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張載.字子厚文言文閲讀及答案的文學百科

張載.字子厚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張載.字子厚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張載.字子厚,長安人。少喜談兵,至欲結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書謁范仲淹,一見知其遠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樂,何事於兵。因勸讀《中庸》。載讀其書,猶以為未足,又訪諸釋、老,累年究極其説,知無所得,反而求之《六經》。嘗坐虎皮講《易》京師,聽從者...
  • 22842
關於厚德錄的文言文閲讀題及答案
  • 關於厚德錄的文言文閲讀題及答案

  • 中考課外文言文閲讀1.(2010·武漢市,9-11,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1題。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裏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孝基與治後事如禮。久之,其子丐於途。孝基見之,惻然謂曰:“汝能灌園乎?”答曰:“如得灌園以就食,何幸!”孝基使...
  • 21758
厚道 閲讀答案
  • 厚道 閲讀答案

  • ①契訶夫説:有教養不是吃飯不灑湯,是別人灑湯的時候別去看他。②有一個相似的美國俗語説:犯過錯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別人犯錯的時候別去譏笑他。③別去看他和別去譏笑他是一種做人風範,在中國叫做厚道。④厚道不是方法,雖然可以當方法訓練自己。它是人的本性。厚道之於人,是在什...
  • 17460
《張紘字子綱》閲讀答案及譯文
  • 《張紘字子綱》閲讀答案及譯文

  • 張紘,字子綱,廣陵人,遊學京都,舉茂才,大將軍何進,司空荀爽闢為掾,皆稱疾不就,避難江東,孫策創業,遂委質焉。表為正議校尉,紘與張昭井與參謀。後呂布襲取徐州,因為之牧,不欲令紘與策從事。追舉茂才,移書發遣紘,紘心惡布,恥為之屈。策亦重惜紘,欲以自輔,不遣,曰:“海產明珠,所在為寶。楚雖有才,晉...
  • 12789
文言文閲讀題練習及答案:張景
  • 文言文閲讀題練習及答案:張景

  • 衣襴自擁車入,欲以此駭眾取名。時張景能文有名,唯袖一書簾前獻之。主司説,大稱賞,擢景優等。時人為之語曰:“柳開,不如張景一書。”[註釋]①柳開:北宋人。②任氣:任性氣盛。③主司:主考官。簾:指主考官辦公的地方。④引試:面試。⑤襴(1án):古代的服裝11.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1)柳開少好任...
  • 26510
柳子厚墓誌銘閲讀題答案及譯文
  • 柳子厚墓誌銘閲讀題答案及譯文

  • 貞元十九年,子厚又例①謫永州司馬。居閒,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為深博無涯涘。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歎曰:“是豈不足為政耶?”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州人順賴。其俗以男女質②錢約不時贖則沒為奴婢。子厚與設方計,悉令贖歸。其尤貧力不能者,令書其傭③...
  • 8879
《厚德錄》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厚德錄》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裏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孝基與治後事如禮。久之,其子丐於途。孝基見之,惻然謂曰:“汝能灌園乎?”答曰:“如得灌園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園。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復謂曰:“汝能管庫乎?”答曰:“得灌園,已出望外,況管庫乎?又何...
  • 8639
張齊賢用人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張齊賢用人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張齊賢用人宋張齊賢,嘗為江南轉運使。一日家宴,一奴竊銀器數件,齊賢於簾下熟視而不問。爾後張齊賢為宰相,門下奴僕皆得升遷,為此奴不沾祿。奴乘間再拜而告曰:吾侍相公久矣,門下奴僕皆已得官,相公獨遺吾也?因泣下不止。齊賢憫然曰:予欲不言,爾則怨我。爾憶當年江南日,盜吾銀器數件乎?我...
  • 28117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管仲破厚葬齊國好厚葬,布帛①盡於衣裘②,材木盡於棺槨。齊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盡則無以為蔽,材木盡則無以為守備,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對曰:“夫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於是下令曰:“棺槨過度者戮③其屍,罪夫當喪者。”未久,厚葬之風休矣。(選自《韓非子》...
  • 28059
《管子》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管子》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桓公問治民於管子①。管子對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懼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對曰:“質信極忠,嚴以有禮,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請聞其説。”管仲對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
  • 7161
張儀誑楚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張儀誑楚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秦王欲伐齊,患齊、楚之從親,乃使張儀至楚,説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婦,長為兄弟之國。”楚王説而許之。羣臣皆賀,陳軫獨吊。王怒曰:“寡人不興師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對曰:“不然。以臣觀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齊...
  • 8654
厚道閲讀答案
  • 厚道閲讀答案

  • 現如今,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閲讀答案,閲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什麼類型的閲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厚道閲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厚道閲讀答案1①契訶夫説:有教養不是吃飯不灑湯,是別人灑湯的時候別去看他。②...
  • 5866
《厚道》議論文閲讀及答案
  • 《厚道》議論文閲讀及答案

  • ①契訶夫説:有教養不是吃飯不灑湯,是別人灑湯的時候別去看他。②有一個相似的美國俗語説:犯過錯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別人犯錯的時候別去譏笑他。③“別去看他”和“別去譏笑他”是一種做人風範,在中國叫做“厚道”。④厚道不是方法,雖然可以當方法訓練自己。它是人的本性。厚道...
  • 31075
張春文言文閲讀題及答案
  • 張春文言文閲讀題及答案

