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精選10篇)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精選10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靜靜的頓河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精選10篇)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1

趁着這幾天休息,我讀了《靜靜的頓河》的梗概。因為時間關係,也因為這本書實在太厚了,也只能讀一下梗概。

這是真正的史詩,真實地描寫了每個生命的悲劇、痛苦和創傷,作品散發着強烈的有別與社會主義或所謂共產主義的人道主義氣息,你可以感受到哥薩克的生活,哥薩克浪漫不羈的性格,他們對春種秋收的眷戀,他們對生與死的豁達無畏,他們對正教虔誠的信仰。我非常喜歡文字裏對頓河大自然風貌的描寫,這些文字讓人安靜,讓人暫時忘卻了殘酷生活裏的死亡:黑夜裏星星流着悲哀的眼淚,冬日的月亮,像戰爭和火災的血紅光亮一樣,煙霧朦朧地在村莊的上空照耀着;初春的早晨,頓河邊的樹林、草地、湖泊和光禿禿的田野,都莊嚴地和靜靜地被粉紅色霞光的火堆陽照得通紅;像母親的膨脹的乳房一樣的滿潮的小河裏流淌着清涼的,像孩子的眼淚一樣純淨的泉水;像緞子一樣光滑的,綠油油的冬小麥,全身凝結着眼淚一樣的露珠,像怕冷一樣緊緊貼在鬆脆的黑土地上,吸着黑土地的黑色鮮血;野麻叢裏,連續不斷地發出了鵪鶉斗的咕咕叫聲,金花鼠吱吱叫着,野蜂嗡嗡叫,被風吹動的青草沙沙響,雲雀在流動的蜃氣當中歌唱,遠處的乾枯的山溝裏,有一挺機槍頑強地、兇狠地和沙啞地嗒嗒嗒響着,表示着人類確實是萬物之靈。

在這些美麗的背後是什麼呢:在一個明媚的春天,紅軍李哈喬夫被俘並押送上路,樹枝上那褐色的芽兒已經灌足了三月的甜汁;那種淡淡的、隱隱約約的香氣預示着春天的繁榮,預示着太陽轉回後生命又要開始。在離維奧申七俄裏的地方,在一片荒涼的、起伏不平的沙地上,幾個押送的哥薩克慘無人道地把他砍死了。先是活活地挖掉了他的眼睛,砍掉胳膊,割下耳朵和鼻子,又在他的臉上來來回回地劃了幾刀。他們解開褲子,一面叫罵,一面對着他那高大、英武、健美的身子撒起尿來。他們對着血肉模糊的軀體罵夠了,然後一個哥薩克踩住輕輕哆嗦的胸膛,踩住仰面倒在地上的身軀,斜砍一刀,把頭割了下來。最無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強的衝擊力。

靜靜的頓河,整篇文字是那樣安靜、平靜、冷靜;就像他筆下那條靜靜的頓河,帶着無限的憂鬱、惆悵;流露出一絲一縷淡淡的哀愁;飽含着對大自然的崇拜,對生命的敬畏;充滿了那種對人類的痛惜心情!葛利高裏內心的傷痛和珍愛;那寧靜的莊嚴的頓河,那用哥薩克的鮮血灌溉過的草原,草原上的花草樹木和飛禽走獸;這一切讀來令人心裏不由得隱隱發顫和作痛;為相互殘殺的哥薩克男人,為苦難中頑強生存的哥薩克女人,也為那永遠靜靜地流淌,流向歷史深處的頓河。

對人類的痛惜心情!當我們看到天災人禍、暴富與貧窮時,當我們讀到礦難和瞬間被埋於地層深處的礦工,當我們想起地震中的孩子,當我們看到在街頭要飯的老人、殘疾的兒童,我們的反應的是什麼?是厭惡,是可憐,是統計數字,還是經濟損失,我們是否也從內心深處湧現出對生命的痛惜?

當一個作家從內心歸屬於一片土地時,他的血液裏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傳奇、風采、歷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傳達給他的某種特殊啟示,將凝聚成這個作家畢生賴以表達的字符,在他的這些字符裏所傳達出來的,是那種最擅長抒發心靈和情感之美的語言,他不是從世界文學的潮流中,不是從書架上的字紙堆裏,而是從炎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長葡萄的平原或積雪的高山之間獲取靈感,獲取文字的力量和決心,只有對土地的眷戀和心有所屬,他的文字才能如此從容不迫和富有個性。

人生不求面面完美、事事順心,只要不昧着良心就行。我們應當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人,而不是眼巴巴的可憐他們,要從內心對生命湧現出愛,我們反對戰爭,熱愛和平,只有和平才能讓世間有愛。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2

