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精選7篇)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精選7篇)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

讀後感書寫注意事項

先要重視感

感要多 讀要少,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説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

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精選7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1

當自然的聲音正在逐漸的減弱,寧靜的生態環境正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日漸減少時,美國生態聲音學家戈登.漢普頓以學者的責任感從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之地出發,行程一萬多英里,橫跨美國大陸,真實紀錄了人類對自然在日益破壞的過程中產生的割裂和對立。即使是遠離城市接近原始地貌的自然保護區也難免受到了飛機馬達、電鋸、割草機、通話器等人為噪音的影響,意識到“寂靜未受遏阻的消失,就像煤礦坑裏用於偵察瓦斯的預警金絲雀般,是一個全球性的警訊”時,聲音生態學家戈登.漢普頓揹着錄音器材和測量分貝的音量計,通過深入鮮有人跡的雨林、山脈、荒野,詳實記錄了大量自然界豐富多樣的聲音。在這本《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裏,漢普頓為完成多年前構思的“靜謐保護計劃”,走訪了美國多個公共場所和執政部門。收集了大量相關可靠的真實數據,以文字的描述,和對多地自然環境日益惡變的事實,向我們完整的介紹了那些真實的存在於地球上為人心動的寂靜,及寂靜做為一種自然資源瀕臨消失的危險。

翻譯過西方多本生態人文著作的教授程虹曾説過:在人的一生中,他應當跟尚在記憶之中的大地有一次傾心的交流。他應當把自己交付於一處熟悉的風景……他應當想象自己親手去觸摸四季的變化,傾聽在那裏響起的天籟。而對於久居城市遠離自然的人們來説,噪音已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車的發動機、準時報點的時鐘、密集的人羣、廣場上的播音器、宣傳車上的高音喇叭、反覆播放商品信息的商業街、高懸在城市建築物上的LED屏……

因為童年是在山區長大,所以,對自然裏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鳥有着特殊的偏愛。多年前一場向都市浩浩蕩蕩的搬遷,把寂靜的生活切換到了無休無止的喧囂中。在各種娛樂媒體、電子音樂、科學機械還未落户小山溝的年代裏,觀察和聆聽自然成為了童年最主要的消遣方式。身處在工業噪音一波一波衝擊耳膜的環境中,很難相信人們會對自然的聽覺保持一份敏鋭的認知。“有時,我會嘗試改變一條溪的樂章,移動突巖的位置,然後聆聽聲音的細微變化。你愈常聆聽,聽覺就會愈敏鋭。”通常觸動我心靈的一些細微的聲音,往往是來自記憶深處熟悉的聲音。草叢裏昆蟲振翅悠揚的鳴叫、散亂的枯葉摩擦柏油馬路的淒厲聲、夜裏布穀鳥從山樑後傳來寂寥的吟唱、或者燎原在春季山坡上的野火發出的輕微爆裂的“噼啪”聲。即使這些聲音還完全存在於城市中,也以微小的分貝消失在各種人為和機器的噪音中。突然意識到,那些我們認為消逝的東西,其實只是被“現代”這個加速運動的機器攪起的灰塵封閉住了。

在日復一日的現代化社會中生活,從電子產品中傳來的合成音樂代替了自然的所有聲音,甚至可以蓋過夏日的雷鳴。同樣,通過各種技術處理過的自然畫面代替了山野樹木和湖泊。科技時代的先進性日益在我們的生活中凸現,與此同時,人與自然的互動率越加減少。

有時,我們會被身後傳來的一聲急促刺耳的車鳴聲驚的心跳加速,這也是一次機械噪音與生活野蠻的對撞。但我們不會被一聲突如其來的鳥鳴所驚嚇。自然的聲音永遠包含着謙和力和容納萬物的張性。沒有那些金屬質感的鏗鏘和囂張的警告。正如作者所説“寂靜其實是一種聲音,也是許多、許多種聲音。”自然界裏,所有的事物有它自己獨特的節奏。這些節奏可以是聲音也可以是它的速度。我們可以在地上觀看一朵雲的行走,但心裏卻臆想風疾速千里的吼叫,這是一種寂靜;我們可以看到飛揚的雪花蓋住了大地,心裏臆想着那些細小的稜形晶體從雲端降落地面時層層簇擁的沙沙聲,這是一種寂靜;我們看到一頭小鹿輕快的穿過北方秋天的樹林,心裏臆想它精細的蹄腳踏斷枯枝的脆響,這也是一種寂靜。在放緩的節奏中,寂靜可以使靈魂得到舒展。

