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雙減之下如何優化教學設計

雙減之下如何優化教學設計

雙減之下如何優化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雙減之下如何優化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雙減之下如何優化教學設計1

進行結構化備課

備課是教學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核心環節,是師生為實現高質量課堂學習而進行的全方位準備,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課前備、課中備和課後備。

從教師角度來看,備課是無止境的過程,涉及教師的生活、學習、教學等活動;從課堂內涵變化來看,課堂教學應由過去的“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轉向“師生通過合作探究來建構知識”,這種轉型要求備課必須有教師和學生這兩個主體的共同參與。備課過程是師生學習、成長的過程,不能狹隘地認為備課是教師的工作,上課才是學生學習的過程。

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應從不同角度和視角進行結構化準備,需要老師們超越自己,大膽創新,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學習活動、情感發展等需求出發,研究教材,有效利用課程資源,搭建有效教學平台。

學生資源的開發整合

生成有效課堂,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生既會學,又學會,另一方面要在對學生進行編班、分組、排座時,注意將不同程度的學生合理搭配,交叉安排,以座位形式結成幫扶對子,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對學生資源進行充分開發整合和利用。

教學情境的精妙設置

有效課堂要突顯它的魅力,要讓學生喜歡,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管哪個學科,關鍵在於教學情境的創設,

課堂是個多變的時空,廣義的課堂不僅是教室,工廠、車間、大自然都可以作為課堂。我們完全可以打開課堂,把學生帶到田間地頭去學習,帶到美麗的大自然去上課,帶到工廠、車間、社區去體驗,這便是最真切、最鮮活的教育情境。

即使在課堂,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科的特點,設置一些靈活的、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親身感受。比如小學低段,可以通過故事、通過遊戲、通過師生互動來創設一些情景;作為高年級,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這也是一種情境創設。

設問答疑的把握拿捏

有效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教師只作最恰當、最精當的點撥,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主要是靠設問答疑這一載體來實現的。

因此,教師的設問、提問,最後的點評、解答,要得體、要巧妙,要形成照應,要具有開導性和啟發性。對學生大膽的質疑、開拓的思維、勇敢的表現,教師一定要支持、要肯定、要鼓勵。

至於怎麼來設問、提問,教師怎麼來解答、點評,同時怎麼來鼓勵學生,這都是有技巧的,都要做一些深度的思考和研究。

教學常規的檢查督促

生成有效課堂,就像我們推進其他工作一樣,要統籌兼顧,絕對不能顧此失彼,水中按皮球。生成有效課堂,先進的理念要運用,有效的方法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要推進。

有效課堂既要立足常態,又要追求常新,還要突破常規,這裏所説的“常態”就是指的教學常規管理,它是追求常新、突破常規的基礎。

雙減之下如何優化教學設計2

2021年7月24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堅決從嚴治理,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為。

由通知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雙減就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及校外培訓負擔。

原本提高學生的成績不僅僅有課堂上的教師在教學,還有課外的培訓機構在幫學生提高成績。

但現在絕大多數學生都僅限於校內的教師教學,由四輪驅動變成了二輪驅動。

由此我們就得提高課堂效率,以達到減負不減質的效果。

要提高課堂的高效性,那麼教師在課前的準備工作必須要非常充分。所謂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針對教師而言那就不僅僅是:“課上45分鐘,課前整晚功。”有許多教師甚至連着幾天也在構思新課的教學思路、教學設計及課堂架構… …

那麼什麼樣的課堂是高效課堂呢?

一堂高效的課堂,它必須有“四有”。

一、有精準的教學目標

我們每一堂課都有其教學目標,要達到什麼的目的。一堂新課,要讓學生掌握什麼知識點、如何突破重難點、要讓學生達到什麼程度等,事先都要有一個目標,而且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要做到這個目標要精準。

所以,我們必須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1.瞭解學生,確定策略;

2.鑽研教材,吃透教材;

3.解讀課標,把握方向;

3.熟知內容、重點難點;

4.選對方法,突破難點。

二、合理的教學方式

俗話説:“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要圓滿的完成教學目標,有很多方法,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師、不同的場合… 所採用的方法未必相同。

首先我們得知道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教學方法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

1.案例教學法

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對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審理和討論,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這種教學方法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加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在課程中的應用,充分發揮了它的啟發性、實踐性,開發了學生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

2.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是將本課程的教學過程安置在一個模擬的、特定的情景場合之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學生的演練,在仿真提煉、愉悦寬鬆的場景中達到教學目標,既鍛鍊了學生的臨場應變、實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躍了教學氣氛,提高了教學的感染力。這種教學方法在本課程的教學中經常應用,因現場教學模式要受到客觀條件的`一些制約,因此,提高學生實踐教學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採用此種情景教學法。

學生們通過親自參與環境的創設,開拓了視野,自覺增強了科學意識,提高了動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在本門課程的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既滿足了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培養的需求,也體現了其方便、有效、經濟的特點,能充分滿足教學的需求。

3.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

講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對重要的理論知識的教學採用講授的教學方法,直接、快速、精煉的讓學生掌握,為學生在實踐中能更遊刃有餘的應用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

4.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甚至是小組進行。

採用討論法,學生通過討論,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展開學習,讓所有的人都能參與到明確的集體任務中,強調集體性任務,強調教師放權給學生。合作學習的關鍵在於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負責,從而達到共同的目標。通過開展課堂討論,培養思維表達能力,讓學生多多參與,親自動手、親自操作、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5. 體驗學習教學法

“體驗學習”意味着學生親自參與知識的建構,親歷過程並在過程中體驗知識和體驗情感。它的基本思想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過程並不是一個“教師傳授—學生聆聽”的傳遞活動,學生獲取知識的真實情況是學生在親自“研究”、“思索”、“想象”中領悟知識,學生在“探究知識”中形成個人化的理解。