在秋天的下午閲讀《靜靜的頓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陽台外清爽的藍天,剎那間的心思已經飛到了遙遠的頓河邊上,我自己化身為頭戴制帽腳蹬長靴的哥薩克,四下是如煙的大草原,耳畔響着哥薩克的古歌:“不是犁頭開墾出這沃野千里,開出千里沃野的是戰馬鐵蹄,千里沃野種的是哥薩克的頭顱,裝扮靜靜頓河的是年輕寡婦……”這是讀者閲讀的造化,也是小説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夠與作者面對面,那麼在兩個人的對視裏必定都是會意的微笑。

頓河之美在於肖洛霍夫用細緻入微的筆觸描繪出的哥薩克世界,這個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樣構建出來的,而是對土地與人的情感宣泄。基於作者對頓河的熟悉,使得他對每一個細節和人物的刻畫駕輕就熟,幾個主要人物的描寫有渾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軍和紅軍中的搖擺不定;阿克西尼亞對純真愛情的執着追求;潘捷萊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對親人憐愛交加,娜塔麗婭的善良美麗卻性格剛烈。每一件相關事件的發展,你會發出這樣的感歎:人在這個時候,就是這樣的!而不應該是別的樣子的。

哥薩克既是士兵又是農民,士兵在歷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鎮壓者的角色,農民則永遠處於被壓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薩克人身上,這二者融合的是那麼自然。馬,酒……這些元素反覆出現在小説中,成為哥薩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頓河畫卷中的點綴色,有時候又成為小説的主旋律。只有粗獷的民族才於這些詞彙連接在一起,當這些詞彙成為一個民族的歷史符號時,讀者就會感知到這個民族的成長之路是從血與火中走來的。這些人物和事物從開篇起,就像山巔初融的雪水,每個哥薩克都是一顆微小的水滴,組合為一體時就迸發出巨大的感染力,讀者在閲讀時會被這緩慢但不可阻擋的力量推動着,盡情體會哥薩克的粗魯野蠻、單純幽默,保守和卑微,會認識一羣奴隸的後裔,一羣不屈的戰士,一羣小農意識支配下的農民和無政府主義者,這些人性的魅力貫穿全篇,使得小説成為和諧統一的整體。

按照鏡頭構建法的分析,《靜靜的頓河》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算是近景,人物所處的戰火烽煙是中景,在這一切的背後的遠景,則是絢麗所彩氣象萬千的頓河風景畫,從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厭其煩地描繪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頓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葉,每一朵蒼穹上的繁星,還有春水氾濫中的魚羣,麥浪翻滾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羅斯民族那樣寬廣的土地上才能誕生這樣的情感,只有這樣的土地才能誕生這樣的作家。一個蜷縮在城市衚衕中作者永遠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體會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遠弄不懂,為什麼有的作家會痴迷於描寫高天上的流雲和草地上的蝴蝶。

有人説過,老舍先生的《茶館》有一點非常厲害,那就是劇中人物往往只有之言片語但讀者卻能從這片刻的出場中窺見此人的性格,肖洛霍夫同樣具備這樣的神來之筆,在頓河中有時候僅僅是一個簡短的感歎,就能勾勒出一個人物的速寫。俄羅斯小説家一向是擅長對話描寫,肖洛霍夫的《頓河》也不例外,在這裏我想説到另一位俄羅斯作家妥斯脱耶夫斯基,與之相比較,妥斯脱耶夫斯基推理式的對話就顯得拖沓和枯燥。肖洛霍夫出身鄉村,對鄉村俚語方言的運用,大量的哥薩克歌謠穿插其間,或悲或喜,信手拈來,神韻自成。因為作者的心屬於那片土地,因為作者愛那片土地,所以,無需取巧,一切盡在掌握中。而讀者應該感謝的除了肖洛霍夫,還有譯者。王小波説,最好的文章是譯文。我深以為然。我先後買過兩個版本的《靜靜的頓河》,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的顯然不如灕江出版社這一版,灕江版的譯者力岡,據説是翻譯俄文的權威,單從這本書的翻譯上來看,權威是肯定的。他譯出了小説的神韻,也譯出了哥薩克人的靈魂。

我一直認為,當小説脱離了土地,脱離作者所賴以生存的根基,脱離民族性,地域性,脱離了作者的本體性,那麼,小説就已經死亡。一篇中國人的小説讀起來像美國人寫的,一個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個印度人的,這這樣的小説是失敗的。人本小説根本上講是對小説的背叛,一個人從降生時起,他就不可能沒有國籍,沒有地域性,對於一箇中國作家來説,他(她)首先是中國人,其次才是人,泛人性論同樣是對人性的褻瀆。

