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案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案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案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點體會減法的意義,感受減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繫。

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數減整十數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學習的。由於學生前面已經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對於把一個兩位數分解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並要將這兩個數都記在頭腦中,再來分步計算已經基本掌握。但上節課加法的學習對本課的口算減法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方法上的混淆。所以在教學時,教師還是要讓學生通過嘗試、討論、交流、彙報、比較、反思與小結等各個環節,讓學生充分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同口算方法與口算思路,引導學生擇優選用、再次感受口算方法背後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並且通過綜合練習與最後的總結與歸納,理清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方法的聯繫與區別,為後面的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打下紮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減法式題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100以內減法式題口算方法熟練應用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卡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一)複習舊知:課件呈現口算複習題。

4+53=

47+25=

24+21=

32+29=

437=

325=

5330=

6520=

指名彙報口算結果,並讓學生説一説自己是怎麼樣的。

(二)引入新課

1.師: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肯定:看來啊,同學們不僅對上節課所學的兩位數加法掌握得很牢固了,對以前學習的減法也是記憶深刻啊。

2.師:今天啊,我們就來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板書課題:兩位數減兩位數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前面所學知識,既讓學生複習到了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又喚醒學生對以前學習的減法知識的.回顧,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和遷移的準備。同時開門見山地點明本課所學的知識,讓學生直接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創設,導入新知

師:上節課我們利用所學知識,幫助某學校同學解決了購買車票的問題,全校師生都順利地坐上開往上海世博會的大巴了,我們來看看大家在車上都談論些什麼?

1.課件動態呈現情境圖:從圖中,你瞭解了哪些數學信息?

2.學生彙報發現的數學信息。

3.那你能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提出一個用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

(1)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加以引導,提醒學生注意敍述的完整性。同時教師利用課件顯示出學生提出的不同數學問題。

(2)同學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麼多數學問題,那我們就先來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吧?

(二)動手操作,形成表象

1.呈現問題:教科書P11例2的第(1)題: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元?

(1)分析解答:我們已知什麼?要求什麼?怎麼列式?

(2)獨立計算:學生嘗試獨立口算,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3)交流彙報:先讓學生在小組內內交流每個人的算法,而後教師指名回答,引導學生完整表述出算法,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6550=15,再算154=11;

方法二,先算654=61,再算6150=11;

方法三:先算6560=5,再算6054=6,最後算5+6=11;

方法四:先算54=1,再算6050=10,最後算10+1=11。

學生在彙報方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簡單加以概括或提煉。如:方法一,先減整十數,再減一位數;方法二,先減一位數,再減整十數;方法三,找一個整十數做中間數;方法四,相同數位相減,既列豎式計算。可能有些同學還會説出其他的算法,只要是合理、正確的,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2.比較反思:

(1)同學們真厲害,想出來這麼多的口算方法。那麼,這麼多口算方法之中,每種方法都各有特點,你覺得哪種方法更適合你自己呢?

(2)如果再讓你口算一題,你會採用什麼方法來口算?

3.重點呈現:

(1)我們來看看書上向我們介紹了哪種方法?是第一種方法。

(2)教師引領板演前第一種口算方法計算過程的思路圖,再利用課件展示第二種計算方法計算過程的思路圖。

(3)誰來説一説:為什麼要把減數54分成50和4兩個數來分別減呢?因為這也是降低口算難度,同時利用轉化和遷移的數學思想,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獨立的去解決問題,在學生經歷了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彙報交流的基礎之上,再引領學生比較反思,最後教師重點介紹一種主要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再次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三)再度探究,建構方法

1.課件呈現問題(2):世博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1)自主探究:學生獨立分析解答,並用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計算出結果,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2)交流彙報:指名學生説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學生彙報方法的同時,教師選擇先減整十數,再減一位數的方法板書,並畫出計算過程的思路圖。

2.觀察比較:

(1)本題與上一題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髮現:

①本題是有退位的減法,上一題不用退位。

②第一題中前三種方法都能適用於第二題,但如果要用第四種方法因為5減8不夠減,就得到十位去借1當十再減。所以就得用:158=7,5040=10,7+10=17。

(2)比較相同點:都是利用轉化與遷移的數學思想方法,將複雜問題簡單化。

3.反思小結:

(1)同桌議一議:經過這兩次嘗試,你最喜歡哪種口算方法呢?你覺得哪種方法更適合你自己?哪種方法更合理?

(2)全班交流。

4.反饋練習:

(1)課件再次呈現前面學生提出的其他數學問題,師:你能從剛才我們提出這些問題中。選擇一個來解決嗎?

(2)學生獨立完成。

(3)反饋:請一學生彙報結果與算法,其他學生彙報自己的對錯情況。對於出錯的學生,師生共同幫助其分析原因。

(四)鞏固練習:我是保齡球高手!

課件呈現:P11的做一做,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而後集體核對,注意讓學生説出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再度探究中,通過自主選擇口算方法,比較方法、反思小結以及反饋鞏固等各個環節,逐步形成自己的口算方法,從而完善對兩位數減兩位數口算方法的建構。】

三、鞏固提高

(一)基本練習

1.接力賽:課件呈現:P13的練習二第6題:請四位學生來進行遊戲。一組完成後,再換一組題目,換一組學生來比賽。

2.我會變:P13的第5題,教師可以製作類似的數條,也可以用課件進行動態演示。 讓學生快速説出兩個數的和與差。

3.今天我當家:課件呈現情境圖,讓學生直接把結果填在書上。完成後,集體核對正誤,教師要注意學生反饋的信息。

(二)綜合應用

1.我是小小計分員:P413的第7題。

(1)課件呈現第7題的左邊的情境圖,讓學生獨立解決。完成後集體核對正誤。

(2)再呈現右邊的情境圖。

①分析問題:已知什麼?要求什麼?

②如何列式?口算結果。

③檢查正誤: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基礎練習為主,通過兩位數的加、減法的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通過多樣的練習形式,促使學生自覺形成又對又快的方法,同時,由於最後一題學生容易在審題時出現問題,所以,採取教師引導的方式,以避免學生因審題不仔細造成誤。】

四、總結歸納

(一)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

(二)歸納

1.引導學生整理,最後課件呈現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兩種主要方法:

①兩位數加(或減)整十數再加(或減)一位數;

①兩位數加(或減)一位數再加(或減)整十數。

2.小組討論: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3.根據學生彙報,師生共同歸納:

(1)兩者都運用了:轉化、遷移、湊整等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

(2)加法是將其中的一個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連續加,而減是將減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連續減。

4.師:當然,除了這兩種方法之外,我們還有一些別的方法,但不論我們用什麼方法,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還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與歸納,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鍛鍊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整理歸納的能力和靈活選擇策略與方法的能力,從而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為下節課的學習在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上做足準備。】

標籤: 教案 加法 減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7qw0e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