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餘秋雨 >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寫得十分精彩,他從文人的角度帶我們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融貫古今,寫遍了中國的各色景色。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

不得不承認,餘秋雨果真是文學大家。他寫的文字,有時婉約秀麗,有時卻又雄渾壯闊,我最愛的是他在《青雲譜隨想>中的一段“他的天地全都沉淪,只能在紙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殘葉、怪石來張羅出一個個地老天荒般的殘山剩水,讓一些孤獨的鳥、怪異的魚暫時躲避。”寫的無比悽婉悲涼。

很久都沒有被文字感染的心酸酸的了,《這裏真安靜》裏有幾句‘’也許是不敢,也許是不願,她們狠狠心擰過頭去,朝着另一方向躺下了,不再牽腸掛肚,不再幽恨綿綿,連眼角也不掃一掃那之前天天思念的地方。“

'‘這些戰俘白天在英軍的監視下做苦工,到了夜晚空下來,就聚集在宿舍裏密謀。他們決定,寺內壽一的墓碑必須採用柔佛(今屬馬來西亞)南部的一座石山上的石料,因為這座石山上曾發生過日軍和英澳聯軍的激戰,好多石塊就浸染了日本軍人的鮮血。他們要悄悄派出幾個目睹當年激戰的人去,確定當年日軍流血最多的地方,再從那裏開採巨石,躲過人們耳目,拼死長途運來。''

這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啊!太可怕,太讓人寒心。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2

一:文化的哀鳴

不管你見或不見,我都在那裏。——題記

悲涼。這是我看到這本書的第一行時,最多的感覺。

道士塔、陽關雪、廢墟……路,你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飛。看着王道士將一箱箱國寶以廉價易走,欲呼無聲的悲傷。在沙山頂端望着山腳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複雜!陽關外飄飛的白雪,你可記得古人的足跡;圓明園啊,你可想念當時的輝煌!

僅僅只有悲涼嗎?不還有那無緒的愁。

新加坡的一片荒涼之地,埋葬着無數生命;青雲譜中,朱耷的恍惚與悽落,哭之,笑之;廬山上,新建的台階與平整的車道奪走了廬山對人的考驗,也奪走了那份無價的意境;都江堰水中三座巨人石雕,微笑地看這滄桑的世界;三峽邊的樹與林吶!你可曾記得李白行船的蹤跡?

蘇州與江南的小橋與流水,悽異而婉轉;柳公柌的美景盡收眼底;洞庭湖邊,岳陽樓上,古今詩人共詠愁詩;白蓮洞中的古人們,完成了第一次征服,舉起了勝利的手臂;莫高窟中的飛天,微笑看着這世界……

傾聽!為了文化中的祕諦;傾聽!為了文化的復興;傾聽!為了文人的秉性;傾聽!為中華文化為我們所遺留的永恆閃耀。

二:另一種感受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會離去的終將離去。——題記

我曾拜讀過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當時,我對《家住龍華》這篇文章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感受。然而幾天前,我又想起這篇文章,便又找出書,讀了一遍,卻讀出了一種獨特的共鳴。一定會有人説:“我讀過,是一篇很淒涼的文章,你一個學生,能有什麼共鳴?”不要着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是啊,我並沒有感受過那種與同仁陰陽兩隔的感覺。可是就是這樣,我生出了一種發自心底的贊同。我想,這種苦澀我也曾有過吧。我在他鄉,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在浠瀝的小雨中吐露自己的內心,自言自語的説出來,苦笑着,便有苦澀。臨行前,要回鄉了,望了望身後即將離開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有過一段美好回憶的地方,卻是又有一些苦澀,一些冷清。

在生命的幾十年裏,總有一些自己所悲傷的吧?朋友,知己,卻如那熟悉的陌生人,莞爾一笑便閃過了,生命是獨自走來又獨自走去的。正如他所説,“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飄然而來,溘然而逝。”

有一位哲人説過,我們一生會與十萬餘人相遇,與數萬人打招呼,與數以千計的人成為朋友,與數百個人成為知音,與幾個人親近,可到了最後,只有你一個人。

我希望,告別不會痛苦,因為弱勢的我不能承受如此的悲傷,我更希望,沒有告別。他是教授,我是學生。有如此共鳴是我的榮幸。我想靈魂不一定歸於冷清與沉潛,希望他們歸於內心的平靜吧……

