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落日的幻覺

落日的幻覺

落日的幻覺1

本節課努力實現課堂教學範式從單一“接受”到“創新”發展的轉型。以課堂生活重建為背景,以貫通課堂教學內外的“構建動場”為起點,引發學生自覺、主動地“自主學習”,讓師生共同進行多元、多維的“交流探究” ,用“整合建模”來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能力化、

落日的幻覺

設計意圖:給能力一般的學生一個思考的方向,給能力較好的學生更為廣闊的思考空間。

整合建模,簡單地説,就是有梯度的挖掘與拓展,促進學生學習成果的系統化、結構化、模型化和動能化。我將充分利用前面教學環節的鋪墊形成的閲讀期待鼓勵學生多角度的有創意的有批判的`閲讀,以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閲讀質量。此環節重在自主合作探究,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在此基礎上形成創新能力。

另外,此設計以平等對話的方式,很好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出了一種輕鬆活潑的教學氛圍。

值得反思的不足之處。

一、因為緊張關係,導致講解某些問題時語速稍微過快 雖然是之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工作,也試教過了3次,對教學內容和順序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可是站到講台上還是會有一點兒的緊張,擔心我所設置的環節不能按時完成,造成整堂課的缺失。所以在講到一些回顧、再現知識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加快了語速。這樣雖然可以爭取到時間把後面的問題講完,但卻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這個問題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是必須要謹記改正的。在課堂上,應該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接受狀況,寧可慢一分把知識點講透,也不可爭一秒力求完美地完成預設的課堂。

二、對説明方法的講解時,沒有詳細地對個別學生回答時存在的問題作清晰的再講解 在講到這篇文章的説明方法時,我要求學生在文中尋找例子。當有個學生在回答時混淆了説明方法中的“舉例子”和“引用”,當時我只是很簡單地一句帶過就算了,沒有對這兩種説明方法作一個詳盡的區分,讓具有同樣疑惑的學生得到清晰的解答。事後想起來,當時應該抓住這個問題,做一個順帶的講解,對説明方法中的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作區分,這樣學生就能加深對説明方法的區分了。

落日的幻覺2

《落日的幻覺》的教學,需要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瞭解相關的光學知識,讓學生能夠説出落日的幻覺的科學依據。

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

理解文章的內容,瞭解相關的光學知識,讓學生能夠説出落日的幻覺的科學依據。

B、過程與方法:

整體感知課文,能夠篩選相關的信息,培養默讀的能力。

C、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明白自然界的奧祕是無窮無盡的,培養學生善於觀察,探究身邊自然現象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體內容,提煉信息語句,培養學生閲讀理解能力。

2、瞭解掌握説明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唐代詩人王維有詩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詩語言質樸自然,意境博大。但落日真是這樣嗎?(展示圖片)——落日是扁的!落日怎麼會是扁的?難道古人觀察錯了?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落日的幻覺》,走進美麗夢幻的夕陽。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讓學生朗讀課後“讀一讀,寫一寫”字詞。

2、課文題目是“落日的幻覺”,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説説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明確。

三、重點研讀,合作探究:

1、作者在第二段描寫了日落時的哪些景象?

明確要點: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話概括,告訴我們日落的景象同樣壯觀、美麗、神祕而迷人。為什麼這麼説呢?作者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一是太陽好像變大了,而且顏色深黃、殷紅。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線時也像變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時會看見燦爛的晚霞,無雲時則會出現另一種美景:背後的天空中現出神祕的藍灰色暗弧,暗弧外面還鑲有明顯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時,西方天空會出現迷人的紫光。

2、第4——7段是怎樣闡述各種日落現象背後的科學道理的?

明確要點:第4段:落日顏色深黃、殷紅,是因為日落時大氣層增厚,而波光較短的黃色和紅色光則具有較強的穿透力。這是光線散射原理。

第5段:暗弧和亮弧的產生,既有光線散射原理,同時也是由於地球表面和大氣層都是彎曲的,高層和低層密度不同,從而造成了光線的暗和亮;而美麗的紫光,則是人眼的疊合效應造成的。

第6段:日落時肉眼看見的太陽是扁的,這是光線折射原理。

第7段:説明日落時的太陽看上去要比高掛天空時大很多。這一段沒有説明原理,而是用儀器觀察以及實際生活中的照相證明,所謂變大其實也是一種幻覺,而不是太陽真的變大了。

師生共同完成課後表格填寫。

日落時的幻覺

產生幻覺的原因

顏色深黃、殷紅

光線散射和光波長短原理

神祕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氣層的彎曲,光線散射,大氣層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現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疊合效應

接近地平線時太陽變扁了

光線折射的原理

太陽好像變大了

未説明原因(其實沒有變大)

