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我心歸去》教案13 教案教學設計

《我心歸去》教案13 教案教學設計

《我心歸去》教學設計

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  馮興龍

文本簡析

文章第一部分是前四個小節,寫自己在法國聖納塞爾訪問時的情形和感慨。第二部分寫作者的思鄉之情以及對故鄉這個文化概念的思考。本文的哲理性很強,但是它的哲理不是單純的説理,而是和抒情結合在一起的。這也決定了它在語言上的特色,沒有抽象的説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來表達,或者通過對一些特定場景的描寫來表達。教學重點可以定為: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培養自主鑑賞散文的能力。教學難點則定為:揣摩作者飽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語言。

教學目標

    1.感知體會文中濃濃的思鄉情。

    2.理解本文富有哲理的語言。

    3.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

設計理念  

本文屬於文本研習。自主閲讀,瞭解作者的情感,體會文中流露出來的濃濃的思之情。讓學生能在閲讀中發現思考探究問題,展開多方對話,表達閲讀感受。

教學時數:一課時

課前準備

    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一起用心傾聽一首思鄉的歌曲。

【播放滿文軍演唱的的《望鄉》】

附歌詞:

夕陽河邊走舉目望蒼穹

渺渺炊煙飄來的是鄉愁

多少回朝夕枕幕思念着你喲

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淚

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臉龐

欲知故鄉親人是否安康

捧一盞鄉酒陪伴着你喲

無論我身在他鄉與遠方

給你我的喜與悲不止為那山與水

分不清夢與醒忘不掉是你身影

穿過歲月春與秋嚐盡世間愛與愁

何故此時別離與擁有

……

幾度芳草綠幾度霜葉紅,他鄉山也綠他鄉水也清。身在他鄉的遊子依然忍不住回頭把故鄉眺望。思鄉是一曲永恆的歌謠,儘管憂傷,卻不改燦爛。尤其是身在異鄉他國,這種思念更是刻骨銘心,銷魂蝕骨。著名作家韓少功,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切身之感。

【PPT出示學習目標】

1、體會作者刻骨銘心的家園之思; 2、揣摩作者飽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語言。

二、研習文章

1、本文題目叫《我心歸去》,作者的心去了哪裏?

(故鄉)

      作者寫此文時身處何地?(法國;異鄉)

      法國生活條件不好媽?(雅緻奢華)身在法國的心情如何?(冷清,空虛,發瘋)如何渲染的?(運用反覆的修辭手法,)

      他思念的故鄉是什麼樣的?(貧瘠髒亂)

      對家鄉又是什麼心情?(親切,激動,幸福)

      (學生可以自由回答)

    2、什麼力量讓他對故鄉魂牽夢繞?

       學生可以據此再次閲讀文章,找出並總結文中重要的句子

      故鄉讓人感到親切、温馨和激動(場景描寫);

故鄉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有親人、過去;

      有你的血、淚和汗水,

      故鄉的美中含悲,

      故鄉意味着我們的付出。

    3、問題研討:(每組一題)

【PPT顯示四組研討題】

①如何理解“故鄉有你的血、淚,還有汗水,故鄉的美麗總是悲傷的”?

有曾經的苦難,挫折,拼搏。不是每個人都在故鄉留下血、淚,還有汗水的。

課堂拓展:賞讀艾青《我愛這土地》:          

【PPT顯示】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温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儘管遭踐踏受蹂躪,但依然是自己的祖國。)

    ② 如何理解“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 

    對故鄉的失望可能含有期望更美好的意思,即使是真的失望,也不妨礙對它的真愛。這是浸着心血、發自內心的愛,這種愛,才能引發有價值的物質與精神的創造。人不會對故鄉真正失望,勞動和奉獻會使故鄉繁榮富強,也就是説,對故鄉你可以失望得滴血,但“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生長出豐收,物質上豐裕;生長出你對故鄉的歌,精神上充實。