美有內在統一的本質,又以千姿百態的表象展現出來,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鐵馬也是美。當然,這取決於讀者主觀的審美情趣,審視一種風格的文字,宛如看風景,比如大漠黃沙,一個旅行者看到的是發自內心的讚歎:浩瀚、蒼涼、雄渾等等,而一個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處的窮山惡水,這不是矛盾,只是觀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當成一個頓河邊上的旅行者。

誠然,《靜靜的頓河》一書使用的是現實主義手法,在它獲得諾貝爾獎的頒獎詞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藝術創作中並沒有什麼創新……現實主義這一手法,與後來的小説創作藝術出現的一些模式比顯得簡單而質樸……”我以為,小説的終極目的在於表現小説家想表現的思想,傳達小説家想傳達的觀點,講述小説家想講述的故事。當小説最終產生了力量,使讀者產生了共鳴,讓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那麼創作這個小説所用的藝術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勝利的,無所謂現實主義或現代主義,小説是表達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買弄技巧,以金庸小説裏的人物為例,黃藥師武功的奇巧華麗可以成為大師,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

現實主義過時了嗎?沒有,每一種現代主義離開了現實主義都會成為無根之水,成為空中樓閣。小説不是隱藏,不是讓讀者在迷宮裏暈頭轉向,也不是讓讀者讚歎建築迷宮者有多麼高超的手藝,更不是小説家躲在斗室中的孤芳自賞。作為小説家任性的肆意妄為和心血來潮,產生了這樣那樣的實驗,這些實驗令人尊敬,但到今天,沒有一種小説手法的成就能夠超越現實主義,也沒有一種現代技巧能夠構建起《頓河》這樣一部宏大的哥薩克史詩。

瑞典老人們對《頓河》獲得諾貝爾獎的決定時指出,“肖洛霍夫在描寫俄羅斯人民生活中一個歷史階段的頓河史詩中所表現的藝術力量和正直。”在六十年代的前蘇聯,今天,我們回過頭來審視處在那個時代那個國家中的作者,在那時,能夠不嬌柔不做作不掩飾,能夠以正直的決心和正直的良心來描寫真實的人性之美,站在與《日瓦戈醫生》《古格拉羣島》的同等意義上,肖洛霍夫和《靜靜的頓河》理應獲得讀者更多的尊敬。

當一個作家從內心歸屬於一片土地時,他的血液裏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傳奇、風采、歷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傳達給他的某種特殊啟示,將凝聚成這個作家畢生賴以表達的字符,在他的這些字符裏所傳達出來的,是那種最擅長抒發心靈和情感之美的語言,他不是從世界文學的潮流中,不是從書架上的字紙堆裏,而是從炎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長葡萄的平原或積雪的高山之間獲取靈感,獲取文字的力量和決心,只有對土地的眷戀和心有所屬,他的文字才能如此從容不迫和富有個性。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3

《靜靜的頓河》是一本這樣的書,他囊括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幾段歷史的歷史與一個人的歷史,但它不是一本歷史小説,不是我們所以為的下里巴人——雖然作者從頭到尾都是用最通俗的話寫作,但它是一本厚重的書——我相信,形式永遠只是裝飾。

作者肖洛霍夫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經歷了俄羅斯最有史性的三個年代,經歷了一個民族從生到死再到生的過程,經歷了史家所謂之亂世,經歷瞭如筆下主人公葛利高裏般矛盾的自我鬥爭。

可以這麼講,沒有哪部真正意義上的俄羅斯文學作品是不具有哲性的。如這本書,從哲學上的時間(一個人、一羣人的由生到死再而生)進而演進成為空間上之繁複的過程。我相信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金人譯出的這四卷本《靜靜的頓河》會帶給每一個靈性的人以震撼。

金人的譯本流傳於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準確地説,那是我們的祖國和這本書的故事交叉的集合,一個集合包容了多少相同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又能帶給故事裏的人以什麼?翻譯永遠都是再創作,他是拿着肖洛霍夫的筆,寫他的事而孕育着自己國土上河流的波濤。

主人公葛利高裏不是英雄,他也沒有辦法成為英雄。他懦弱,他簡單,他空虛,他孤陋寡聞,他鬱鬱寡歡,他擁有一個平凡人所有的一切弱點,然而永遠是平凡人寫就歷史,作者也許不太想告訴我們這一切,而葛利高裏卻一直在講給我們聽。

