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通用5篇)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通用5篇)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

讀後感的寫作要點

要弄懂原作

"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

要認真思考

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醖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分析和評價,才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脱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繫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麼,反對些什麼,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總之,想的深入,才能寫的深刻感人。

要抓住重點

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一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和不與事例掛鈎等弊病。怎樣才能抓住重點呢?我們讀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後,自然會受到感動,產生許多感想,但這許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閃而失。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覆想,反覆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

要寫出真情實感

就是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就怎樣寫。把自己的想法寫的越具體、越真實,文章就會情真意切,生動活潑,使人受到啟發。千萬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通用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1

這個暑假,我讀了《文化苦旅》這一本書,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還記得新浪上這樣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餘秋雨的藝術理論着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着作。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流之於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是的,他的有一本着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①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②但也有人説他的作品是"文化散文衰敗的標本"③我想我認為是1和2我最贊同了吧,因為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中的給我們的教誨,讓我們銘記在心……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説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着新世紀的突破。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

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説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説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是的,在這篇文章中寫了作者對於那位道士做法的不滿,在文章中,他喊了“住手!”有寫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是阿,為什麼作者會這樣?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位道士毀掉那一個個婀娜多姿的雕像,那是歷史,歷史!歷史為什麼會被一個道士的手中毀掉?就那樣,一下子得毀掉了,不忍心,不忍心那般美麗的雕像不見了,在道士的手下,一下子變得灰飛煙滅,不給我們現在的世人觀看的餘地,一個道士,在金錢和權力的促使之下,變得如此的殘忍,做得如此得發狂,我相信,不只我和餘秋雨先生感到無比的惋惜,相信,在讀《文化苦旅》的每一位讀者也會感到深深的歎息和心痛吧……野趣,這就是為什麼《文化苦旅》這本書的“苦”字意義的所在了吧!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這,野趣也就是我想説的了吧!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2

“比梁實秋,錢鍾書晚出三十多年的餘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衣袂飄然走過他的《文化苦旅》。”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中的一段話。的確,餘秋雨先生的書,是散發着濃濃的書卷氣的,同時,也是散發着濃濃的愛國情的。

中國文化,已經走過了五千年的歷史,在一個競爭激烈的今天,她早已默默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使智慧長進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洗禮,每每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中得到一種抒發、一種寄託。而我們也往往可以感受到山河的秀麗,祖國的美好。

在《文化苦旅》的序中,餘秋雨先生這樣説:“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傷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是的,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本書,看到了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走到了大漠孤煙的大西北,看到了他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求索。他在莫高窟裏感歎,在天一閣上暢想,在西湖徜徉,在柳侯祠裏懷想。

他靜靜地在這厚重的文化中找尋着,思索着,他靜靜地在他那充滿愛國情懷的內心中思考着。

他在思考。

如果他早生一個世紀,是不是就可以攔住那運送文物的車輛?道士塔的主人王圓籙,便是歷史上所説的罪人。因為他,外國冒險家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而現在,專家們只能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物的萎縮膠捲。他好恨,因為當時的中國甚至容不下幾卷經書,因為他對中國的文化是有多麼熱愛!

他在思考。

他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説,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有了它,造就了我們現在所説的天府之國;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有了它,才有了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都江堰,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

他在思考。

天一閣,只是一個藏書樓,但卻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它的主人,用盡心思,費盡力氣,建起了這麼一座藏書樓。一代又一代,一直把這座藏書樓經營發展了下去。餘秋雨先生用一種幾近虔誠的心情,站在樓下,感謝這座樓為我們民族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個小小的棲腳處。

