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的教學反思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的教學反思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的教學反思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的教學反思

本文講述的是一位來自中國的聯合國軍事觀察員在執行維護和平的行動中壯烈犧牲後,他的孩子——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生,在極度悲傷之餘,提筆給聯合國祕書長寫了一封情感真摯而又充滿期望的信。他在信中向全世界大聲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表達了中國青少年的正義感和愛好和平的願望。

我用了兩個多課時來講授的這節課,第一個課時主要是為同學們講解這節課的字詞和讓同學們熟讀課文,對課文有進一步的理解,在講解字詞的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做的不是很好:

(1)在提問基礎差點的學生時,沒有給與該同學思考的時間,而是給予告訴了他正確的答案,在這種情況下,我還可以採取生幫生的方法來教,還可以檢驗另一位同學的掌握情況。

(2)在讓同學們讀課文內容時,忽略了讓同學們把的課題讀出來,因為課題是的眼睛。

我在教本文時重點落實在“悟讀交匯”及“情理交融”兩方面。在這節課上,我設計了不同形式的讀。這節課上,不僅有聲情並茂的“讀”,還要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如:雷利的爸爸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從文中找到描寫他的詞句,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交流後指導朗讀。

又如:此時此刻,如果我是雷利,面對爸爸的遺體,我會想。帶着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讀第三節。

另外還有:是啊,是可惡的戰爭、殘酷的戰爭、無情的戰爭,奪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還奪去了許許多多無辜的生命。此時此刻,我們不禁要和雷利一同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是誰的呼聲?讓我們在文中找到雷利的呼聲,一起有感情的朗讀。

同時在這堂課上,我通過播放收集到的戰爭場面的畫面及,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戰爭的殘酷、雷利呼籲和平的美好願望,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才有破竹之勢。

在導入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配樂播放戰爭中人們的生活場景,並且以疑問的方式問這個孩子是誰?發出了什麼樣的呼聲?他為什麼發出這樣的呼聲呢?從而來引入課文內容。

如何讓學生深切感受戰爭的殘酷呢?我是這樣設計的':你是怎樣理解世界並不太平?(可以結合收集到的資料談)。看,親身感受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災難吧!看了這些畫面,你想説些什麼?

在後面快結束時,我提出:雷利用信發出了他的呼聲,發出了“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呼聲。那作為現在的我們,為了制止戰爭,保衞和平,我們又能夠做點什麼?

上完本課,感覺在調動學生們感情的共鳴,既讓他們能夠感同身受的體會本的思想感情這一方面做的仍然不夠,另一方面,就是我講課的激情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要讓課堂有種活力和跌宕起伏的感受。由於這是一篇閲讀課文,在教學時,我沒有逐字逐句進行講解,而是通過感情朗讀、補充材料和展開想象三種形式來理解課文內容的。

標籤: 教學 反思 呼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7r94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