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建築物的説明文(精選11篇)

建築物的説明文(精選11篇)

建築物的説明文

建築物的説明文(精選11篇)

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特別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説明文,説明文是以説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其他表達方式(如敍述、議論、描寫等)恰當配合的一類文種。那要怎麼寫好這類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建築物的説明文(精選11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建築物的説明文1

引言:每一所學校,都有其相同性,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亦是這個道理。當我站在學校的入口處時,最難忘的,當數學校的圖書館了。

我們學校雖説是位於郊區附近,可是其交通卻是十分便利,且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可以説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站在學校的入口處,你會看到火紅色的門牆和綠色牙齒形狀的大門,門被一個人字形的校道穿過,組成一個“火”字。進入校門,左邊有一間小店和保安室,校醫就住在小店裏。走到這裏,兵分兩路,順着人字的左腳直走下去,你會看到自行車安置點,最裏邊種着一排針形葉子的塔鬆,再往前走,是一個籃球場,再往前走就是教學樓,樓前邊種着幾棵白玉蘭花樹。花開時,整個校園都瀰漫着花香。

學校的建築樓羣大多是藍白相間的,且相對獨立開來,圖書館位於學校的東南方向,這裏光線較為充足;圖書館的一樓是呈放教科書的,每學期開學之際,這裏總是擠滿了學生,放滿了書;二樓主要是放雜誌書刊,三樓是為中外文學名著,四樓為理論課外輔導書。最為奇怪的當數圖書館五樓,這裏常年掛滿了千紙鶴,他們都説這是校長特意提議所建,讓我們在歲月的青春裏,既能漲知識,也能無悔青春。

靠圖書館的是宿舍樓,圖書館與宿舍樓共有五層,高15米,長60多米,寬6米。宿舍樓的一樓是小賣部,二樓是老師睡覺的地方,宿舍樓前面是教學樓,形成一個推理的小院子,學校有一個保安室,夜裏有保安值班,一夫當關,萬“賊”莫開,安全得很。

教學樓前面種着花草,在宿舍的入口處旁邊有一棵小花,那是宿舍樓最好的標誌。宿舍樓裏面有女廁所,男廁所。話説到這裏,回到校門,走人字形的右邊。你會看到一幢教學樓,它是副教學樓。這幢樓高20米,寬6米,長30米。總共有四層,三四樓是大會議室、雜物房和圖書室、化學實驗室,二樓是評課會議室、打字室、單身教師房,一樓是初一級3個班。中間有樓梯通往樓上,一樓最靠近校門的那個小房間是粉筆間,也是教導室。

且説這些課室,構造大致相同,無非是長9米,寬6米,一個課室可容納50-60個學生。副教學樓前面種着一排榕樹,今年雨時全部下死,目前卻枯木生芽,奇事,生命力真強。

沿道走下去,就會看到主教學樓,共有四層,高20米,長40米,寬6米。每層的中間與兩邊都有科任辦公室,一樓除開男廁所,其餘兩個都是初一級辦公室,二樓的兩邊是初二級辦公室,中間卻是校長室。三樓兩邊是初三級辦公室,中間是教務處。四樓最特別了,只有一個教室有人上課,那是九(三)班,有兩個辦公室,其餘都是雜物間。主教學樓前面也種着一排榕樹。

整個學校的綠化最好的就是靠近主教學樓和男廁的前面那個花池了。原來男廁是屬於主教學樓的最左邊。這就是我們平凡而又乏味、小巧玲瓏、充滿混亂的學校。

建築物的説明文2

我們的古建築像一襲歷史悠久的長卷,承載着過往發展的歷史,像一本很厚的書,永遠也看不完又像一片源遠流長的湖泊。今日,我們來到了充滿古建築韻味的定海古街。

漫步古街,鱗次櫛比的建築;古色古香的店鋪;錯落有致的招牌頓時印入眼簾。如今的古街,充分向我們展示了古建築的原有風貌,更是集美食,購物,居住,娛樂為一的海洋一街。定海古街,已成為了我們舟山海島的旅遊文化的一個集亮點。