……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他也熱愛祖國,他的熱愛體現在他對中國文化的珍視與愛惜。同樣,他的熱愛,也往往不同於其他作家,他的愛,是與恨,與苦交織在一起的,是刻在骨子裏的愛。一個“苦”字,真正道出了餘秋雨先生走這段旅途的真實感受。的確,他穿行於這樣一個文化大背景下,沒法不苦。所以,我們看到,在莫高窟裏,想向王道士跪下,苦苦地哀求:“請等一等,等一等。”是啊,他何須這樣?因為,他不忍心,不忍心如此的美好的東西就此灰飛煙滅,不忍心看着這些東西流落他鄉,不忍心中國那如此璀璨輝煌的文化就此消失。於是他喊出來了,可是卻已於事無補。在這裏,我看到了餘秋雨先生的痛心,甚至,我的心也就這樣一起痛了起來。當我們看到一座歷經滄桑的藏書樓就這樣被日軍毀於一旦時;當我們看到柳侯祠,想起柳宗元當初的無奈與痛苦時;當我們體味到一個酒公一生的悲慘命運時;當我們感受到牌坊裏的女人們的痛苦時,我們都會沒來由的覺得心痛,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所傳遞出來的苦,就是餘秋雨先生的苦旅吧。

可是,在這本書裏,同樣也有愛,那是一種博大的愛,是一種對祖國,對祖國文化發自內心的愛。他愛都江堰,因為都江堰為我們帶來了幾千年的安寧;他愛天一樓,因為天一樓為中華的文化提供了這樣一個棲息地……他愛中國文化的一切,而這種愛,同樣也會感染我,讓我更加認識到祖國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來是有這麼多東西值得我作為一個華夏兒女而倍感自豪。

是的,在《文化苦旅》中所表現出來的愛與苦,深深地感染了與餘秋雨先生有同感的每一個人,而這樣的大愛、大恨,這樣的一種愛恨交織,也是深深地讓我們為《文化苦旅》這本書着迷的最根本的原因吧。在這裏,我體驗到的不僅僅是中國的文化那麼簡單,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國之情。而這種情感也將深深地鐫刻在我的心裏,不斷地告訴我:我是一箇中國人。而我也將為我是一個龍的傳人而感到分為的驕傲與自豪。

走近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3

初見她,是在一位好友手中,對她的名字好奇不已:所謂“文化之旅”,為何會“苦”?抱着這樣的好奇心,翻開扉頁。這一翻,宛若跌入湖中,再也無法自拔。如今重讀,更有一番新意緩緩湧上心頭,久久不能平復。

殘陽如血,漆白色葫蘆狀的道士塔在夕陽的照耀下投映出暗淡的深色;駝鈴搖曳,流麗絢爛的莫高窟壁畫於風沙的嗚咽中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柳芽初發,白髮蒼蒼的蘇州在一片吳儂軟語中煥發新生的活力;暴雨如注,書藏古今的天一閣於風雨的洗禮下更現清秀素雅;宣紙墨硯,我以我筆祭軒轅。

北國風光,殘陽如血,漆白色葫蘆狀的道士塔在夕陽的照耀下投映出暗淡的深色。

餘秋雨先生以理性的思考和詩性的語言寫著了這篇《道士塔》,以對民族文化深沉的熱愛傾訴一腔熱血,喚醒人們對文化掠奪的思考。

我不禁想起那烽火連天的中國近代史,暫不談割地賠款,也不歎民不聊生,只一把火,燒盡了整個圓明園。呵,八國聯軍燒得只是圓明園嗎?不,他們燒得是明清兩代的文化瑰寶,是千百年的文化積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尊。每每在照片上,在書本上,在電視上看到圓明園的斷壁殘垣,好想走上前去擁抱她,擁抱這流淚的圓明園,擁抱這泣血的中華文明。忽想起現代曾有人提議重建圓明園,也許此人本是好意,我卻不以為意。縱你有能工巧匠恢復百年前的亭台樓閣,縱你有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裝點,縱你有文人騷客為此題詞作賦,但,回不去了,文化的紅線一旦斷裂便很難再繫上。倒不如留下這滿目瘡痍,叫後世千千萬萬的子孫以此為戒——你若不發憤圖強,就連老祖宗留下的燦爛文化也無法保護。也難怪餘秋雨先生髮出這樣的質疑:“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

