯的汽車,並注意畫面佈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以下兩個活動目標:

1、通過想象、繪畫、塗色、剪、貼等方法,師幼合作表現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促進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2、通過活動使幼兒感受自己創作中自然、樸實的設計,體驗與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想象、創作、製作汽車,難點是幼兒共同合作表現馬路來來往往的汽車。因為我班孩子剛從小班上來,同伴之間的合作意識還比較弱,這次繪畫不但讓幼兒表現十字路口的汽車,還要讓幼兒合理佈局避免"汽車"相。因此對中班幼兒來説有些難度,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採用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讓幼兒在前幾次活動中,認識並掌握幾種汽車的畫法,還讓家長帶幼兒觀察馬路上的車輛,擴展了幼兒的視野,為這次活動做好鋪墊工作,從而達到這個教學目標。

三、教學程序

《綱要》中指出:課程實施的中心環節是因地制宜的創設兒童的興趣、愛好,需要和發展水平將周圍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作為兒童的重要資源環境教育中很重視過程教育,提出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創設環境。所以將幼兒設計、討論、想象、創作的馬路及汽車佈置在了教室的牆壁上,既可以裝飾教室環境又可以參與區角活動、展示幼兒的作品,同時又能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本次活動我分四部進行:第一、採用情境激勵法,首先我們組織了一次"汽車展"讓幼兒將自己家裏的汽車的模型、汽車圖片帶來,讓大家來欣賞汽車,觀察汽車,使之在身臨其境中產生追求美與表現美的慾望和熱情。第二、採用講解提示法,在對汽車基本瞭解的基礎上,展開討論,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發揮、任意想象,第三、鼓勵幼兒用蠟筆、紙、剪刀、膠水、來進行操作、創造,第四、首尾響應,以汽車展的形式再組織幼兒欣賞,並邀請幼兒向同伴、教師介紹自己設計的汽車。

現在説説教學過程:第一部分我以出示圖片,請小朋友們來介紹圖片上的馬路,來引導幼兒討論馬路上缺了什麼?從而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汽車"這一主題。第二部分,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去觀察汽車形狀並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發揮,任意想象,提出"如果你是一個小小設計師,你會設計出什麼樣的汽車來"的問題,然後讓幼兒講講自己想象中的汽車樣子和功能。第三部分,讓幼兒進行大膽的創作。通過讓幼兒自由探索提供的操作材料來製作出自己想象的汽車。在這過程中,第一我提醒幼兒在設計汽車時要美觀、特別、與眾不同。第二提醒幼兒運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剪下的廢紙放在籮筐裏貼時膠水要塗滿。第三重點提醒幼兒汽車貼在馬路上時一定要注意佈局,我特意在馬路中間畫了一個在指揮交通的警察,暗示汽車不能隨意亂貼,目的就是讓幼兒知道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

最後一部分再次以汽車展的形式,組織幼兒欣賞,並邀請幼兒向同伴、教師介紹自己設計的汽車。讓每個幼兒都得到肯定和鼓勵,從而在活動中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悦。

最後請各位老師對我的教學給予批評指正,並提出寶貴的意見,謝謝!

大班藝術説課稿6

一、説教材:

海底世界,是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生活着新奇的生物。它同樣是一個神祕的國度。孩子們往往會被這種神祕與新奇所吸引。而作為美術活動,今天要挖掘的是它的絢麗斑斕的色彩。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好奇心強,對未知的海底世界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想象和嚮往。而且大班幼兒在繪畫、泥工、剪貼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並對各種形式的美術活動特別愛好。魚是兒童喜愛表現的對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藍色的海水裏生長着各種各樣的魚類,同時還生長着各種門類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個充滿了神祕色彩的水下世界。

本次活動《海底世界》以此為內容題材,分別通過剪貼和繪畫的形式來實施教學活動,引導幼兒認識魚的形狀特徵,色彩變化,從而瞭解海底世界對稱形和不對稱形之間的差異以及表現時方式方法的不同,使之在學習和操作的過程中加以區別,並在此基礎上促發幼兒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想像的能力,讓幼兒通過剪貼、繪畫的學習活動,用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對海底世界美好未來的豐富的想像。

二、説活動目標這次的活動目標是:

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海底探究的興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發揮幼兒的想像大膽繪畫,同時形成良好的美工活動習慣和耐心細緻的做事態度。

三、説活動準備首先是材料準備:

工具與材料是美術創作的必要條件。恰當地選擇工具將會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更主動地投入創作。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供給彩紙、剪刀、固體膠、水彩筆和蠟筆外,還提供了記號筆和多種顏色的水粉顏料及大號的水粉筆,便於幼兒表現大面積的色塊,嘗試多種作畫方法,可以用記號筆描線,可以用蠟筆勾邊,也可以用油水分離法。這樣一來,無疑又構成了美術創作中的形式美。

其次經驗準備,在活動前讓幼兒知道大海里也生活着魚,而且是色彩斑斕的魚,而且掌握了畫魚的基本技能。

四、説教法:

在此次活動中,我所用的教學方法有

1、引導發現法:在活動的開始,老師引導幼兒欣賞海底世界,所用的方法就是引導發現法,教師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又是孩子的引領者,要引領孩子主動的去觀察、去發現。

2、觀察法: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引導幼兒觀察各種魚的不同外部特徵。

3、個別指導法:在幼兒進行創作的時候,老師個別指導一些美工基礎較差的幼兒,鼓勵他們大膽的嘗試。對於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引導他們使用多種顏色,達到有層次的教學的目的。

4、情景法:教室佈置就是一個海洋世界的背景,還有海底世界的大背景圖,讓孩子置身於海底的感覺。

五、説學法:

1、觀察法

2、嘗試法

六、説教學過程

1、導入部分我首先出示光碟,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後播放光碟,讓幼兒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

2、通過提問和觀察圖片,引導幼兒想像各種魚的不同外部特徵。

在這個環節裏我設計了幾個提問:剛才小朋友在畫面裏都看到了那些魚?它們是一樣的嗎?身上有什麼樣的顏色和花紋?在幼兒回答後讓幼兒觀察各種魚的圖片,瞭解魚的種類很多,每種魚的身體形狀和顏色花紋都不一樣。有的魚身體形狀和花紋是對稱的,有的魚是不對稱的。

3、在幼兒瞭解到魚的一些外部特徵後,我又設計了一個可以讓幼兒大膽發揮想像的問題:海底裏除了魚還有什麼?讓幼兒説一説海底的各種各樣海洋生物。

4、隱性示範,幼兒思考海底這麼美,那把我們的教室也佈置成美麗的海底怎麼樣?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後,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在次過程中讓幼兒思考怎麼佈局?顏色怎麼搭配?海底有哪些海洋生物?

5、介紹操作材料,幼兒動手操作帶領幼兒參觀活動室的四面牆,介紹每一面牆旁準備的不同材料,簡要講解不同材料操作時的注意事項,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材料進行操作,通過剪貼、繪畫的形式表現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豐富海底世界。老師巡視整個操作情況,適當進行提醒。由於準備充分,材料選擇得當,幼兒美術功底較好,又是幼兒自由選材,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自主性的發揮,所以每個幼兒表現都很出色,特別是集體作畫的幼兒,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整幅畫面充滿了生氣。

6、幼兒欣賞自己創作的海底世界,互相説一説自己畫的是什麼。

活動反思:

《海底世界》這個活動我發現幼兒興趣非常高,而且很快樂,回顧自己的教學過程,我對整個活動進行以下反思。

選擇的內容引起幼兒的興趣。海底世界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海底世界圖展示了海底的各種生物,形象而且豐富,神祕的海底世界給孩子們帶來無限遐想,讓他們畫海底世界實際上給了他們自由創作的機會,所以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作畫的材料新穎,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這次活動讓幼兒在紙盒上畫《海底世界》,畫時紙盒是拆來了平面的,畫好後把紙盒再拼好,立體效果很好,幼兒感受從平面到立體的神奇變化,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整個活動時間的分配不夠合理,導入部分花費了很長時間,海底世界圖生動形象,幼兒都能看出來,不用一個幼兒只説一樣。在幼兒嘗試示範好後,老師在裝飾上再示範又花了很久,幼兒作畫時比較緊湊,有些幼兒來不及,色塊不明顯。而且在作畫前要求提的不夠明確。

大班藝術説課稿7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綱要》中要求幼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源於生活。美術活動《報紙魚》正好符合這個要求。幼兒可以通過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從中瞭解認識各種魚的相關知識。這個教材的選擇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2、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的以上設計思路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a、能用報紙條捲曲固定成魚的外形,並設計裝飾魚的花紋。

b、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3、活動的重、難點:

因為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所以我把運用報紙剪裁出不同花紋來製作各種各樣的魚作為活動的重點,將在鏤空之處魚眼睛的固定作為本活動的難點。

二、説活動過程

順應孩子們的興趣點,製作報紙魚的活動對孩子來説是新鮮的、有挑戰的。由於這次手工活動有一定的難度,活動剛開始,個別孩子逃避挑戰,還沒嘗試就喊“不會”,希望老師能夠幫他做完。老師用先看只教不幫的方法,把動手實踐的機會留給孩子,並鼓勵幼兒自己嘗試,讓他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難首先是自己想辦法解決。花紋裝飾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魚眼睛的固定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幼兒的作品在魚身的花紋設計、魚眼睛的粘貼上就出現了多種創意。

沒有了一成不變的示範,沒有了千篇一律的操作,沒有了如出一轍的作品,小池塘媽媽裏的每條報紙魚都是那麼鮮活,因為作品中包含了幼兒的想法,幼兒的嘗試,以及他們繼續挑戰的信心。

啟示:幼兒的思維創作能力是很強的,從幼兒的身上讓我學到了很多我沒有想到的製作魚的方法,其實老師在這個活動中也是一個學習者,我們在活動中共同學習着!有時老師遇到困難尋求幼兒的幫助也是很不錯的辦法。

三、説效果

在小池塘媽媽的情景中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將製作好的作品佈置媽媽的懷抱裏,並欣賞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請個別幼兒大膽的説説喜歡的魚有哪些特點?美在哪裏?從而體驗審美愉悦,還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用了什麼辦法來固定魚眼睛,達到自我評價。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悦!美術是幼兒表現自我,創造世界的一種有效的語言,我們要不斷的培養幼兒在美術方面的自信心。尊重幼兒的藝術表現,合理評價幼兒的作品,就能有效的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孩子就會大膽、自信的描繪出絢麗多彩的世界!

這次的“小荷杯”活動已經結束了,聽到了很多前輩對我的評優課指出的意見與建議,我會針對這些問題好好反思,進行改正,爭取更大的進步。

活動前夜提出了需要解決幾個問題:幼兒能否又快又獨立的將報紙捲成細細的紙棒?孩子卷出報紙條後能否捲曲成型?鏤空狀態下的魚眼睛怎麼固定?魚身上的花紋設計怎麼體現自己的特色?帶着這些思考,這次活動預想讓幼兒運用報紙和雙面膠等材料,組合進行“魚”的外形創作和花紋設計,引導幼兒自主表現,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富有個性的報紙魚。在活動中幼兒通過自己積極動腦,將老師拋給幼兒的難題一個一個全部解決。

幼兒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小插曲讓我很有啟發。

插曲一:幼兒剛開始操作,就有個別幼兒喊不會做,我就問他:“是哪部分不會做?”他告訴我後,我先讓他自己做給我看看,發現確實有難度時,我説:“我可以再做一遍給你看,請你仔細再看一遍。”我就把他所説不會做的部分示範一遍。“會了嗎?試試看,如果不會我可以再做一遍。”

啟示:這次手工活動有一定的難度,個別孩子逃避挑戰,還沒嘗試就喊不會,希望老師能夠幫他做完。老師用先看只教不幫的方法,把動手實踐的機會還是留給孩子,並鼓勵幼兒自己嘗試,讓孩子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難首先是自己想辦法解決。

插曲二:花紋裝飾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魚眼睛的固定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孩子的作品在魚身的花紋設計、魚眼睛的粘貼上就出現了多種創意:

作品1:魚身由直紙條隨意貼成,魚尾用紙片剪成鋸齒形,在花紋中比較突出;魚眼睛則直接貼在最靠近魚頭部的紙條上,雖然比例有些失調,但方法頗有新意。

作品2:粘貼魚眼睛時,直接用雙面膠做了底,方便快捷,這種方法讓周圍的同伴紛紛效仿。

作品3:用直紙條豎貼了幾條花紋後,撿了一些碎紙片貼在紙條上,比較聰明的做法;魚眼睛的粘貼採用在紙條上粘貼的方法。

大班藝術説課稿8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從小培養起來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在成人的正確引導下,感受和理解着存在於自然、社會中的美。無論是幼兒園環境的變化,還是大自然五光十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變化都能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審美情感,使他們受到美的陶治。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參加美術實踐活動,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幼兒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的發展。

因為在美術教育中,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的美是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藝術的美。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美的印象和感受,通過美術手段具體表現出來,這不僅能加深幼兒對美的理解,而且能使其不斷追求美,探究美和表現美。

一、説目標

《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保育教育目標中明確指出美育的目標是“萌發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感”。依據《規程》中指出的美育目標,結合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確立了本次藝術活動的目標為:

目標一是情感目標,引導幼兒欣賞插花藝術,感受插花藝術的色彩美、造型美,體驗成功的快樂。

目標二是能力目標,讓幼兒嘗試插花,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能初步表現出插花藝術的美。

二、説選材

插花藝術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隨着人民羣眾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插花藝術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文明的需求。而幼兒也非常愛花、愛草、愛葉,經常畫它、唱它、撫摸它,擺弄它,這是幼兒“愛美”情感的自然流露。我受花店裏藝術插花的啟發,何不把這些美麗的插花“搬”到我們的教育中來,從而美化我們的環境,陶冶幼兒的性情,使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美,萌發審美、表現美的情趣。因此,我就選擇了插花藝術活動。

大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礎,讓幼兒嘗試插花,能使幼兒的動手能力進一步得到發展,滿足幼兒嘗試的慾望。

三、説教學方法

在活動設計中我主要運用了邱學華先生提出的根據濃度教學法“先練後講”的嘗試原則組織教學。先練――是讓幼通過看看,試一試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習知識技能。後講――是教師給予幼兒操作者的正確指導、啟發、評價與鼓勵。

第一、激發幼兒主動嘗試的願望

運用創設嘗試環境的方法,讓幼兒觀察各種插花,激發幼兒願意嘗試的積極情感。

第二、給幼兒各種嘗試材料

豐富的嘗試材料是幼兒進行嘗試的物質基礎,我讓幼兒根據觀

察後的感受嘗試插花,鼓勵幼兒想一想,試一試,讓幼兒自己選擇、操作。幼兒嘗試後,讓幼兒自己比較、討論、講述。

第三、教師講解

幫助幼兒解決難點,幫助幼兒歸納整理,也就是嘗試教學理論中的“先練後講”,經過我的講解示範,總結出正確的插花方法,幼兒在正確方法指導下再進行嘗試。

四、説教學過程

首先設置豐富的插花藝術環境,讓幼兒觀察插花的造型、顏色等感受其藝術美,懂得怎樣插花才好看,從中體味大自然可以創造美,人們通過勞動也能創造美。其次在幼兒觀察認識的基礎上,我提供插花的材料與工具,介紹其功用。讓幼兒嘗試插花,從中瞭解幼兒感受和理解插花的程度,在操作中,我提醒幼兒有秩序,互相謙讓,按需要選取材料。幼兒操作完畢,我從幼兒的作品中挑出幾盆,對照範樣討論,怎樣才更好看?

幼兒通過觀察對比,尋找答案。然後教師示範,知道花朵顏色有深和淺,大花插在下,小花要偏上,選三個主枝為宜,三主枝插法不一,或直或斜,或高或低,並選擇合適草,葉類搭配襯托。在老師示範後,幼兒再次嘗試,放上輕柔悦耳的音樂,讓幼兒置身於優美的聽覺藝術中,對個別忽略插花規律的幼兒及時予以幫助,讓他停下來,與範樣做比較,找出自己作品的不足之處,及時修改,使每個幼兒的作品比前一次都有所提高。最後,展示幼兒插花作品進行欣賞,自由討論,然後再請三、四名幼兒在集體前講講自己認為最好的一盆作品的優點和理由。通過欣賞與講評,進一步提高幼兒對美的欣賞與創造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悦。同時我啟發幼兒把自己創作的插花布置在幼兒園的各個地方,讓大家欣賞通過自己勞動創造的美。

整個教學活動讓幼兒自己去觀察、欣賞、嘗試、比較、討論、講述,通過幼兒的自身的活動掌握了插花的要點,使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大班藝術説課稿9

一、説教材

美術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手段之一。通過美術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使幼兒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它激發情趣、激發興趣;賦予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

蝴蝶是幼兒常見的、喜愛的一種昆蟲,許多幼兒都有過抓蝴蝶的經歷。美麗的蝴蝶能讓幼兒感受到美,體驗到美,能激發幼兒產生表現美的慾望。此內容非常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教學內容來教學。

通過欣賞範畫中美麗的蝴蝶,激發幼兒畫蝴蝶的慾望。

二、説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3個目標:

1、引導幼兒學畫正面蝴蝶的基本外形特徵,並用對稱圖案裝飾蝴蝶的翅膀。

2、嘗試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塗色裝飾。

3、通過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説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放在學習畫正面蝴蝶和用對稱圖案裝飾蝴蝶的翅膀上,活動的難點是:要求幼兒嘗試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給蝴蝶翅膀上的圖案塗色。

四、説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範畫一幅。畫蝴蝶的步驟圖

2、油畫棒、勾線筆、素描紙幼兒每人一份

3、《交遊》的音樂磁帶一盒,錄音機一台。

五、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我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觀察、比較法,直觀法,講解示範法。

1、觀察、比較法,直觀法:因為大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來看,以看掛圖,聽教師講解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講解示範法:講解演示是本次美術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操作的重要步驟

六、説教學流程

1、導入。在導入環節中,我利用"郊外的花叢引來了許多蝴蝶在飛舞,進行導入,激發了幼兒想看蝴蝶的慾望。

2、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外型特徵,對稱的花紋,比較花紋的顏色。第二個環節讓幼兒隨着音樂節奏去看蝴蝶,引出範畫,引導幼兒對蝴蝶進行觀察,比較。通過觀察,幼兒能夠對蝴蝶的翅膀產生直接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擁有感性認識,在老師的講解下,幼兒瞭解了蝴蝶的基本外型特徵,知道蝴蝶有兩對翅膀,一般靠近頭部的這對長得更寬大,而靠尾部這對長得更窄小。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對稱長的,也就上説兩邊的花紋是一樣的。頭上有一對觸角,腹部有6條細細的腿。通過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圖案的顏色,引出冷暖色。告訴幼兒紅色、黃色是暖色,藍色、綠色是冷色,像這樣一個暖色花紋,一個冷色花紋放在一起,看上去非常鮮豔,對比很明顯,也很漂亮。像這種塗色方法叫冷暖色對比塗法。

3、出示畫蝴蝶的步驟圖,激發幼兒的繪畫慾望。

4、幼兒繪畫,老師巡迴指導,啟發幼兒設計出與眾不同的花紋。

5、評價並展示幼兒作品。

6、告訴幼兒有機會要跟父母一起去看蝴蝶展。

活動延伸:給畫面添畫。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指正。

大班藝術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藝術活動是幼兒表現自我、突出個性發展、培養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和充分表達自己情緒、情感的有效的活動形式之一。在以往的藝術教育中,我們往往比較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而較少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藝術領域應充分發揮藝術情感的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我想,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也是不太容易的,相對來説藝術領域中要在情感上有所表現,音樂活動要比美術活動來得容易得多。所以我選擇音樂活動作為這次説課的內容。

同時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的節日,孩子們都喜歡過年那種歡快、祥和的熱鬧氣氛,他們盼望着過年,期待着早日拿到壓歲錢,可以盡情的放鞭炮。盡情的玩了,這時的情感體驗尤為明顯,我們在臨近春節前後,可以開展主題活動“中國娃”主題活動,這一活動的開展除了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氛圍,還可以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中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培養幼兒熱愛自己的祖國,感受節日的氛圍,體驗成長的快樂。在這一主題活動中我們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班中一些幼兒對於在電視裏看到、聽到的歌曲較喜歡模仿,並且很容易記憶)所以選擇了這首《歡樂中國年》為活動內容,並不是讓幼兒來學唱歌曲,而是通過這種歡樂鼓舞的音樂讓幼兒感受過年的氣氛。大班幼兒他們在能力、情感上都呈現了個性化,較為喜歡用身體動作來表現自己現有的情緒情感,在日常活動中往往一放音樂他們就自發的在那裏扭扭腰、跳跳舞,很喜歡聽着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也是我要選擇這個活動的理由。

二、説目標:

這一活動的目標有三點

1、體驗過年的歡樂、喜慶之情,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舞蹈。

2、學習舞綵帶和燈籠的一些基本動作。

3、初步練習創編不同方位,不同幅度的舞綵帶和燈籠動作。

這幾點目標的確立是從情感、能力、技能等方面來確定的。在音樂活動中幼兒對於新的知識、技能只要是幼兒感興趣的就很容易掌握。在我們平時的一些藝術活動中由於受到功利主義教育觀的影響,一般的基點基本定位在知識和技能的層面,在藝術活動中幼兒感受到什麼,有什麼情感體驗,他們喜歡怎樣表達,這些問題往往被忽略。而在這一主題中我們希望通過用身體動作,內心感受來表現自我,感受快樂,所以我們以情感目標為第一位。當然淡化知識技能並不等於完全不需要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知識和審美兩個層面互相滲透,互相交融才構成藝術活動的整體。沒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美的表現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音樂活動特別的用音樂來表現的活動中,只有幼兒掌握了更多的基本動作,在表現時才能更完美,才能更有激情,情感體驗才能更豐富。所以在目標的制定上我們也注重對幼兒進行技能的培養。這些目標制定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對《綱要》中藝術教育的目標定位上:要求我們的教育觀念從強調知識技能的學習向運用知識技能表現生活,表達情感轉變。這是藝術教育發展的方向,一種面向全體幼兒的藝術教育突出人性的藝術教育新趨勢。

活動重點:運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聽音樂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過年的憧憬,並學習一些舞綵帶和燈籠的基本動作。

活動難點:在音樂聲中創編一些舞蹈動作。

要解決活動中的重難點,我認為教師起着積極的主導地位,《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我們也知道,幼兒學習的興趣有時往往取決於教師,特別是音樂活動的表現上,如果再讓幼兒聽音樂用動作表現自己是,幼兒往往由於自身經驗的不足而積極性不高,這是教師的積極參與,教師做一些動作幼兒往往跟着學,或者是當幼兒有新的動作表現時,教師給予及時地發現、肯定引導同伴向其學習,這樣一來不光創編的幼兒積極性高,其餘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也會更高,情感也會得到進一步的體驗。

三、説教法:

採用的教法有:遊戲法、啟發引導法、賞識激勵法、啟發聯想法、互動交流法、示範講解法。

這一藝術活動,教材來源於生活,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依據。教師在這一活動中起着引導作用,採用的教法上以啟發引導、賞識激勵為主,同時輔以示範講解,讓幼兒掌握基本動作,給孩子創設一種學習表現自我的氛圍,可以使孩子興趣高漲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激發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表現慾望。孩子們在活動中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動作,達到共同發展的目標。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綵帶、燈籠若干,與音樂相配的服裝若干套、《歡樂中國年》的音樂。

精神準備:活動前讓幼兒觀看過一些關於過年的碟片、聽過一些喜慶的音樂,鼓勵家長向幼兒講述一些過年的情景。

四、説學法:

學法有:討論交流法、興趣導學法、展示法、體驗法、模仿學習法。

活動中,只有讓幼兒互相討論交流才能促進幼兒對活動內容的深入理解,加深幼兒對生活經驗的展示,所以説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這一活動又讓幼兒自由創編的環節,所以給幼兒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展示法應該是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性,讓幼兒用自己編出的各種動作來表達過年的心情,體驗到過年的快樂,達到情感的真實體驗。活動還通過讓幼兒模仿電視節目中的一些動作,小朋友中有的創新動作,通過模仿學習,幼兒就能學習到不同的基本動作,達到自己在原有基礎的進一步提高,也就是達到著名教育家維果斯基説的:最近發展區。

大班藝術説課稿11

一、説教材

活動背景

我班的孩子是我從小班帶到大班的,對於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能力發展我都有比較清楚地瞭解。在教學活動中,我一直擔任美術領域的教學,通過小中班的積累,進入大班以後,孩子們在美術活動中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和表現形式,比如:粘貼、泥塑、裝飾等,但是在平時的藝術活動中,從孩子們的作品中我發現,有的孩子想象力很豐富,但技能不足,作品常常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有的孩子技能技巧掌握的不錯,但只停留在模仿階段,沒有自己的創意,表現形式單一。

前段時間,老師都在進行户外器械的增補和區角材料的創設,當看到老師將一個個廢舊物品變成了漂亮的器械、教玩具時,孩子羨慕極了,常常圍在老師身邊,也想來一試身手。“老師!這個是怎麼做的呢?”“老師!我來幫你做好嗎?”一言一行中表現出了對廢舊手工製作的極大興趣。因此,我以此為契機,根據班上幼兒的實際能力和興趣點,選取了在幼兒生活中也是在區角製作中孩子們最常見、最易收集的瓶子作為活動主要的操作材料,並以促進幼兒在原有美勞創作技能能力基礎上有所提高為目的,設計了本次大班美術活動《漂亮的瓶子》。

《綱要》中藝術領域提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它活動。”以及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化的人和事,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激發幼兒創造美、表現美的情趣。”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美術發展水平,我為本次活動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積極參與瓶子的裝飾、改造和製作,體驗自主自由創作的樂趣,同時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2、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選用適宜的材料和方式對瓶子進行裝飾,並用語言表達自己創作的意圖,發展動手和動口的能力。

活動重點:

1、學會根據自己的能力選用適宜的材料和方式對瓶子進行“主題式”的裝飾。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創作的意圖。