“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是一種奢望。”

這是餘秋雨先生在本書的自序中説的最後一句話。作為遊歷國內“文化山水”之人,他的希望即是筆下的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而我的確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了,這人文山水所留給他的苦澀與釋然。

道士塔·苦澀後的回味

敦煌石窟之旅,無疑是苦澀的。夕陽下,破落的塔羣顯得悲涼,而那座略為完整的塔,卻是文化的碎片,由於無知而被肢解成德文化的殘骸。那位被稱為“主人”的王道士,為了自己能得到微薄的“酬金”,竟讓外國的冒險家們將一車車的,“不值幾個錢”的古籍、畫卷以及文化,分割得支離破碎,運往世界。日後的中國學者們,只能“屈辱地購買敦煌文明的微縮膠捲,窺探着先人遺留下的文明。”

但我們要如何責備他?巨大的文化悲劇、民族悲劇中,王道士只是一個小丑,換做李道士、張道士又如何?結果還是會相同吧。假設被官員們攔住又如何?能享受奢華生活的官員們,就是“無法”籌出運費;就算運往京城,它們也只是屈身於破落的草蓆中,沿途被當地權貴們抓走幾把,然後破破爛爛地抵達京城。

“這樣的話,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餘秋雨先生髮出了這樣的感歎。

好恨,好苦!

但是,歷史已經無法改變,留給我們的只有徹骨的教訓:我們的文明,不要再給別人分走一杯羹了。

柳侯祠·冥思後的放鬆

柳州的名聲,有一半是因為柳宗元

餘先生客寓柳侯祠旁,在夢中竟覺得“柳宗元跨過千年飄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傷。”於是第二天一早,先生便去了年代久遠的祠。

柳侯祠是古樸、寧靜的,正如柳宗元本人,靜聽腳步,從漫漶走向清晰,又從清晰走回漫漶,漸行漸遠。

而後便介紹柳宗元的點滴。躍然紙上的,是一位不羈的中國文人。從永州返回長安時,喜氣籠罩着他——畢竟從前,價值對他來説還是未知數;而世俗則讓他選擇了功名。當皇上陰慘一笑,一筆將他撥到柳州。

悽楚煩懣,令他自嘲:“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他不知,這兒會成為他的祭祀,被後人敬仰千年——只因他留下一札皺巴巴的詩文。

官貶柳州,也無所謂,亦是無所畏——有什麼要怕?不是官場上的提線木偶,而是有血有肉的文化人格,創造出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小天地,揮灑筆墨,潑出一份寧靜、淡泊……

“中國文人的命運,在這裏裸裎。”

這就是讓我們冥想的文化,我彷彿看見了陶淵明棄了京都的嘈雜,在鄉間吟誦“採菊東籬下”的閒情;我彷彿看見了林和靖隱居山間,以梅為妻,以鶴為子,吟詠這“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釋然。這就是喧囂後的寧靜,才氣湧入心靈,蔚成方圓。

時代的扭曲與不公未能改變他們——這些才學之士的品格,與他們構築成的燦爛的文化。

這便是冥想後,得到的放鬆吧。

結末·蒼老與新生

讀罷《文化苦旅》一書從古到今的文化從腦中飛快地閃過。有知名大家的文化,也有小老百姓帶來的市井文化。交織在一起後,一幅蒼老卻年輕的畫卷便鋪開來。

文化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輝煌。蒼老的畫卷已經被先人描繪,這本書只是其中小小一部分的剪影;然而新生的文化,卻是由我們編織出來的。

我們的文化,能讓後人再撰一部《文化苦旅》嗎?