但我相信,漫漫黃沙無法吹散文化的座標,滾滾車輪無法載運文化的厚重,卷卷經文也無法翻卷文化的。中華文化定如黃河長江般奔湧向前,生生不息。

駝鈴搖曳,流麗絢爛的莫高窟壁畫於風沙的嗚咽中天衣飛揚,滿壁風動。

文章《莫高窟》應當算是前文《道士塔》的續,然,兩者的切入角度卻是全然不同的。前者痛惜文化的缺失,後者則感慨文化的交融。是的,真的很奇妙,世界上幾大文明——希臘文明,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竟在這裏不期而遇,水乳交融。鱗次櫛比的泥質彩塑鐫刻出希臘文明雛形,衣袂飄飄的敦煌飛天舞動起印度文明的風姿,反彈琵琶的唐仕女演奏出中華文明的昌盛。看吶,這享譽中外的莫高窟不正是文化交融最好的佐證嗎?

江南小調,柳芽初發,白髮蒼蒼的蘇州在一片吳儂軟語中煥發新生的活力。

餘秋雨先生在《白髮蘇州》一文中毫不掩飾他對蘇州這座古城非比尋常的喜愛,稱讚她給人“真正的休憩”和“感官上的寧靜和慰藉”,將你心頭的煩憂熨帖得平平展展。

我想,餘秋雨先生之所以如此喜愛蘇州,不在於她多如繁星的名勝古蹟,也不在於她小橋流水的景緻,更多的是蘇州特有的人文情懷。蘇州,既不豔羨帝都的金陵王氣,也不懼怕吳越之戰所帶來的災難,她更關注是西施作為一個女人的辛酸和唐伯虎作為一個文人的無奈。就連明代時期蘇州人反抗朝政的激烈鬥爭,也如亮眼的星一閃而過,當朝野上下向京都千恩萬謝時,當世人對古城刮目相看時,蘇州只是笑笑,繼續過小橋流水人家的日子,園林依舊纖巧,河流依舊明澈。這座城的寬容與從容,是多麼的可遇而不可求。

國人將蘇州稱為“東方威尼斯”,這樣的稱呼大可不必,相較於船隻終日穿梭不息的威尼斯,蘇州更多了一份平和、一份寧靜和一份從容。人間,只有一個蘇州。

文人情懷,暴雨如注,書藏古今的天一閣於風雨的洗禮下更現清秀素雅。

早就耳聞天一閣“藏盡天下書”,卻對她的前世今生知之甚少,今日,暫借餘秋雨先生的《風雨天一閣》一文,訴説我對天一閣和中國傳統文人的崇敬之情。

藏書樓,想必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吧。童年時代的我經常做着這樣的一個白日夢:在幽暗的閣樓中點一盞燭燈,四周是高大古樸的木質書架,自己獨坐其中,像一隻碩大的老鼠啃食着書本,管它窗外春去秋來,斗轉星移。

讀書人大多有藏書的嗜好,渺小如我,也有兩大書櫥的書本。每當看到自己心愛的書本被還回來時的殘破不堪,心裏都是滿滿的怨氣,面對借書人的負荊請罪,我也不好發作。久而久之,我便定下一個規則,來人借書一概不允,除非是知根知底的摯友。或許天一閣的創建人範欽與我有相同的遭遇吧,他便定下了“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等一系列天一閣的管理制度。與我不同的是,我藏書只是個人的嗜好,而範欽卻是“職業是藏書,業餘做做官”。範欽做官時輾轉各地,每到一處,便命人細細蒐集本地的地方誌和各色散文詩集,裝訂彙總,藏於閣中。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説,藏書家遇到的真正麻煩大多是在身後。是啊,我們民間常説“富不過三代”,財產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書籍呢?我不禁為老範欽深深地捏了一把汗。歷史似乎十分眷顧這個執着的老人,子孫後代兢兢業業的守護着天一閣,將對閣樓的愛護烙進了自己的靈魂深處,成為代代相傳的家徽。

掩卷沉思,在那個資訊傳播不甚發達,文化傳承十分困難的年代,範氏家族是以何種超乎想象的決絕守護着天一閣,守護着中華文化的.命脈。範氏家族的堅持與執着,不正是千百年中國傳統文人的象徵嗎?