人們追求速度甚於追求寂靜。“速度”代表了潮流代表了發展。跟上“速度”則檢驗了一個人進步的程度。人們不停的加速,生怕落在了時代的後面。“速度”加快了工業和科技對淳樸民風、自然生態的破壞。人們忘了祖先最初來自哪裏。在對世界不斷的改造中,他們以為生命都是從科學實驗室和工廠裏進化出來的。

“科學主義的最大弊端是掩蓋了人的真實存在”。100年多前尼采已洞察了科學主義將對人類文化及自身存在感的扼殺,揭示了“人類精神的無家可歸性”。今天,五花八門的科學減少了傳統手工業的延續,噪音在飛速旋轉的機器中持久而吵鬧。當科技和工業越來越廣泛的覆蓋了人類生活,我們的體力和智力也正每況愈下,而快樂也只能通過感官的刺激來獲取。越來越多的人們守不住一份“孤獨”。孤獨的狀態正是對心中的那份寧靜最佳的孕育方式。人與大地失去聯絡,就會像脱離樹枝的葉子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方向。風吹來的時候難免會因把持不住自身的重力東飄西蕩。“靜”就是一份重力,保持方向的重力。

最後與大家分享作者在書中引用特蕾莎修女的這段話:“看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如何在寂靜中生長;看日月星辰如何在寂靜中移動,我們需要寂靜以碰觸靈魂”。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2

寂靜並不是指某樣事物不存在,而是指萬物都存在的情況。它深刻地存在於霍河雨林裏,我稱之為“一平方英寸的寂靜”的地方。它就像時間一樣,不受干擾地存在着。我們只要敞開胸懷,就能感受得到。寂靜滋養我們的本質,人類的本質,讓我們明白自己是誰。等我們的心靈變得更樂於接納事物,耳朵變得更加敏鋭後,我們不只會更善於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也更容易傾聽彼此的心聲。寂靜就像炭火的餘燼般能夠傳播。我們找得到它,而它也找得到我們。寂靜有可能失去,卻也能夠復得。儘管大多數人以為寂靜是可以想象出來的,其實不然。要體驗寂靜使心靈富足的奇蹟,一定要先聽得到它。 寂靜其實也是一種聲音,也是許多、許多種聲音。我聽過的寂靜,就多得無法計數。草原狼對着夜空長嚎的月光之歌,是一種寂靜;而它們伴侶的迴應,也是一種寂靜。寂靜是落雪的抵禦,等雪融化後又會化成令人驚訝的雷鬼節奏,錚錚瑽瑽地讓人想聞聲起舞。寂靜是傳授花粉的昆蟲拍撲翅膀時帶起的柔和曲調,當它們為了躲避一時微風小心翼翼在松枝見穿梭時,蟲鳴與森林的.歎息交織成一片,可以整天都在你耳邊迴響。寂靜也是一羣飛掠而過的慄背山雀和紅胸,啁啁啾啾、拍拍撲撲的聲音,惹得人好奇不已。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3

因為知道台灣聲景協會,才發現原來還有這麼一羣人在關注聲音的問題,然後就聽聞了《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趕緊借來看看。

實話説,書寫得有點瑣碎,很多時候都看不下去,但不失是一本好書,因為它打開了我認識世界的另一扇窗口,開始關注到寂靜的意義。

以往,我對安靜的關注,更多是站在人的角度,看自己是否可以忍受。包括日常我們對噪音的定義,更多也是因為它吵到了人類。那麼,在沒有人類的地方,允許有噪音嗎?如果人可以忍受,就不稱之為噪音了嗎?