歷史是站在高層建築上的人玩弄的把戲。每一個偶像(或更細緻的稱為“寄託”)的矛頭指向何方,無數平凡的人便衝向何處。死亡是一個人的歷史,歷史是一羣人的死亡。這樣的一羣人總以為在矛頭指向的那個地方有着希望,然而希望總為我們所知的那樣“那有着幸福的地方,早就有人在那裏守衞……”

歷史造就了一羣人,也毀滅了一羣人;政治解放了一羣人,而拋棄了更多的人。如果諾貝爾文學獎在近一百年還有什麼更加現實意義的話,那麼只在於它予作品以肯定,而肯定的那些作品必然是政治娼妓後每一個“受難者”的產物。《靜靜的頓河》就是這樣的一本書,作者不敢於明言,因為他所在的那個國家、那個時代、那段歷史給每個平凡人以希望,而希望是牢籠,是政治的寵兒,斯大林絕對明白這一點,可他是玩弄把戲的那個人,同許多政治家一樣(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擺脱干係),誰不想讓馬戲團裏的動物僅且僅僅只作為娛樂的“寵物”?諾貝爾獎在那個時代是囚籠裏的一粒珍珠,而《靜靜的頓河》把它向籠子的邊緣推近了一步。

在閲讀的過程中,我想起了餘華所謂的“活着只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論斷,我不信了他,因為更高層次的“活着”同樣存在:你不可以吃不飽,而你吃飽了,你就不能像沒吃飽的人那樣無休止地希冀食物的存在。所以人生而為之的意義與價值,是在抗爭的希冀中得來,是在失望的絕望中得來,是在深思的頓悟中得來,但丁在他的地獄的門口放置了一個令人深思的話語:“進入這個門,你就要放下一切希望”。

《靜靜的頓河》講述的每一個人都是羅丹的那個思想者,那個坐在地獄門前赤身裸體的人,他的絕望與希冀只停留於哪一瞬間,他向人赤裸的證明活着的價值:不在於過去,不在於未來,而在於現在。

所有人都是迷茫的`,在這本書裏,在這本熱烈的、沉鬱的書裏,他們的絕望與希望如他們所熱愛的河流一般飛騰在他們的土地上。

這種希望與絕望是一種逃避,是對於政治的迷茫,他們關心的不是一個國家的命運,而是個人的生活——這是多麼質樸與誠實呵!然而沙礫註定要順河流而去,靜靜的頓河刷去了幾千年平凡人的生活的印記,伴隨着人類的絕望與希望繼續流淌,直到不再擁有絕望與希望——他永遠都是如此安靜。

在我的這篇讀後裏並沒有大段的講述這部大書的內容,因為那是投機者的行為,我認為,內容永遠都是類同的,如果只為了拼湊字數,我可以選擇遠離那些嚴肅的書籍。我沒有把這部作品當作一本小説來讀,更懶於像某些“專家”那樣字斟句酌的“死”讀。我可能某一天會忘記這本書的內容,甚至現在我竟然忘去了這本書的主人公到底叫什麼名字,但我拋下這一切想法僅僅虔誠的閲讀後,我想到我們的國家,我畢竟是一粒沙,融入我們這個民族的大河中,同樣的希望與絕望讓人在百年內生而死死而生的國家,我躊躇滿志。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4

一提到最偉大的俄語文學作品,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到他們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和《卡拉馬佐夫兄弟》。英國作家毛姆把《戰爭與和平》列為他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名作之首,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則宣稱,《卡拉馬佐夫兄弟》才是最偉大的小説。毛姆主要是從文學創作角度來看的,而弗洛伊德之所以推崇《卡拉馬佐夫兄弟》,是欣賞裏面的弒父情結,認為揭示了普遍的、深度的人性。這兩本書我都讀過,然而讀了《靜靜的頓河》之後,我以為最卓越的俄語文學作品,應該是後者。

現在,我們把這三部作品比較一下,説明《靜靜的頓河》為什麼勝出?

從結構樣式看,《戰爭與和平》與《靜靜的頓河》最為接近,都屬於史詩鉅著,都展示了宏大的歷史場景,塑造了眾多生動的藝術形象,那種對於歷史橫斷面的全景式描繪,創造了不僅屬於俄羅斯民族的巨幅生活畫卷,也是關於人類生活場景的百科全書。

從結構處理和人物塑造上對比,肖洛霍夫和托爾斯泰各有勝負,托爾斯泰擅長處理複雜的人物關係,營造繁複而精密的藝術結構,從而使他的作品在結構上極其嚴整,這一點,肖洛霍夫似乎略有不及。

