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恰利利恰利》教後感

《恰利利恰利》教後感

《恰利利恰利》教後感

《恰利利恰利》教後感

在不少老師和同學眼裏,音樂課就是唱歌課,歌會唱了,就完事了。這實屬一個誤區。音樂教學理應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養,如:欣賞、律動、演奏、創編等。在轟轟烈烈的新課程改革大潮中,音樂教學改革不能被冷落。因為音樂教學也是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點燃學生學習音樂的激情,引領他們吸收豐富的音樂營養,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以教學《恰利利恰利》為例,談談自己音樂教改的點滴感悟。

歌曲《恰利利恰利》是一首歡快的印度尼西亞民歌,表現了莊稼人的勞動熱情。旋律中貫穿着歡躍的舞蹈節奏型,雖然連續八次出現相同的節奏型,卻毫無單調宂長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意猶未盡,更具鄉土氣息。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分四步層層推進音樂活動,即:創設情境採金秋;走進情境唱金秋;融入情境舞金秋;採集音源創金秋。

首先,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音樂世界。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同學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喜歡這個季節嗎?為什麼?重點圍繞“為什麼”讓學生暢所欲言,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去體驗秋天的豐收、發現秋天的美。接下來再引:那就讓我們去《採金秋》吧(複習舊歌)!從而引領學生走進音樂世界。

第二環節:走進情境,唱金秋(學新歌)

怎樣才能唱出歌曲的美好情感呢?第一,引導學生學會聽。播放錄音範唱,讓優美的旋律撥動學生的心絃。聽後讓學生討論並説出音樂感受。如:聽了音樂後,你最想説什麼?啟發學生説出音樂的風格及所反映的情緒,或由音樂產生的想象。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欣賞音樂,感悟音樂的能力。第二,寓教於樂,把枯燥的音樂知識融入豐富多彩的遊戲中,讓學生在遊戲中獲得音樂知識,形成音樂技能。如:為了掌握二四拍的強弱規律,我啟發學生創編不同拍法,或擊掌——拍肩,或跺腳——捂膝,或與他人合作等等。第三,整體聽唱、模唱、跟唱、評唱等。多角度、多形式的學唱歌曲,切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的能力。

第三環節:融入情境,舞金秋。

啟發學生模仿莊稼人勞動時的動作邊唱邊舞,以感悟曲情,體驗勞動的辛苦,實踐音樂,豐富想象,鼓勵創新,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第四環節:採集音源,創金秋。

“生活即音樂”,這對小學生來説,本屬陌然、飄渺,然而當教師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田野,去採集音源時,學生覺得“生活——音樂”竟是那麼親近,那麼真實!我是這麼引導的:看到田野一片繁忙豐收的景象,天上飛翔的小鳥,一定為他們歌唱。同學們,假如你就是小鳥,會怎麼唱?還有誰會歌唱?組織學生討論。結果學生採集到了許多音源:人們的號子聲;田野裏的小青蛙、小蟲的叫聲;機器的隆隆聲;割稻子的“刷刷”聲;風聲等等,再吹響豎笛,奏起打擊樂器,一首厚重的田園交響曲誕生了。唱着這麼多情的自創曲,學生深切體會到:創作並非大家之專利,我們小學生同樣能行!至於運用新理念去實施音樂教學,就再也不是強人所難的事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dv7pq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