3、在介紹幻覺現象時,按照“體積變大,顏色殷紅,形狀變扁,背後有暗弧亮弧,有時有紫光出現,”這樣的順序介紹的,但是,原理介紹中卻不是這樣的順序介紹的,這樣行文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要點:文章説明部分的順序,既照顧了第二段的描寫順序,同時也遵循“由主到次的順序,由複雜到簡單”的規律來介紹,所以是從顏色以及與顏色有關的暗弧、亮弧,説到太陽的外形以及大小。

4、再讀課文4--7段,思考在這一部分中用了哪些説明的方法。

明確要點:

1)、1871年,英國科學家瑞利證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長波光要強得多,所以,陽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氣層中微小塵埃和空氣分子散射,要比長波光--紅色光強10倍以上。

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準確生動形象説明地球大氣會使光線散射。

2)、最令人迷惑的幻覺,是日落時的太陽看上去要比高掛天空時大兩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個巨大的玉盤遠掛天邊。

打比方、作比較生動形象地説明由於幻覺,人們看到黃昏的太陽遠大於中午的太陽,把黃昏的太陽比作巨大的`玉盤,形象説明黃昏太陽的巨大形狀。

5、朗讀課文第1——3段,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第1段從人們觀注日出而不太重視欣賞日落寫起,引用兩句古詩文推測人們的心理,引用古詩文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要點: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引出下一段對日落景象的描寫。

2)、第2段主要運用什麼表達方式,寫日落時的種種景觀。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

明確要點:描寫、引起讀者的閲讀興趣

3)、第3段在全文結構上屬於 在內容上起着 的作用。點明這種奇異的景象其實是人的一種幻覺,引出下文對這種幻覺產生原因的説明。

明確要點:過渡段、承上啟下

6、本文是説明文,文章給我們以怎樣的啟示?

四、課堂拓展延伸:

2、既然日落的幻覺如此美輪美奐,那麼日出的幻覺又怎樣呢?請大家結合記憶,動手寫寫。

提示:寫描寫文字時,可以按日出(落)前→日出(落)時→日出(落)後的順序寫出特點。注意交待清楚自己的觀察點,既要抓住太陽的靜態特點,也要注意日出(落)時形狀、顏色、光線等方面的變化,同時還可以進行適當的聯想和想象。

示例:

海上日出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非常清靜,船上只有機器的響聲。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範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眼地望着那裏。

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太陽好像負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衝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太陽走進了雲堆中,它的光線卻從雲層裏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裏是水,哪裏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天邊有黑雲,而且雲片很厚,太陽出來,人眼還看不見。然而太陽在黑雲裏放射的光芒,透過黑雲的重圍,替黑雲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後來太陽才慢慢地衝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發亮的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麼? ( 巴金)

日出

我卻看到了一次最雄偉、最瑰麗的日出景象……突然間從墨藍色雲霞裏矗起一道細細的拋物線,這線紅得透亮,閃着金光,如同沸騰的溶液一下拋濺上去,然後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衝。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光明的白晝由夜空中迸射出來的一剎那。然後在幾條藍色雲霞的隙縫裏閃出幾個更紅更亮的小片。開始我很驚奇,不知這是什麼?再一看,幾個小片衝破雲霞,密接起來,溶合起來,飛躍而出,原來是太陽出來了。它晶亮耀眼,火一般鮮紅,火一般強烈,不知不覺,所有暗立刻都被它照明瞭。一眨眼工夫,我看見飛機的翅膀紅了,機艙座裏每一個酣睡者的面孔紅了。

落日的幻覺3

今天,我讀到了第20課——《落日的幻覺》。我感受最深的也是這篇文章,因為它讓我感受到了優雅的美。其實以前我並沒有覺得落日很壯觀,而且,也並沒有注意過落日、夕陽等等。不過,日出倒是見過幾次。直到今天讀了這篇課文,我才覺得我好像“忽略”了它們。

課文中説了這樣一段話:“其實,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樣壯觀、綺麗,而且神祕、迷人。如果有機會觀日落,它會使你神往:太陽靜靜地躺在西方地平線上,變得如此之大,顏色是那樣深黃、殷紅;它緩緩墜落,接近地平線時竟縮身變扁。若天空有云,你會看見燦爛的晚霞;全天無雲,不要忘記回頭,你會發現背後的天空中現出神祕的.藍灰色暗弧,暗弧外面還鑲有明顯的亮弧······

哇!那種美感,那種嚮往,都藴藏在我的幻覺中,我可以感受得到它,就像文中説的,緩緩地墜落,靜靜地躺在西方的地平線上······

但可惜的是,如今天空陰霾,怎願“獻醜”?