從已經寫成的作品的看,(尤其是前兩卷設計的線索)《靜靜的頓河》在早期的結構處理上,似乎是想寫四條線索:一是以葛裏高利為中心的麥列霍夫家族,代表自耕農、中農階層,二是以科什沃依為中心的貧僱農革命分子,三是以李斯特尼斯基父子為中心的地主階層、保皇派,四是莫霍夫家族為代表的商人階層。但是後來,後兩條線索明顯地中斷了,李斯特尼斯基父子的結局只是在結尾部分,間接地有個交代,而莫霍夫逃走以後,就不知所蹤了。再從全書的結構看,《靜靜的頓河》在結構處理上,不夠嚴整,尤其是第二、第三卷的內容,鬆散、拖沓,插入了很多和主體情節不相干的內容,比如革命者本丘克和安娜的故事,而主人公葛裏高利幾乎被淹沒地看不見了,直到第四部,才漸漸顯露出來,使得結構的主體清晰、明確,首位連貫。所以,從藝術結構看,托爾斯泰高出一籌。

再從人物塑造的成就看,表面看,兩個人的成就不相上下,主體人物都塑造的生動、鮮明,然而,仔細體會,我以為,肖洛霍夫要高出一籌。《戰爭與和平》也許是因為描寫貴族的生活,所以,塑造的人物有明顯的“做作”痕跡,這也許是因為貴族的生活和舉止都符合倫理規範的緣故,温文爾雅,循規蹈矩,但是總是給人感覺缺乏更多的生氣和活力。《靜靜的頓河》就不一樣,塑造的人物極其生動、鮮明,不僅躍然紙上,甚至可以從書本里跳出來,有站到讀者面前那種真切感。

而幾個主要人物的塑造,更是渾然天成,沒有一絲一毫的斧鑿痕跡,熱情豔麗的阿克西妮亞,貞潔賢淑的娜塔莉亞,放蕩妖冶的達麗亞,脾氣暴躁的潘苔萊,粗野頑固的彼得羅,狡猾又愚蠢的福明,等等,即使一個小人物,一個普通的哥薩克男人或者女人,都描寫的非常生動,而且這種生動有一種自然而然的美感、真實感,彷彿只是用精準的白描把原本真實的生活臨摹下來一樣,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更重要的,在這種真實之中,有一種高貴的“誠摯”,這恰是作品的根本魅力所在。因為任何藝術形象都要通過感染受眾,才能使形象真正“活”起來,併成為經典。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創造了不朽的藝術形象的作品,最終都得以保留,因為時代可以更迭,故事也可以重複,但是獨特的“人”的魅力不會因此而衰減,不同時代的人,都可以通過對藝術形象的解讀,觀照到自己的生活。《靜靜的頓河》比《戰爭與和平》更能深入人心,也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顯現出它的“誠摯”。

至於説《靜靜的頓河》和《卡拉馬佐夫兄弟》相比較,顯然,這是文學和非文學的區別,《靜靜的頓河》是最純粹的文學,沒有一句説教,甚至沒有任何議論,它對人生的深刻把握和揭示都是通過情節進展的人物來展現的,自然而然,非常純粹,任何一個讀到結尾的人,都可以在這種漫長的敍述之後,領悟到那種勘比希臘悲劇一般的悲壯與滄桑感,似乎我們在“這個在太陽的寒光照耀下、光輝燦爛的大千世界”所經歷、所感受的一切,一切的悲歡哀樂,都包含其中了。而《卡拉馬佐夫兄弟》顯然是“小眾”作品了,它更像是一部用文學語言寫成的哲學著作,尤其是“宗教大法官”那段,連篇累牘的説教,如同哲學分析。俄國人的哲學思想,大都體現在文學作品裏,似乎俄國人不太擅長哲學敍述,這一點和德國人形成鮮明的對照:德國人的文學作品都充斥着濃重的哲學思辨,比如《浮士德》,比如卡夫卡。從這個意義上,《卡拉馬佐夫兄弟》和《靜靜的頓河》這二者,沒有可比性。

迄今為止,《靜靜的頓河》被譯成92種語言,在全球上百個國家一版再版,發行量超過一億冊,2005年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肖洛霍夫年,以紀念這位傾倒眾生的偉大作家。蘇聯解體之後,許多體制內的曾經的御用寫手們的作品都銷聲匿跡了,而《靜靜的頓河》仍然二度登上俄語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實在不是偶然的。很多人反對肖洛霍夫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是體制內作家,而且還是官方的作協主席。作為體制內的文化官僚,肖洛霍夫曾經支持蘇聯官方的文化高壓政策,有為虎作倀的劣跡。不過,一個人的思想和所作所為總是複雜的,不能以他個人的功過掩蓋其藝術成就,海德格爾始終是一個忠實的納粹黨徒,但不可否認,他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巨擘;同樣的,不可否認肖洛霍夫巨大的藝術成就,毫無疑問,肖洛霍夫是繼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俄語文學大師。以思想成就而論,肖洛霍夫要比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稍遜一籌,但是以才情而論,肖洛霍夫是更純粹的文學家,《靜靜的頓河》無愧於俄語文學的顛峯之作。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5

