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知識問答 >

風蝕蘑菇成因

風蝕蘑菇成因

蕈巖多發生於層狀巖石,在風化過程中,巖石崩塌,形成孤立的柱狀巖體。在此基礎上,再經風沙的打磨與雕琢,蕈巖便逐漸形成。之所以能形成上大下小的蘑菇狀,除了與巖石各層之間軟硬程度的不同有關外,與風沙流的高度也有着直接的`關係。

風沙流是一種貼近地面的沙子搬運現象,在沙礫地區,沙子最大躍移高度為2米;在沙面上,沙子最大躍移高度為9釐米。而且在沙礫地區,90%的風沙低於87釐米,平均高度為63釐米,已知最高實測高度為6~19米。也就是説,在離地面2米高的範圍內,巖體受到的風沙吹打和磨蝕最為厲害,向上則逐漸減弱。久而久之,柱狀巖體就變成了上大下小的形狀,狀若蘑菇。蕈巖就是這樣形成的。在多風沙的地區,電線杆往往被 ’風沙從基部切斷,也是這個原理。由此可見風沙力量的強勁。

標籤: 蘑菇 風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ishiwenda/jyge0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