這種失望也存在於很多的文學作品中,例如魯迅的《故鄉》中就這樣寫道:“在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故鄉還是那過個故鄉,還是有圓月、沙灘、西瓜地的沙灘,只是離家之人的精神思想發生了變化而已,渴望改變故鄉的現狀。)

知識延伸:

【PPT顯示】

從長遠看,代表歷史必然要求的實踐主體雖經失敗但最終必將取得勝利,因而這種悲劇就能在悲憫和驚讚中給人以向上的感染力量,具有巨大的教育意義。

                                           (劉叔成等《美學基本原理》)

    ③如何理解“故鄉意味着我們的付出……只有艱辛勞動過奉獻過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才真正懂得古人‘遊子悲故鄉’的情懷”?

因為只有奮鬥、奉獻,才會在故鄉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跡,故鄉也才會作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離,才會有感情上的不可割捨的珍惜。

    ④沒有故鄉的人一無所有。而萍飄四方的遊子無論是怎樣貧困潦倒,他們聽到某支獨唱曲時突然湧出熱淚,便是他們心有所歸的無量幸福。

    人是要有一個守望精神的家園的。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是一個人的心靈歸屬和寄託,是一份無價的財富。擁有故鄉的人才擁有心靈迴歸的無限幸福。

在共同討論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適當拓寬學生的視野,聯繫類似、相關的文章,輔助對文章的理解。

   知識延伸:

   【PPT顯示】

故鄉是你多年生活的地方。你曾在那裏呱呱落地,跟媽媽牙牙學語,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感受過初次的激動,結識了最初的朋友,啟迪了你的智慧之窗。故鄉就是你的母親,她教過你,呵護過你,好好研究你的故鄉吧,認認真真地研究她的每條街道和她的居民吧。

(意大利阿米琪斯《馬路文明》)

(學生看文章,還可以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與同學交流討論)

三、總結課文

    《我心歸去》的哲理性很強。文章不長,但把人與故鄉的關係闡發得非常透徹,許多説法非常有新意,如故鄉不等於出生地等等。但是,它的哲理不是單純的説理,而是和抒情結合在一起的,這也決定了它在語言上的特色,沒有抽象的説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來表達。

有了對文章的解讀,相信大家現在對曾經讀過的關於思鄉的詩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正象文中説的一樣“有故鄉就是幸福”,不管我們身在何處,因為有故鄉,我們永遠是幸福的.想想我們的家,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故鄉,沒有理由不好好生活.當然,一個人只有離開故鄉之後,才能真正懂得故鄉。我們現在也許還不能深刻體會思鄉之情,但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可能成為將來的回憶和思念。這種對故鄉的愛,銘刻在每一個遊子的心裏,流淌在每一人的血夜裏,無論走得多遠,總不會忘記留下你的悲傷和快樂的多情的熱土。

下面讓我們聆聽深情的男中音,在音樂中結束我們這一堂課的思鄉之旅。

【播放楊洪基演唱的歌曲《多情的土地》】

附歌詞:

我深深地愛着你,

這片多情的土地;

我踏過的路徑上,

陣陣花香鳥語;

我耕耘過的田野上,

一層層金黃翠綠;

我怎能離開這河叉山脊,這河叉山脊。

啊!我擁抱村口的百歲洋槐,

彷彿擁抱起媽媽的身軀。

我深深地愛着你,

這片多情的土地;

我時時都吸吮着,

大地母親的乳汁;

我天天都接受着,

你的疼愛情意;

我輕輕地走過這山路小溪,這山路小溪。

啊!我捧起黝黑的家鄉泥土,

彷彿捧起理想和希冀。

我深深地愛着你,

這片多情的土地。

四、佈置作業

1.  閲讀兩篇文章(時間允許可以移至課上,學生簡要評價);