古街中,唯獨中大街是目前保存較完善的舊街區,是定海悠久歷史的一個縮影。邁着有青石板鋪成的地面,因為古時候並沒有下水管道,青石鋪成的路能將水吸收,從而排到地下。

我們來到了中大街,仰目向上看,屋頂的灰瓦片排列有序,就像梳秀髮的梳子,雕龍畫鳳,有兩個角微微向上翹着。兩隻龍盤踞在屋頂上,金鱗金甲,活靈活現,似欲翻空飛去。落在古色古香的房頂上的龍神形各異,有的在翻雲架霧,有的龍在翻江倒海,千姿百相。門框之上,那個黑底金子招牌,雖然已顯得有點破舊,但依然有着古建築的韻味。

灰白的牆不僅整潔,還時時散發出大方的氣息,古色古香。往下看,觀賞的是雕刻着有花紋的門窗,大多雕刻的是幾何形狀,有清新秀麗的荷花;有傲然開放的梅花;有令人讚美的劍蘭,清雅大方,手感温潤細膩,色澤呈暗紅色,滲出温文素雅的美感。

中大街的建築多以磚木結構為主,因木結構房屋易燃,且當時消防設施落後,中大街常遭遇大火。災後重建時,接受了火災蔓延的教訓,當地人民捐資,在街道的中間建築了8道封火牆。(現存4道)。亦稱公牆,將街區分隔開來,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蔓延,失去控制。

定海古街是海島民居的一大物寶,富有藝術性和裝飾性。古街是歷史文化的產物,是歷史文化的建築符號,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具有文化的思考價值。古建築是祖先給我們的珍寶,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華夏之上,讓我們走進古建築,感受那奇妙的自然魅力吧!

建築物的説明文3

我家在平原地區,河流不多,所以橋也不多。雖然我們這個小縣城橋很少,但也有一座比較出名的橋,叫獅子橋。

它位於縣城的西側,緊靠着人民醫院廣場。走近獅子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隻守在橋頭上威猛的大獅子。雖然它們只蹲在正方形石頭上,但也足足有三四米高,很是巍峨壯觀。獅子瞪着圓圓的大眼睛,彷彿是忠誠的衞兵,在告訴人們什麼都別怕,有我呢!它們的脖子上,都掛着三個蓮蓬子似的大鈴鐺,每個鈴鐺上都有三顆心。彷彿告訴人們,它們是用心護橋的衞士。

走到橋上, 你就會看到,橋欄杆上姿態各異的小獅子。有的雌雄兩隻獅子摟抱在一起,別提有多親熱了;有的吹着小喇叭,瞧,它吹得多盡興呀,好像在為平原縣城的發展加油助威呢!有的留着長鬍子,正在用手精心的梳理着,似乎在説,我的鬍子夠帥吧,能和關公相媲美了!有的極目遠眺,彷彿在欣賞平原的美景呢;還有兩隻小獅子在玩球,一隻蹲在球上,全神貫注,似乎在表演高難動作,一隻躺着,四爪抱球,好像雜技演員正在飛速轉球;另外還有一隻小獅子,趴在母獅的懷裏吃奶呢,小眼眯縫着,嘴角掛笑,那樣子真是幸福極了。

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着雙龍戲珠,龍鳳呈祥,游龍戲鳳等精美的圖案,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觀看。

獅子橋不但美觀,而且也十分雄偉。橋長四十多米,寬五十多米。中間行車輛,兩邊走人。雖然獅子橋沒有趙州橋歷史那麼悠久,但也是我們這兒的一座遠近聞名的橋。我愛我們這兒的獅子橋!