“寂靜並不是指某樣事物不存在,而是指萬物都存在的情況”。所以,維護寂靜的深層含義,是在説維護自然界原有的聲音,讓它們可以自由地表達,也能被人類無礙地聆聽。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已經對噪音習以為常,也參與在噪音的製造中。至於靜謐,或許人類連感知其的能力都微乎其微了。書中提到《世界的調音》一書的作者穆雷·謝弗把能否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列為城市的噪音標準之一,其意涵是説我們居住的地方應該安靜到足以聽到自己和他人的腳步聲。在今日的城市,這樣的目標恐怕很難達成。甚至,我們都從未意識到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原來是一件重要且美好的事。

看完這本書,開始對聲音有更多關注,比如騎自行車時儘量不按鈴,手機的音量合適就好,音樂的聲音無需太大。也希望自己可以在去到野外時,更多一些聆聽自然的聲音,感悟那些細微的變化與層次,領會“萬物俱存”的寂靜之美。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4

一個五十來歲的人,開着一輛老爺車福斯小巴,隨身帶着音量計,從華盛頓州走到華盛頓市,途中還有健行、露營。他一路測量各種聲音,目的是要尋找美國還有多少靜謐場所,以及採取什麼途徑才能更有效地保護他用後半生來捍衞的最大價值——靜謐。 作者是個雅人:他去國家公園之父、環保運動和荒野主義先驅約翰·繆爾曾經去過的地方——約塞米蒂山谷、田納西山溪等地。 他被馬克·吐温曾經記敍過的一條小溪所吸引,費力找到後,已經沒有水流了,他採集了許多石頭,打算在附近找一條溪來演奏它們。 作者是個理想主義的人。他在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靜謐中心,拿一塊當地印第安部落酉長送的紅石作為寂靜之石,劃出一平方英寸,作為”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他長途跋涉,打算説服國會、國家公園管理局和聯邦航空總署,使國家通過立法,讓飛機繞開”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輻射的一千平方英里區域。他寫出本書,打算喚醒公眾,讓更多公眾支持他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事業。 所謂寂靜,並非沒有聲音,而是去除了人為噪音後,讓萬物的本來聲音各自出現。當今社會,各種噪音太多,不僅從審美上讓人不適,而且實實在在地影響了一些動物的生存,也讓人類聽力受損。”當我們聆聽寂靜時,聽到的不是萬物不存在,而是萬物俱存。“ 從我們身邊來説,使用耳塞來保護聽力的人還是太少,而我們製造的各類噪音又太多。這本書提醒我們,寂寞不是矯情,不是無病呻吟,不是可有可無的奢侈品,而應該成為我們追求的日常價值,就像清淨衞生的水、空氣和食品一樣,不被污染的聲音環境,絕對是值得追求的。 當然,所謂靜謐,作者也靠這個來進行商業營銷,拿這個來賺錢。作者在全世界錄製無數的各類自然聲境,並灌製成CD出售。雖然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忽視、否定寂靜的價值。 此書寫作不好的地方:剪裁不太得當,有些地方太囉嗦(尤其是一些人物對話,作者是把錄音全部整理出來,沒有進行概括),篇幅如能砍去一半,則更流暢。

面對這個劇烈變動的時代——日新月異的技術、豐裕快節奏而狹仄的物質生活、不斷顛覆既有觀念的科學新發現、急遽變異的社會結構等等,站立時代潮頭的人需要快速奔跑,種種不確定性帶來了焦慮、浮躁等情緒。這本書的啟示是,我們應該在何處安放疲憊的心靈?靜謐是可能的一個答案。它不僅能夠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且可以成為一種生存價值。

讀書可以是尋找心靈靜謐的遠足旅行。讀書——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存價值。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5

唯有在靜水中,萬物的倒影才不會扭曲。

唯有平靜的心,才能充分感知世界。

——哲學家漢斯·馬格里奧斯

Gordon Hempton的故事:

我聆聽世界的聲音,這也是我身為聲音生態學家熱愛從事的工作。除了南極洲還沒去過之外,我在各大洲都錄過音。這些錄音被用於許多地方,從電玩遊戲、博物館展覽,到自然風格的唱片、電影音樂和教育產品。我錄製聲音已超過二十五年,各種自然環境都嘗試過,我的聲音圖書館藏有多達三千GB的聲音,包括蝴蝶鼓動翅膀的聲音,瀑布如雷的轟隆聲,子彈列車如噴射機般呼嘯而過的聲音,一片漂浮的葉子細微的聲響,鳥兒充滿熱情的鳴囀,還有草原幼狼低柔的咕咕聲等等。我熱愛聆聽,勝於説話。聆聽是一種無言的過程,可接收到最真實的印象。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6

“‘人類終有一天必須極力對抗噪音,如同對抗霍亂與瘟疫一樣。’這是諾貝爾獎得主暨細菌學家羅伯特柯赫在1905年提出的警語。歷經一個世紀後,這一天已經比先前近得多。”

當戈登漢普頓在他的著作《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中寫下這第一行文字,他就把我們帶入了一個被絕大多數人忽略卻又危機潛伏的世界。

戈登漢普頓有一個人們陌生的頭銜——聲音生態學家。作為一個頂尖的錄音師,他最擅長的,是記錄下大自然的靜謐之音。而他發現,在今天的世界,要想獲得“一平方英寸的寂靜”,已經是一種奢侈。如果説,在雷切爾卡森的名作《寂靜的春天》裏,“寂靜”是化學工業君臨天下導致的萬物肅殺,那麼,戈登漢普頓想要的“寂靜”,是遠離人為噪聲侵襲的自然之境,“當我們聆聽寂靜時,聽到的不是萬物不存在,而是萬物俱存。”

《莊子》有云:“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不聞天籟夫!”是啊,我們有多長時間沒有聽聞“天籟”了?白天,當我們帶着厚重耳機欣賞曼妙的音樂,開足音量以為把噪音擋在了身外,豈料,我們的聽力也在隨之消蝕,同樣鈍化的,是我們敏鋭的藝術感覺——音色、音質在不知不覺中與音量被混為一談。而在夜晚,塵世的喧囂依然永無休止,有多少人還能作山月為伴的靜夜之思?

“大自然的寂靜能夠支配許多平方英里的所在。”這是戈登漢普頓對於“安靜地方”的定義。按照這個標準,“今天在美國只剩不到十二個安靜地方。”他斷言,“根據我的經驗,在美國要找到連續十五分鐘以上的寂靜,極度困難,在歐洲更是早已絕跡。即使在荒野地區和國家公園,白天的無噪音間隔期也已減少至平均不到五分鐘。”

“安靜地方的滅絕速度,遠比物種的滅絕速度來得快。”戈登漢普頓認為,人為噪音無遠弗屆的惡果已經顯現。最為直接的,是野生動物的逃離,讓人與野生動物的親近變得更加困難。同時,人為噪音也改變着生態系統,“環境噪音可能會造成直接壓力,掩蓋掉掠食者抵達或相關的警示叫聲,或是干擾一般的聲響信號。”戈登漢普頓寫道,“禽類的聲音信號有兩項最重要功能,一是捍衞地盤,二是求偶。當信號效率因噪音量增加而降低時,這兩個功能都會受阻,直接對生存適應問題造成負面影響。公路附近有許多鳥種的數量變得較少。也有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在吵鬧的地盤上,它們的繁殖成功率會降低。”

“白鰭豚是五十年來第一種滅絕的哺乳動物。”在書中,戈登漢普頓有一段專門談到被其稱為“長江女神”的白暨豚。他認為,過度漁撈、興建水壩或許並不是它們滅絕的主因,而是因為船運交通的聲音侵害使白暨豚的聲吶系統無法發揮作用。“這看法合乎道理,因為海豚運用聲音來覓食,並用刺耳的高頻聲音震昏獵物。對白鰭豚這種海洋生物來説,生存環境已經惡化到它們無法承受的地步。”

