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關於《聲聲慢》教學反思

關於《聲聲慢》教學反思

關於《聲聲慢》教學反思

關於《聲聲慢》教學反思

《聲聲慢》編排在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單元,這一單元主要學習宋詞。本單元主要選錄了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的詞和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照的詞作。《聲聲慢》是李清照南渡後的重要代表作,是一篇千古絕唱,詞情悽清,催人淚下,是一篇寫“愁”的名作,是詞人情感歷程的真實寫照,也是時代苦難的象徵。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我把教學目標定為,知識與能力: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瞭解李清照前後期作品的不同風格;過程和方法:誦讀課文,鑑賞分析,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情感態度:感受《聲聲慢》的悽美以及詞人深沉的家國愁情,培養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我的教學設計從三個方面展開:即怎樣入愁,如何寫愁,為何生愁。首先課前播放安雯的《月滿西樓》,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詞作《一剪梅》,力求讓學生早點進入課堂情境。導入我選擇了李清照前期的兩篇代表作《如夢令》和《醉花陰》,引出與這兩首詞風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詞《聲聲慢》。接下來是誦讀,包括教師範讀、名家範讀,學生自讀三個方面,力求讓學生通過朗誦進入課程情境。整個教學設計的中心是以小組合作探究為主,首先探討怎樣入愁,即分析開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藴含的情感基調。其次分析如何寫愁,即探討意象所藴含的愁情,由意象構成了怎樣的意境,以及這些意境傳遞的情感。最後分析為何生愁,聯繫李清照的生平,可以説本首詞寫出了詞人的情愁、家愁、國愁,和《醉花陰》裏的愁不一樣,這是一種永恆的難解之愁。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總的來説,我這節課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實踐了高效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採用了分組討論探究這一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於探討。總體來説,課堂氛圍活躍,教學效果較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誦讀課文。導入的時候我就讓學生齊讀《如夢令》和《醉花陰》,讓學生對於學習過的文本有所複習。開篇由我自己範讀課文,然後再聽名家朗誦,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快速的進入到學習詩歌的狀態中來,在此基礎上學生有感情的朗誦。

2、品讀意象。意象在詩歌賞析中是重點中的難點,“愁”是看不見摸不着無色無味的,如何在宏觀層面表現愁,就是詞人選取什麼樣的意象,意象的特點其實就是愁的特點。讓學生在文中找出體現詩人情感的意象,聯繫所學詩歌進行分析,這樣既複習了所學知識,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詩歌的濃厚興趣。

3、小組合作探究有實效。將全班分成小組,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最後將討論結果彙總,由小組代表發言。這樣能讓同學們暢所欲言,能當堂反饋學習成果,能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

本節課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課程設計取捨不當,應變能力需要加強。教學環節精心設計很多,但課堂上學生的答案千變萬化,這就佔用了很多分析引導的時間,導致教學時間不夠,結尾處處理有所欠缺,日後定當有所取捨,詳略有致。

第二、課堂語言應該精煉。語文課堂隨機生髮的問題很多,這就需要老師合理利用課堂時間,一個問題切忌重複多遍,語言要精煉準確。

第三、學生在班上交流時,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有些問題老師可以點撥學生就能完成的,教師儘量少講,學生交流完的結果應給予充分的肯定。

這次公開課的教學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要學會在反思中成長,在同事的互助中成長。未來的教學生涯還很長,我會繼續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82xyo9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