建築物的説明文4

瀋陽,也許對你的印象並不深刻,但是對於我來説,瀋陽故宮是祖國的一個名勝古蹟,也是一個風水寶地。

瀋陽故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又稱盛京皇宮。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瀋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羣之一,現已闢為瀋陽故宮博物院。北京、瀋陽兩座故宮構成了中國僅存的兩大完整的明清皇宮建築羣。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中國的瀋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它以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和濃郁的滿族特色而迥異於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字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台建築,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那極富滿族情調的“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更是“別無分號”。這座佔地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羣始建於1625年(後金天命十年),建成於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築90餘所,300餘間。瀋陽老城內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宮就設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佔地6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114座。瀋陽故宮按照建築佈局和建造先後,可以分為3個部分:東路為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等。整座皇宮樓閣林立,殿宇巍峨,雕樑畫棟,富麗堂皇。

瀋陽,有了故宮,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如果沒有故宮會顯得那裏是一個古國。

建築物的説明文5

我的家鄉在大慈巖鎮新葉村。新葉村有許多古建築:有序堂、雙美堂、摶雲塔、玉泉寺……他是明清古建築的“露天博物館”。摶雲塔是其中的一個標誌性古建築,我最愛他了,下面我就來當一回小導遊,説説摶雲塔的來歷和特點吧。

摶雲塔位於村口,建於1567年,落成於1575年,造塔總共用了八年多時間,塔高388米,圍18.8米,因村東南面地勢欠缺而用於補風水,所以又稱之為“巽塔”。塔名取莊子“摶扶搖而直上九萬里”。嚴格來説在封建社會裏,村子是不好私自造塔的(縣、州府以上可以造塔)。現在的解釋,新葉村祖上造塔的主要原因和作用是:

1、 補風水。與祖山——玉華山、朝山——道峯山形成三足鼎立。

2、 因為整個村居的地形是船形,村口的五座小山像五條小船,所以有五船下江之説,塔猶如船篙,是為了起固定的作用。

3、 新葉村自遷居以來文運不是很好,造塔是為了培植儒風。塔像一支大毛筆直插天空,它倒影在祠堂塘和四方塘內,後來真的出了個進士葉元錫。所以“摶雲塔”也叫“文峯塔”。

4、 在古印度塔是人丁興旺的象徵。現在新葉村有葉姓人口三千多。民國初年,又在塔的旁邊造經堂“觀音堂”,“子孫堂”、“土地祠”和供外人居住的側房(傳説在以前外姓人是不好長期住在村裏的,否則要破風水的。)塔的東面是獅子山,西邊是象鼻山,形成獅、象鎖水口的村口布局。

1989年的秋天,聯合國教科組織成員,清華大學古建築研究所所長陳志華教授考察後説:“新葉村村口的組合建築,是古村落的標誌性建築,雖然不建於同一時期,但它體現了中國的耕讀文化,做到了和諧統一,是中國古建築一絕。”

我的家鄉——新葉村的古建築還有很多很多,請朋友一定要來哦!好客的新葉人一定會把你當作“上客”來招待。

建築物的説明文6

頤和園在北京西北的海淀區。它是我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是古代帝王的行宮和花園。

頤和園依山傍水,有萬壽山和昆明湖,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入春後,鮮花盛開,綠樹成蔭,景色誘人。

在頤和園的昆明湖上有一座十七孔橋。湖畔有佛香閣、石舫。佛香閣建在萬壽山上,是全園的中心,登上佛香閣,不僅可以飽覽昆明湖上的風光,而且周圍數十里的景色也盡收眼底。

昆明湖北岸建有長廊,長廊東起邀月門,西到石丈亭,共273間,全長728米。整個長廊依山面水,隨山勢而起伏,循湖岸而曲折,像根綵帶把萬壽山南麓的建築羣貫穿起來,並在湖光山色間嚴謹而自然地起了承接作用。這條綵帶般的長廊,把萬壽山前分散的景點建築連綴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條風雨無阻的觀景線。

長廊的每根枋樑上都有精美的繪畫,有西湖風景、山水人物、草木花鳥等。這些精美的繪畫描述了許多人們熟悉的故事,有《西遊記》、《水滸》、《西廂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彩繪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花草樹木惟妙惟肖,蝴蝶在花草中翩翩起舞,小鳥在樹林中歡快地歌唱。

