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餘秋雨 >

餘秋雨《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

餘秋雨《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

正如餘秋雨所説,一個真正的文明人都會過着許多與年齡相重疊的生活,沒有了這種生活,生命就很容易風乾和脆折。

餘秋雨《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

——題記

我想從敦煌刮過來的黃沙是不會被埋沒的,它會一直不停的刮,不停的刮,直到風化了文化史上那個千古的罪證。

莫高窟,千佛洞,多麼響亮的名字,縈繞着一代代中國人的心。古代藝術家們的心血,在那堅實的牆壁上凝結成一幅幅震撼千古的生命,那立體的生命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咆哮,翻騰,在文化的征途上深深印刻,以至飽受千餘年風霜的它,依然屹立,向下一代人訴説着奇蹟的誕生。

然而,這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終究還是毀在了中國人手上。哪個王道士,為了少得可憐的幾枚銀元,恭敬地讓人從中國大批大批地運向國外。只有國家的強盛,才能讓文化強盛,仔細想想,也許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錯,因為中國的文化,並不是靠個人的力量來維護的。

莫高窟,是整個民族的傷口,千百年來,鮮血汩汩流淌。

中國人的文化苦旅啊。

白髮蘇州,二千五百年的歲月沒有使它衰老,跟那些江南小鎮一樣,反而更顯清閒、幽靜。這一份魚水之鄉的環境,贏得了許多文人墨客的青睞,但大多隻是進來小憩卻不願長久居住,因為這裏太過安逸,缺少了一份金陵王氣。

正是因為這裏的`水,才養育出了江南人的樸實與清麗,才築造了江南的園林瑰寶,正是這裏的灑脱,才讓唐寅、金聖歎、仇英大肆揮毫,譜寫了非官方文化的瀟灑與悠揚,在沉重的中國文化裏添上了幾筆豔麗。

也許,只有在江南的小巷裏遊走,才更能體會到中國文化的淵遠流長,這裏的靜,韻量出了文化的內涵,這裏,是中國文化寧靜的後院。

中國人的文化苦旅啊。

一個民族的靈魂,是靠文字這一條堅硬的覽鎖緊緊串連,漫長的歷史被它凝聚。而天一閣,正是為斷殘零落的文化史提供了棲腳之地。它,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固守的夢。

天一閣,聖潔、崇高,神聖不可褻瀆,因此,錢鏽芸的命運註定要成為悲劇,哪怕莊嚴面前仍飄浮着那幽怨的眼神。天一閣,在漫長的歲月裏被打磨的光滑,它像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駐足欣賞了一下文化的瑰麗,但這一看,卻看了整整幾百年。

一代一代的不斷傳承,我們可以説,天一閣是成功了,它不僅將中國文化四處翻騰的火星珍藏,更將中國人努力維護文化的投影剪輯,這是一個極端艱難的過程,而天一閣,成了這個偉大過程的見證者。

中國人,甚至連外國人都對中國文字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因為中國的文字,能描繪出其他語言所不能表達出的美,像清雅,像悠悠,像脱俗,這種美,征服了每一個人,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深深紮下了根。

中國的文化旅途是一條充滿坎坷的路,幾經磨難,大起大伏,但最終,中國文化堅強的站起來了,更多了幾分鋭利與氣魄。像天一閣、青雲譜、廬山、白蓮洞,還有很長的路,如今,我們只是拾起了歷史的截頭,中國人的文化苦旅仍然要繼續走下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yuqiuyu/yke8k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