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我心歸去的教案設計

我心歸去的教案設計

我心歸去的教案設計

我心歸去的教案設計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抒情兼説理的優美散文。它通過細膩的筆法展示了“鄉愁”的永恆主題,情感真摯濃烈,易與讀者產生共鳴。“新課標”對散文“閲讀與鑑賞”的基本要求是: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所以通過本文的學習要讓學生學會鑑賞的同時,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用積極的審美情趣去探究民族心理中“思鄉”這一人之常情。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明顯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已經具備了鑑賞一般散文的能力,能夠通過把握文本的關鍵詞句來理解作者的意圖。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已具雛形,對自然、社會及人生有了自己初步的認知,但是由於涉世未深,閲歷尚淺,與飽經滄桑的作者有一定的情感隔閡。所以本課積極的創設情境,調動既有知識,給學生釋放思考的空間,讓學生通過具體的鑑賞方法和抽象的思維發散去融入作品,是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

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

知識目標:理解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瞭解故鄉的人文內涵。

技能目標:調動知識儲備,運用散文的鑑賞方法,深入挖掘主題,闡釋文中藴含的哲理。

②過程與方法:

過程目標:通過自主閲讀,篩選信息,誦讀感悟,合作探究,質疑思考實現對文本的理解。

方法目標:教師創設情境,組織引導,關注生成,適時點撥;以學生為主,自主探究結合小組合作學習。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家園,併為之奮鬥奉獻的真情。

價值觀目標: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教學重點:

通過師生共同合作,以鑑賞方法為主線,挖掘作者濃重的思鄉之情,進而深入探究文中藴含的哲理。

教學難點:

深入探究故鄉的內涵及文中藴含的哲理,思考並解決關聯問題。

教學設想:

完全依託文本,從文本生成問題,以文本解決問題。教師用適當的指導語引領學生品讀文本,以鑑賞方法為主線,結合學科的工具屬性,讓學生參與課堂,完成教學重點。

教師適時點撥,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使之捕捉知識聯繫,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共同突破教學難點。

適當關注分層教學: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中給學生更多空間;及時給予答案恰當的點評,引領不同層次的思考;佈置分層作業。

課時計劃:一課時

教學媒體:PPT

教學過程:

一、鄉情縈我心——感悟鄉思(師生互動)(4分鐘)

導語: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優美的散文,散文的語言是詩化的語言,下面請聽老師為大家朗誦一

詩歌:(PPT)

就是那一隻蟋蟀

流沙河

就是那一隻蟋蟀 想起滿腹珍珠的石榴果

鋼翅響拍着金風 想起故園飛黃葉

一跳跳過了海峽 想起野塘剩殘荷

從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

落在你的院子裏 就是那一隻蟋蟀

夜夜唱歌 在每個中國人腳跡所到之處

…… 處處唱歌

就是那一隻蟋蟀 比最單調的樂曲更單調

在你的記憶裏唱歌 比最諧和的音響更諧和

在我的記憶裏唱歌 凝成水

唱童年的驚喜 是露珠

唱中年的寂寞 燃成光

想起雕竹做籠 是螢火

想起孤燈籬落 變成鳥

想起月餅 是鷓鴣

想起桂花 啼叫在鄉愁者的心窩

……

思鄉是一個永恆的主題,現在,我們也許不能深刻體會那種遠離故土、魂牽夢繞的切膚之痛,但我們今天所經歷的一切,都可能成為將來異鄉途中的回憶與思念。多年之後,當你身處異地,透過朦朧的'淚眼遙望故鄉時,會有怎樣的回憶湧上心頭呢?……(學生暢所欲言,設想自己遠在他鄉時所想)(PPT)

同學們的思念充滿着甜蜜與滿足,而真正的鄉思該是充滿着愁緒,所謂“最是鄉愁忘卻難”。今天就讓我們伴隨着當代作家韓少功的思鄉名作《我心歸去》,來一起走進一位異鄉遊子的心靈世界。(板書:我心歸去 韓少功)

二、遠行與回望——文本研讀(38分鐘)

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請大家認真閲讀文章,劃下三類詞句:表現作者心情的,觸動個人情感的,一時難以理解的。(PPT)