  •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張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啟二年,遼東西盡失,廷議急邊才,擢山東僉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備道。關外難民雲集,春運籌有方,事理而民不病。累轉副吏、參政,仍故官。七年,哈刺慎部長汪燒餅者,擁眾窺桃林口,春督守將擒三人。燒餅叩關願受罰,春等責數之,誓不敢叛。崇禎...
  • 15264
文言文《張祖傳》閲讀練習及答案
  • 文言文《張祖傳》閲讀練習及答案

  • 導語:張祖,字彥宗,以字為名被世人所知。十三歲時,父親、祖父相繼去世,獨自侍養母親一起居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張祖傳》閲讀答案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文言文《張祖傳》閲讀答案語文閲讀在平時測試、期末考試中都佔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閲讀練習,不僅能熟...
  • 27129
柳子厚墓誌銘文言文閲讀答案及翻譯
  • 柳子厚墓誌銘文言文閲讀答案及翻譯

  • 子厚諱宗元,少精敏,無不通達。逮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俊傑廉悍,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貞元十九年,由藍田尉拜監察御史。順宗即位,拜禮部員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為刺史,未至,又例貶永州司馬。元和中,嘗例...
  • 8333
《張載.字子厚》閲讀答案
  • 《張載.字子厚》閲讀答案

  • 引導語:閲讀理論循序漸進:遵循閲讀規律,總結出閲讀的四步階梯,循序漸進,逐層攻破閲讀難點,提高學生閲讀能力。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張載.字子厚》閲讀答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張載.字子厚,長安人。少喜談兵,至欲結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書謁范仲淹,...
  • 24617
《柳子厚墓誌銘》閲讀答案及譯文
  • 《柳子厚墓誌銘》閲讀答案及譯文

  • 柳子厚墓誌銘韓愈子厚①少精敏,無不通達。逮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②見頭角,眾謂柳氏有子矣。其後以博學宏詞③,授集賢殿④正字⑤。俊傑廉悍,議論證據古今,出入經史百子,踔厲⑥風發,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貞元十...
  • 5234
《送張子尉南海》閲讀及答案
  • 《送張子尉南海》閲讀及答案

  • 試題內容:(二)古代詩歌閲讀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11分)送張子尉南海岑參不擇南州尉,高堂有老親。樓台重蜃氣,邑里雜鮫人。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嶺春。此鄉多寶玉,慎勿厭清貧。14.下列對詩歌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俗話説“自古忠孝難兩全”,首聯表明詩人對友人憂國...
  • 29393
柳子厚墓誌銘閲讀練習及答案
  • 柳子厚墓誌銘閲讀練習及答案

  • 子厚①少精敏,無不通達。逮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②見頭角,眾謂柳氏有子矣。其後以博學宏詞③,授集賢殿④正字⑤。俊傑廉悍,議論證據古今,出入經史百子,踔厲⑥風發,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貞元十九年,由藍田尉拜監...
  • 16659
張儉傳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張儉傳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張儉字元節,山陽高平人,趙王張耳之後也,父成,江夏太守。儉初舉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謝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請為東部督郵。時中常侍侯覽家在防東,殘暴百姓,所為不軌。儉舉劾覽及其母罪惡,請誅之。覽遏絕章表,並不得通,由是結仇。鄉人朱並,素性佞邪,為儉所棄,並懷怨恚,遂上書告儉與同郡...
  • 16427
張祖傳文言文閲讀練習及答案
  • 張祖傳文言文閲讀練習及答案

  • 張祖,字彥宗,以字行。十三歲,父祖繼歿,獨奉母以居。洪武改元,閩中法令嚴核,繩吏之法尤峻。憚應役者邀祖斬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斬不可復續,盍去諸?”遂避匿。未幾,斬指事覺,詔逮捕戍邊。犯者言張某始與某輩約如此。逮久弗獲。會天變肆赦,乃歸。室中空虛,至系...
  • 19303
張自新傳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張自新傳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張自新傳[明]歸有光張自新,初名鴻,字子賓,蘇州崑山人。自新少讀書,敏慧絕出。古經中疑義,羣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隨口而應,若素了者。性方簡,無文飾。見之者莫不訕笑,目為鄉里人。同舍生夜讀,倦睡去,自新以燈檠投之,油污滿幾,正色切責,若老師然。髫齔喪父,家計不能支。母曰:“吾見人家...
  • 23466
張伯行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張伯行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張伯行張伯行,字孝先,河南儀封人。康熙二十四年進士,考授內閣中書,改中書科中書。丁父憂歸,建請見書院,講明正學。儀封城北舊有堤,三十八年六月,大雨,潰,伯行募民囊土塞之。河道總督張鵬翮行河,疏薦堪理河務。四十二年,授山東濟寧道。值歲飢,即家運錢米,並制棉衣,拯民飢寒。上命分道治賑...
  • 13646
《張衡字平子》閲讀及答案
  • 《張衡字平子》閲讀及答案

  • 《張衡字平子》閲讀及答案1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題。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
  • 6079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