假期,我閲讀了蘇聯著名作家,被人們稱為哥薩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長篇小説《靜靜的頓河》。

小説描述的是一個普通哥薩克的故事,反映的卻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至國內戰爭時期這十年間頓河流域政治風雲變幻和頓河全體哥薩克人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命運。

全文以普通哥薩克人葛利高裏的生活經歷為明線,以他的情感經歷為暗線,記敍了他坎坷而又充滿激情和迷惘的一生,並由點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頓河人民在面對社會歷史重大選擇的緊要關頭所經歷的痛苦的思想鬥爭和走過的艱難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討了個人命運同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表現出作者獨有的悲劇意識和深廣的人道主義關懷。

讀完全書後,我不得不對這位偉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榮獲的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對他而言,真是當之無愧。

葛利高裏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於命運的青年,拋下妻子娜塔麗婭——這個富商的女兒,而選擇真正至愛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婭;他那足夠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立刻應徵入伍;在表現出色,屢立戰功的光輝之時,對戰爭的血腥和殘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異常痛苦;因不滿自己所在的紅軍施下的暴行而一氣之下加入叛軍且當上師長;在白軍被消滅後,再有勇氣帶着贖罪之心參加布瓊尼騎兵團,並能奮勇殺敵,戰功赫赫;因懼怕在肅反運動中遭迫害而冒險參加弗明匪幫;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帶上阿克西妮婭遠走高飛;在阿克西妮婭被追兵槍擊,悲慘死去後,萬念俱灰的獨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説的最後一幕,凡是讀過的人都會有極深的印象,葛利高裏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過了一生的妻子娜塔麗婭所生的兒子站在自家的門前,面對着疲憊而廣闊的大地,不無淒涼地感到自己和這個世界唯一的聯繫便是小兒子米沙特……

如果沒有這些註定悲劇的恐怖因素,世間本可以是多麼的祥和而温暖,人類自認為正確的進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們前進的腳步。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6

《靜靜的頓河》作者肖洛霍夫説過這樣一句話“我願我的作品有助於每個人變得完美,心靈變得更純潔,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喚起每個人對同伴的愛心”。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獷豪放,同時又細膩流暢,充滿柔情。讀《靜靜的頓河》彷彿能使你變身書中的一個人物,你也許叫布察金,也許叫肖霍夫。你跟隨着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裏乘着月色,騎着用布包裹在馬蹄上的快馬去偷襲敵營,你也許是一個叫不上名字的農夫,正懶洋洋地躺在剛剛收割完麥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調情……

至今為止沒有哪一部作品能讓如此感動,惟有《靜靜的頓河》。肖洛霍夫用一種超現實的寫實手法為我們展開了一幅戰亂中的世外桃源,他筆下的頓河兩岸並沒有正因戰爭而失去顏色,那片廣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靜靜流淌的頓河,那煙霧蒙朧的村莊,那潑辣風騷的村婦,還有春天裏那野花淡淡的香氣,都那麼清晰自然真實地呈此刻你的眼前。雖然是一部描述戰爭的史詩鉅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述自然景色,風土人情,和感情人性上,力求表現和平,安寧和大自然的壯美。使人讀後欲罷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7

毋庸置疑,《靜靜的頓河》是一部好作品,是經得起時代的驗的文學經典。然則值得注意的是,這部長篇小説是蘇聯主流文學中一個極為特殊的文學現象。這部作品居然被蘇聯官方接受和認可,並且還竟然一度被官方視為主潮文學中的一部“紅色經典”,顯然是有一定的不為人知的歷史背景。關於這部作品問世過程中的蹊蹺已有許多考證文章進行了論證。

讓人驚訝的是,該小説無論從哪種角度去看,都是對斯大林時期蘇聯主流文學中的烏托邦情愫的顛覆,其反烏托邦情感是異常明顯的。將這部史詩性鉅著當做“紅色經典”去閲讀着實是許多年來蘇聯和中國讀者的“荒謬邏輯”,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倒是在“文革”期間,當肖洛霍夫在中國“反修防修”運動中“不幸”淪為“最反動的作家”,他的《靜靜的頓河》也隨之成為最大的“毒草”時,中國人才陰差陽錯、歪打正着地看出了這部作品對蘇聯30年代主潮思想的顛覆。