在選取材料時,幼兒可能會出現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材料,而忽略了自己自身的能力範圍,比如:幼兒想用卡紙裝飾瓶子,但卡紙的使用需要剪刀的配合,如果剪刀使用不熟練,勢必影響卡紙使用,針對幼兒可能出現的情況,所以我將“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選用適宜的材料和方式對瓶子進行裝飾”作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作品完成後,讓幼兒用語言表述自己創作的意圖,能增強幼兒總結的能力,強化幼兒在本次活動中技能技巧的掌握。

難點:採用“主題式”的裝飾對瓶子進行裝飾。

在平時的積累中,孩子在藝術活動中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構圖能力和技巧,但很多孩子在創作時還是有主題不鮮明,作品表現內容太零散。作為老師、作為引導者,我們應該在每一次活動中找到一個突破點,讓幼兒的能力得到提升。本次活動中,個別能力強的孩子可能會通過觀察範例發現某些作品中“主題式”的裝飾形式,但更多的孩子可能孩子只是停留在對瓶子進行點綴性的裝飾上,因此,可以通過讓孩子看範例和欣賞同伴典型作品的方式讓孩子瞭解、學習採用“主題式”的裝飾對瓶子進行裝飾。

為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活動前準備:

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尋找各種塑料瓶子,並把它清理乾淨。幼兒的每一次活動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之上的,安全是活動順利開展的首要前提,所以在請家長協助準備材料時,我特意提出孩子們在操作中所使用的都必須是塑料瓶子,因為塑料瓶子不會破碎,能保證孩子們操作的安全性。

活動中的準備:

1、各色水粉顏料、棉籤、卡紙、剪刀、膠泥、雙面膠、抹布、廢報紙。

這是一堂幼兒自主自由的美術活動,所以材料的提供不但要考慮孩子實際操作能力,還要滿足全體幼兒的選擇需要。顏料用於繪畫,對瓶子進行平面裝飾;卡紙可以滿足幼兒剪、貼的需要,對瓶子進行立體的裝飾;膠泥可用於對瓶子進行立體裝飾,提高幼兒壓、捏的技能。

2、根據活動內容,我創設了“瓶子變變變”的情景,這樣能給孩子一個暗示,為活動展開做好鋪墊。

二、説教學方法

有效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孩子興趣,為其更為主動的學習提供了可能。針對活動內容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法:

幼兒園的孩子,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情景的創設能馬上抓住每一個孩子的視線與注意力,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後面的活動做好鋪墊與暗示,我創設了“瓶子變變變”的情景。

2、觀察指導法:

美術活動幼兒操作環節中,經常説到“教師巡迴指導”,因為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目標不明確,需要老師的巡視來加以指導,也能增加幼兒操作的安全感,同時也便於掌握幼兒在操作中的隨機信息,然後老師再把這些信息拋給幼兒,讓幼兒説自己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會用什麼方法解決,讓幼兒的實踐操作來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更加突顯老師在活動中引導者的角色。

3、整合教學法:

這種方法適應兒童的心理特點,不至於使幼兒學起來枯燥無味,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主動性,活動中以裝飾活動為主線,與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作品的語言活動相融合。

此外,活動還將適時採用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以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

三、説學法

活動中,我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更多的是讓幼兒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幼兒在對瓶子“看看——想想—做做—説説”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運用觀察法、操作法、師生交流生生討論等學習方法。

四、説活動過程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幾環節:

一、看一看,激發創作興趣

二、想一想,整理操作思路

三、做一做,動手探索創作

四、講一講,分享交流作品,體驗成功快樂

第一個環節:看一看,激發創作興趣。

這個環節我以一個魔術師的身份出現,通過“瓶子變變變“的魔術遊戲,吸引幼兒注意力,通過瓶子前後變化發現瓶子的外觀和作用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這時,老師順勢介紹:“有的瓶子上還藏着故事呢!你發現了嗎?”引導幼兒發現瓶子的主題式裝飾,初步感受到不用的瓶子也可以變成美麗的藝術品,讓幼兒感受瓶子“變廢為寶”的美,激發了幼兒的創作興趣,為下一個環節動手創作做好鋪墊。

第二個環節:想一想,整理操作思路

在欣賞完瓶子前後的變化後,小朋友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同時被激發出來,他們迫不及待地要求也來嘗試一下。我以“你想讓瓶子有什麼變化?”“你想要什麼材料裝飾瓶子呢?“讓幼兒通過講述來明確裝飾的不同方法,為接下來的動手操作整理好思路。

在這個環節中我認為讓孩子們説出自己的創作設想和製作思路,是很非常有必要的,原因有2個,第一,它可以幫助孩子明確主題,為創作提供內容。第二,它可以幫助能力弱的孩子拓展思路,吸納別人的創意的同時,確立了自己的主題。

五、做一做,動手探索創作

《綱要》中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要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已有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用適當的方式給予幫助和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過多地去説教,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孩子。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大膽創作出與眾不同的、有個人特色的作品來,在肯定大部分幼兒創作的基礎上,重點觀察指導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允許他臨摹範例上的有的內容,也可以允許他學習同伴的作品,更多地是教師用語言去幫助他開導思路,“你平時會畫什麼,今天都可以畫在瓶子上”“你想做什麼?老師幫你做一個形狀,你來添,使它變的更加漂亮。”這個環節,老師要善於觀察操作過程中主題較鮮明創作內容典型的案例同全體幼兒分享,引導幼兒完成作品。

這一環節既包括活動的重點,又含有難點在裏面,在教師的細心的觀察和正確的引導下,活動的難點主題式裝飾,很輕鬆就可以克服了。

六、講一講,分享交流作品,體驗成功快樂

《綱要》指出“幼兒不會獨享個人的成功,他們總喜歡想方設法與他人分享,讓別人接納並期待別人給予的讚賞。”我們知道,作品是幼兒表現內心世界的載體,是幼兒表達情感的特殊語言,我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誰願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呢?”為孩子們搭建了彼此交流展示的平台,讓幼兒在與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和驕傲。

七、延伸活動:

1、在自由活動中,繼續讓幼兒製作,並引導幼兒發現不同材料裝飾後的瓶子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貼了膠泥的瓶子能做花瓶用,寬口瓶可以當筆筒,用顏料裝飾的瓶子可以放進豆粒做響筒等等“

2、繼續在班中開展各類“變廢為寶”的製作活動。

3、結合活動中幼兒個體能力進行提升,投放各類操作材料在美工區,提升幼兒綜合運用能力,由本次的個人創作過渡到集體創作。

整個活動,我遵循着讓孩子“做得開心,做得自由”的理念為原則,以《綱要》精神為依據,以“來之幼兒,還之幼兒”為突破口,使幼兒的操作能力、創作能力、語言表達力、環保意識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我們不一定能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創造家,但我們一定要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創造的精神,讓我們人人都愛上創造!

大班藝術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為了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大班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在這次活動中我以中國傳統藝術——臉譜作為欣賞對象,旨在讓幼兒瞭解中國的傳統藝術。 傳統藝術是美術欣賞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我們可以用傳統藝術鮮明、獨特的作品風格來拓展幼兒創作思路,達到欣賞、表現美的目的。同時也能讓幼兒進一步瞭解中華藝術寶庫中的各種奇葩,懂得欣賞、熱愛我們的民族藝術。臉譜是中華民族藝術中的瑰寶,它濃烈的色彩,鮮明的藝術風格很容易吸引幼兒,因為這樣的內容正符合了幼兒對色彩敏感的心理特點。同時,臉譜中優美流暢的線條,讓幼兒繪畫的筆觸變得靈活,擴大、誇張表現的五官滿足了幼兒喜歡錶現新奇的思維。除此以外,臉譜中明顯的對稱裝飾,對幼兒創作思路中的邏輯性作了進一步的要求。將臉譜進行裝飾能夠從臉譜的選色中逐步讓幼兒感受主色與配色的映襯效果,為幼兒在今後作畫中有選擇地安排色彩表現主題情感作了一個鋪墊。因此,活動設計《五彩臉譜》是一個較綜合性的活動,它將美術目標中對色彩、線條、裝飾等多個要求較自然的揉進一個內容中,使幼兒通過一個主題內容獲得了較好的發展。

2、目標定位:

新《綱要》指出:“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的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中應有愉悦感和個性化的表現,教師要理解並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覺和體驗。”因此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遵循可接受性原則和發展性原則我指出了以下目標:

(1)在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激發創作興趣。

(2)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誇大表現臉譜特徵。

(3)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願望大膽創作,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力、想象力和創作力。

3、活動重點、難點:

(1)幼兒對對稱圖案特點的感知與理解。

(2)指導幼兒以鼻子為中心,左右畫上對稱的線條、圖案或色彩。

(3)探索臉譜配色的有效方法。

4、活動準備:

(1)家長工作:跟幼兒一起欣賞京劇演唱的VCD或錄音,如:《京劇聯唱》,收集臉譜工藝品、掛飾等。

(2)資料收集:收集與中國戲曲相關的資料,京劇文化素材的整理。

(3)環境創設:在教室裏佈置各種京劇臉譜的畫面,小圖片、掛飾供幼兒欣賞,加深幼兒對京劇的認識。

(4)物質準備:提供多種形象的京劇臉譜、面具供幼兒欣賞製作。

(5)心理準備:體驗京劇臉譜藝術美,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説教育對象:

大班幼兒曾經接觸過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如:人物畫《我的自畫像》、《我的好夥伴》、折剪畫《魚的一家》、《美麗的大公雞》、拓印畫《秋天的水果》、《樹葉寶貝》等,但對於對稱圖案畫涉及較淺,最近在開展的《中國娃》主題活動中,我們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感受我國的國粹——京劇,其中京劇臉譜濃烈的色彩,鮮明的藝術風格引起了幼兒的關注,因此,我們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需求,展開了以下一系列的活動。

三、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在引起興趣後操作,主要是對京劇臉譜的輪廓描繪,幼兒在此活動中能夠對京劇臉譜有更感性的認識。第二次操作是對京劇臉譜的構線畫,瞭解臉譜的部分對稱特點。

2、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展示給孩子看,讓他們有直接的感受。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觀看京劇花旦的表演錄像與圖片,讓幼兒在現代化教學手段下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並真實的感受這一國粹藝術。

3、情境教學法:在活動中適時的加入幼兒表演的過程,幼兒充分的欣賞藝術給人帶來的快樂,教師對幼兒賞識的激勵,使幼兒對此活動有了更快樂的體驗,活動《京劇花旦戲》讓幼兒在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悦。

4、互動法:讓每個幼兒都動起手來,有師幼兒互動、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説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幼兒能主動積極的參與探索活動,選擇方法很重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我在學法指導時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創造適宜的條件,讓幼兒在認知能力、動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運用方法有:

1、觀察法:通過對京劇演出錄像及臉譜圖片的觀察,提高了幼兒對事物的分析能、想象思維的發展。

2、操作法:讓幼兒通過構線畫了解京劇臉譜的輪廓描繪過程及臉譜的對稱特點。

3、展示法:讓幼兒在展示自己的作品過程中真正體驗京劇藝術給人帶來的快樂。使幼兒在表現、交流中分享探索繪畫的過程和結果。

五、説活動程序

(一)觀察討論導入:

你們知道以前的臉譜可以分幾種?(4種)哪4種?(黑臉、白臉、紅臉、藍臉)臉譜是一種神奇的化粧,你們知道臉譜是什麼時候化的粧?(唱京劇的時候)討論:

1、臉譜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畫家把它做成藝術品掛在家裏,所以現在的臉譜有非常多的顏色。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你們根據它的顏色給臉譜取個名字。

2、教師逐一出示紅臉、藍臉、綠臉、黃臉。臉譜是一種化在臉上的粧,我們來找一找臉譜與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面,五官有了變化)。(引導幼兒討論顏色如何變,五官有些什麼變化,臉上的塊面是如何分的,為什麼要這樣分?)