落日的幻覺4

課外拓展

閲讀下文,完成後面題目。

飲水與健康

李復興

①一個健康的人,有足夠的水喝,即使一段時間內不進食,也能維持生命。如果沒有水,三天就會導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堅持不到兩個小時,死神就會降臨。所以《本草綱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國的先人有“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的説法。為什麼水對人如此重要?

②人體內2/3以上是水。水是傳送養分至人體各個組織、排泄人體廢物、體液(如血液)循環的載體,是消化食物、潤滑關節和各內臟器官以及調節體温所必需的物質。水是含有溶解性礦物質的血液系統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鈣、鎂一樣,對維持人體組織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夠的水有利於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預防感冒,並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於,感冒大多數由病毒引起,身體的皮膚和黏膜是防禦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機制的第一道防線,足夠地飲水,可避免皮膚和黏膜乾燥,有利於阻止細菌和病毒進入人體。足夠的水可促使人體排出廢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夠的水有利於營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長期處於心理緊張狀態,身體就無法抵禦細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們在心情煩躁時,應多飲水。水本身對人體有安神鎮靜作用,有利於人體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夠的水,可以延緩衰老,有利於長壽。人體衰老的過程,就是人體脱水的過程。例如老年人皺紋增多,就是皮膚乾燥、脱水引起的。隨着年玲的增長,水占人體體重的比例會逐漸下降。已知水占人體的比重,大體如下:胎兒90%、初生嬰兒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於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養成喝水的習慣。

⑥那麼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體內的水總是處於動態平衡狀態,攝入和排出量相差無幾,變化幅度為1%-2%。美國科學家測定,一個體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過尿液、皮膚蒸發等多種途徑,每日排出水的總量為2569毫升。為保持人體內水的平衡,每日必須補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們所需的水,不完全來自飲水,糧食、肉類、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從飲水中獲取的水,約需1200毫升。常用飲水杯容量為200毫升,即每天約需飲6—8杯,才能説飲了足夠的水。當然,這是指正常狀態,在高温天氣和運動、勞動強度大的情況下,還要補充約1/3的飲水量。

⑦還要注意,喝可樂等飲料不能代替喝水。飲料多為酸性,經常喝酸性的飲料,會使機體酸性物質增多,容易產生疲勞,導致免疫功能降低。另外,飲料中含糖,喝多了會抑制攝食中樞,人容易“反食”。

(選自《自然與人》,有刪改)

12、本文扣住飲水,着重説明了什麼問題?

13、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説明“飲水與健康”之間的關係的?

14、文章第⑤、⑥段大量運用了列數字的説明方法,請舉出一例並説明其作用。

15、文章結尾説“喝可樂等飲料不能代替喝水”“飲料中含糖,喝多了會抑制攝食中樞,人容易‘厭食’”。事實上,在我們周圍,喝飲料代替喝水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讀了本文,你對喝飲料代替喝水的現象有了怎樣的認識?請結合本文飲水知識和身邊生活現象簡要談談。

表達實踐

16、觀察日出或日落,然後寫一段描寫性的文字。

中考鏈接

17、下面的句子是個病句,並且有—處標點使用不當,請指出錯誤原因並提出修改意見。

拍攝“錦繡河山”的電視節目由鳳城電視台和方正集團聯台錄製,目前雙方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説明句子病因並修改:

標點符號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語精華

☆古詩中的夕陽

1、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杜甫《羌村三首》

2、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原遊》

3、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4、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唐.白居易《暮江吟》

5、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7、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8、斜暉脈脈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9、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漁家傲》

10、天連秋水碧,霞借夕陽紅。——趙翼《太湖暮歸》

11、天長落日遠,水淨寒波流。——李白《登新平樓》

12、莫道碧桃花獨豔,澱山湖外夕陽紅。——蘇曼殊《吳門》

13、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杜牧《齊安郡中偶題》

14、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15、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西四百州。——汪元亮《湖州歌》

參考答案:

12、着重説明了飲水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和飲水要注意的問題。(意思相近即可)13、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説明的:①水是人體必需的物質;②喝足夠的水有利於防病治病;③喝足夠的水有利於營造好的'心情;④喝足夠的水,可延緩衰老,利於長壽。14、參考:①“胎兒90%、初生嬰兒80%、少年75%成人男子70%、老年男子小於65%”。作用:用數字準確具體説明了隨着年齡的增長,水占人體體重的比例會逐漸下降這一特點。②“一個體重65千克的中年人”“每日排出水的總量為2569毫升”。作用:精確説明了特定體重的中年人每日的排水量。③“為保持人體內水的平衡,每日必須補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或:每日“從飲水中獲取的水,約需1200毫升。常用飲水杯容量為200毫升,即每天約需飲6—8杯。”作用:精確説明了人一天所必須的飲水量,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15、這是一道開放性題目,談出自己的認識,結合了本文飲水知識和生活中喝飲料代替喝水這一現象即可。16、略17、説明句子病因並修改:“拍攝”與“錄製”重複,應刪除“拍攝”。標點符號修改:“錦繡河山”是電視劇名稱,應用書名號。