這部史詩般的鉅著真實地表現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國內戰爭結束這個動盪的歷史年代頓河哥薩克人的生活和鬥爭。他們的心酸、苦楚、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對土地的眷戀、蠻性與善良相交織的質樸的本性,均在男主人公葛利高裏和女主人公阿克西妮婭、娜達莉婭身上體現出來。他們的痛苦與悲哀,歡樂與幸福均來自他們真實的人性。而小説主人公葛利高裏·麥列霍夫在紅軍與白軍之間的猶豫選擇和最後的迷茫,隱含着社會的悲劇和歷史的荒誕性。小説一方面出色地描繪了哥薩克人本真的生活。

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沃土上,勞動、戀愛、繁衍,純樸而煥發着生命的激情。葛利高裏與他的情婦阿克西妮婭之間的情愛,正體現了他們生命力的旺盛與衝動。另一方面,小説刻畫了布爾什維克們的殘酷與冷漠。小説中對布爾什維克黨員彭楚克和柯謝沃依的描寫,突顯了他們身上的殘酷無情。他們在作家筆下成了革命的機器,成了政治原則的化身,他們的自覺性與葛利高裏的本真性成了鮮明的對照。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紅軍將革命風暴帶到了寧靜的頓河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哥薩克農民們被迫迎來了歷史的變動。葛利高裏在這場殘酷的動盪中必須做出人生的選擇。

他選擇的標準其實很樸素:無論是紅軍還是白軍,只要誰能使他自由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想吃什麼就種什麼,想愛哪個姑娘就去追求,無拘無束地過日子,那麼他就跟誰。葛利高裏是個自由純樸的哥薩克,他在紅軍與白軍之間的徘徊正是出於這種樸素簡單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此簡單的要求,在那個殘酷的年代裏,也無法實現。無論是紅軍還是白軍,都無法滿足葛利高裏這一最基本的生活願望。最後,他也只能抱着冤死的阿克西妮婭的屍體,緩緩走向沒有出路的未來。

革命究竟給普通的哥薩克農民帶來了什麼?從小説悲劇性的結尾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某種暗示。小説對蘇聯國家烏托邦主義的顛覆是相當明顯的。也正因為這部小説所具有的鮮明的反烏托邦性,使得它在蘇聯斯大林時期的主流文學中顯得十分特殊。然而,應該説,這部身份可疑的主流文學作品,在客觀上為斯大林時期並不景氣的蘇聯主流文學寫下了最精彩的一筆。

小説對哥薩克人生活的真實到位的描寫,對他們情感世界的準確深入的展示,對歷史悲劇性的深刻把握,均顯示出作者第一流的筆法。這對於年僅20多歲的作者來説,更顯得難能可貴。而肖洛霍夫在他以後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再也沒有了如此出色的藝術概括才能。的確,將60年代那個頤指氣使的揮舞意識形態大棒的文壇政客肖洛霍夫與《靜靜的頓河》的作者聯繫在一起,着實也容易引起人們的疑惑。這也許成了後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這部鉅著的作者權產生爭論的重要誘因吧。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8

我成長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爭,戰爭對我來説,僅僅存在於小説中或環球新聞報道中,但靜靜的頓河看完,我覺得自己隨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過槍林彈雨,冒着炮火向着未來邁進,多麼沉重的一段旅程!心靈和身體都疲憊不堪,再也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考驗人性的了。

主人公第一次在戰場上殺第一個敵人的場景讓我永生難忘。他本是個善良的小夥子,心裏還懷着純潔火熱的愛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為什麼而戰的情況下,稀裏糊塗的殺人了。一旦戰爭的巨輪往前滾動,誰也不會有空或有膽去想為什麼而戰,只是本能地讓自己避開死亡。主人公沒有文化,沒有見識,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愛的女人廝守,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靈,儘量不去想那一張張死去的臉孔和他們身後的父母妻兒,他不得不這麼做,求生的本能驅使着他前進,在戰場上心軟的人就是死神最愛光顧的人。

戰爭把他的心揉碎了,掰開,慢慢又長合,長合之後又撕開,扯壞,再長合的心就完全變形,很硬很空了,隨便一敲就支離破碎,再也拾不起了。他失去了兩個最愛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愛着的情人,勇敢無畏的跟着他逃難的阿克西妮亞,他親眼看着她中槍死去,連最後的道別都沒有機會説。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兒相繼死去,在這世界上的唯一牽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的抓住了這個信念,勇敢的面對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現實。戰爭中,個人的命運是如此的渺小,在歷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這樣被迫前進分不清該如何選擇立場的人,他們只能依着本能隨大流前進,而他們的本能往往和歷史背道而馳,悲劇就此而生,對此我們毫無辦法。