知春亭雖不大,卻是觀景的好地方。德和園是慈禧聽戲的地方。

頤和園裏還有許多迷人的景色,吸引着國內外的遊客,令人們留連忘返。

建築物的説明文7

穿越天安門、端門,最後穿越故宮的正門,我們就來到了這座偉大的宮殿——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宮。故宮面積為725000平方米,四周有宮牆和護城河環繞,有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神武門四個城門,是一座防備森嚴的高大城堡,始建於明永樂四年,相傳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因為古代房屋是四柱為一間的,根據現代的房屋説法,共有8707間),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位居五大宮殿之首。更是我國的文化寶庫,館藏七十一萬件珍寶,形象地展示出了古代故宮生活。

從午門走進故宮,我發現一個問題:故宮的房子不是最多的,珍寶不是最多的,人才是最多的!故宮內擠滿了成千上萬的人,本地人外地人中國人外國人如果有外星人知道故宮也會來一睹紫禁城的風采,光是排隊買票就等了好長時間。買到票後,我們開始瀏覽整個故宮。

故宮的建築是木結構的,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到處畫着精美絕倫的彩繪,讓這座巨大的宮殿羣更顯得金碧輝煌。我們一路欣賞着,來到了太和殿前。

太和殿是古代皇帝坐朝議事的地方,是萬眾矚目的權利的中心。從外面看白色的欄杆台基拱起高高的宏偉大殿,金色的屋頂,紅色的柱子,彩色的繪畫,讓大殿燦燦發光。走近了向裏面看,有皇上坐的寶座,兩旁立着神獸雕塑。店內空曠,用精美的畫作和巧奪天工的技藝雕琢的完美無缺。大殿兩旁是其他的建築,有中和殿、保和殿、文淵閣、武英殿等建築。這些名詞兒,我在《明朝那些事兒》裏就已經見識過了,都是朝中大員上班工作的地方。

這便是外朝了,皇帝舉行大型慶典、儀式等都在這裏。又是穿過幾道宮門,我們來到了內廷。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三大中心組成,大大小小分佈着幾千間房屋,為後宮妃子們居住的地方。來到這裏,我們遊覽了乾清宮的雄壯氣勢和其他宮殿的小巧別緻,眾星拱月,壯觀無比。

緊接着,我們來到了故宮珍寶館,這裏收藏着故宮的超級寶貝。首先我們看到的是幾盆美麗的花。當然這些花不一般,乃是用金銀、寶石、水晶等名貴的珠寶做成的,閃閃發光,過了幾百年依然如舊,讓人讚歎不已。

接下來映入眼簾的是古代遠方各國進貢來的物品,有絲綢、金銀、翡翠玉等。我們還看到了如意。大大小小的如意被放在玻璃櫃裏,有的是玉如意,晶瑩透亮,光滑無比。有的是金如意,金燦燦的,閃耀奪目。有的是鑲嵌多種珠寶玉石的如意,像一顆顆明珠一樣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們還看到了龍袍。黃色金光閃爍的底子,上面繡着多條巨龍,圍繞雲端飛舞,張牙舞爪,騰雲駕霧,好不威風。龍袍是用上好的絲綢做的,我敢肯定穿上它一定很舒服。

兩個小時的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我們從故宮南門進,從北面的神武門出了。走在路上,我們還在議論贊歎着皇帝的奢華和故宮的壯觀,真不愧是文化寶庫啊!