落日的幻覺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快速閲讀中迅速理清文章的思路,瞭解文章所説明的知識。

2、技能目標:①掌握文章的説明順序、説明方法。

②理解文章內容,能夠藉助本文知識説出人們所看到的美輪美奐的日出日落景象實際是幻覺的科學依據。

3、情感目標:培養觀察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重點: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文章的説明順序、説明方法。

難點:能夠借本文説出人們所看到的美輪美奐的日出日落實際是幻覺的科學依據。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序:

一、導入:

(師)同學們,日出日落,這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你觀察過這些自然現象嗎?

(生)描述自己所觀察到的日出日落景象。

(師)我們所看到的日出日落的景象各不一樣,是太陽每天都是新的,還是其中有別的奧祕?學了課文《落日的幻覺》,你就會明白其中的奧祕。

二、檢查預習:

(師)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收穫。(利用多媒體打出)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吟詠()綺麗()

絢麗()殷紅()

散射()殷切()

散會()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二)説説下列語句的含義

1、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語出晉李密《陳情表》。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陽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將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將沒落。薄,迫近、靠近。氣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將沒落。)

2、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語出唐李商隱《登樂遊原》。意思是雖然夕陽無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黃昏時刻。)

(三)理解幻覺的含義:

什麼是幻覺?

(所謂幻覺是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沒有外在刺激而出現的虛假的感覺。)

三、展示目標(利用多媒體)

四、學生小組讀文探究:(多媒體打出)

1、《落日的幻覺》屬於説明文中的哪一類?

2提煉有關幻覺及成因的重點信息語句,完成表格。

日落時的幻覺 產生幻覺的原因

顏色深黃、殷紅

神祕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西方天空出現迷人的紫光

接近地平線時太陽變扁了

太陽好像變大了

變扁

3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

4、舉例説明文章所用的説明方法及其效果

五、學生進行交流

六、知識擴充:(多媒體打出)

光的散射: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兩種均勻媒質的分界面時,會產生反射和折射現象。但當光在不均勻媒質中傳播時,情況就不同了。由於一部分光線不能直線前進,就會向四面八方散射開來,形成光的散射現象。地球周圍由空氣形成的大氣層,就是這樣一種不均勻媒質。因此,我們看到的天空的顏色,實際上是經大氣層散射的光線的顏色。

旭日初昇或日落西山時,直接從太陽射來的光所穿過的大氣層厚度,比正午時直接由太陽射來的光所穿過的大氣層厚度要厚得多。太陽光在大氣層中傳播的距離越長,被散射掉的短波長的藍光就越多,長波長的紅光的比例也顯著增多。最後到達地面的太陽光,它的紅色成分也相對增加。因此,才會出現滿天紅霞和血紅夕陽。實際上,發光的太陽表面的顏色始終沒有變化。

七、幫古人解疑:(多媒體打出文章)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師)當時由於科技不發達,人們對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無法認識,所以孔子解答不了這兩小兒的問題,你能幫他解答這個問題嗎?可小組先討論一下。

學生小組討論後自由解答,教師可作適當引導。

(①天文學家用各種儀器,包括用照相機拍,已經證明黃昏(早晨)的太陽與中午的太陽是一樣的。②同一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羣中顯得小,放在比它小的物體中去中顯得大。早晨的太陽背景是羣山、數目、房屋等,而在公務,太陽的'背景是廣闊無垠的天空,因而,看起來早晨的太陽大,中午的太陽小。③中午時較早晨熱,是因為早晨太陽光是斜射在地面上,被散射出去的光也多,而中午太陽光直射時,光線散射現象就小,地面和空氣在相同的時間裏、相等的面積內接受太陽的輻射熱較早晨太陽光斜射時多,因而受熱最強。所以中午較早晨時熱。)

八、品味語言:(多媒體打出)

體會每組兩個語句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1.①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無不讚歎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

②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都讚歎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

(第一句用的是雙重否定句,強調每個觀賞日出的人都會讚歎;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缺少這種強調的意味。)

2.①就連我們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嗎?