(二)聯想創作

今天我們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提示:

1、心裏先想好,今天你要畫一張什麼顏色的臉。

2、化粧的時候要仔仔細細,千萬要把臉畫得兩邊對稱。

3、臉譜上還有許多彎彎的線,什麼地方要塗眼影,什麼地方要塗胭脂要告訴大家。

4、你的五官變了沒有,變成了什麼?(相互欣賞幼兒作品,促進生生互動)

5、顏色要有深有淺,找一找誰是大藝術家。

(三)引導評價

教師隨機抽取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你畫的是什麼臉,請其他幼兒説説同不同意,為什麼同意,為什麼不同意?(從主要顏色上進行講評)

(四)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運用設計的各種京劇臉譜進行戲曲表演,體驗中國戲曲藝術給人帶來的快樂。

2、舉行京劇臉譜化粧會。

大班藝術説課稿13

一、説教材

我先説一下教材,《各種各樣的車》是本階段開展主題活動《來來往往》,車在生活中與孩子的關係密切:孩子週末遊玩需要車,上學較遠需要車,大車、小車、公共汽車,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車子。而且孩子對車的興趣非常濃厚,通過對車子的進一步瞭解,藉助各種車子的模型和圖片等相關信息,讓孩子對各類車的外形特徵及特殊車輛更全面的瞭解,使孩子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進一步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積極性。

二、説目標:

目標定位: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預定了本活動的目標:

1、觀察汽車的外形特徵與圖形的聯繫,嘗試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等圖形組合來變現汽車。

2、體驗對繪畫的活動的樂趣。

三、説重難點:

活動的難點是:嘗試用圖形寶寶大膽設計各種各樣的車。重難點的突破在於孩子是在熟悉各種車輛的外形特徵及特別之處,運用所學過的圖形寶寶來組合成的車輛。

四、説活動準備:為使活動目標更好地達成,需做以下準備:

知識準備:已認識並能畫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等圖形;認識常見車輛的基本結構。

物質準備:利用汽車圖片及模型佈置"汽車展"。

説教法:

教要有法,本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探索法"、"討論法"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去觀察去思考,下面我對所運用的教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1、直觀、探索法:利用參觀"車展"讓幼兒更直觀去觀察各種各樣的車,讓幼兒通過視、觸覺獲取有關汽車種類和功能。更直觀瞭解各種各樣車的外形特徵,幫助幼兒提升原有的經驗,又為後面的繪畫做好知識準備。

2、討論法:幼兒通過交流各種各樣的車達到共同學習,通過討論充分發表對汽車的外形特徵及功能。引導幼兒通過自由和集中交流,()大膽和同伴、老師對自己所瞭解的各種各樣的汽車進行交流討論,使幼兒的認知、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説學法

為了讓幼兒的學習更具有實效性,採用的學法主要有:多感官參與法、體驗法

1、多感官參與法:《綱要》提出:要讓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過程和結果。通過引導啟發幼兒用多種感官去學習、探究,增進對各種各樣的汽車的認識。

2、嘗試法: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圖形的組合繪畫出的各種汽車,使他們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五、説教學程序

遵循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原則,來突破並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實現活動目標。

1、自由參觀車展

本環節將帶幼兒進入情境,讓幼兒帶着問題:展覽會上的車,你喜歡哪一輛,它是由哪幾個圖形組成的?有什麼功能?"讓孩子有目的的去觀察和思考。

讓幼兒在與同伴玩的過程中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的車的名稱、外形特徵以及這輛車的功能。目的是讓幼兒圍繞教師的問題,與同伴的積極互動,不僅豐富了幼兒對汽車種類的認識,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了解各種各樣車的興趣,同時也給幼兒敢説、樂説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2、分享與交流

幼兒看、玩之後,一定很想把自己知道的説出來,就讓幼兒拿着自己認識的模型玩具汽車進行集中交流。幫助幼兒把之前的零碎知識加以整理、整合。因此這一環節需要教師細緻地引導,使幼兒能較完整地表達自己認識的車的名稱、外形特徵以及車有的功能。同時老師還要把汽車的基本特徵加以小結,提高了幼兒的思維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的達成主要採用幼兒經驗的交流分享和老師的整理、更直觀地瞭解汽車的外形特徵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為活動難點做好鋪墊。

大班藝術説課稿14

一、説教材:

本次活動是一次大班的遮擋畫的繪畫活動。遮擋畫的教學是要引導孩子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物體之間的前後位置,以及相互遮擋的關係。因為作為大班孩子來説,他們原先對物體之間的空間關係上是一種主觀的想象的關係,對他們來説,每一件物體都是看得見的,所以,他們可以把前面的物體進行"透明",把後面沒有看見的部分也完整地畫出來。這就是大班孩子在空間知覺上的特點。但是,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去發現物體之間的這種前後位置、相互遮擋的關係。要引導孩子去發現"見"與"不見"的存在,看不見部分不需要畫出來,幫組幼兒解決"知"與"見"的矛盾,這就是我們遮擋畫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

本教材是我們互助組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幼兒的現有水平自己設計出來的一個繪畫活動。

因為大班幼兒已經學會了畫動物,表現大樹。所以我們本次活動的重點可以放在表現遮擋關係上。另外,原先我們設計畫類似於《捉迷藏》這樣的畫,但是考慮到那種畫的構圖一般會有散點式構圖的可能,為了使畫面的美觀,構圖的藝術性,所以我自己設計了一次《大老虎來了》的活動。這是一個近景的表現。大樹可以一直畫到畫面的頂端,又能將動物畫大,更容易表現遮擋關係。同時畫面也更好看。

二、説活動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活動的性質,以及本班孩子的繪畫水平,我們設計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物體之間的遮擋關係。

2)嘗試用跳線法和添畫法表現物體之間的遮擋關係。

3)大膽作畫,細心畫出遮擋部分的畫面。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物體之間的遮擋關係,在繪畫中表現出遮擋關係。

活動的難點是用跳線法和添畫法表現出遮擋關係。

三、説活動準備

本次活動我們的準備分為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

物質準備主要是我們通過四個人的研討,精心製作了教具。我們的教具有一幅演示的畫面,主要是幫助幼兒理解老虎和大樹,大樹和猴子之間的遮擋關係。這幅畫的背景也是我們通過精心挑選的,主要是讓幼兒感受到森林的景色,可以激發幼兒表現出森林的情景。另外是一張現場示範的畫,現場示範的畫,我們在研討中也考慮到大樹的畫法,葉子的表現方法,大老虎的畫法(頭朝左比較好畫)、猴子到底遮住多少孩子才易於表現等等問題。以及作畫的紙用豎着畫的方式比較合適。

幼兒的知識準備主要是事先已經學會動物(老虎和猴子)的畫法,初步會畫大樹。

在知識準備上,更主要的是執教者自己對幼兒遮擋畫的理解。為此我們也特別進行了相關的理論學習,在網上找了很多有關幼兒遮擋畫的心理髮展研究的文章。比如西南發展與人才資源研究院,西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高雪梅等老師撰寫的《幼兒遮擋繪畫的發展研究》、《幼兒遮擋繪畫的表徵策略與其內在機制的探討》、其他幼兒園教師撰寫的《解決幼兒美術中"知"與"見"矛盾的策略研究》、《幼兒遮擋繪畫的表徵策略及其影響因素探析》等。通過這些文章的學習,建立了對遮擋畫的理論,從而可以更好的指導自己的遮擋畫教學。

四、説環節的設計

1、開始部分

本次活動,我們設計的環節是先通過故事來引出主題。故事是自編的,聽故事的目的一是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二更是通過故事內容,讓幼兒對老虎和大樹、大樹和猴子之間的遮擋關係引起重視,從而知道在作畫的過程中表現出來。所以我們的故事也是精心設計的。

2、基本部分

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在本環節突破重點,解決難點。

在這個部分,我們先是把本次活動的任務交待給幼兒,提問:喜歡這張照片嗎?想不想畫出來?引發幼兒主動參與到繪畫活動中。然後又拋出問題:怎麼畫?先畫什麼?後畫什麼?把幼兒的思維引導思考今天的繪畫重點上來?

對於遮擋關係的理解,我們主要是通過故事的講解和教具的演示,以及提問的方法幫助幼兒直觀地理解老虎和大樹、大樹和猴子之間的遮擋關係。讓孩子再次重視這種遮擋關係,從而會在繪畫中表現出來。同時也是突出本次活動的重點。

在幼兒的認識上建立了遮擋關係之後,接下來則是操作上的表現,我們通過示範講解的方法,再次幫助幼兒明確正確的表現方法。我們要告訴幼兒的是跳線法和添畫法的繪畫方法,這種兩種方法的運用可以很好地幫助幼兒表現出遮擋關係。這也是我們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的策略所在。在活動中,我們也可以直觀地看到孩子們在運用這種方法,而且對遮擋關係的表現也能有效地進行。

然後花較少的時間(大約1、2分鐘),在構圖方面,在繪畫的一些注意點上,再對幼兒進行提醒,幫組幼兒順利地完成今天的繪畫任務。

在幼兒作畫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對幼兒進行指導,瞭解孩子的作畫的現狀,及時發現問題,思考對策,隨時進行輔導,掌握個別幼兒的情況,對錶現上有困難的幼兒進行適當的個別輔導,以幫助他們完成作畫過程。對幼兒中有好的表現的,通過合適的方法進行提倡,引導其他孩子進行同伴學習,共享學習成果,使作畫活動達到更好的效果。

3、結束部分

本次活動的講評部分,我們是放在幼兒對遮擋關係的表現上進行講評。幼兒通過看自己的作品,通過老師的分析,然後更加明確了正確的表現方法,更清楚地理解遮擋關係的表現策略。同時也表揚畫面漂亮表現大膽的作品,使幼兒獲得成功感,激發下次作畫的興趣。

五、研討過程介紹

本次研討,我們一共進行了四次研討和兩次試教。研討的過程也是我們不斷改進設計的過程。

第一次是遮擋畫理論學習,選材。

第二次是教具製作,教案修改。

第三次是第一次試教後的研討。

第四次是第二次試教後的研討。

第一次試教之後,我們發現孩子必需的知識準備(我們對孩子現有的作畫水平進行了分析),以及教具的操作上如何更加有效(開始我們是一個個出示,後改為一次性出示,分別演示),我們還修改了目標,修改了環節的設計。

第二次試教之後,我們再一次對環節進行了修改,對教師的示範畫進行了更改(包括老虎的朝向、猴子的位置),以方便幼兒作畫。

最後,我們還對一些細節的部分再三思考,不斷修改完善。今天是我們經過研討後的教學活動展示,希望各位老師聽了之後,對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給我們更多的指教。

大班藝術説課稿15

説教材:

《坐上我的小飛船》是《幼兒園整合性家園共育資源包?成長快樂》裏大班下冊裏的一個音樂活動。樂曲歡快活潑,歌詞簡單易記,適合大班幼兒學習。

本次活動中我結合《指南》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以下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創設,激發幼兒學習音樂以及對神祕太空探索的興趣。

2、幼兒嘗試創編邀請舞動作和部分歌詞,感受音樂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3、體驗跳集體舞的樂趣。

這三個活動目標的設置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即感性認識—實踐積累—理解昇華。根據幼兒特點,設定培養幼兒學習音樂以及對神祕太空探索的興趣和幼兒能自由創編動作和部分歌詞為重點,同時幼兒能自由創編動作和部分歌詞也是難點。

説教法

記得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説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指南》中又説“每個幼兒心裏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用到了以下方法:

1、遊戲法——激發興趣,快樂學習。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引導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4、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説學法

1、遊戲法——積極主動,學玩結合。

2、觀察法——自發感知,自主認識。

3、合作法——相互交流,共享成果。

其中游戲法很重要,因為幼兒的有意注意時間比較短,要用遊戲去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樂中求學。

説活動過程

一、遊戲情境導入:觀看視頻

師播放“神九”發射成功的視頻,幼兒觀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先用精彩的視頻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對本次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師:小朋友在這個片段中看到了什麼?請舉手來説一説。

(根據小朋友的發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其對太空的祕密有進一步去探索的興趣。)

二、遊戲活動準備:根據歌曲,幼兒創編動作。

1、演唱歌曲《坐上我的小飛船》。

我們不是學過一首歌就叫《坐上我的小飛船》嗎?現在咱們一起表演一下,好嗎?(師幼完整演唱一次)

2、幼兒創編動作,師指導。

老師播放音樂,幼兒自由創編舞蹈動作。同時,教師可巡迴指導,及時表揚動作優美的孩子,並請跳得好的幼兒給大家表演。

(《指南》中指出:藝術領域裏,幼兒“能用律動或簡單的舞蹈動作表現自己的情緒或自然界的情景”,我設置這個環節就是讓幼兒互相合作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3、整理動作。

三、遊戲活動過程:創編歌詞,跳邀請舞“坐上我的小飛船”。

1、幼兒兩人一組,嘗試結伴舞蹈完成表演。

(《指南》中指出,幼兒在“藝術活動中能與他人相互配合”,因此在這一環節中,讓幼兒和自己喜歡的夥伴一起來完成邀請舞。)

2、增加朋友(提升難度)。

師講解玩法:幼兒抽取自己喜歡的卡片,如果卡片上有“飛行員”的頭像,就扮演“飛行員”,帶上“飛船”的圖片站在圈內扮演邀請者,其他幼兒站在圈外扮演被邀請者。(邀請者人數比被邀請者人數少。)

(對於大班幼兒來説,各方面能力都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這一環節就是一個綜合的表現與挑戰,讓幼兒知道活動中有規則,必須遵守等。)

3、幼兒抽取卡片,在相應的位置上站成圓圈。

4、播放歌曲,師幼一起跟隨音樂舞蹈。

5、引導幼兒創編部分歌詞,再進行舞蹈。

師:歌曲裏唱到“小朋友,快快來”,你還可以邀請誰呢?歌曲裏唱到“坐上我的小飛船”,你還可以邀請別人幹什麼呢?歌曲裏唱到“穿過雲,繞過山”,你們還可以看到什麼呢?歌曲裏唱到“月亮上面去遊玩”,你們還可以去哪裏呢?和你的朋友商量商量。(教師巡視並瞭解孩子們的想法)

(讓幼兒聯繫生活實際,發散思維,創造性地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理解。)

6、選取個別動作和歌詞替換原來的並完整表演。

7、老師小結。

四、遊戲活動延伸

1、觀看“神舟九號”成功發射的完整過程,講講自己知道的有關太空的祕密。

(首尾呼應,讓幼兒對太空的祕密有所瞭解,最大限度激發其好奇心。)

2、和家人以及其他好夥伴跳邀請舞。

(促進家園共育,讓幼兒感受到親子活動的快樂。

大班藝術説課稿16

王老先生有塊地

一、説設計意圖

為了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源泉,掌握表達感情的工具,使幼兒能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我們大班教研組經過研討圍繞我園目前上音樂活動中能讓小朋友熟記歌詞,並有感情的演唱,設計了這節課。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定目標為:

1、通過演唱歌曲,能夠感受歌曲給孩子帶來的快樂。

2、理解歌詞內容,熟記歌詞,並能有感情的演唱。

3、用樂器來感知音樂中的節奏。

三、説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詞內容,熟記歌詞,並能有感情的演唱。活動難點:用樂器來感知音樂中的節奏。

四、説活動準備

圖片、歌曲磁帶、打擊樂樂器。

五、説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玩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節活動教師除了以親切、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在當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有:導入法情境、演示法、交流討論法、啟發聯想法、情緒體驗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六、説學法

我創設了一個學習的氛圍,引導幼兒自主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去感受、體驗樂曲,並根據樂曲作出他相應的反應,在“玩中學,學中玩”,儘量營造寬鬆的環境,讓幼兒樂學。

七、説教學程序

根據欣賞的一個過程以及每節活動的一個循序漸進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的幾個環節:

1、以故事導入,目的想吸引幼兒的興趣。

2、欣賞樂曲

在此環節中,我沒讓盲目的去聽歌詞,而是我讓孩子帶着問題去欣賞。

3、在情境中記憶歌詞。把歌詞變成一幅圖畫,讓孩子更好地去理解和記憶歌詞。

4、聽音樂試着打節奏為用樂器做準備。

5、最後進行樂器表演,從中感知節奏並體驗快樂。

八、説反思

大班藝術説課稿17

新《綱要》上説:“要引導兒童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給兒童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兒童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台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海濱城市,這裏的孩子們都見過大海,能經常和家人一起到海邊游泳、玩耍,所以,他們對於大海有着非常豐富的感性經驗。特別是海面上此起彼伏的海浪和“嘩嘩”的海浪聲,更是給孩子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我選擇《大浪和小浪》這個活動內容。

《大浪和小浪》這一活動是根據新綱要中對藝術領域的要求而設計的,活動的設計是為了體現幼師寓教於樂、兒童寓學於樂,各領域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兒童主動發展的教育理念。在整個活動中體現了師幼互動,幼幼互動的原則,使活動氣氛輕鬆自由又具有藝術性。總的來説,本次活動可以用三個“快樂”來概括:創設快樂的活動,營造快樂的氣氛,引導兒童快樂大膽地表現。

一、説教材

(一)內容的選擇

新《綱要》上説:“要引導兒童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給兒童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兒童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台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海濱城市,這裏的孩子們都見過大海,能經常和家人一起到海邊游泳、玩耍,所以,他們對於大海有着非常豐富的感性經驗。特別是海面上此起彼伏的海浪和“嘩嘩”的海浪聲,更是給孩子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我選擇《大浪和小浪》這個活動內容。

(二)目標的制定

兒童是在藴涵豐富審美的刺激中成長起來的,能在適宜的環境中選擇並獲取適合他們發展的信息,並主動地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出來,以展現他們的個性。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辨別音樂的低潮和高潮,通過適當的方法表現音樂不同的力度。

2、感受音樂中情緒起伏的變化,盡情地融入遊戲情景,在音樂中情緒宣泄得到平衡與滿足。

(三)活動的準備

根據大浪和小浪的特點,我選取了兩段不同性質的音樂:小浪的音樂輕柔、緩慢並以還浪聲作背景,聽後給人以非常優美、舒適的感覺;大浪的音樂比較急速,聽後頓時能激發兒童的情緒。為了給兒童創造一個逼真的環境,我選擇了藍色的綢布來輔助兒童進一步理解音樂,讓兒童的情緒得以宣泄。

二、説重點難點

(一)重點: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兒童用適當的方法表現音樂不同的力度。活動前,兒童對大浪小浪已有了一定的感觀經驗,通過了兒童之間的談話、幼師的朗誦講述、音樂的欣賞、身體動作的表現、遊戲等形式,兒童對大浪小浪音樂不同的力度有了較深的理解。

(二)難點:活動的難點是能合着音樂節拍玩遊戲。特別是大浪的音樂,速度快,又易激起兒童的情緒,兒童在興奮的狀態下很容易忽視音樂的節拍自玩遊戲,所以在欣賞理解音樂後,幼師還要用適當的語言提醒兒童,用鼓勵表揚的語氣來引導兒童,從而解決難點。

三、教法學法

整個活動結合了各類教育功能,把語言、藝術、健康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啟發兒童熱愛大自然,積極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一)正確示範法

示範法對老師來説是示範,對兒童來説是模仿。兒童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因此在音樂教學中適當提供正確的、熟練、富有表情、能正確體現作品音樂形象的示範,供

兒童模仿,在音樂教學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法,但一個兒童都是具有與眾不同的天資,都有創造的需求,所以示範要適當,不能只讓兒童單純機械和模仿,排除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更不能排除兒童對主體對元素的能動發現以及不同於他人的獨特的組合能力。

(二)遊戲法

大班時期,我們能明顯的感受到兒童對音樂方面的喜好。通過觀察發現,兒童在户外活動或與小朋友遊戲時,會不自覺的唱起歌曲並隨之蹦蹦跳跳,所以我選擇了遊戲化的教學方法。兒童可以在玩中學會音樂遊戲,這種邊玩邊學的教學方法,使兒童玩得高興,學得輕鬆。

四、活動流程

(一)説説海的故事

激發兒童通過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談話,為下面欣賞音樂及創遍動作做好鋪墊。

(二)欣賞分析音樂

讓小朋友欣賞音樂,老師配合朗誦講述一段海浪情景,語調與音樂情緒協調。老師運用表情引導兒童感受音樂力度、情緒發生變化,用手勢幫助兒童理解音樂旋律。

(三)舞蹈《大浪和小浪》

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兒童用自己創編的動作進行舞蹈,給兒童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兒童用不同的動作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

(四)遊戲《大浪和小浪》

運用藍綢進行遊戲,不僅提高了兒童的合作能力,又能讓每個兒童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兒童的情緒高漲,他們能在遊戲中宣泄情緒得以滿足。

大班藝術説課稿18

説教材:

1、教材來源:歌曲《拉拉勾》是《家園共育資源包》中大班下學期的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生動的描寫了兩個小朋友之間因發生了矛盾,從生氣到和好又高興起來的表情和動作。

2、活動目標:歌曲運用了切分音和休止符來表現幼兒的情緒變化,因此把握好這些也是學好這首歌曲的關鍵,因此我設置了以下目標: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後兩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運用眼神、動作、表情與他人交往。

(3)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培養幼兒愛護動物,和動物作朋友的情感。

3、活動重難點:《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因此我將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後兩部分作為重點,探索在歌表演中運用眼神、動作、表情與他人交往作為活動難點。

説教學方法:

《綱要》中指出:“音樂教育不是説理的方法,而是通過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感受,陶冶情操,豐富幼兒情感,啟迪幼兒智慧,培養良好的個性。”在組織活動時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方法:

(1)音樂欣賞法:我首先完整播放歌曲,讓幼兒進行聆聽、感知歌曲內容,激發其學習興趣。

(2)演示法:我通過範唱讓幼兒對歌詞以及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理解,以便幼兒更好把握歌曲的情緒變化。

(3)練習法:學唱歌去,讓幼兒感知切分音和休止符,並用這些去表現歌曲的情感,以此突破活動的重點。

(4)律動教學法:我讓幼兒合作創編動作,讓他們把歌曲內容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以此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

(5)遊戲教學法:孩子們喜歡把一切活動都變成遊戲的形式讓他們學習。因此我設計了“我們都是好朋友”的遊戲,讓幼兒戴上動物頭飾做遊戲,既對歌曲內容進行了鞏固,又滲透了愛護動物的情感。

説教學過程:

一、遊戲情境導入——情景表演:我不理你了。

1、兩名幼兒表演為了玩玩具鬧矛盾的場景,師幼觀看。

2、討論: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間發生矛盾,你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

3、引出活動內容:《拉拉勾》

(本環節的設置是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把幼兒帶入本次活動的情境中來。)

二、遊戲活動準備——幼兒學唱歌曲《拉拉勾》

1、老師播放歌曲《拉拉勾》,引導幼兒重點關注歌詞內容。

請你們仔細聽一聽,老師的歌裏唱了些什麼?

2、教師範唱歌曲,引導幼兒重點關注歌曲中的情緒變化。

教師:你們感覺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在情緒上有什麼不同?

3、教師引導幼兒初步學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處,教師要有較明顯的動作暗示。

4、教師引導探索用兩種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後兩部分(用斷頓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輕快的唱法演唱後半部分。)

5、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表情來表現歌曲內容,重點創編動作:生氣、不理睬、翹嘴巴。

(讓幼兒通過聆聽,感知歌曲情緒,並能在演唱時用切分音和休止符去將其表現出來,最後創編動作,用肢體語言加以鞏固和表現,做到理解透徹,表達準確。)

三、遊戲活動過程——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遊戲説明:全班幼兒分成兩部分,圍成裏外兩個圈,外圈幼兒戴上頭飾,面對面站好。音樂《拉拉勾》響起時裏圈幼兒一邊自編動作一邊走,等到了“我們又做好朋友”時停下來和對面的幼兒擁抱。可重複遊戲,讓每個幼兒都能找到動物朋友。

遊戲規則:裏圈幼兒在音樂響起時沿順時針方向走,當聽到“我們又做好朋友”時必須停下來和對面的小朋友擁抱,犯規的幼兒活動將被淘汰出局。X局(重複次數以實際情況而定)後不犯規的幼兒為勝利者。

1、師幼開始遊戲。

2、老師總結遊戲,給優勝者發“小星星”以示鼓勵。

(這個遊戲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在遊戲中對歌曲進行了鞏固的同時,又理解了我們還要和動物做朋友,保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延伸:

1、和家長或者同伴一起玩歌表演:拉拉勾。

2、分享和好朋友、動物朋友友好相處的辦法。

(設計和家長同伴玩遊戲,是為了加強幼兒的親子關係,多認識朋友。分享和朋友、動物友好相處的辦法,是為了讓幼兒從小學會和諧友好的和朋友相處。)

大班藝術説課稿19

一、設計意圖

在進行五大領域課程教學中,《臉譜藝術》一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課堂上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我想何不根據孩子的興趣點出發。進行課的延伸活動。在前兩節課中提到京劇臉譜是我國傳統戲曲中角色臉部的化粧,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以這個為根基,何不利用真實臉部化粧的教學形式,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讓幼兒在寬鬆遊戲的藝術形式中感受,體驗化粧的樂趣。同時打破了藝術在紙上創作的一貫方式,讓幼兒在真實的體驗中去感受美創造美,抒發美的情感。因此我選擇了設計臉部化粧,《京劇臉譜》這一藝術教學課。

同時課程教學過程分為三部分:

(一)《臉譜藝術》

(二)製作京劇臉譜

(三)臉部化粧《京劇臉譜》

本節課為課程的第三部分

二、活動目標

《綱要》中指出:“藝術活動的目標為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因此根據大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目標如下: 1鼓勵幼兒大膽地在臉上創作京劇臉譜。 2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三、重點、難點

用對稱的方法大膽而有創意地在臉上創作臉譜。

四、教學活動準備

京劇臉譜面具,多媒體課件。化粧中用的人體彩筆、胭脂、口紅、鏡子、攝像機、毛巾等。

五、教法、學法

教法主要採用表演引入法、多媒體示範法、遊戲示範法,時刻體現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適時引導與指導的教學方法。

學法主要採用幼兒合作交流,自主大膽表現,以發展幼兒為主的理念進行教學。

六、活動過程

(一)創設環境、興趣引入

利用前一節課的製作臉譜面積及京劇臉譜音樂的播放佈置活動室,營造京劇藝術的氛圍。

(二)欣賞幼兒的表演

請我園一位會表演京劇的幼兒化好粧穿好戲服進行《説唱臉譜》的表演,進一步引發幼兒的興趣。

(三)教師引導幼兒前兩節課中的已有經驗和對京劇臉譜的瞭解,重點利用課件中播放的臉譜藝術,誇張、對稱、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含義進行鞏固加深提升幼兒對畫京劇臉譜的興趣。

(四)化粧臉譜體驗創作的快樂

教師引導化粧臉譜的步驟,以一名幼兒為實例,重點強調對稱的臉譜畫法(以鼻子為中心軸,左右對稱),從中攻破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幼兒瞭解對稱美。

(五)幼兒自主探索,化粧臉譜

在幼兒創作時可自主選擇分組,即可自主化粧,也可以兩名幼兒合作化粧創作臉譜,教師從中適時的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六)分享快樂、體驗快樂

1、教師將幼兒的創作過程及成果攝錄下來,作品完成後可讓幼兒講解創作的意圖及想表達的想法,讓幼兒體驗創作的快樂。

2、播放攝錄的記錄片進行展示、欣賞、體驗抒發自己對美的情感。

大班藝術説課稿20

一、説教材。

這是大班藝術領域的一節手工活動。活動是讓幼兒利用舊掛曆、海報、傳單紙進行創意製作手提包。製作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剪、折、粘等方法使自己的手提包漂亮時尚。在創作過程中體驗成就感,培養幼兒感知發現美,創造美。

二、説目標。

本節活動共有四個目標:

1、讓幼兒在創意製作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從而愛上手工製作活動。

2、讓幼兒用不同的材料裝飾自己的手提包,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3、再就是材料的選擇讓幼兒變廢為寶,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4、包是為媽媽做得謝謝她的愛,使幼兒懂得感恩。

三、説重難點。

活動的重難點是讓幼兒創意製作與眾不同的包,重點是不能讓幼兒做出千篇一律的包,讓幼兒能夠獨立思維。

四、説過程。

1、活動有媽媽的包引入,主要是讓幼兒觀察包的不同,比如顏色、形狀、大小材質的不同,為幼兒的創意製作奠定基礎,讓幼兒自由發揮自由創作製作出與眾不同的包。

2、製作前觀察手提袋的構造,主要是包的主體和包帶,使幼兒會合理的準備材料,剪包帶、裝飾品。

3、製作完成後,小朋友友之間互相欣賞評價,發現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從而能夠取長補短。

4、評價結束後走秀展示自己的的包,激發幼兒的表現慾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五、拓展延伸。

讓幼兒回家後選則材料繼續裝飾,完成後送給親愛的媽媽。

大班藝術説課稿21

一、説設計意圖

普洱民族文化多元豐富,佤族是雲南的獨有民族之一,而我所實習的幼兒園就在普洱西盟佤族自治縣,每年4月16-18日普洱西盟縣佤族自治縣都舉辦佤族木鼓節。合理地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挖掘本地的優秀民族文化藝術,將其融合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豐富幼兒的認知,從而使幼兒逐漸對本地區、本民族的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我所在實習幼兒園一直嘗試研究的園本科研課題內容。"木鼓舞"是從佤族人民祭祀、生活、生產勞動中演變出來的,是普洱西盟佤族文化中一塊瑰寶,咚咚的木鼓聲和不時的高吭歌聲、歡呼聲,伴着充滿激情的舞蹈,強烈地表現了佤族人民純樸的鄉土情感和執着追求的民族精神。舞蹈節奏強烈有力,聲響渾厚高亢,非常熱烈而具有感染力,能激發孩子參與舞蹈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從佤族最具特色的木鼓舞第三段"敲木鼓"中提煉出適合大班幼兒學習的內容,試圖通過與"敲木鼓"的接觸,讓孩子在熱烈、歡快的氛圍中,感受佤族木鼓舞的藝術魅力。

二、説活動的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因此,整個活動都是在以幼兒前期對佤族民俗風情、木鼓舞的產生背景以及表現風格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根據《新綱要》強調指出"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以及本班幼兒實際情況,我從認知、情感、能力方面設計了適宜的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木鼓舞中相互配合,合作舞蹈的快樂,進而產生對身邊民族文化的喜愛之情。

2、技能目標:初步學習木鼓舞---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鼓勵幼兒大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敲木鼓,嘗試舞蹈創編。

3、知識目標:複習運用佤族舞蹈以甩手、走步和跺腳為主的基本舞步。

三、説活動重點和難點活動重點:

學習木鼓舞---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

活動難點:能結合節奏譜,準確的進行敲打併有所創新。

四、説活動準備定下目標後,我做了如下的精心準備:

1、經驗準備:

①已觀看了影像《西盟佤山》,初步瞭解西盟佤族人民的生活習俗,瞭解木鼓的作用。

②已學會佤族舞蹈以甩手、走步和跺腳為主的基本舞步。

2、物質方面

①和幼兒人數相當的自制小型木鼓與鼓槌;

②音樂《阿佤人民唱新歌》、《加林賽》;

③圖譜一張;

④牛頭貼畫若干。

五、説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新《綱要》中提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運用了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在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為幼兒搭建了一個自我表現,自我創新的舞台,讓孩子們通過發現、欣賞、探索、創新,從而獲得成就感。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的節奏感、樂感、表演及自由創編能力相應得到培養和提高,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舞蹈藝術的憧憬和熱愛!本次活動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如下:

1、示範法:是根據舞蹈的難易,幼兒接受水平及教學階段目的的不同,我採用完整示範和局部示範。示範前對幼兒提出要求,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模仿。

2、練習法:是指幼兒親身參加到舞蹈藝術創編活動中來的一種基本方法,它是幼兒學習舞蹈的基本知識技能,陶冶情感、性格的基本途徑。在教師指導過程中主要採用了基本動作、難點動作、分樂句和完整串排練習方法。在幼兒練習、掌握的過程中,我採用了分組、分角色、單獨練習方法。

(二)學法教學中,根據大班幼兒愛動、愛表現的心理特徵,我以幼兒為主體,以活動為主線,以生活為源頭,創設了多種感受、表現的形式和渠道,讓幼兒自主探究與學習,發展自己的綜合潛能。藉助木鼓,音樂、課件等手段,引導幼兒參與、模仿、表演,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主動學習。

六、説活動流程

好的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積極引導孩子們去探索,去嘗試,讓他們在活動中真正的動起來、跳起來,全身心投入學習過程中,為達到本節課的預期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

(一)活動導入把孩子帶入一種特定的學習環境中,讓幼兒在接近真實的環境中感受輕鬆、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能使他們在愉快的情緒中主動學習。所以我在《阿佤人民唱新歌》的音樂聲中,帶幼兒跳着基本的佤族舞步進入"佤族村寨"(活動室)這樣的形式導入課題。

(二)教師示範,幼兒學習基本動作

(1)首先請幼兒欣賞活動室裏擺放的小型木鼓。

這裏我採用的是啟發提問法,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大膽的想象。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想到的具體事物用語言描述出來或動作表現出來。之後我用簡潔的語言,引出學習內容,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2)教師演示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講清跳木鼓舞的要求:敲的時候注意握着鼓槌的中間,不能傷到旁邊的小朋友;二是在敲木鼓的過程中可加上雙膝彈動;三是在起始部分添加歡呼聲"喔呵|喔呵|"表示歡慶,最後結束時添加"喔呵",動作均為雙手持鼓槌兩側上舉。教師喊口令,練習兩次。這個環節我根據木鼓典型敲打法的難易,大班幼兒接受水平及教學階段目的的不同,我採用完整示範法。示範前我對幼兒提出要求,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模仿,突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學習木鼓舞——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

(3)請幼兒取出鼓槌,站到木鼓前跟着老師學習敲木鼓。

(4)請幼兒六人一組自由組合,分組練習。

(5)鼓勵幼兒進行新的創編,給予幼兒牛頭貼畫獎勵,帶領幼兒一起嘗試表演。這個環節我用的是有針性的別指導法,運用這對於能力較強的幼兒,我從動作美感,自主創編、大膽表現等方面進行個別指導,然後請他個別示範,達到"以強帶弱"、"互相學習"的目的;對於能力稍差的幼兒,我從動作規範、完整連貫等方面給於個別指導,縮小了全班幼兒學習舞蹈的水平差距,增強幼兒對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對本次活動的難點"準確的進行敲打併有所創新"得於突破。

(6)最後播放《敲木鼓》音樂,師幼共同表演木鼓舞:幼兒帶着喜悦的心情,加大動作幅度和力度,添加一些表現激情的動作敲木鼓,教師在幼兒的鼓點聲中跳起木鼓舞中女角的舞蹈動作,進一步豐富幼兒對木鼓舞的藝術認知。下面我給大家展示幾個舞蹈片段。

七、説拓展延伸

將小型木鼓、鼓槌和相關道具投放在活動區角"阿瓦部落",鼓勵幼兒嘗試木鼓的其他玩法。幼兒的興趣未盡,這樣的設計可以引領幼兒繼續學習佤族木鼓舞,為新的藝術活動生成奠定基礎。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懇請各位專家評委指正,謝謝!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大班藝術説課稿22

一、説教材

《茉莉花》是安少版大班下五月份的內容,這是一首旋律優美、傳唱廣泛的江蘇民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它有兩個版本,本教材入選的是最早的版本。《茉莉花》旋律清麗婉轉,富有中國特色,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愛花、惜花,欲採又不捨得採的美好心願表達得淋漓盡致。因此,幼兒在自然愉悦的氛圍中,聆聽樂曲,感受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並用自己的身體動作去表現去體味自然之美、音樂之美。

二、説目標

根據根據《綱要》《指南》的精神和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理論為依據,將本次活動目標設為以下:

1、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2、欣賞中國民歌《茉莉花》,感受樂曲的優美旋律。

3、嘗試用不同的表情、造型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

三、説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通過反覆傾聽、感受音樂,嘗試用柔美、舒展的動作和造型表現音樂。

難點是運用自己的身體動作結伴合作集體造型。

四、説準備音樂圖譜手持茉莉花

五、説教法

1、欣賞法,這是音樂欣賞教學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欣賞法中又分為完整欣賞和分段欣賞兩個層次。整首欣賞,其目的就是保持作品的完整不割裂,給幼兒一種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賞的目的是引導幼兒進一步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內容。因此在活動中先完整欣賞,給幼兒初步的音樂印象;然後再分段欣賞進行深入分析;最後再完整欣賞,讓幼兒音樂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賞析

2、情境法。情境教學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常見的形式,也是孩子們喜愛的活動形式,因此在活動中,通過為六一編排節目,讓幼兒自主探索身體造型,讓幼兒在情境中孩子樂學、願學。

3、直觀法。具體形象思維是3—6歲幼兒的主要思維形式,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指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採用實物讓幼兒直接觀察茉莉花,認識茉莉花。在欣賞歌曲中通過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讓抽象的歌詞變得可感、生動。

六、説學法

教學中我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學法指導,一方面是引導幼兒養成注意傾聽的良好習慣。音樂是時間藝術,要想獲得良好的音樂欣賞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先決條件,只有認真地去傾聽才能正確地感知作品的旋律、節奏、速度和表達的思想內容。另一方面是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讓動作使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另外,由於幼兒的知識水平、理解水平和實際生活經驗都有所差異,每個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通過音樂產生的聯想也都不會一樣。在學法指導中我注意了讓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動中獲得自主權。説説自己的感受、聽聽別人的想法,這樣既有利於自我的發展又有利於幼兒間的相互學習;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經驗又富於音樂作品更豐富更豐滿的思想內涵。這也符合了綱要中"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七、説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大體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出示實物茉莉花,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出示一盆茉莉花,引導幼兒觀察花朵,對茉莉花整體感知,從而導入欣賞歌曲。

第二部分,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優美旋律。這個部分包含四個環節,第一環節,整體感知音樂,並提問幼兒聽完音樂後的感受,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直接情緒體驗。第二環節,分段欣賞歌曲,每段欣賞完後,針對歌詞內容提問,並運用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重點理解第一段表達茉莉花的香,第二段表達茉莉花的白,第三段表達又香又白,滿園花草都比不過。第三環節,看圖譜再次完整感知音樂,感知音樂結構上的勻衡和重複。第四環節引導幼兒根據旋律的婉轉和歌詞的內容來用動作進行表現,重在讓幼兒體驗音樂與情感的交融。

第三部分,探索動作、造型、表情,表現音樂情境。這是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實物茉莉花,感知花朵的位置和姿態的不同。通過老師示範道具材料,感知用身體動作表現茉莉的形態。通過創設為幼兒園六一編排節目,激發幼兒興趣,嘗試個人造型、兩兩結伴、三人結伴、多人結伴進行造型組合。這是活動的難點。幼兒先分段探索練習時,教師根據幼兒的動作進行提煉,幫助幼兒同伴學習後,再跟樂完整表演。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師幼談話,讓幼兒知道茉莉花音樂是不光是在中國傳唱度廣,在世界上都被看成是中國的象徵,激發幼兒喜愛中國傳統音樂的情感。

大班藝術説課稿23

一、説教材

《綱要》中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在美術設計活動中,我選擇了生活中最常見的報紙作為素材,報紙是幼兒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是隨處可見的,我們在幼兒園中也用報紙開展過許多的遊戲活動,如用報紙做過紙球、紙棒等,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在設計此活動時我想到了報紙能搓成條並能捲曲成型這一特性,就設想讓幼兒嘗試用報紙來製作小魚。通過此活動培養幼兒能自主的利用身邊的材料進行美術活動,從而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

二、説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以上設計思路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嘗試用“卷”、“擰”等動作把報紙做成魚的外形,並用彩色紙裝飾魚的眼睛、魚鱗和尾巴。

2、激發幼兒對廢物再利用產生興趣,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重難點:能用彩色紙設計、裝飾魚身和魚尾。

三、説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應教學的需要,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1、經驗準備:在活動前,孩子們對魚的外形特徵有所瞭解,並練習“卷”、“擰”。

2、材料準備:報紙魚範例一個、背景圖一幅,報紙、彩紙若干;圖示材料;雙面膠。

四、説教學法

我在活動中運用了以下4個突破策略,分別是

1、示範講解法:活動中,我一邊出示報紙操作,一邊引導幼兒徒手學習動作“卷”“擰”等方法來製作小魚的外形。

2、圖示法:活動中我出示了製作圖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記住製作小魚的方法,並學習如何看步驟圖製作,為接下來的環節作鋪墊。

3、操作法:集體操作,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學習,掌握本領。

4、因材施教法:在投放材料時,我根據幼兒發展水平不同,有半成品、有原始材料,讓不同層次的幼兒都有發展。

五、説過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以下5個環節:

1、談話導入,欣賞美魚。

(1)猜謎

(2)看視頻“各種各樣的魚”,指導重點觀察魚的花紋和尾巴。

(3)説説自己喜歡的魚的樣子。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活動正是為了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有了興趣,看起視頻來才更專注,交流起來才更有話説。好的開頭為下面的環節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2、觀察範例,學習做“魚”

(1)教師示範製作的過程,引導幼兒徒手學習動作。

(2)把製作的小魚的圖示做出來,為下一個環節做前期工作。

(3)指導幼兒設計尾巴和魚身上的花紋。

(設計意圖:教師的示範和指導,為突破本節活動的重點做貯備。)

3、操作體驗,送“魚”回家。

(設計意圖:幼兒操作體驗做魚的快樂,展示幼兒作品到背景圖上,帶領幼兒欣賞,給幼兒一種整體的視覺衝擊力和美感。)

4、欣賞點評,拓展延伸

出示報紙做成的其他物品。

(設計意圖:由報紙魚引到報紙可以做成其他物品,激發幼兒產生對廢品再利用的興趣,從而達到對幼兒情感教育的目的:保護環境。)

大班藝術説課稿24

一、設計思路:

近期我們班藝術領域開展了國粹京劇活動,我們一直在講關於京劇的一些事情,都知道了京劇是我們國家的寶貝,表演京劇的演員不僅會唱、有真功夫,還有一個很大的本事——在演出之前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化粧、設計各種各樣的臉譜,就是在臉上畫上代表自己角色身份的花紋、圖案,很漂亮的!觀眾老遠一看,就知道是好人還是壞人。孩子們對臉譜就很感興趣,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京劇臉譜》。

二、活動目標:

《指南》中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所以我從認知、實踐、情感三方面進行目標的定位。

1、認知目標:欣賞京劇臉譜鮮豔的色彩和誇張的形象,激發對京劇臉譜藝術的欣賞與表現能力。

2、實踐目標:嘗試用鮮豔的色彩和對稱的圖案設計臉譜面具,發展藝術創造力。

3、情感目標:萌發學習中國傳統藝術的興趣,培養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準備:

我遵循《指南》中對藝術活動的解讀: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

所以我從知識經驗、操作材料和環境創設三方面進行準備。

1、經驗準備:對國粹京劇有初步的瞭解。

2、材料準備:有關京劇臉譜的課件、音樂《説唱臉譜》;空白的臉譜面具,油畫棒;

3、環境準備:活動室張貼臉譜圖片,資料,懸掛臉譜吊飾。

四、活動過程:

《指南》藝術領域“感受與欣賞”目標二“教育建議”指出:有條件的情況下,帶幼兒去劇院、美術館、博物館等欣賞文藝表演和藝術作品。

所以本次活動,我以“參觀小劇院”為線索,貫穿活動始終,嘗試用開放式的活動形式,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活動。從參觀———交流———操作———表演———結束五個步驟來進行活動

過程中,教師及時組織孩子交流,在同伴、師幼的互動中,互享信息、知識,也互相感染着對京劇藝術的喜愛之情;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採用的教法有:談話引導法、互動法、情境體驗法等。在本活動中,我主要通過情景感染,讓幼兒在對劇場環境的感染下激發對京劇臉譜的興趣,在環境薰陶中進行臉譜面具的表現與創造。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根據活動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我在學法指導時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創造適宜的條件,讓幼兒在認知能力、動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運用方法有:

1、觀察討論法:通過對京劇演出錄像及臉譜圖片的觀察討論,激發了幼兒對京劇臉譜的興趣。

2、操作法:讓幼兒嘗試繪製京劇臉譜面具,增強對京劇臉譜藝術的欣賞與表現能力

3、展示法:讓幼兒在展示自己的作品過程中真正體驗京劇藝術給人帶來的快樂。使幼兒在表現、交流中分享藝術創造喜悦。

大班藝術説課稿25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大班藝術《春天的色彩》。我的課程設計意圖是春天到了,孩子們開始了豐富好玩的户外踏青活動,在與幼兒交談過程中,發現孩子們眼中的春天很是美麗,有五顏六色的花,小草發芽了,燕子飛回來了,春天可以放風箏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5-6歲幼兒能向他人介紹所發現的美的事物,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結合我班幼兒在繪畫方面的興趣和能力,特安排了本次教學活動。

本次教學活動共有三位教學目標:

一、情感目標:感受春天的美,體驗繪畫的樂趣;

二、能力目標:能大膽進行線條組合並大膽運用色彩;

三、認知目標:幼兒大膽繪畫,用各種線條繪畫春天。

該活動的重點是幼兒能熟練繪畫各種線條,難點在於幼兒如何將線條進行組合,如何運用色彩。

我的活動準備包括:

一、教具:音樂《春天在哪裏》,U盤,音響;春天景象圖片;

二、學具:排筆、顏料、圖畫本、圍裙各若干。

本次活動教學過程,我將分四個環節開展:

第一個環節是音樂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在本次環節中,我將播放音樂《春天在哪裏》,激發幼兒對春天的回憶,發展了幼兒的記憶力;

第二個環節是圖片展示,分組自由討論。在這個環節裏,我將分兩步:第一步我將組織幼兒談話討論,通過提問春天你看到了什麼,它們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等話題,讓幼兒説出春天的景象,在此過程中發展了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第二步出示圖片,組織幼兒集體觀看春天景象,進一步加深對春天的認識,在此環節中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

第三個環節是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組織幼兒分組進行繪畫,我將適當進行指導,對能力強的幼兒予以肯定,對能力弱的幼兒予以引導,通過此環節幼兒能大膽繪畫發展了幼兒的繪畫能力。

第四個環節是作品交流與分享。我將對部分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幼兒的優點與進步;請最富有創作力的幼兒上台分享自己的創作想法。

教學結束後,我會和幼兒進行活動延伸,將所有的作品一起粘貼在作品欄中,並要求幼兒收集有關春天的實物,投放至區角中。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大班藝術説課稿26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的藝術活動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喚起幼兒的情感體驗,調動幼兒參與藝術活動的強烈願望,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本次活動的創意靈感來自於意大利作家賈恩卡洛·馬克裏的繪本《小黑點·小白點》,故事中黑點、白點的構圖方式奇特,通過點、圈的規律組合,呈現出內容豐富的畫面,能夠喚起幼兒的創作慾望和創作靈感,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體驗自由創作的快樂。

二、學情分析

隨着幼兒認知水平的提高,大班幼兒有意創作的表現突出,逐漸能夠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識經驗,初步理解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發現一些淺顯的規律。他們具有了進行新異想象的可能性,能夠藉助繪畫活動在超越現實、超越自我,甚至超越時空的水平上進行想象,對於事件、情節的表現成為他們美術活動的突出特點。

三、教學目標

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制定了以下教育目標:

1、感知、體驗點圈構圖的藝術表現手法,在黑白對比、點圈對比的作品中獲得創意的靈感和美的感受。

2、運用點圈構圖的方法創作具有一定情節的作品,並能遵循一定的規律進行裝飾和美化。

3、願意欣賞、分享自己與他人的創作成果,並能講述自己獨特的觀點。

四、教學準備

根據本次活動的需要我們主要進行了以下兩方面的教學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具有一定的繪畫經驗,能夠運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物質準備:PPT課件、馬克筆、紙、照相機。

五、教學過程

(一)繪本故事導入,激發活動興趣

活動開始,教師以主人公“小黑點●”的口吻講述故事,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在講述的過程中教師配合PPT自由路徑的動畫,設置每個小黑點的不同動畫效果,激發幼兒參與本次活動的興趣。

(二)觀察畫面構圖,瞭解創作形式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小黑點、小白點的位置變化形成不同的圖案,引導幼兒發現小黑點和小白點的排列規律,進行大膽的猜想,同時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教師首先出示小黑點組成的單一圖樣,利用PPT展現了畫面形成的過程,使幼兒通過觀察,發現並掌握用點畫的形式創作繪畫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出組合圖樣,使幼兒發現圖樣的組合能夠表現一定的畫面情節。

小黑點的出現首先幫助幼兒瞭解了用點作畫的創作形式,而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小白點○”的出現,使活動再次提升了一個難度層次,運用小白點豐富畫面,進行裝飾和美化,此環節運用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把本節活動的難點目標藴含其中,使幼兒能夠直觀形象的瞭解畫面的組成方式,為本節活動重難點的突破做有力的支撐。

在幼兒觀察過後,將幼兒的已有經驗進行整合,強調本次繪畫要改變以往的用線條繪畫的方式,改為用點圈創作的形式,重點突出構圖方式的不同。同時,引導幼兒大膽地想像與構思,“故事中的小黑點和小白點都組成了那些畫面?還可以畫出什麼樣的畫面?在你想象的這幅畫裏面都有什麼?”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大膽説出自己的設想,教師則將幼兒的想象進行提煉與總結,為幼兒的自主創作奠定基礎。

(三)運用點圈畫法,自由表達創作

在幼兒自主創作的環節,再次運用PPT演示了用點和圈的構圖過程,使幼兒進一步瞭解了畫面的形成,對自由表達創作進行了有力的支持,幼兒在音樂的伴隨下自由結伴,將自己構思好的場景大膽地表現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運用點、圈畫法表現畫面內容,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計劃和設想畫出具有一定情節內容的作品。

(四)作品實時分享,活動拓展延伸

在分享環節,教師給予幼兒充分的展示空間,採取個人交流與集體分享兩種形式,先鼓勵幼兒在同伴間相互分享與交流,在集體分享環節則利用Pad投屏的功能,實時傳送幼兒的作品到電腦中,實現經驗共享。

同時,在活動的最後,出示一半黑、一半白的圓點,引導幼兒發現小黑點和小白點組合的多種方式,鼓勵幼兒在今後的活動中繼續創作。

六、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亮點是讓幼兒體驗到了一種新的繪畫表現形式,即:黑白對比,點圈構圖的手法。在活動中教師巧妙運用了PPT課件的動畫效果,通過黑白點組圖變化拓寬幼兒的創作思路,通過點畫成像的順序,幫助幼兒掌握必要的繪畫方法,運用QQ軟件的即時傳圖功能分享幼兒的作品,正是這些設備的介入,開闊了幼兒的視野,有效促進了幼兒信息量的增加,有助於幼兒進行更多形象的重新篩選、組合、搭配和連接,從而形成了富有創意的個人作品,獲得了成功的情緒體驗。

大班藝術説課稿27

一、教材分析:

這節活動選自《多元智能創意課程》大班第九主題《世界真精彩》中的一個活動,從這個活動中,我們知道了龍的外型特徵,學習運用剪刀剪出鏤空部分和對稱剪紙的方法剪出龍鱗,從中感受中國民間藝術的美。

設計思路:

本節課設計了:看看龍的圖案——説説龍的特徵——學剪龍鱗方法———動手剪中國龍——欣賞評價作品五步,通過這五步讓孩子們感受中國民間藝術的美,體驗動手剪紙的樂趣。

重點:學習運用剪刀剪出鏤空部分和對稱剪紙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龍鱗。

難點:學習運用剪刀剪出鏤空部分和對稱剪紙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龍鱗。

二、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目標,本次活動目標為:

1、欣賞不同造型龍的圖案,知道龍的外形特徵。

2、學習運用剪刀剪出鏤空部分和對稱剪紙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龍鱗。

3、樂於參與剪龍活動,感受中國民間藝術的美。

三、説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不同造型龍的圖案視頻,幻燈;剪刀、膠棒人手一個;白色A4紙、不同形態龍的圖案若干;展板一塊。

四、説教法、學法

1、教法:本次活動將運用啟發提問法、欣賞、示範、操作法等,讓幼兒學習剪龍鱗的不同方法,感受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美。

2、學法:幼兒在與老師互動中通過談話、觀察獲得認知能力。

五、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共設計了五步:

(一)觀看視頻,瞭解不同造型龍的圖案

在此步驟中我運用了觀察法,讓幼兒欣賞生活中以龍做為圖案的物品。

(二)經驗分享,説説中國龍的外形特徵

在此過程中我運用了談話法、觀察法,讓幼兒説説中國龍的外型特徵。

(三)模仿操作,學習剪龍鱗的不同方法

這一步我運用了示範法、講述法、觀察法讓幼兒學習剪龍鱗的不同方法。

(四)趣味活動,嘗試運用不同方法剪龍

本步主要是讓幼兒動手剪出不同形態的龍。

(五)作品展示,欣賞並評價同伴的作品

最後,讓幼兒欣賞並評價各自的作品,感受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美。

反思:本活動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突顯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動手操作表達的機會較多。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為幼兒建立一個嘗試與交流的平台。課堂氣氛較為活躍,突出了活動的重難點,較好的完成了本次活動預設的目標。當然,在活動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大班藝術説課稿28