例如,劉豔華老師在 “學前兒童生長髮育的指標及測量評價”一節教學中,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對兒童生長指標測量,然後進行統計分析,並讓學生針對非正常兒童生長狀況,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親自體驗的學習,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喚起了學生的“求知熱情”,使學生在“求知興趣”和“求知信仰”的支持下熱情地求知,這時,真誠熱情的態度就化作了理智的力量。

6.問答法

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複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複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複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7.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説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繫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8.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覆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説,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

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9.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閲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閲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閲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10.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及科學等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

一般實驗是在實驗室、生物或農業實驗園地進行的。有的實驗也可以在教室裏進行。實驗法是隨着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興起的。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飛躍發展,使實驗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通過實驗法,可以使學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識同書本知識聯繫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11.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探究實驗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説,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

也就是説,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12.實習法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

比如小學科學老師在講到種子的萌發時候可以要求學生回家種一些鳳仙花、各種豆類… …並進行觀察記錄。

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實際操作本領具有重要意義。

實習法,在自然科學各門學科和職業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方法和實驗方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鞏固所學的書本知識,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卻有其特殊的作用。

其實教學方法還有許多,但我們不管使用哪一種教學方法,能以學生為中心,能圓滿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都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

12.邏輯推理法

邏輯思維非常有用,掌握了一定的推理技巧,就能讓自己的邏輯更縝密,思維更活躍,學習更輕鬆,知識更紮實,解題更迅速!

三、有愉悦的教學氛圍

1. 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啟發者所以師生應該是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只有在這樣的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台,學生才能輕鬆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進入學習掌握知識的氛圍當中,才能真正的煥發出高效課堂的魅力。

2.激勵鼓勵的評價言語

少年兒童即使是成人都是渴望被賞識的。老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髮現自我、肯定自我、發現自我認定自我... 從而不斷進步,最終也許會無心插柳柳成蔭!

獎賞是最好的獎勵孩子的良藥,它是激勵孩子茁壯成長的必然條件,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課堂上我們應該採用多種表揚方式:比如“你説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豐富!”;或用親切和藹的動作:拍拍肩膀、輕輕地撫摸一下頭或是一個淺淺的微笑 ...

只要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都能給學生以極大的鼓勵,有了讚賞這一“催化劑”,高效課堂就來了。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更好。

3.傾聽孩子的想法動態

傳統的課堂教學多是教師一言堂、填鴨式教學,而現在的新課標提出了要以學生為中心。

這樣我們教師勢必要學會傾聽學生的發言。學會放開學生的思維,給學生創造想象的平台,讓學生踴躍發言。從而瞭解學生的動態情況,從而有針對性進行引導指引。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學會傾聽有幾點好處:

(1)是通過“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生。

(2)通過“聽”可以真正使教師領悟“教學相長”的真諦。

(3)通過學生的“説”可以鍛鍊學生會説、樂説、自信樂觀積極的學習態度。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煥發出課堂的活力。

四、有實在的教學效果

一堂課的效果如何就是看我們是否圓滿的完成了“精準的教學目標”,課前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已經圓滿的完成了。

有些教師,特別是有些公開課整堂課看起來非常的完美,從新課的導入,到傳授課堂內容;從師生互動到教學設計;從重難點突破到課內練習都好像無懈可擊。

可是,實際效果好像卻事不如意,學生掌握的情況不容樂觀。公開課之後又得花更多的時間去彌補。這樣的一堂課那隻能説是花架子而沒有什麼實在的效果了。

有實在的效果不僅僅我們圓滿的完成了課前所準備的“精準的教學目標”,還要從學生的課後作業體現出來。

總體來説教學效果不錯的課堂大致要滿足以下四點:

1.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2.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

3.學生能當堂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4.師生配合默契,學生思維活躍。

以上的見解希望對老師、教育機構有幫助。謝謝!

當然我們也不能疏忽課外時間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繼續鞏固昇華。

雙減之下如何優化教學設計3

10月12日,銀川市西夏區第十小學全體老師圍繞“雙減”之下,如何做到既能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又能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等問題學習了相關文件,並展開了討論。老師們深刻認識到,想讓“雙減”政策紮實落地,教師應當以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抓手,從備課、上課、作業設計、課後服務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到精心備課,高效上課,分層設計作業,有針對性對開展課後輔導,這樣才能真正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做到減負不減質。

“雙減”工作要做好,最根本的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的前提是備好課。如何備好一堂課?這是老師們終其一生都要研究的課題。就常規而言,當然是備學情、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技術。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還要做到一人一案。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教學設想,做到一課一得,人人都有收穫。

向課堂要質量,要效率,老師就得有很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精講精煉,摒棄那些不必要的課堂講授,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本身的魅力。

怎麼設計作業?

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是“雙減”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優化作業內容,分層設計作業,作業佈置適當有效,形式多樣,注重作業的趣味性、實效性。這樣做既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又達到了精準練習鞏固舊知的目的,一舉兩得,事半功倍。

西夏區第十小學的老師們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作業公示、評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老師們做到了作業設計精準、適量,針對性強,批改、糾錯及時,評價各具特色,既有較強的指導性,又有誠懇的鼓勵。

這樣的作業,不僅符合“雙減”的標準,也能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本次教研活動結束之後,老師們深刻感受到“雙減”工作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需要;是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需要。因此,今後我們一定要圍繞 “雙減”工作明確的“9個嚴禁、15個不得”開展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和自身的業務能力,真正 “做學生錘鍊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的引路人“。

標籤: 雙減 優化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8dqg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