②我們的古人也留下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

(第一句是反問句,強調古人也有這種情感,語意重;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只是客觀的説明,沒有強調意味。)

九、課堂拓展延伸:

(師)本文以説明為主,同時也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請找出來,大聲朗讀,看作者是如何進行描寫的。

(學生找出第二段,大聲朗讀從描寫角度、修辭、色彩等方面分析)

(師)同學們,請你回想自己所見過的日出或日落景象,然後寫一段描寫文字。字數不限。

提示:

寫描寫文字時,可以按日出(落)前→日出(落)時→日出(落)後的順序寫出特點。注意交待清楚自己的觀察點,既要抓住太陽的靜態特點,也要注意日出(落)時形狀、顏色、光線等方面的變化,同時還可以進行適當的聯想和想象。

十、學生朗讀自己的描寫文字。

十一、佈置作業:

繼續完成描寫文字,可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充。

板書:

黃天祥

落日的現象產生的原因

現象本質

(邏輯順序)

落日的幻覺6

【學習目標】

1、訓練閲讀能力,正確理解這篇文章的中心。

2、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

3、學習欣賞聲音,仿寫聲音。

【學習重難點】

1、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

2、學習欣賞聲音,仿寫聲音。

【學習流程】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頃()刻面頰()噴嚏()嘈()雜過濾()

2、解釋並掌握詞語

潛意識:

頃刻:

嘈雜:

充耳不聞:

視而不見:

絢麗:

3、細讀課文,整體感知。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這是一篇隨感式的小品文,它既有文藝性説明文的特點,又有散文的特點。在文中,作者都

聽到了哪幾種聲音?她對聲音有着怎樣的認識和感受?請把關鍵的語句、詞語勾畫出來,並作適

當分析。

4、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試着寫出段落大意。

全文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

第二部分(~段):

第三部分(~段):

5、細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①可是,説也奇怪,當一個人長期習慣了一種聲音或者潛意識裏抗拒某種聲音的時候,它們竟然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例如馬路上急馳而過的汽車聲,隔壁工廠轟隆隆的馬達聲,老奶奶嘮嘮叨叨的抱怨聲,久而久之,左耳進右耳出,人,開始了聲音的“過濾”。聰明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不該聽,這是因為他在“聽”的成長過程裏,學會了選擇和思考,他聽進心裏的聲音,不僅“好聽”,也是“有益的”——這些聲音,充實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樂趣。

②可是,對一個不用心聽又沒有興趣聽的人來説呢?久而久之,就成了“沒有感覺”的人。當大家説“好”的時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評的時候,他也跟着搖頭。鳥啼蟲鳴,只是一種“聲音”,即使美妙的音樂,也只不過是幾種樂器的組合。想想看,如果一個“充耳不聞”的人,對外界的一切已經無動於衷,必然也是一個“視而不見”的人了。當一個人喪失了接收“世界聲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這個人內心世界的封閉和退縮,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木頭人了嗎?

(1)選文談到了那兩種生活態度?

(2)請根據選文的內容,解釋文段①中“它們竟然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這句話的含義。

(3)為什麼説“不用心聽又沒有興趣聽的人久而久之會成為‘沒有感覺’的人”?

(4)請用一個成語概括“當大家説‘好’的時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評的時候,他也跟着搖頭”這種人的'表現,這個成語是:。

(5)我們應該怎樣選擇聲音?

(6)選段中説“聰明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不該聽”,請結合你自己的生活實際,舉例説明。

(7)假如你走入一片森林,想象一下你會聽到什麼聲音,請用語言描述一下。

6、學會聆聽,仿寫聲音。

課文向我們展現一個多麼奇妙的聲音世界,作者對聲音的描寫又是多麼生動有趣啊!請同學們

仔細地用心地聆聽幾種聲音,把聽到的聲音和感受寫出來。

讀完本文,你有什麼收穫或體會,把它寫下來。

20*你一定會聽見的

2、潛意識:下意識。心理學上指不知不覺,沒有意識到的心理活動。是有機體對界刺激的本能迴應。

頃刻:極短的時間。

嘈雜:(聲音)雜亂,喧鬧。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指不想聽取別人的意見。充,堵塞。聞,聽見。

視而不見:睜着眼睛看,卻什麼也沒有看見。形容不注意或不重視。

絢麗:燦爛美麗。

3、略

4、第一部分(1~8段):作者向我們展示了豐富多彩、奇妙無窮的聲音世界。

第二部分(9~13段):探討聲音與我們生活的關係,聲音伴隨着我們成長,聲音構成了豐富奇妙的世界(9~10段);然後從正反兩方面論聲音對我們的意義:聲音充實人的生活,使人得到很多樂趣,並增長知識(11~12段)。13段用一連串發問,促使我們關注聲音世界。

第三部分(14~20段):以遊戲的方式引領我們進入奇妙無窮的聲音世界,再次印證了文章的主題。

5、(1)A.對生活充滿熱情B.對生活麻木不仁(2)不是聲音本身消失了,而是説自己習慣了這種聲音,或者自己用意志拒絕了這種聲音。(3)因為他對外界的一切無動於衷,封閉了自己的內心世界,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木頭人,這樣的人當然也就會成為“沒有感覺”的人。(4)人云亦云(5)選擇好聽的,有益的,能充實生活,使人得到很多樂趣的聲音。(6)略(7)如:走在森林中,看見了瀑布從懸崖上奔湧而下,如萬馬奔騰。