(一)感性認知(自主探究)(12分鐘)

學生反饋閲讀中劃下的詞句,發現的問題。

同學們對文本有了感性的認識,劃下的這些詞句對我們理解文章會有直接的幫助,同學們知道文題也是解讀一篇文章的一把鑰匙。(PPT)

師生互動以下問題,主要由學生依託文本得出結論,教師適當點撥。

1.文題為“我心歸去”,作者的心要歸去哪裏?(PPT)

異鄉(法國—聖納塞爾)——故鄉(中國—長沙)

從題目理清文章的思路,1-3身在何處,4-6歸去何方,7深化文題。

作者身在法國,心歸故鄉。

2.法國和自己的故鄉有哪些不同呢?試着從原文篩選信息,體會作者筆下的異鄉與故鄉的區別。完成問題之前,請先看一下老師根據文中描繪蒐集的圖片吧。(PPT)

異鄉—雅靜奢華、繁華酥骨、靜謐侵肌、幽深奇詭

故鄉—貧瘠髒亂、浮糞四溢、擁擠不堪、陰沉連日 對比

3.既然法國奢華舒適,故鄉貧瘠落後,為何還要心歸故鄉呢?(PPT)

因為物質上的富有無法填滿精神上的空虛。

文中有表現作者這種心情的語句嗎,請同學們找出來,從表現手法和表達效果上進行分析。(生成預設以下問題)

①“這裏的一切聲響都棄你而去”,擬人手法,一個“棄”字道出作者在法國受冷落的孤獨無助感。

②“拿起電話不知道要打向哪裏,你拿着門鑰匙不知道出門後要去何方”,兩個“不知道”説明這裏的一切都那麼陌生,人羣陌生,環境陌生,這是直抒胸臆。

③“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語的監獄無處逃遁”用比喻渲染心中的煩悶,熟悉的母語離你而去,就像被囚禁在監獄裏無處可逃。

④“在下一個鐘頭,下一刻鐘,下一分鐘,你就不知道該幹什麼”,運用重複的手法表現自己極度煩悶和空虛。

⑤“懸崖”運用比喻修辭,將抽象的無形的情感孤獨與空虛,寫得具體化、形象化。

⑥“你對吊燈作第六或六十次探究”,用誇張的修辭將自己近乎瘋狂的心態表露無遺。

共同總結:

人在異鄉(冷清、虛空、發瘋)—心歸故鄉(惦念、親切、激動)(板書:人在異鄉 心歸故鄉)

4. 作者想念故鄉,那裏最讓他割捨不掉的是什麼?請一位同學深情地朗誦文中觸動你情感的句子,讓我們一起細心聆聽,去感受作者的濃濃思鄉之情。(PPT)

親人:……我坐在柔和的燈霧裏,聽窗外的海濤和海鷗的鳴叫,想象母親、妻子、女兒現在熟睡的模樣,隔着萬里守候她們睡到天明。

故鄉:……使你熱淚突然湧流的想象,常常是故鄉的小徑,故鄉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銀色的光澤,一隻小羊還未歸家,或者一隻犁頭還插在地邊等待明天……

親人、月夜、小羊這些就是作者心中的故鄉的全部嗎?他熱淚湧流,心裏憂愁什麼。古人講“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們只知其憂,卻不知其求。

文學評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這樣評價一篇優秀的文章——“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板書),文貴含蓄,那麼我們能否從文中那些你一時還難以理解的語句入手,來思考他在尋求什麼,來理解作者心中故鄉的真正內涵呢。

(二)理性昇華(小組合作)(15分鐘)

結合自主閲讀過程中劃下的句子,思考其深刻內涵,小組成員之間共同探討對問題的認識,逐步加深理解,達成共識。(生成預設以下幾個主要問題,主要探討前兩個,其餘難度較小,小組合作完成)(PPT)

我剛才參與了同學們的討論,很多同學找到了“任何旅遊景區的美都多少有點不夠格,只是失血的矯飾。”“沒有故鄉的人身後一無所有。”“他們聽到某支獨唱曲時突然湧出熱淚,便是他們心有所歸的無量幸福”。並且有了準確而深刻的理解,但是大多數同學還是對這兩句存有疑惑,那麼我們就來一起探究一下吧。