建築物的説明文8

今天,我終於來到了夢寐以求都想來到的地方,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中國曆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宮,又叫紫禁城。那裏有許多珍寶,8000多間房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們先來到了天安門,門口有兩個大石獅子,好像在守着天安門。一進天安門,我就驚呆了,哇!好大的一個城樓呀!媽媽讓我在天安門樓照了幾張相,然後就進了端門,端門內有一大批武警在那裏訓練,我看見了那些武警整齊的步伐,聽着洪亮的聲音,我心裏暗暗佩服這些武警戰士,使他們在日夜守衞着天安門和故宮。

緊接着,我們又來到了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雄偉高大,左右城門上各有八十一個門釘,整個門,呈紅色,只有門釘是金色的,進到了午門裏頭,哇!好大的廣場呀!比天安門還大好多呢!那裏還有很多幾百年前的大磚頭呢,不過,有好的磚頭,也有不好的磚頭。不好的由於常年風吹日曬,現在已經爛得不成樣子了,好的現在還完好無損,所以我們要愛護這些物品。之後,我們又來到了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東方三大殿”之一,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皇帝召見大臣的地方,裏面的柱子,皇帝的寶座,全是金色的,地板用的是俗稱金磚的石頭鋪的,我真佩服以前勞動人民人的聰明才智。太和殿中間的大樓梯是給皇帝走的,皇帝的椅子上,刻着一條大龍。人們稱為龍椅。在外邊,皇帝走的是用石頭刻的龍路,旁邊,是大臣走的路,走的是一個一個的台階。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御花園,那裏有許多百年的古樹、像龍一樣的歪脖子樹,有的古樹,枝葉茂盛;有的古樹,只有一個樹枝茂盛;有的古樹的樹幹呈棕色,還有的古樹呈黑棕色。還有的樹根一根搭一根特別亂,還有的樹根埋在了土裏,看不見根。我們又往外走,看見了一座石山,石山上有一座亭子,是黃帝觀賞景色的。石山上還有樓梯所以上去非常方便。

最後,我們就離開了故宮。這次的遊玩使我增長了許多知識,我永遠也不能忘記這有意義的一天。

建築物的説明文9

7月22日我們遊玩了世界上最大的皇宮——故宮,它又叫紫荊城,位於北京市的市中心,處於北京中軸線上,前通天安門,後依景山,東近王府井街市,西鄰中南海,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外有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內接長3公里,高10米的城牆,城牆開有四個門,分別是南午門,北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我們是從南午門進入故宮的。

故宮留給我總的印象是紅牆黃瓦,雄偉高大的建築,我們通過青石鋪的甬道,跨過漢白玉做的金水橋來到了太和殿,它又叫金欒殿;古時候它是皇上聽政的地方:在它的後面還有許多高大的宮殿,它們都是畫棟雕樑,金碧輝煌,在這個建築羣中殿宇樓台高低錯落、雄偉壯觀,這裏曾經住過24個皇上,紅色黃色是皇家專用色,老百姓是禁止使用的,還有9這個數字也是皇家專用的,老百姓也是禁止使用的。我們在故宮邊走邊看,發現故宮內都是龍和鳳兩種動物的`雕刻圖案,我問媽媽:“這是為什麼,只有故宮才有這兩種動物的圖案。”媽媽講:“龍鳳代表着志高無上的權力,在過去只有在皇家建築中才可以使用。”故宮中我對九龍壁印象最深,九龍壁上有九條色彩不同,樣式不同的龍,它們有的騰雲駕霧,直衝雲霄;有的在祥雲之間嬉笑打鬧,還有的躲在一邊安靜的睡覺。讓我深深的感覺到古人的智慧偉大,我情不自禁在這裏合影留戀。

故宮太美了,我下次還要來,再見!

建築物的説明文10

真武閣位於廣西容縣境內,是中國四大名閣之一。真武閣是一座佈局精巧,技術高超,風格獨特的木結構建築物,顯現出中華古時代文明。今天,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真武閣的壯麗奇觀吧!