落日的幻覺7

《落日的幻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品讀描寫落日的相關語句,體會語言的優美

2、默讀課文相關段落,能根據需要篩選相關信息,概括説明內容的要點,把握説明的中心。

3、研讀重點語段,通過語句排序的方法,使學生明確説明文語言邏輯的嚴密性。

4、認識審美世界和科學世界的不同。

教學重點:把握説明的中心,體會説明文語言的嚴謹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關於落日描寫語句的品讀

1、導入:

觀察提供的一幅有關落日的圖片,請學生略作思考,説一句話。

用抒情的方法講一下自己看了這幅畫後的感受

用描寫的方法講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畫面

用説明的.方法講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畫面

引出關於《落日的幻覺》中描寫落日語段的學習

2、品讀課文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

(2)正音,全班齊讀

(3)請學生講講這樣的描寫落日,美在何處?

(4)根據理解,再次有感情的朗讀第二段

由“幻覺”一詞過渡到課文內容的學習

第二板塊:關於説明文主體語段的閲讀

1、概括4~7各段説明的主體,提煉各段的中心句

快速默讀課文第4~7段。思考:

示例:第7段作者從利用科學儀器觀測這一角度,説明了太陽並沒有真正變大的原因。

第4段作者從 這一角度,説明了太陽 的原因。

第5段作者從 這些角度,説明了太陽 的原因。

第6段作者從 這一角度,説明了太陽 的原因。

2、根據4~7段中心的提煉,概括全文説明的中心

用以下句式概括:《落日的幻覺》一文,作者分別從 、 、 、 四個方面,説明了 這一事理。

3、研讀課文第5段,打亂順序排序,體會説明文語言和結構的嚴謹性

排序(5241637) 為什麼這麼排序?你採用的是什麼方法?

可否互換順序?為什麼?能不能根據全文來找出必須這樣排序的理由

第三板塊:關於審美世界和科學世界

學習本文,你可以得到什麼啟示?引導學生認識審美世界和科學世界的不同

舉例説明(笑、月亮)

課後推薦閲讀書目:

審美世界:古清生《黃河落日》、莫懷戚《家園落日》

科學世界:李海滄《長河落日扁》

落日的幻覺8

一、導入。

我們先來做一個視覺小遊戲:請好好數數圖中有多少個小黑點?圖2中紅線與藍線哪根更長?圖3,位於中間的綠色球和紫色球哪個更大?

剛才的小遊戲中,我們眼睛看到的與實際不一樣,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種種原因對事物產生錯覺或幻覺,從而影響到我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落日”。今天,我們就隨黃天祥先生一起去探索落日的奧祕。

二、賞落日、繪落日。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組落日圖,注意仔細看,認真想,看用一個什麼詞來形容看到的景象。(樹稍上的落日、湖邊落日、大漠的落日、海上落日)欣賞了四個畫面,誰能用一個形容詞來描繪一下?(提示:可從顏色、形狀、看後的感受方面去説)

三、檢查預習。

課前佈置了預習,下面我要看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如何。(出示課件)這是一篇科普説明文,根據説明的對象、説明的目的,可將説明文分為事物説明文和事理説明文,本文屬於事理説明文。(課件)本文的説明對象是什麼?(落日的幻覺)誰能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四、自主學習,弄清落日讓人產生了哪些幻覺以及產生幻覺的原因。

我們知道了説明對象和課文的主要內容,接下來請同學們自學課文。注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思考:

1、課文描繪了落日的哪些景象?

2、造成這些幻覺的原因是什麼?在文中找、劃、作標註。3你發現文章安排上有什麼特點?讀完思考,完成導學案中表格練習。

從表格中我們發現,課文先寫了落日讓人產生的幻覺,再寫產生幻覺的原因,前面是現象,後面是本質,也就是由現象到本質,根據説明文寫作順序,本文是按邏輯順序來説明的。

4本文借落日的幻覺,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本文介紹了落日各種奇異幻覺,以及各種幻覺產生的原因。從而闡明瞭大千世界有很多奧妙,我們要學會觀察生活,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樣一個道理。

五、合作探究。

本文的説明方法靈活多樣,第一段中,作者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動性,運用引用的説明方法,引用了李密的`《陳情表》中的“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和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下面我們小組來合作探究4-7自然段中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老師組間巡視指導。交流學習成果。

六、揣摩語言。

作者在寫落日產生幻覺的原因,運用了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等説明方法,準確、生動地説明了成因,很有説服力,他在語言的運用上也很有講究,下面我們來看幾組句子。

這樣替換行嗎?