不得而知。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3

午後,陽光暖暖的從窗外照射進來,窗台上一盆綠蘿鬱鬱葱葱,肥大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顫動,茂盛的九里香正抽着嫩芽。

我的手指拂過書架,停留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上,褐色的書皮彷彿是一個許久未見的老友一般親切。如此明媚的春光,沏一杯清茶,正是讀書的好時光。

翻開書頁,“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餘秋雨先生這樣説着,這樣想着,這樣走着,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宋朝的風洗去最後一點少年英氣,最終疲憊地伏在邊地旅館的小桌子上集結成了這本書。

這本《文化苦旅》在我看來不能簡單的看成一本遊記,它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認識,對中國歷史的一種反思,更是對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的一種尋找。張曉風説:“山水是中國人的宗教。”中國人通過文字體現對山水、對自然的感悟,用自然的變化映射人生的變化。作者用豐富的文化感悟力和底藴寫下的這些文章,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文化內涵,值得好好的讀一讀。

作者一路走來,從莫高窟到陽關雪,他見證了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我也曾去過莫高窟,去的時候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遊人還不太多,有很多洞窟都沒有開放。遊客們都排着隊,靜靜的聽導遊講述佛教故事。據説,把莫高窟的壁畫連起來,整整長達60裏。歷代的工匠們在這裏開鑿洞窟,繪製壁畫,他們中間隱藏着許多真正的藝術家,歷史在這裏連綿層累,色彩在這裏揮灑跳躍,生命在這裏蒸騰飛舞。難怪作者會深情的寫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着,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莫高窟是我們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

他濃墨重彩的寫都江堰,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説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李冰父子也以神的形象被人們世世代代紀念。儺戲中的水神河伯,換成了灌縣李冰,民眾祈求能有無數個都江堰帶來全國的風調雨順,水土滋潤。民眾們以他們獨特的紀念方式世代傳頌李冰父子的功績。

他用低沉的略帶沙啞的嗓音緩緩的講着江南小鎮,講着白髮蘇州、講着西湖夢,把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形聲俱佳。寫《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又直接觸及到中國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了中國文人幾百年來在尋求真理、尋求自我的艱難歷程。餘秋雨先生這一路走得風塵僕僕,帶着歷史的煙塵,帶着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的理想和掙扎,腳步踉蹌,身心俱疲,又滿懷希望,他讓我們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看中國的文化,去回味、去冥思,去繼承和發揚。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4

有幸通過書馨雅韻讀書會的書友推薦,第一次拜讀了餘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便被深深地吸引。餘秋雨,大陸著名文學家、美學家。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聞名的中國美學家,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落其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艱澀難明。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中。

整本書都很美,在讀的過程中一直抱着繼續讀下去的慾望,泛着一種直達靈魂的深邃。抱着追尋的心態一路尾隨文字的流轉。在即將入睡的午夜,點亮牀頭的枱燈,伴着作者的文字,在安靜的夜幕畫下心中的幻想。或在無事的下午,拋卻煩躁,在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中跳出來,透過漸漸平穩的內心重看歷史。

讀完“牌坊”這一章,我心裏有一股隱隱的痛,又有一種無畏的敬仰。

其實牌坊是讓人仰望的。是為了表彰功勛,它也是忠孝節義的代表。但是在中國封建禮教壓迫的論調下,貞節是中國女性的最美,然而美的又是那麼的痛,那麼的傷痕累累。一塊塊冷峻的牌坊,無情地壓住他們所有的愛恨情仇,他們為了生路,遠走他鄉,隱姓埋名,委曲求全的活着。

然而他們又是生活的那麼優雅,那麼的精緻。他們象熹微的晨光,當大地還在沉睡的時候,為一個個鄉村解了凍,為一道道山樑解了凍,為一批男孩子,也為自己解了凍。

在《文化苦旅》中以細膩的筆觸夠了一張張充滿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形象,以最空靈、輕柔的嗓音輕輕吟唱令人感動的瞬間。

作者從生活中提取精華,經過淬鍊,融成經典,伴隨着人流傳入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瞭解一段段不同的生活。這是豐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最快捷的方式。

我喜歡他的真實,真實的描述了文革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面對艱苦未來時堅強的一代人;在災難中瞬間凝固的龐貝古城、空靜之境的羅馬、氣氛迷人的威尼斯……;生活在鏡頭之外,艱難生存,卻古樸善良、充滿智慧的邊緣人……更愛他細膩敏感豐富深遠的靈魂,讓沉寂歷史的古人以一股撲面而來的,充滿生氣的的姿勢佔據想象的空間。