保留大自然的寧靜,同樣擁有哲學的意味。而恰是哲學,讓我們人類成為與眾不同的生命。“我們置身於安靜的自然環境,沒有任何現代噪音入侵時的感受,它可以提醒我們當今有些問題已經失控。”戈登漢普頓寫道,“外在寂靜邀請我們敞開感官,再度與周遭的萬物產生連接。處於外在寂靜的環境中,我不會感到疲憊飢餓。置身其中的經驗本身,就足以令人感覺圓滿。”

為了守護“一平方英寸的寂靜”,戈登漢普頓在美國華盛頓州奧林匹克公園深處的一株被砍伐的斷木上,放上印第安長老贈予他的一枚紅石作為標誌,並一次次重回這裏,駐留、觀察,記錄下人類噪聲在這裏留下的印記。

這是一個人發起的公益行動。其實更像是一則現代寓言。戈登漢普頓就像一個問卜者,在“一平方英寸的寂靜”的祭壇上,向自然母親追問着人類未來的命運。

“若不是讓寂靜改變我們,就是讓寂靜滅絕。”戈登漢普頓寫道。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讀後感7

我從來沒有想到,寂靜也會是一種資源。潔淨的空氣、潔淨的水、多樣化的動植物種類、乾淨的土壤……這都可以是需要保護的資源,但你如果告訴我寂靜也是一種需要呵護的資源的話,我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要反問一句:是嗎?

為什麼是這樣?因為我已經習慣噪音了。戈登·漢普頓説的那種寂靜,我從來就無緣得聞過。任何時刻,打開手機的分貝儀,音量總在70左右。好像説這些生活中的聲音全是噪音有些一棍子打死的意思,但戈登就是走了這麼一個極端。

為什麼要追求寂靜呢?難道那種一切都不存在的純黑色聲音環境就這麼好嗎?不對。戈登説了,當我們聆聽寂靜時,聽到的不是玩物不存在,而是萬物俱存。他把寂靜分成了內在寂靜和外在寂靜。外在寂靜是“置身於安靜的自然環境”,而內在寂靜是“尊敬生命的感覺”。

我突然明白了。外在寂靜是用耳朵聽的,內在寂靜則是用心靈去聽的。但只有在外在寂靜的環境中,才有可能達到內在寂靜。難怪王陽明被貶謫龍場,在洞裏住了三年才悟道,那是一種用心聽到萬壑松濤的感覺。

可是今天一山一樹都聽不到了。這70分貝以上的物理環境帶來的只會是浮躁。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有些人的火氣這麼大,戾氣這麼重。你能從微博上輕而易舉地找到鍵盤俠的對罵,街上並駕齊驅的兩輛車下一秒也可能患上路怒症。可能就是我們太缺內在寂靜了吧。每天晚上,當我下班走在路上的時候,聽着旁邊路上汽車輪胎和柏油路摩擦的聲音,總是不由自主地要把耳機裏的音樂聲調大。可是即便這樣,當我正沉浸在樂曲中的時候,旁邊一輛大客車鳴笛的聲音還是足以讓我嚇一跳。那個時候,我總會下意識地望那輛車一眼,然後心裏罵它兩句。

這寂靜的缺位,帶來的另一個結果就是把自然和人隔絕開了。戈登跑遍美國去找一個完全沒有人為噪音干擾的純自然環境,卻總是失望而歸。人類從叢林走向城市的歷史已經久到足以讓我們褪去自然原色而披上光怪陸離的各種人造元素。人類越來越不瞭解自然,也不願意去認識自然,後果則是,我們越來越缺少對生命的敬畏。

浮躁和缺少敬畏,讓現代人類更容易走向極端。可是更令人歎息的是很少有人能注意到這一點,畢竟我們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條件去審視內心。幾乎每個人都會説,聲音大一點怎麼了,調小了不讓你聽着難受不就得了。戈登説得對,噪音問題之所以棘手原因就在於街上看不到屍體。沒有多少人會覺得寂靜和藍天白雲、碧水青山一樣能讓人頤養身心,他們只是在吵吵鬧鬧的社會裏激進、奔走、爭執。

我突然後悔自己看了《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了。戈登·漢普頓勾起了我對寂靜的好奇和嚮往,卻又讓我認識到自己註定會住在一個與寂靜絕緣的環境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kvm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