1課文原句:就連我們的古人不也留下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嗎?

改句:我們的古人也留下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

第一句是反問句,強調古人也有這種情感,語意重;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只是客觀的説明,沒有強調意味。

2課文原句: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無不讚歎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

改句: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都讚歎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

第一句用的是雙重否定句,強調每個觀賞日出的人都會讚歎;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

缺少這種強調的意味。

紅色的字去掉行嗎?一般來講,黃昏時空氣中的煙塵要比清晨多得多,因此,落日顏色又不同於旭日。

“一般來講”表“通常情況”,不排除特殊情況下黃昏時空氣中的煙塵少於清晨,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不能刪除.

通過以上句子的探究,我們明白了,説明文語言的最大特點就是:準確、嚴密。

七、拓展延伸。

1、通過以上文章主體部分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美麗的落日景象背後竟隱藏了這麼多科學道理,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解釋的美麗的自然現象呢?(彩虹、海市蜃樓)

2、眼見果真為實嗎?(課件)

假如你是“走進科學”欄目的解説員,你能解釋下列所看到的現象嗎?

3、學生談收穫。

八、作業。

1、本文是説明文,以説明為主,同時也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試着找出文中描寫的段落,讀讀,課下觀察日出的情景,寫一段描寫的文字。

2、對於太陽落山時為什麼好像變大了,課文中沒有解釋,請同學們下去後查找資料弄明白。舒全鑫

落日的幻覺9

《落日的幻覺》是一篇説明文,文中先描寫日落時的各種景象,再逐一作出科學解釋,使人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得到要善於觀察大自然並對大自然保持好奇心的啟發。在講授過程中,我總結了一些經驗和不足之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説明文的語言一般都較平實,所以學生在閲讀起來會感到枯燥乏味。這也是老師認為説明文不好講的原因。我在備課之初就設想到這個問題,於是,如何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我首先考慮的問題。讓學生能投入的學習必先讓他們想學,能對文章產生興趣。既然文字本身並不能吸引學生那麼只能從別的方面入手。所以在導入部分,我是抓住“幻覺”一詞作為切入點,用一些在視覺上容易產生幻覺的圖片給學生看,讓他們首先感受一下“幻覺”是怎麼樣的。進而説出這種有趣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就如我們每天所見落日。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接着,我就以“夢”為線索,設置了“尋夢”、“解夢”、“延夢”三個環節,為這枯燥的説明文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二、明確説明文共性,尋找這篇説明文的個性

想學好一篇説明文,就必須有方法。閲讀説明文應從何入手,先要給學生明確:説明對象,説明方法,説明順序,説明文的語言。這五點是學習説明文必須掌握的',貫穿了一篇説明文的始終。這些説明文的共性問題,在上一個單元中就已經講得足夠詳細了,而這篇文章在這方面的教學則是作為回顧複習、查缺補漏來處理。

在整個教學中,我反而用比較多的時間來讓學生感受、尋找這篇文章與一般説明文的不同之處,也就是説這篇説明文的個性——運用生動、形象的描寫性語言,展現落日的美。在處理這段描寫時,我首先發問:“説明文語言一般較平實,修飾性的成分比較少,但説明文中可不可以有描寫語言呢?”“説明文中添加描寫成分作用是什麼?”在一問一答中能使學生明白描寫能是説明文語言更生動形象,具有可讀性。

三、拓展遷移內容必不可少

説明文教學很容易就會上成一堂物理課或者是生物課,而我認為語文課既然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那麼,努力挖掘教材的人文內涵,以文悟道,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能一課一得,則是語文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所以在講授課文的最後,我預設了一個課堂練筆環節。首先,結合着課文中優美的景物描寫和學生日常生活中對日出相對比較熟悉的情況,利用多媒體播放日出過程的視頻片段,接着讓學生做了一個寫作練習,並做了適當點評。

當然,在各位有經驗的老師們的點撥之下,我的課還是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不足之處。

一、因為緊張關係,導致講解某些問題時語速稍微過快

雖然是之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工作,也試教過了3次,對教學內容和順序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可是站到講台上還是會有一點兒的緊張,擔心我所設置的環節不能按時完成,造成整堂課的缺失。所以在講到一些回顧、再現知識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加快了語速。這樣雖然可以爭取到時間把後面的問題講完,但卻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這個問題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是必須要謹記改正的。在課堂上,應該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接受狀況,寧可慢一分把知識點講透,也不可爭一秒力求完美地完成預設的課堂。