這是一種令人羨慕的生活。作家,可以用自己的筆記錄生活,以最真實的姿態記錄感動自己的人生,表達心靈深處最真的感觸,清風拂過最細微的顫動。我覺得這是其他任何職業都無法比擬的。

這位作者或這本書讓我萌生了拿起筆,寫下生活的衝動。但是放下書,我又回到了現實,面對本專業的數學、計算機之類的理科性東西,不禁想起某位偉人説過的一句話:是科學趕走了花叢後的精靈,讓未知的世界不再充滿幻想。

有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從事作家之類的行業,但我可以通過閲讀,感觸這個廣闊、美好的世界,並學着記錄自己的想法。在以後的某一天,翻開略略泛黃的紙張,重温一次春暖花開、雲寂風清、青春少年。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5

對寧波天一閣,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間藏書樓上,但對於其藏書的艱辛,我直到讀了《風雨天一閣》之後才解一、二,而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情節便是天一閣的創建人範欽在彌留之際做的有些荒唐的遺產分配。

範欽將遺產分成兩份:一份是萬兩白銀,一份是一樓藏書。讓兩房在其中挑選。這是一個在很多人看來極其不公平的決定。萬兩白銀在當時可以説是一筆鉅額財富,它可以讓選擇白銀的一房一夜暴富,但一樓藏書從收益上來看便彷彿一個代代相傳的負擔,甚至可以説是隻賠不賺,入不敷出的,範欽的這個分配可以説是將範氏沉重的義務——一種對文化的傳承這種精神上的遺產和範氏巨大的權利——一種對財富的繼承這種物質上的遺產分割得十分徹底。

面對這兩個一看便知道應該選擇後者——這個在不履行義務的情況下便可以取得權力穩賺不賠的選項,範欽的大兒子範大沖立即開了口,就在我剛想着他搶得了先機佔得了便宜並且嘲笑二房的猶豫時,下面的一段文字卻立刻讓我對之前心中所想的一切感到羞愧不已,令人吃驚的是範大沖不但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藏書樓,而且決定撥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來充當保養費,甚至開始了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

他這個毫無猶豫的選擇令我佩服不已,有誰會真正為了一樓藏書而放棄萬貫家財?有誰會真正做到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甚至在深深體會到父親藏書之艱難後給自己的後代都戴上一份沉重的枷鎖並且讓其代代相傳?這不僅讓我想到了守陵人,他們一代復一代地賠上整個家族、所有子孫去看守、堅守一座冰冷的帝王陵墓,與其説是工作、義務還不如説是一種信念一種堅持,範氏家族也是如此,不過是從守陵人變成守書人罷了。那是一種不顧旁人的不解與嘲笑,不顧財富上的巨大開支,不顧歲月的流逝,不顧王朝的興替,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時間的意志力。在他們的眼中藏書樓這時不是一個單純的收藏着珍本、孤本的知識儲蓄所,而是一個古典文化事業的象徵。他們藏書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範氏家族,更不是為了某一個王朝,而是為了整個中華民族,他們是為了用一本本書籍使我們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的精神天地變得整齊連貫充滿凝聚力。可以説他們的行為是中國文化保存與流傳艱辛歷程的一個縮影。也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如範氏一樣的家族、機構組成了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

其實,我們也能在心中擁有一個天一閣,也能象範氏家族一般做一番保存流傳中國文化的事業。

也許我們沒有天一閣中那種稱得上是文物的書籍,但是唐詩、宋詞、元曲這些流傳至今、記載着各個王朝的興衰歷程的作品,它們的文化價值也決不輸於藏書樓中的孤本、珍本;也許我們無法象範大沖一樣義無反顧地放棄萬兩白銀而選擇藏書樓,但是背誦那些名篇名段並深入瞭解他們背後的故事也是對文化的一種尊重和繼承;也許我們無法象範氏一樣世世代代忍耐着痛苦、寂寞執着地傳承着繁華的文化遺產,但是我們將自己喜愛的古文古詩等與他人分享、交流,那麼也是在傳承併發揚我們的中華文化!