曾在高中語文課本上學過戴望舒的詩歌——《雨巷》,總是無法領會作者所營造的氛圍,無論課堂上老師再怎麼深情的朗誦,下課後再怎麼翻閲相關的書籍,雨巷總是沉浸在江南的煙雨中,朦朧而模糊。直到那天,隨友人遊覽福州的三坊七巷時,瀰漫在雨巷周圍的薄霧一下子全散了。望着高聳的白牆,窄窄的天,曲曲折折的小巷,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雨巷給予我無以言表的美。我想,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想,這也是《文化苦旅》給予我最初的感受。

於江湖間,行行止止。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4

餘秋雨在其《文化苦旅》一書中,始終貫徹着一個鮮明的主題: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一個民族的歷史,是這個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是這個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負面因素糾結而成的“沉澱物”。歷史是走向未來的階梯,忘卻了歷史,也就喪失了通往未來的立足點。且看他在《道士塔》《風雨天一閣》中的泣血感歎: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説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這句話終究説得不太舒心。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我好恨!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比我恨得還狠。他們不願意抒發感情,只是鐵板着臉,一鑽幾十年,研究敦煌文獻。文獻的膠捲可以從外國買來,越是屈辱越是加緊鑽研。

每每讀到此處,我的內心,同餘秋雨先生一樣,充滿了憤慨!我時常會這樣假設:假如當時的中國不是這般貧窮落後、假如當時的官員不是這般的腐敗、貪婪,假如這個王道士是個有文化之人,也許,這些寶貴的歷史文獻就不會流落那些外國強盜之手了吧!但歷史畢竟是歷史,歷史,沒有假如!

只要是智者,就會為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如此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

《風雨天一閣》至今都使我記憶猶新。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此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毫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與《道士塔》中的王圓籙相比,範欽,實在是一個讓人發自內心敬佩的人。因為有了他的堅持,那些珍貴的典籍有了一個安身之所;因為有了他的堅持,中國歷史、文化得以在此延續。我不知道,在我所閲讀的書中,有多少是他珍藏在天一閣中的典籍;我不知道,有多少英才大儒,是從他保存的善本中汲取營養,成就了他們的輝煌!

而今的中國,國力強盛,經濟發展,可堪比歷史上的漢唐盛世。在如此美好的盛世華年,如何讓中國的文化走上覆興之路?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國國民的文化素養?作為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我一直在關注、思考着這些問題。可喜的是,上至中央、教育部的領導、下至學校的管理層,已經開始行動起來。教育大綱的修訂、教科書的更新修改、考試、教學方式的改變,已經實實在在地在向着文化復興“中國夢”邁進。

中華民族從遠古一路走來,生生不息,奮鬥不止,實現了一次次夢想,理想成真。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主席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重提中國夢;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文化的復興,重現漢唐時期的燦爛文化,讓中國文化行走在世界前列,當是我們的教育夢想。我們的教育夢是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有教無類;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梁啟超“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是楊昌濟“自閉桃園稱太古,欲栽大木拄長天”;是陶行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魏書生的“民主科學教育”,是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夢想如遠航的燈塔,指引人前進的方向,夢想昭示奮鬥的目標,夢想煥發前進的動力。沒有了夢想,如同黑夜裏暗行,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歸宿,喪失信心,永遠走不出荒野和山谷,自然會泯滅鬥志,領略不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我們教育工作者只有把自己工作當成真正的事業,同祖國的命運緊緊結合起來,像歷史上的先賢一樣,淡泊明志,志存高遠,堅守好自己的崗位,發展好自己的專業,發揮出自己的才能,才能為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才智。引領自己的學生,走在激流澎湃的社會洪流中,勇做時代的弄潮兒,點燃激情,煥發鬥志,樹立理想,報效祖國。滿懷教育的夢想,辦出理想的教育,用思想辦學,靠文化引領,樹立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目標,努力營造書香校園,追求高效課堂,德育為首,全面發展,真正實施素質教育,辦出富有特色的教育,邁出走向文化復興的堅實步伐。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實現中國夢,重點在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願永遠做一個教育追夢者,用自己的夢去點燃孩子的夢,幫助她們實現自己的未來夢。永遠行走在追求教育夢想的路上!

