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第一學月數學教學反思

第一學月數學教學反思

第一學月數學教學反思

第一學月數學教學反思

一學期又即將過去,可以説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

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

以創新求發展, 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二、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數學教師從點滴入手,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努力創設寬鬆愉悦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0分鐘要效益;分層設計內容豐富的課外作業,教法切磋,學情分析。

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這節課是學了6和7的加減法後並以“金色的秋天”為題的“用數學”的教學內容,(教材第47頁第51題第52頁第13題)目的是培養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材在這裏出現了大括號和小問號,也是第一次出現這種形式的內容,它是一種用情境圖反映的數學問題,有利於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同生活緊密聯合起來,並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祕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採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教學前,我和學生一起做猜數遊戲,如左手有3個糖右手有五個糖問學生一共有幾個糖?又如我一共有9顆珠子,左手有4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這節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雖然教材所選擇的素材與情境,都與學生生活背景息息相關。如捉蝴蝶、摘向日葵、摘果子等活動中碰到的數學問題。在練習中還安排鴨子戲水、青蛙跳水、金魚游泳等都是學生喜愛的動物和活動。但在教學時,因為教學掛圖太小,給出的情境又不能分步出現,因此沒有將教材創設的豐富情境,發揮得淋漓盡致。總覺得,自己在教學中有些牽強,沒有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會聽課,主動參與的孩子不多老師講起課來,也覺得索然無味。儘管這樣在教學中,我還是注重對學生進行“用數學”過程的指導,讓他們明確大括號和問題所表示的意義、重視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計算的過程,以此讓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 法和途徑。首先我認為對於大括號的作用得到很好的體現。在引入大括號時我用課件演示出大括號,讓大家體會大括號表示把兩個或幾個物體合起來,讓學生跟着老師用手勢來演示,再讓學生來説説你覺得大括號有什麼作用,突出大括號的作用,體會大括號的意義。

在對進行加法和減法的對比中,我逐個出示,練習,再讓學生觀察對比這兩組題目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讓他們自己發現其中的不同,再通過他們用自己的話説説問號在三個不同的位置所用的計算方法也不同。也就是説在什麼情況下用加法,在什麼情況下用減法,教師這時做一個總結,這樣教學效果較好。

另外課改以後的教材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例如,例題或練習題插圖一般展示了一個含有數學問題的現實情景,使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存在着許多數學問題;題目中往往只明顯出現一個條件和問題,另一個條件需要學生自己去尋找;使學生初步體會一個數學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是如何解決的。這方面雖然是教材設計精彩之處,但往往也是老師最難教學的地方,因為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缺乏知識的積累,對數學知識中的條件與問題是不能理解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理解圖意及所求問題,並能用數學語言準確表述出來也是教學的關健與重點。在做鞏固練習時就發現學生問號在左邊或者在右邊時就不會列式。尤其是看圖列減法算式即使會列式也不知道用哪個數減哪個數。可能今後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多説算理或是教學中多注重學生完整表述數學語言的習慣,我認為一年級的孩子關鍵在於理解算式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用加法?為什麼要用減法?因此首先讓學生先説一説圖的意思,然後再想一想用算式怎樣來表示,接着再列式。最後還要學生反過來説一説算式中的每一個數都表示誰?這樣一來,在不知不覺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數學語言,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只有明白了圖意和理解了算式中每個數的意義,才能正確列式。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數學活動《認識1和許多》較簡單,比較形象直觀,滿足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性,讓幼兒在遊戲中建立初淺的數概念。該活動是幼兒認識數活動的開始,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於小班孩子來説比較抽象枯燥,創設情境,利用遊戲來幫助幼兒認識1和許多的關係,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知道“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

本次活動重、難點體現一個“認識”和“感知”的問題,所以把:區別1個或許多個同類物體,知道1和許多的關係。作為整個活動的重難點,我遵循了一個由易到難的規律,在認識的基礎上再進行區別感知,這樣就具有一定的遞進性,讓幼兒知道1個1個合起來就是許多個,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增強了幼兒的數概念。“l”是自然的單位,“許多”是含有兩個以上元素的集合,它們之間有一個量的區別。在活動中還強調了讓幼兒用語言來表達“l”和“許多”兩個量.符合小班幼兒的思維發展要求,也促使幼兒在表達過程中理解“l”和“許多”兩個方面的意義。

在這開始部分讓幼兒初步感知“1”和“許多”。這節課的主要環節“找朋友”(學習“1”和“許多”),先出示磁性動物,激發幼兒興趣,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一人拿一個磁性動物,邊拿邊説:“我找了1個小動物做好朋友。”這樣,讓幼兒學會了説話,又知道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並結合玩“送小動物回家的遊戲,讓幼兒感知一個一個合起來就是許多。本活動還加入了“拍手遊戲”,小朋友在集體活動中能用語言表達出來,還能用動作感知“1”和“許多”。小班的活動要以遊戲為主,為了使幼兒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真實的情景中很容易地理解了“1”和“許多”的關係,活動看似一個個隨意的生活化的環節,我卻始終牢牢把握住一根主線,那就是目標中的“感知‘1’和‘許多’的關係”,挖掘了活動中所有可以利用的素材,一步步地幫助孩子加深鞏固對“1”和“許多”的理解。整個活動所有的孩子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通過本次活動大多數幼兒能初步感知理解“1”和“許多”,並能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表達。

當然,一節活動下來,也有不足之處:

1、在活動中一定要交待清楚要求,這樣才能讓幼兒更好的理解。

2、出示教具許多磁性動物時,不一定要擺放規則,可以零亂擺放,這樣更貼近生活,更加直觀。

3、遊戲活動時,可以讓幼兒多玩幾次,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

整個活動,大多數幼兒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快樂的遊戲,進入情境和角色,喜歡參與,快樂的操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l7vex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