讀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觸很多。想抓住什麼,伸手卻握了滿手空氣,只有淡淡的哀愁與絲絲的寂寞彌散在周圍,一如餘秋雨先生行走時孤寂的背影。

一路行行止止,一路的思索。從黃沙漫天的大漠邊塞到温婉細膩的江南水鄉,從炎黃子孫的發源地—中國再到遠離國土的異鄉—新加坡。一路走來,一路的見聞,都記錄在這一本小冊子中,它凝聚的是思想的昇華,而不僅僅是單純的風景。

文化,在我看來是一個沉重而又艱澀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積累,使文化的沉積愈加深厚。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着這個民族最為珍重的事物。如果一個民族連文化都不存在了,那麼便不足以被稱為一個民族。評味文化,餘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站在莫高窟的石洞前,看石洞依然壯觀,觀壁畫依舊不言。他靜默地站在石壁前,如同它們曾經靜默地看着敦煌千年之間的變遷。當千年前的無心第一刀劃下,便已預示了當千年後,莫高窟的開啟會是怎樣的一種壯麗。即使它曾經遭遇巨大的劫難: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守住了千年的敦煌,流落到了不安好心的外人的手裏。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本應該守護它的正統的炎黃子孫卻將這美麗而珍貴的藝術瑰寶棄而不顧。那佇立千年的石窟默默地看着那一馬車、又一馬車的藝術珍寶源源不斷地輸往外國,流失在為人的手中,不知該有多麼地悲傷啊!直到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才終於得到了它本應得到的重視和地位。它的價值,並不在於它那炫麗的外表,而是在於它所代表的意義。它是一種儀式,一種宗教,一種信仰,一種人性。它的隱藏在深處的底藴,我們看得到,卻又看不到。它的美,既是宗教的體現,也是人性中對美的嚮往的體現。它是承載着中國千年歷史的標本,是炎黃子孫千年的藝術的結晶。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交換,他依舊是無價之寶。

愈是思索這路途,思索這文化,愈是覺得文化的艱澀。蔓延在空氣中的苦澀,無處不在,壓在心口,漫上胸膛。遙想餘先生當年,是否亦是如此感覺?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一個偌大世界的僻靜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就像那句話一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當我看到沙原隱泉中“水面之下,飛舞着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的時候,我似乎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要想真正的瞭解歷史,瞭解我們撒發着五千年曆史的文化古國,那就去讀《文化苦旅》吧。它會讓你感受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一種不一樣的文化氣息。相信古代的天一閣是由一個範氏家族所支撐的,但現代的天一閣可以由我們共同支撐。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6

循着一本紙色泛黃的《文化苦旅》,拂開瀰漫千年的歷史塵埃,我追溯到遠古文明的源頭,掬一捧最清的,感受它帶給我的闐靜之中最沉重的呼吸。

千年文化,一場苦旅。我沿着道士塔,那裏埋葬着近代中國無盡的屈辱與懦弱,我瞥去一眼,留下沉重的歎息。我走過莫高窟,細細地摸着石壁上的.紋路,感受中國文化蜿蜒纏綿下的生生不息與完美,與餘秋雨對美與善的思考。我踏過陽關雪,那裏遙遠的古戰場墳堆橫立,那裏有詩人無比廣闊的胸襟,與封建專制壓榨下的藝術情懷。還有那柳侯祠,灌滿了中國文人的不屈氣節與生命的磨難,只聽餘秋雨先生歎息一聲:還有多少人能解讀石碑上的文字?我相信會有的!