範欽在九泉之下,看到文風昌盛、科技領先的當今中國,定會開懷暢笑;“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的夢想實現之時,梁啟超也必定會振臂歡呼!

夢想在前方,我們同奮進!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5

時光流轉千年前,在風沙彌漫的戈壁中,有這樣一羣人,伴着駝鈴聲陣陣,手上的獵旗隨朔風飄揚。沙塵迷了眼,模糊了遠方的視線。一串串厚重的腳印,打開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大門。領頭的那人,叫張騫。

時光流轉千年後,在了無人煙的大漠上,天空下飛鳥絕跡,有一人揹負行囊踏上這片土地。他閃爍着光芒的眼膜中,是那堅定的信仰。他不是冒險家,他是個文人,去尋覓曾消失不見的文明,亦是在探索古人的智慧。他,叫做餘秋雨。遼闊蒼穹中,唯他一人走在這充滿艱辛的路上;熠熠星河,唯他一人日復一日地走在那孤獨的文化路上。

我於是翻開了這本《文化苦旅》,在精神世界裏追尋着餘秋雨先生的足跡。

沙山月泉相映好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進行分割,金黃與黛赭都純淨得毫無斑駁,像一面用巨大的篩子篩過一般,熱浪翻湧起的風將沙山勾勒成優美的線條。他停下腳步,駐足於鳴沙山上,向遠處火得燦爛的夕陽致敬。轉身,他眼睛一亮,在這雄奇壯闊的鳴沙山後,竟又一輪明月般清澈的溪流,山上狂風肆掠,山下水平如鏡,他知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月牙泉。巍巍鳴沙,娟娟月泉,就這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正如北方人的粗獷與江南人的靈秀組成了中國這個羣。

他曾説:“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人生才顯靈動,世界才顯精緻。”他走在路上,走過了沙山月泉相映好。

陽關歷史自歎惋

他繼續走在風沙席捲的沙漠中,只見一座高高的石碑矗立在沙丘上,周圍一派荒蕪,甚是頹廢不堪。他漸漸走近,只見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痕印着兩個字“陽關”。曾記否,陽關古時是通商之地,關隘重鎮。如今城牆早已如過眼煙雲般不復存在,昔日的繁華景象如夢般閃現,那輝煌的歷史不會有人想起,只那孤傲的巨石獨自守望,幽咽的聲音對往來的人發出無盡的控訴。

他忽然想起王維温厚的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自然又想起那盛極一時的唐人風範,那豪邁、灑脱、上進、大度。可那唐人風範還是抵不過歲月的磨折,終是消散不見。正如餘秋雨先生在書中這樣寫道:“陽關坍塌了,坍塌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後,沙墳如潮在;身前,寒峯如浪。”他在陽關的歎息中,走向下一處文化。

莫高窟絕美壁畫

走進漆黑的石窟,那殘破的壁畫雖已不完美,但還是能夠看到古人的智慧與才能。他彷彿看到,幾千年前,人們在這修整壁畫,來自各地的商旅駝隊、僧人等一羣有一羣人來這裏駐足觀賞。金光透過窗户,折射到壁畫上,洋溢起神祕的金輝。莫高窟的壁畫記錄了中國的歷史,如一位老者,見證了朝代的興衰、歲月的輪迴、生命的存亡。它的顏色是厚重的,沉澱了幾千年的風沙,令世人仰慕。

莫高窟最終被譜寫成一首意藴深長的詩,一支悠遠迴旋的古曲,一個永不泯滅的神話。餘秋雨先生感受着莫高窟的情誼,繼續行走在文化之路上。

他走在路上,以他那熱血沸騰的意志、堅定不移的信念,走在文化解密、文化傳承的路上,他重新走過那消失的古文明,仰着頭,朝那充滿希冀的文化聖地走去。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餘秋雨先生走在文化之路上,亦是走在人生之路上,他肩負使命,就是去傳承古人的智慧與文明。

走在路上,我們亦不忘初心,踽踽前行,與信仰一路同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p4k8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