 二、對説明方法的講解時,沒有詳細地對個別學生回答時存在的問題作清晰的再講解

在講到這篇文章的説明方法時,我要求學生在文中尋找例子。當有個學生在回答時混淆了説明方法中的“舉例子”和“引用”,當時我只是很簡單地一句帶過就算了,沒有對這兩種説明方法作一個詳盡的區分,讓具有同樣疑惑的學生得到清晰的解答。事後想起來,當時應該抓住這個問題,做一個順帶的講解,對説明方法中的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作區分,這樣學生就能加深對説明方法的區分了。

三、在學生的語言訓練中,朗讀的訓練還要加強

在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朗讀自己寫日出的文字時,由於所請的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使較為出彩的一個環節變得有些遺憾。這也與我對學生的朗讀訓練較少導致的,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必須要對朗讀作針對性的指導。

四、在描寫日出的環節中,如果拋磚引玉會更好

在描寫日出的環節中,講清楚寫作要求,播放完兩次視頻片段後就讓學生參考課文的第二段開始些。感覺學生會有點惘然,事後思考,如果在學生寫作之前把自己的習作當作範文來讀。不要考慮學生會否抄襲你文章中的某些語言,只要他能用的準確,就應該給予及時表揚。這樣既可以給學生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又可以勾起學生的創作靈感。

落日的幻覺10

教學重點、難點:

品析文章語言的生動性。

課標陳述: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明確文章的説明內容、順序、方法等。2、能力目標:掌握語言品析的一般方法。3、情感目標:激發探索精神,培養科學意識。

教學方法:

問題驅動、互動交流、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看一幅圖:請好好數數,圖中共有多少個轉動的大飛輪?——1個、2個、3個、4個,你看到了幾個?有沒有同學上台數數,告訴大家,幾個?——貼近點,再近點,幾個?——同學們,沒有,一個也沒有。

同學們:分明沒有,卻看到了有;分明不是,卻看到了是,用一個心理學專業屬於術語就叫——(一起告訴我)就叫幻覺。奇妙啊!好,

2、同學們,今天這堂課和“幻覺”有關。我們一起來學習由黃天祥先生所寫的《落日的幻覺》。一起告訴我,它是什麼文體?(科普説明文)

二、,感知求疑

1、落日的幻覺集中在哪個小節?具體有哪些?產生這些幻覺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日落時的幻覺產生幻覺的原因

顏色深黃、殷紅光線散射和光波長短原理

神祕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地球表面和大氣層的彎曲,光線散射,大氣層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現迷人的紫光眼睛的疊合效應

接近地平線時太陽變扁了光線折射的原理

太陽好像變大了未説明原因(其實沒有變大)

2、從表格來看,文章的説明順序是什麼?由有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

三、探究內化

課文講的是科學知識,講得通俗易懂,這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重點研究“生動形象”,課文生動形象嗎?請大家朗讀全文,將所有你認為生動形象的地方畫起來。拿起筆,開始朗讀。

1、前後桌交流。【提醒】已經畫到內容的同學請舉手——如沒有,再讀;如有,就説前後桌交流一下,你畫到了哪些?為什麼説它生動?

2、指答。【明確】1段:運用了什麼修辭?從生活現象入手,運用了對比、引用、反問,激發了讀者的閲讀興趣,語言生動形象。

2自然段:以説明為主嗎?我們一起劃幾個有感染力的詞?運用大量的描寫性語言,出現了擬人的修辭,還出現了一些有感染力的詞。如“無不、壯觀、綺麗、神祕、迷人、可惜、美麗”。

【提醒】1、2自然段集中生動地方最多,所以一定要加強朗讀。同桌一個讀,一個劃出有感染力的詞,然後交換,最後比比誰少畫了誰多劃了。接着提問,你比同桌多劃了個什麼?它生動在哪裏?——如“綺麗”生動地描寫出日落日出的美麗;如“神祕”對讀者充滿了吸引力,激發了他們的閲讀興趣以及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如“無不”、“可惜”語言充滿感情,極具感染力

3、提問:大家看:“可惜”這個詞語用得好不好?鑑別一個詞語用得好不好,方法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替換法。

例子1:①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無不讚歎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②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都讚歎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用雙重否定句,強調了人們的讚歎。)

例子2:①可惜這種美麗的紫光並不多見;②但是這種美麗的紫光並不多見。(用“可惜”更表現了人們對美景的依戀)

四、拓展延伸

《兩小兒辯日》有關太陽的幻覺有好幾種,其中也有“太陽變大”的問題;這篇課文也講到了“落日變大”的問題,可惜都沒有作出解釋。再不能把遺憾留給明天了,你能不能結合自己課內外所學的知識作一次科學的大膽的解答?

【明確】

光的折射現象、光滲現象、背景襯托、眼球特點問題、光的直斜射問題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xnk0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