千年文化,一場苦旅。感受餘先生在歷史長河中凌波微步的閒適和坦然,有寄情山水而悠然天地間的信天游唱和詩情才氣,也有感慨風雨天柱山的的無比寂寞,有遊走江南小鎮的雨巷情長,也有孤燈窗前夜雨詩情的蒼涼,有歷經磨難風雨飄搖的天一閣,也有聯繫着苦澀國殤的龍華塔,還有忍着天寒日炙的艱苦行程中的陽春白雪和沙原隱泉……餘秋雨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或喜悦,或激動,或哀傷,先生百感交集,最終只匯合成赫赫刺人的一個字:苦!寂寞中,千年文化,化成一場苦旅……

千年文化,一場苦旅。先生筆尖一點,妙筆一劃,一個古老民族的滄桑與磨難躍然紙上。秋雨先生感受到的苦旅與中國文化的苦旅渾然一體,於是心生悲哀,先生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但我相信,秋雨先生也相信:晚霞落後,在明天,會有一輪更耀眼的朝陽守候東方,等待噴薄。一千年的文化並不會就此落寞下去,它等待着鵬飛。因為,中國有我們,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千年文化,一場苦旅。歷史的鈎長劃過的輪迴我們永遠記得……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7

國人向以”燦爛文化“、”文明古國“而自居,一拿自己與先進國家作比較,總是先打出孔孟先哲、諸子百家和”四大發明“的招牌,當言及國度興榮之時又多以”唐盛宋興“為佐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式:”今不如夕“。

讀過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全書的主基調是憑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力量。書中既有像《道士塔》、《陽關雪》一樣,通過一個個古老的遺蹟,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興衰,是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髮蘇州》、《江南小鎮》卻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麗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而我卻由此深感我們的文化太古老、太陳舊、太暮氣。沿着餘先生的足跡,我進行了一次巡禮式的文化遊歷,留下的印象不是輝煌,卻是滄桑、悲涼和無法忍受的孤獨和壓抑。在沒讀到餘先生這本書之前,我始終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並總以”老子天下第一“的阿Q精神麻醉、安慰自己,殊不知輝煌早以成為歷史。隨着時間的推移,古代文明的光環開始暗淡,而不敢直面現實又無太多造詣和激情的我們又總是隱遁於古代文化的背後,這大概就是吾輩無法超越前人的緣故之一吧!

餘秋雨散文帶給我們的文化語境是不多見的,他採用的寫作手法是文人專用的書面語言,讀起來有些晦澀、深奧、思辯並賦有哲理。這樣的寫作風格使其作品產生一種憂鬱的美、典雅的美。

讀餘秋雨的散文一方面感到內心十分孤寂,另一方面又有心靈解脱之感。他把我想説卻不知如何表達的心境合盤托出,真是痛快。中國文人有個怪癖:在危難的時候總是罵祖宗;在關鍵的時候抬出祖宗,在發跡的時候瞧不起祖宗,在發展的時候又擺脱不了祖宗。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把中國人這種劣根性揭露的淋漓盡致,真可謂有膽、有識、有勇、有謀。

餘先生的”苦旅“沒有白行,他給中國人文知識分子揭示出一種文化現,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即古代文化雖然很輝煌,但它畢竟時過境遷,並日益被敗枝枯草所”掩埋“。作為繼承者——祖先們的後代,我們還有什麼能夠炫耀的呢?難道我們的父輩們炫耀得還不夠嗎?炫耀的結果不仍舊是被異族欺負嗎。

看着翻動的片片書卷,我的眼前彷彿掠過敦煌莫高窟的風資,聽到了許多熾熱的吶喊與呼喚。 跟着餘秋雨的腳步,我領略到了遺失在中國文化記憶的喜與悲身為炎黃子孫,我們的責任不是懷古、戀舊和品頭論足,而是行動。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屬於新世紀的奇蹟,譜寫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世紀行。我想,這大概也是餘先生《文化苦旅》之最終所求吧。偶彷彿聽見山河在廣闊大地上哀歎,哀歎聲在空谷間傳響,傳響在一片山河寂寥中。它們在歎什麼呢?僅僅是在歎惜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無機的奔瀉嗎?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8

《文化苦旅》我把它當作一本枕邊書,天天讀幾個章節。這書裏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敍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 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 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

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9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餘秋雨

我站在歷史的城牆張望,看着文化如雨絲一般浸潤着每一寸土地。

文化,存在於濕冷清秀的衚衕中,是孩童輕舔冰糖葫蘆時的滿足;文化,存在於清涼悠閒的樹蔭下,是人們絮叨家裏長短時傾訴的快樂;文化,存在於寧靜古樸的鄉村中,是老人們踮腳倚望兒女回家的姿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那些明麗堂皇的頁篇亦免不了留下晦暗的陰影,所以我願意選擇走進文化本身。細細研讀《文化苦旅》,靜心淺品,瞭解文化苦旅及其存在的意義。