真武閣曾有一個傳説。古時候,人們還處於迷信時期,他們住的地方非常乾燥,稍微不留神,就會引起火災,造成嚴重的損失。由於起火多次,他們就開始懷疑是上天的火神與他們過不去,於是就修築了真武閣賑災。

真武閣就這樣建成了。真武閣始建於明萬曆元年(也就是1573年),閣樓下有一座石台,被人們稱為“古經略台”。閣樓平面為矩形,一共高三層。

真武閣既是周圍區域的觀賞對象,也是人們旅遊最佳的選擇,是個風水寶地。如果你登上閣樓極目遠眺,整個城市便可盡收眼底,還可以望見東南遠處的都橋山和繡江景色,有一種“上天入地”般的感覺。

真武閣的第二、第三層比第一層小了很多,三重屋檐出挑深遠而樓層特別低,比一般閣樓的出檐節奏更快,有一種強烈的韻律感以及動勢,使得它在人們眼中不像是一座三層的建築物,而更像一座雄偉的單層建築。

它的屋坡舒緩流暢,角翹簡潔,增加了真武閣舒展大度的氣概,非常清新飄逸,是充分表現了中國建築的屋頂美的佳作。真武閣不以濃麗華貴取勝,而是以輕靈素雅見長。灰黑色的鐵力木不加任何油漆的典雅裝飾,屋面為小青瓦鑲上的綠脊,色調極清雅柔和。

二樓的四根內柱,柱腳懸空,離開樓面二到三釐米,更為奇特的是全閣柱腳不落地,而是擱在一個方形的沙盤上,這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技術上有着卓越的才能1400多年來,真武閣經歷了多次地震與暴風雨的襲擊,卻仍然巋然不動,安然無恙。真武閣在木頭結構中,主要依靠槓桿原理來維持一座建築的平衡,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之後,你是不是也想去看一下“久經風雨不知寒”的真武閣?

建築物的説明文11

我的家鄉是名副其實的建築物聖地,有聞名世界的古建築,也有實用、漂亮的現代建築,許多、許多靠人們勤勞的雙手創造出的偉大的奇觀,數不勝數,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家鄉的古碉名揚四海,一年來觀賞它的遊客成千上萬。那古碉有上千年的歷史,風吹雨打,日曬雪飄,使它那原本堅硬,鋒利的石塊已成了如今飽經蒼桑的面貌。歷史可以見證,它極奇堅固,極奇珍貴,它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很久以前,古碉房是土司們居住的房屋,打仗時就在古碉裏射擊。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那連拖拉機也沒有的年代竟出現了這樣偉大的奇蹟,這也是眾人都稱好的原因吧。古建築裏還有許多名勝,嘉絨藏寨、民間藏房……

説起丹巴的現代建築,比不上華麗的都市裏的高樓大廈,但我以為,已經是很好了,不僅漂亮、舒適,還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比如農村裏的房屋吧,春天不冷不熱,夏天又涼快又清爽,秋天可以曬糧食,做農活,堆積稻草,冬天關起門來也很暖和。家鄉的建築千奇百怪,雄偉壯觀,我家我的家鄉,我為有這樣的故鄉而感到驕傲。

我的家鄉住在開封,那是聞名中外的七朝古都。有許多名勝古蹟,象鐵塔、繁塔、禹王台、延慶觀等,最有名的古建築還數龍亭。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龍亭,傳説龍亭是大宋朝皇帝趙匡胤登基的地方。已經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名揚天下,是開封的城市標誌。每天都有很多人從世界各地來這裏參觀遊覽。龍亭大殿坐北朝南,坐落在高高的深紅色基台上,雄偉高大。有許多台階,上去一次要費很大勁,所以皇帝是騎馬上去的,現在還有當年的馬蹄印呢。站在龍亭大殿向前看,能看到開封市的全貌。

龍亭大門前有兩個大湖,一個是楊家湖,一個是潘家湖。連接兩個湖的是一座美麗的玉帶橋,玉帶橋上有雕刻精美的漢白玉欄杆,象彩虹橫卧在波光瀲灩的湖面上。

到了深秋季節,龍亭要舉辦一年一度的菊花花會,整個公園都成了菊花的海洋,只要你一進門就會陶醉在花香之中。

宋朝大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宋朝時龍亭大門口的這一條長長的大街,著名的開封市二師附小就在這條街上。

我愛龍亭,這個美麗、古老的龍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377zz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