一、設計意圖

注重幼兒的興趣和終身教育是我活動的兩大特色。幼兒園是現代幼兒生活學習最為熟悉的環境之一,活動開始我就從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情感態度着手,注重幼兒參與活動的過程。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培養幼兒的興趣。有了這種興趣才能讓幼兒對下面乃至今後的藝術活動保持積極的心態,這種心態對幼兒以後的工作學習都是會有影響的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活動中要求幼兒手腦眼並用的活動起來,《綱要》對幼兒藝術教育的目標是: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以往我們的美術活動基本是以幼兒單獨進行創作的形式來進行,忽略了美術活動中幼兒的交往和合作。而合作畫的關鍵是要作畫的人之間默契的配合。這中配合説簡單也不簡單,對幼兒有一定的挑戰性,説難也不難只要幼兒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難完成。在教師適時的引導和集體作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中就讓幼兒手腦眼結合協調並用的,它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其潛移默化性,是比較適合幼兒。這樣既能面向全體又能保護好他們對藝術表現的積極性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活動中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對幼兒表達出現困難的地方加以點撥。使每個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參與到活動中。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的以上設計思路我制定了情感、認知、技能等三方面內容的目標。

第一點是:通過活動,激發幼兒表現藝術美的興趣。萌發幼兒樂意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人的情感。第二點是:在活動中讓幼兒明白協調好與同伴合作關係的重要性,培養幼兒初步的合作協調能力。第三點是: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設計造型各異的建築並嘗試協作完成一件作品。

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綱要》中也曾指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所以我把第一點作為我活動的重點。這條目標將會體現在我整個活動當中。孩子是充滿好奇心的,我會抓住這一特點讓活動以不同於常的形式出現。比如:我會在課前帶孩子們玩“我設計的幼兒園”的建構遊戲,讓他們對幼兒園建築有大概的瞭解。然後,演示各種不同造型的幼兒園建築進一步引起他們對繪畫的興趣。而繪畫時不是單一的想象而是手腦眼多種感官結合來進行。這樣,讓他們在新奇之餘會跟着不自覺的豐富、積累經驗。第二點是認知方面,雖然大班幼兒的美術技能掌握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其小肌肉羣發展還不夠完善。況且,幼兒的身體協調性也不夠所以要通過協商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件作品是有些難度的,所以就把他當作一個具體目標來執行。並且意識到,原來我們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表現我們生活中的美。第三點是我活動的難點。由於整個繪畫是靠小組合作完成的是與合作伙伴間配合好與否密切相關的。活動中難免發現問題。這時必須讓幼兒學會解決這問題,其中的道理是幼兒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時時會用到的也就是説可以被幼兒持續所用的。因此我把它當作難點來執行。具體繪畫中我不會強調幼兒所設計造型的規範性及準確性,而是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在觀看教師的伴適當的商量交流來嘗試完成一件合作設計畫。將他們現有的理解、想象引導到更深的方面,進一步表現創造的慾望和熱情。

三、教材選擇與分析

現行的《綱要》要求我們所選的教育內容是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來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而《希望幼兒園》這一美術活動正符合了這一要求。就大班幼兒而言,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心理活動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現更為明顯。觀察力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具體形象性思維較為成熟,而抽象邏輯性思維則處於萌芽狀態。簡單地説他們的好奇心已不再僅僅是看別人表演而是想通過自己親身的實踐來得以滿足。幼兒已有了一些生活經驗和相關的技能,在這個時候,需要老師積極的引導幼兒去發現生活中美的事物,並把它們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讓幼兒瞭解生活中還有許多與他們一樣大的小朋友需要大家的幫助等等,這些都是幼兒可以切身感受到的美。活動中激起幼兒為他們設計一個漂亮的幼兒園的願望,進而讓幼兒在關心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體驗温暖,獲得快樂。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從而激發了他們潛在的求知慾。同時幼兒能充分展開想象通過説説、畫畫使他們的表現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整個繪畫過程中是需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的,這時繪畫的人手眼要協調而與其配合的人動作也應是協調好的。活動中選擇了“合作畫”這種集體創作的形式,不僅可以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習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時也讓幼兒瞭解生活中還可以用許多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生活中的美。雖然,這樣的繪畫方式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卻為他們提供了一次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的機會,由於教材難易度恰倒好處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齡心理特點,所以使整個活動成為他們滿足自己求知慾,讓他們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同時也自願自主的情況下達到掌握某種技能的遊戲過程。這也正是響應了《綱要》在藝術領域內容選擇中提出的能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的要求。

四、説活動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應教學的需要,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首先,要求幼兒在課前已有“我喜歡的幼兒園”的建構遊戲活動經驗;其次,通過家園共育活動方式,邀請家長一起配合讓幼兒簡單瞭解貧困地區孩子的生活情況及有關幫助他們的愛心活動資料蒐集。 這樣,讓幼兒獲得相關的生活經驗,為激起幼兒合作創作畫《希望幼兒園》美術活動做鋪墊。藝術來源於生活,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集中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導幼兒多觀察幫助幼兒瞭解幼兒園的相關建築,為幼兒參與本次活動課前知識技能的做鋪墊。

(二)教具及材料準備:包括教師根據活動內容設計的圖片和創設一個為貧困地區小朋友設計一間《希望幼兒園》的主題情景來貫穿活動的始終,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以遊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幼兒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組一張全開的圖畫紙,油畫棒等學習用具。

大班藝術説課稿29

一、説教材

(一)內容的選擇

新《綱要》上説:“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給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台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海濱城市,這裏的孩子們都見過大海,能經常和家人一起到海邊游泳、玩耍,所以,他們對於大海有着非常豐富的感性經驗。特別是海面上此起彼伏的海浪和“嘩嘩”的海浪聲,更是給孩子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我選擇《大浪和小浪》這個活動內容。

(二)目標的制定

幼兒是在藴涵豐富審美的刺激中成長起來的,能在適宜的環境中選擇並獲取適合他們發展的信息,並主動地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出來,以展現他們的個性。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辨別音樂的低潮和高潮,通過適當的方法表現音樂不同的力度。

2、感受音樂中情緒起伏的變化,盡情地融入遊戲情景,在音樂中情緒宣泄得到平衡與滿足。

(三)活動的準備

根據大浪和小浪的特點,我選取了兩段不同性質的音樂:小浪的音樂輕柔、緩慢並以還浪聲作背景,聽後給人以非常優美、舒適的感覺;大浪的音樂比較急速,聽後頓時能激發

幼兒的情緒。為了給幼兒創造一個逼真的環境,我選擇了藍色的綢布來輔助幼兒進一步理解音樂,讓幼兒的情緒得以宣泄。

二、説重點難點

(一)重點: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用適當的`方法表現音樂不同的力度。活動前,幼兒對大浪小浪已有了一定的感觀經驗,通過了幼兒之間的談話、教師的朗誦講述、音樂的欣賞、身體動作的表現、遊戲等形式,幼兒對大浪小浪音樂不同的力度有了較深的理解。

(二)難點:活動的難點是能合着音樂節拍玩遊戲。特別是大浪的音樂,速度快,又易激起幼兒的情緒,幼兒在興奮的狀態下很容易忽視音樂的節拍自玩遊戲,所以在欣賞理解音樂後,教師還要用適當的語言提醒幼兒,用鼓勵表揚的語氣來引導幼兒,從而解決難點。

三、教法學法

整個活動結合了各類教育功能,把語言、藝術、健康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啟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積極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一)正確示範法

示範法對老師來説是示範,對幼兒來説是模仿。幼兒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因此在音樂教學中適當提供正確的、熟練、富有表情、能正確體現作品音樂形象的示範,供

幼兒模仿,在音樂教學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法,但一個幼兒都是具有與眾不同的天資,都有創造的需求,所以示範要適當,不能只讓幼兒單純機械和模仿,排除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更不能排除幼兒對主體對元素的能動發現以及不同於他人的獨特的組合能力。

(二)遊戲法

大班時期,我們能明顯的感受到幼兒對音樂方面的喜好。通過觀察發現,幼兒在户外活動或與小朋友遊戲時,會不自覺的唱起歌曲並隨之蹦蹦跳跳,所以我選擇了遊戲化的教學方法。幼兒可以在玩中學會音樂遊戲,這種邊玩邊學的教學方法,使幼兒玩得高興,學得輕鬆。

四、活動流程

(一)説説海的故事

激發幼兒通過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談話,為下面欣賞音樂及創遍動作做好鋪墊。

(二)欣賞分析音樂

讓小朋友欣賞音樂,老師配合朗誦講述一段海浪情景,語調與音樂情緒協調。老師運用表情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力度、情緒發生變化,用手勢幫助幼兒理解音樂旋律。

(三)舞蹈《大浪和小浪》

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幼兒用自己創編的動作進行舞蹈,給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

(四)遊戲《大浪和小浪》

運用藍綢進行遊戲,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又能讓每個幼兒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幼兒的情緒高漲,他們能在遊戲中宣泄情緒得以滿足。

大班藝術説課稿30

一、設計思路:

大班幼兒的知識、生活經驗逐漸積累,他們對具體形象性作品產生了良好的興趣。因為兒童天賦的直覺和敏鋭的感受力,使他們容易與作品達到相通,又因為兒童(知識經驗少,思維框框也少,當他們面對具象性作品時,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和創造,容易與作品達到交流和溝通。

我為兒童選擇了欣賞《奔馬》。一方面,幼兒可通過觀察馬的神態和身體動作來感知作品所表達的主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整個畫面的色調,構圖等方面來感受作品的意韻。因此,在整個主題活動設計中,我努力做到,擴充幼兒的知識面,開闊眼界,增加幼兒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培養幼兒對藝術欣賞的敏感度。

二、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有關馬的資料,培養幼兒細心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2、激發幼兒對美的整體感受,學習用體態、動作表現奔馬的激昂情緒;

3、欣賞用灰、濃、焦墨色和線條畫出的奔馬,感受奔馬的氣勢和力度。

三、重難點

依據教材和活動目標,我把重點定位於幼兒對沒得整體感受。難點定位於用灰、濃、焦墨色和線條畫出奔跑的馬。

四、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馬的圖片、圖書及其他;

2、視頻《羣馬奔騰》;

3、圖片《奔馬》、《羣馬》;

4、油畫棒、水彩筆、紙等。

五、教法、學法

依據幼兒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徵,我準備採用直觀演示法、活動實踐法、談話法組織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主動參與,從而引起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幼兒可採取自主探究法、討論法進行學習,鼓勵幼兒多開口,説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增強幼兒對美的感悟能力。

六、活動過程:

準備部分:認識馬,豐富知識。

1、視頻《羣馬奔騰》,激發興趣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他們在幹什麼?這些馬是什麼樣的?(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馬的外形特徵,幫助幼兒初步瞭解馬的具體結構)

2、設置懸念,引起幼兒思考

①你們知道馬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千里識途的馬嗎?人們為什麼這樣叫馬呢?

②你們知道嗎,為什麼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還在哪裏看見過馬?它是什麼樣的?

3、鼓勵幼兒在成人的幫助下,從圖書、圖片、電視、廣播、電腦網絡中查找,收集馬的各種資料,瞭解有關的知識與信息。

進行部分:欣賞《奔馬》,培養審美情趣。

1、組織幼兒將收集到的馬的信息、知識進行交流(圖片、圖書等)

2、提問:你喜歡馬嗎?為什麼?

3、講述有關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馬》

(1)提問:

①畫面上的馬在幹什麼?

②從什麼地方看出馬在奔跑呢(注意觀察馬的身體動作)

③你覺得這匹馬的體魄怎樣?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④這匹狂奔的馬心情會是怎樣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這匹狂奔的馬,在大草原上奔馳,你的心情會是怎樣呢?

(2)配上《羣馬奔騰》音樂,整體感受作品的氣勢和力度。

(3)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看到畫家徐悲鴻的《奔馬》,這是一隻非常歡快,自由奔放的馬兒,他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把馬兒始終作為人才的象徵。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學學馬兒在草原上歡快、自由的奔跑呢?

5、繪畫《奔馬》,感受體驗美

(1)欣賞《羣馬》《奔馬》。

提問:

①馬好看嗎?你喜歡嗎?你覺得馬的什麼地方你最喜歡?為什麼?(注意觀察用灰墨畫的身體,濃墨點的五官,焦墨掃的馬尾)

②你們知道用什麼樣的筆墨來畫馬的嗎?為什麼能使我們感到馬的氣勢和力度呢?

(2)教師邊講解、邊示範。用大塊灰墨擺出馬的體態,剛柔並濟的幾筆寫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濃墨點五官,焦墨掃馬尾。

(3)幼兒自由作畫

(4)作品展覽

兒童自由分析繪畫產生的不同效果,讓幼兒自己發現存在的問題。

結束部分:

1、用收集來的圖片,圖書,放置到櫥窗向全園幼兒展示,普及有關馬的知識,學會對美的欣賞。

2、鼓勵幼兒嘗試多種畫馬的方法,進行創作,將繪畫作品向全園幼兒展示。

七、小結

這是一個整合性的美術欣賞活動,圍繞着欣賞《奔馬》進行,幫助幼兒掌握相關知識技能。

活動中,我採用多種形象、生動的教法幫助幼兒掌握知識。在準備部分,我採用視頻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提出懸念問題,鼓勵引導幼兒運用多種途徑、方法,通過自身主動探索獲取知識。在進行部分,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時間,創設多通道感受、體驗作品的條件,使之與作品進行交流,運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審美感受,運用展覽形式,幼兒將學到的淡、濃、焦墨的畫法,運用到作畫中去,不僅提高幼兒創作興趣,也鼓勵了幼兒的創造性表現。在結束部分我組織全園參觀展覽,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美的理解。

通過我和幼兒的緊密配合,我相信這一節課一定能實現我所確定的活動目標,並突破活動重難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rkdl7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