順着餘秋雨先生的筆尖,向我走近的,是蘇軾

深陷於烏台詩案的他,顯得疲倦狼狽。他微醺的嘴角掛着苦澀的笑意。獨自承受着生命之不可承受之重的他;獨自承受社會輿論給他潑來的一盆盆髒水的他;獨自承受沒有親友關切孤苦的他。本是一個讓周圍人瞻仰的文化名人,卻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流放黃州。

正如餘秋雨所寫的一樣:“你找不到慷慨陳詞的目標,你抓不住從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個義無反顧的英雄,不知怎麼一來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個堅貞不屈的烈士,鬧來鬧去卻成了一個深深懺悔的俘虜。”他也曾彷徨,也曾不知所措。人煙稀少的黃州,給他一種難言的悽苦與孤獨。沒有親友的陪伴,沒有錦衣玉食的生活,待時間慢慢流走,這一切都使他的靈魂重新變得澄澈空靈。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對蘇軾而言,這次的黃州遭遇,使他真正的成熟了。在一場苦難中再次成長的蘇軾開始了他一生創作中的巔峯時期。

對於常人而言,蘇軾的遭遇是不幸、是坎坷的。而在餘秋雨先生看來 ,卻非如此。苦難磨練了一個人的生的意志,使這個人發出温潤明亮但卻不刺眼的光。蘇軾亦是如此。

每當我在學習上遇見困難時,總會想起蘇軾眉宇間的淡然。所謂淡然,並非不在乎,而是對苦難的從容而赴。

我想這本書中的每一處文化,每一位在文化這本厚厚的字典中留下過綽約身影的人,他們所存在的意義都是一樣的。時間如白駒過隙,當歲月在文化的眉間留下悠然的印記時,我想,那邊是文化存在的最温暖的方式。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充斥着每一寸土地,每一顆熾熱的心。

文化苦旅,我想這大概就是生命的意義。正是因為有苦的打磨,有歲月留下的痕跡,它才顯得如此珍貴。而文化,就存在於每個人的眉眼中,因而清淺,因而悠長。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0

對寧波天一閣,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間藏書樓上,但對於其藏書的艱辛,我直到讀了《風雨天一閣》之後才解一、二,而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情節便是天一閣的創建人範欽在彌留之際做的有些荒唐的遺產分配。

範欽將遺產分成兩份:一份是萬兩白銀,一份是一樓藏書。讓兩房在其中挑選。這是一個在許多人看來極其不公平的決定。萬兩白銀在當時能夠説是一筆鉅額財富,它能夠讓選擇白銀的一房一夜暴富,但一樓藏書從收益上來看便彷彿一個代代相傳的負擔,甚至能夠説是隻賠不賺,入不敷出的,範欽的這個分配能夠説是將範氏沉重的義務——一種對文化的傳承這種精神上的遺產和範氏巨大的權利——一種對財富的繼承這種物質上的遺產分割得十分徹底。

面對這兩個一看便知道應該選擇後者——這個在不履行義務的情況下便能夠取得權力穩賺不賠的選項,範欽的大兒子範大沖立即開了口,就在我剛想着他搶得了先機佔得了便宜並且嘲笑二房的猶豫時,下面的一段文字卻立刻讓我對之前心中所想的一切感到羞愧不已,令人吃驚的是範大沖不但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藏書樓,而且決定撥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來充當保養費,甚至開始了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

他這個毫無猶豫的選擇令我佩服不已,有誰會真正為了一樓藏書而放棄萬貫家財?有誰會真正做到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甚至在深深體會到父親藏書之艱難後給自己的後代都戴上一份沉重的枷鎖並且讓其代代相傳?這不僅讓我想到了守陵人,他們一代復一代地賠上整個家族、所有子孫去看守、堅守一座冰冷的帝王陵墓,與其説是工作、義務還不如説是一種信念一種堅持,範氏家族也是如此,不過是從守陵人變成守書人罷了。那是一種不顧旁人的不解與嘲笑,不顧財富上的巨大開支,不顧歲月的流逝,不顧王朝的興替,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時間的意志力。在他們的眼中藏書樓這時不是一個單純的收藏着珍本、孤本的知識儲蓄所,而是一個古典文化事業的象徵。