①故鄉的美麗總是含着悲傷。而美的從來就是悲的。

故鄉之所以美,是因為你在故鄉付出了血、淚和汗水,故鄉存留了你成長、奮鬥過的證據,你會因眷顧而覺得它美。但是你終究要離開故鄉,這種美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甚至消逝,因此你會為此感到傷悲。

沈從文説過, “美麗的總是使人愁。”因為人們害怕失去一切美好的東西,所以對美才有“眷顧”之意,美才會使人悲,使人痛,甚至使人憐。

②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

因為人對故鄉的“失望”是對故鄉繁榮昌盛的期望,愛之深才會責之切,這種期望會成為對故鄉奉獻的動力,這種動力能使你為故鄉流血、流淚、流汗,然後引發有價值的物質(金麥穗)與精神(趕車謠)的創造。

③任何旅遊景區的美都多少有點不夠格,只是失血的矯飾。

“失血的矯飾”是指不帶感情的,旅遊景區與故鄉相比,缺乏一些令人眷顧的“悲情”,少了一

些血、淚、汗水。

④沒有故鄉的人身後一無所有。

故鄉是人的精神寄託,擁有故鄉的人才擁有心靈迴歸的無限幸福。

⑤他們聽到某支獨唱曲時突然湧出熱淚,便是他們心有所歸的無量幸福。

當人的心有所屬時,一切都可以是引起思緒的誘因,某支獨唱曲只是借題發揮,他們內心的充盈

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作者心中,“故鄉”的真正內涵是什麼?

故鄉有我們的親人和我們的過去;

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見證了我們的成長;

是我們奮鬥、耕耘過的地方;

是我們為之付出艱辛勞動和奉獻的地方;

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心靈歸宿。

(板書故鄉:生命之根、奮鬥之地、奉獻之所、心靈之源。)

(三)深入挖掘(教師指導,自主思考)(6分鐘)(PPT)

同學們總結得非常全面,老師在閲讀中忽然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屢遭貶謫,遠離故土,但他卻欣然吟詠“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背井離鄉卻心安於他鄉,韓少功身處異地卻心歸故園,這兩者相矛盾嗎?

蘇軾由於被貶走過了很多地方,但他卻以積極的心態堅持為民造福,所到之處改革弊制,為民請命,興修水利,防災避難。西湖“蘇堤”更為世人稱頌。可以説蘇軾是“大有作為此心安,此心安處是吾鄉”。同學的回答啟發了我,假如你十年寒窗,考取美國哈佛大學並在那裏學習工作,它能否成為你的“故鄉”呢?(可以,因為你將自己最寶貴青春年華付出在那一片土地上,它可以成為你的第二故鄉,正像徐志摩對康橋無限的眷戀,才有那樣發自內心的美妙的詩句。)由此可見,只要我們為之奮鬥過奉獻過,只要把它視為生命之根,心靈之源的地方都可以稱之為故鄉,就像毛澤東少年時寫道“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與韓少功“只有艱辛勞動過奉獻過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無論這個故鄉烙印在一處還是多處,在祖國還是異邦”的觀點是不謀而合的。只要是心有所歸,便可處處為鄉。(板書)

這才是韓少功筆下故鄉的真正內涵。

鑑賞方法總結:抓住文題——理清文脈——分析表現手法——品味關鍵句

本文主題總結:

(故鄉是沒有時空限制的心靈棲息地,只要你在那真誠付出過,用情感動過,用心觸摸過,那麼你就能歸去自己的故鄉,擁有故鄉的人是富有、充實而幸福的人。)

三、恆久的烙印——裝好行囊 (師生互動)(3分鐘)(PPT)

人有剋制不住的離家的慾望,外面的世界總在誘惑着人們。多年之後,當你即將踏上遠行的旅途時,行囊裏應該裝下了足夠你在疲倦時值得回味的東西。學過了這篇文章之後,你要在裏面裝下什麼呢?(老師送大家三句話)

總結:

執著勤奮是遠行的動力——努力奮鬥

親情友情是遠行的甜蜜——學會感恩

一草一木是遠行的思緒——用心品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vd9mm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