2.  寫一篇作文,關於家鄉讓你感動的景或人。(現實的或想像的)。

附一:板書設計

異鄉:雅緻奢華    --→  冷清、虛空、發瘋     

對比                                                  我心歸去

         故鄉:貧瘠髒亂    --→  親切、激動、幸福

附二:拓展閲讀兩篇

回      家

章  珺 

    在羈留異鄉的日子裏,回家是一種感覺。

    茫茫人海,鱗次櫛比的樓羣,無意間聽到的一個聲音,或是偶然間瞥見的沒有別人注意到的情景,讓我們停下匆忙的腳步,在燈火闌珊處,驀然回首。

    我們突然間感到很孤獨,又突然間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上,我們來去匆匆,卻不會無影無蹤。那一刻,我們是那麼的不堪一擊,又是那麼的堅韌無比。

    那是一種沒有來由的觸動,既可以讓人喜極而泣,又可以讓人慾哭無淚。如果它能發出聲音,那聲音一定是微弱而固執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蹣跚而執著的。可是它無聲無息,短暫的刺痛,還沒有傷口,就被異鄉的聲音和風景撫平。

    雖然,我們早已屬於他鄉。在異鄉人的眼裏,我們早已屬於這裏。我們跟他們一樣,操着同樣的語音,追逐着同樣的時尚。我們甚至比他們更像這裏的主人,因為我們更關注這裏的變化,小心翼翼地藏匿起外鄉人的痕跡。在他鄉我們又有了另外一個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離鄉的時候,慶幸也許遠遠多於傷感。可是被我們淡化了甚至遺棄了的故鄉,又註定會在某一天清晰無比。我們曾經用生命的第一聲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喚過的土地,又註定會在某一時刻穿透時間和空間,呼喚着我們回家。

    於是,我們回家。揹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經疲憊的心,一起回家。無論我們早已功成名就,還是我們正為生計奔波,當我們踏上回家的歸途,我們會有着同樣的衝動和期望。也許我們需要蜷縮在擁擠不堪的車廂裏,也許我們要跋山涉水遠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發現,我們離開家已經走得太遠。

    我們回到了這裏,我們和我們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纖細的秋雨,細碎地敲打着破舊的古箏,我們聽到了久違的鄉音。塵封的窗户,卻打開了遙遠的記憶。我們曾站在這扇窗下,夢想着外面的世界。我們生在這裏,卻命中註定要離開這裏,這是我們的幸運還是不幸?

    我們用心觸摸這裏的一切。在遙遠的他鄉,我們曾用音符去編織她;我們曾用淚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條小路應該鋪滿紅葉,燃燒着詩情畫意;她的空氣理應該瀰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離愁別緒。我們本來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學會了刻意地尋找她感受她。可是,樸素的土地沒有那麼多的鄉愁,對於那些依舊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來説,他們甚至已經忘記了這裏是他們的故鄉。

    我們與我們的故鄉之間,已經有了那麼多格格不入的東西。在那麼一天,一路風塵之後,倚在故鄉的門檻邊,也許會傷心地告訴自己:我離開了這裏,再也無法回到這裏。我們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輕輕的一聲歎息,卻沉重得讓人無法喘息。

    我們在茫然中再次告別故鄉。沒有太多的依依不捨,我們甚至已經巴望着儘快離去。我們還未實現的夢想,被我們留在了他鄉,還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們歸去。

    可是當車輪啟動的時候,我們便開始籌劃起下一次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覺,又不知不覺湧上心頭。故鄉的景色還近在眼前,我們不知道,我們是捨不得離開這裏,還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這裏?我們回家,畢竟不僅僅是為了成全那種感覺。

    什麼時候,對故鄉的回憶裏,夾雜了苦澀和痛楚,可是想起故鄉時,我們還會有割捨不斷的感動。也許在某一天,我們在故鄉埋葬了最後一個親人,我們不再有理由回到那裏。可是在不經意間,我們還會拾起那種感覺。回家的感覺,細碎的、温暖的、潮濕的感覺,穿透了我們已經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種行動,它越來越虛化成為一種感覺。細膩而綿長的感覺,連綴着我們的一生一世。

    我們回家,獨自一人,或者帶上我們浩浩蕩蕩的子孫。也許是在夢裏,風雨飄零,我們又踏上了沒有盡頭的歸途。

  