雖然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慘人生,卻能深刻認識到戰爭的可怕,從而更珍惜現在擁有的安寧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運,在需要抉擇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永別了,靜靜的頓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誰也不想經歷兩次戰爭,看着美好的東西再次被毀滅,看着善良純樸的人再次被戰爭摧殘,看着不計其數的無辜生命再次消失,這真是最最殘忍的事了。我再也承受不起。

戰爭的時候,上帝不存在。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9

《靜靜的頓河》是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書共四部,長達一百五十萬字。比《戰爭與和平》還要長。我個人覺得是最長的一部名著了。而且這部小説以記敍為主,沒有多少議論。這一點很像中國的古典小説。情節緊湊,人物眾多。這樣複雜的小説,是特別難寫的。既耗費人的精力,又很難構思。可以説,這部小説是以作者的生命來寫的。所以我特別喜歡這步小説,讀得特別仔細。小説的情節給我很深的印象與震撼。

小説描寫的是哥薩克人在戰爭中的表現。開始寫頓河兩岸的哥薩克的生活。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哥薩克在保衞祖國的戰爭中表現非常突出。不久,蘇聯國內戰爭爆發。紅軍與白軍的戰爭中,哥薩克由於受舊勢力的欺騙,而加入了白軍。哥薩克曾三、四次動亂,小説很好的描寫了蘇聯國內戰爭的情景。

小説人物眾多,主要描寫的是葛利高裏一家人。父親、哥哥,都是哥薩克中的英雄。小説以這三個人為主要線索,描寫了韃靼村的哥薩克,描寫了地主階級、無產階級的一些人物。小説還寫了葛利高裏與阿克西尼亞、娜塔莉亞的愛情。下面我想寫一寫這部小説的幾個優點。

第一個優點是小説描寫頓河兩岸的生活特別出色。頓河兩岸的農村,人們生活質樸,勤勞勇敢。作者將農村的生活寫的是淋漓盡致。中國的善於寫農村生活,但是與《靜靜的頓河》比都要稍遜一籌。可以説這部小説將農村的生活寫“盡”了。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農村的一草一木,農村的房屋、田地,農村的人們的一言一行,都被描寫了出來。小説開頭二百頁都是描寫頓河兩岸的農村的生活的。可以説這二百頁是全書最精彩的二百頁。

第二個優點是描寫戰爭。全書除了開頭二百頁描寫平和的農村生活,其餘全部是描寫戰爭的。這在世界名著裏是少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國內戰爭,哥薩克的三、四次動亂。小説雖然長,而且都是描寫單一的戰爭,但是小説不枯燥。這與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是分不開的。小説在描寫戰爭的同時,還描寫了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戰士的形象。小説有點像《紅樓夢》,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有表現的舞台。這樣每人人物都栩栩如生。戰爭場面的描寫也是我很佩服的。像攻克碉堡、騎兵作戰、小隊人馬相遇戰、對待戰俘等等,寫的是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第三個優點是,描寫哥薩克。描寫哥薩克的作品很多,托爾斯泰的《哥薩克》、果戈裏的《塔拉斯。布爾巴》、美術作品中也有很多關於哥薩克的作品。《靜靜的頓河》是描寫最成功的一部。哥薩克人在和平時期與戰爭時期的形象、性格都描寫出來了。哥薩克生活中憨實、豪邁,戰爭中勇敢。同時作者也指出了哥薩克太過實在,被白軍欺騙了。我讀了這部書,對哥薩克人產生了好感,覺得他們實在、勇敢。

這部書還有許許多多的優點。我讀完這部書,感覺像是讀了哥薩克乃至俄羅斯的歷史。因為這部書包括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小説的每一個情節都可以讓人津津樂道幾個世紀,這是難能可貴的。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10

如果説《戰爭與和平》是以上層人士眼光來敍説的史詩,那麼《靜靜的頓河》無疑是以下層參與者感受來體驗的史詩。

它殘酷地剝開每一個英雄表面的粉飾,真實的告訴我們,在偉人們揮斥方遒時,將有多少悲劇發生,無論是歷史前進的代價,還是無謂地犧牲。

大地上真正讓人動容的是來此最底層的咆哮。

此書共分為四部,從1928年開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時間才創作完成。肖洛霍夫這部處女作一經問世,立刻受到國內外的矚目,被人稱作“令人驚奇的佳作”,“蘇聯文學還沒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説”。此書於1941年獲斯大林獎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書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蘇聯作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j0v4e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