他們藏書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範氏家族,更不是為了某一個王朝,而是為了整個中華民族,他們是為了用一本本書籍使我們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的精神天地變得整齊連貫充滿凝聚力。能夠説他們的行為是中國文化保存與流傳艱辛歷程的一個縮影。也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如範氏一樣的家族、機構組成了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

其實,我們也能在心中擁有一個天一閣,也能象範氏家族一般做一番保存流傳中國文化的事業。

也許我們沒有天一閣中那種稱得上是文物的書籍,但是唐詩、宋詞、元曲這些流傳至今、記載着各個王朝的興衰歷程的作品,它們的文化價值也決不輸於藏書樓中的孤本、珍本;也許我們無法象範大沖一樣義無反顧地放棄萬兩白銀而選擇藏書樓,但是背誦那些名篇名段並深入瞭解他們背後的故事也是對文化的一種尊重和繼承;也許我們無法象範氏一樣世世代代忍耐着痛苦、寂寞執着地傳承着繁華的文化遺產,但是我們將自己喜愛的古文古詩等與他人分享、交流,那麼也是在傳承併發揚我們的中華文化!

讀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觸許多。想抓住什麼,伸手卻握了滿手空氣,只有淡淡的哀愁與絲絲的寂寞彌散在周圍,一如餘秋雨先生行走時孤寂的背影。

一路行行止止,一路的思索。從黃沙漫天的大漠邊塞到温婉細膩的江南水鄉,從炎黃子孫的發源地—中國再到遠離國土的異鄉—新加坡。一路走來,一路的見聞,都記錄在這一本小冊子中,它凝聚的是思想的昇華,而不僅僅是單純的風景。

文化,在我看來是一個沉重而又艱澀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積累,使文化的沉積愈加深厚。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着這個民族最為珍重的事物。假如一個民族連文化都不存在了,那麼便不足以被稱為一個民族。評味文化,餘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站在莫高窟的石洞前,看石洞依然壯觀,觀壁畫依舊不言。他靜默地站在石壁前,如同它們之前靜默地看着敦煌千年之間的變遷。當千年前的無心第一刀劃下,便已預示了當千年後,莫高窟的開啟會是怎樣的一種壯麗。即使它之前遭遇巨大的劫難: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守住了千年的敦煌,流落到了不安好心的外人的手裏。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本應該守護它的正統的炎黃子孫卻將這美麗而珍貴的藝術瑰寶棄而不顧。

那佇立千年的石窟默默地看着那一馬車、又一馬車的藝術珍寶源源不斷地輸往外國,流失在為人的手中,不知該有多麼地悲傷啊!直到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才終於得到了它本應得到的重視和地位。它的價值,並不在於它那炫麗的外表,而是在於它所代表的意義。它是一種儀式,一種宗教,一種信仰,一種人性。它的隱藏在深處的底藴,我們看得到,卻又看不到。它的美,既是宗教的體現,也是人性中對美的嚮往的體現。它是承載着中國千年歷史的標本,是炎黃子孫千年的藝術的結晶。縱使它之前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交換,他依舊是無價之寶。

愈是思索這路途,思索這文化,愈是覺得文化的艱澀。蔓延在空氣中的苦澀,無處不在,壓在心口,漫上胸膛。遙想餘先生當年,是否亦是如此感覺?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一個偌大世界的僻靜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就像那句話一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當我看到沙原隱泉中“水面之下,飛舞着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的時候,我似乎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要想真正的瞭解歷史,瞭解我們撒發着五千年曆史的文化古國,那就去讀《文化苦旅》吧。它會讓你感受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一種不一樣的文化氣息。相信古代的天一閣是由一個範氏家族所支撐的,但現代的天一閣能夠由我們共同支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yuqiuyu/dkkd9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