後現代鄉愁

周國文

    城市不是鄉愁的產地,城市只是埋葬鄉愁的墳場。我們周遊在後現代的工業城市,難覓經典永恆的鄉愁。如果説這個世界上還有令人一見傾心的鄉愁,那它一定是逃離了都會,偷偷生長在被現代人遺忘的高山之巔的鄉舍與內陸深處的村莊。因為鄉愁萌芽在樸素的地方,鄉愁生髮在遼闊的原野。

    我們習慣了豔遇的邂逅,我們熟悉熱鬧的表情,我們喜愛虛榮的狂歡,我們熱吻時尚的盛宴。我們滿足於坐在摩天大樓的落地玻璃窗後面欣賞街市摩肩擦踵的人流,我們愉快的目睹霓虹燈隨着夜幕中買醉的俊男靚女的一聲聲歡歌把明天統統照亮。我們已經多久沒有欣賞過日出的壯觀了,猜測下一次雪花飄飄的迷亂又會是多麼玄奧的幸福。

    數字化時代,我們的理想還能透過那把青春期的木吉它唱出年輕時的浪漫與激情嗎?我們大學殿堂的草稿紙還留有純真的温度,而那把磨損了筆尖的鋼筆還能題下愛的允諾與告白嗎?我們足以自豪的曉風殘月似乎已被燈紅酒綠的夜生活撕碎了,我們漫步憑弔的陽光故道還會有英雄出關的回眸嗎?才子死了,佳人也不知流落到何方,只剩傷心的故事還依稀在流傳,可堪玩味的心情之物是否也越變越孤獨。

    回到故鄉,去採擷你多年不見的信物吧!桃花幾朵,柳枝一段,荷葉片片,野菊滿園。我們的性情就像第一封情書初綻露出快樂的現場版,那時的感覺一定美麗極了。可惜農村是愈加的回不去了,不是路途遙遠行程不便,而是城市的點點滴滴讓你我越來越忘了回家的路。

    鄉愁被不可救藥的當成商品出賣,旅遊線路圖明確標示了鄉愁的方向嗎?擺在超市貨架上的家鄉米釀有少年離家那一晚的甘醇嗎?站在橋頭日復一日等待的小芳會迎來情歌的傳唱卻永遠等不來遠走的愛人。農家飯莊的田園美食醉倒城裏人卻絲毫無助於我們對知青生活的爽朗回憶,因為這一切都是用等價交換的金錢換來的。

    鄉愁,或許是兒時越飛越高的風箏,或許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或許是長河秋月落日餘暉,或許是徵人此去憶君長安。別樣的曠味,一樣的離愁別緒,它是在自我感悟中步步提升的一種直麪人生的書寫。它不應該最終淪為城市博物館裏供人賞玩的歷史珍藏。它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交織共鳴,就像一條綿延在人類記憶裏的河流穿越歷史的煙塵而來,那樣的奇詭,那樣的卓絕。

    鄉愁是對現實主義的一種反動,是在世俗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上的一種浪漫出逃。也許我們可以説鄉愁就是一匹羅曼諦克的思想駿馬在故鄉與他鄉之間的賽跑。它是“馬佇塞外雄關,望天山懷張騫”。“車過河北高陽,臨易水追荊軻”的別樣思緒。畢竟鄉愁的存在,是一種幸福的燃燒,是甘甜的燭光照亮腳下的路。

    就像在萬千的地名中上蒼獨獨讓我選擇了故鄉一樣,鄉愁不老,鄉愁馨香,我們“懷着鄉愁尋找家園”不正是永續不滅的精神歸依?鄉愁,讓你我在沉思的瞬間總會想起夢中縈繞千回呼喚千回的那個芳名。這是人世間最不朽的綠葉,它驕傲的立足,儘管憂傷,卻不改燦爛。風吹雲動中,永留有“我思故我在”的魅力。

教學反思  

本教案轉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http//: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4rxx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