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初中生物《發酵》演示實驗説課稿

初中生物《發酵》演示實驗説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發酵》演示實驗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生物《發酵》演示實驗説課稿

初中生物《發酵》演示實驗説課稿1

一、教材認知:

(一)教材分析

《發酵技術》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25章《生物技術》第一節的內容,教材安排4個課時完成,我説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教材安排了豐富多樣的學生實踐活動,通過活動學生不僅習得有關微生物發酵的基礎知識,提高相應的實踐能力,而且能體會到生物科學知識和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價值。

根據教材分析,我確定教學目標為: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舉例説明發酵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②運用發酵技術製作一種傳統食品;

能力目標:

①通過預習、討論、動手操作,能用所學的發酵知識嘗試自己製作酸奶,體會自主探究的過程;

②通過活動和探究,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情感目標:

①認同發酵技術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水平的意義;

②體驗合作交流的快樂,培養團隊精神和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品嚐一杯自制的酸奶”活動

難點:調查發酵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於本節內容比較感興趣,又有前面微生物學部分的基礎,課下完成探究、調查的課程內容難度不大,而且好奇心強、好動、爭強好勝又是他們身上明顯的特點。

三、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特點,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組織交流法: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給學生成果交流的機會。

2、組織討論法:通過組織討論明確實驗原理、步驟,高效地解決問題。

3、啟發教學法;通過教師點撥,構建高效課堂。

四、學法指導

根據學生認知規律,指導學生掌握:

1、合作探究法;

2、調查訪談法;

3、分析歸納法。

五、教學過程

根據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理念,以及初中生思維由簡入難的特點,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五個環節:精心組織課前準備、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合作探究學習新知、歸納總結反饋強化、知識遷移課堂延伸。

環節一、精心組織課前準備:(活動前2周完成):

(一)教師準備:課堂上由於無法完成發酵酸奶和釀製米酒,我設計讓同學們課下自制酸奶和採訪米酒攤主活動。為使這兩個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活動前要對學生進行培訓。通過培訓,讓各班活動小組明確兩個活動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驟和注意事項等。

(二)學生準備:接受教師培訓,按照培訓內容,具體準備如下:

活動1:【課下自制酸奶】

1、明確實驗目的;

嘗試製作一杯酸奶,瞭解酸奶的製作原理。

2、理解實驗原理;牛奶中的營養物質在無氧、温度適宜的條件下,由乳酸菌發酵成為乳酸;

3、準備材料器具;帶密封蓋的杯子或瓶子、酸奶一瓶、鮮牛奶、湯勺、温度計、手錶、白砂糖等。

4、清楚製作酸奶的步驟;將容器洗淨消毒,牛奶加糖煮開,冷卻,加入酸奶,搖勻加蓋密封,經過一段時間發酵成為酸奶。

5、明確合格酸奶的標準;顏色、質地、狀態和味道;

6、記住注意事項。

7、完成實驗探究工作。

活動2:【採訪米酒攤主】

1、理解制作米酒的原理:米飯中的澱粉,在30℃、由麴黴毛黴轉化成為葡萄糖,在30℃、無氧的條件下,由酵母菌發酵成為酒精。

2、明確採訪提綱;

3、記住採訪注意事項。

4、完成採訪工作。

環節二、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展示一些圖片,然後提問:這些圖片與什麼技術有關?進而引出本節課的標題。目的是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認識到發酵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環節三、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發酵技術可以為我們帶來美味的飲料,比如酸奶。製作酸奶在課堂上無法完成,所以我設計讓同學們在課下製作酸奶,課堂上展示實驗過程的視頻。包括四個板塊:

板塊一、課下自制酸奶彙報

通過播放課下學生自制酸奶活動視頻,來展示學生具體實驗的過程,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實驗活動,包括拍攝都是他們自己獨立完成的,充分鍛鍊了同學們動手實踐的能力,明確了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培養了合作交流能力,形成了團隊精神。

我們可以看得出同學們分工協作,認真組織安排,明確了實驗的步驟。

平時同學們在家不幹什麼家務,通過課下實驗鍛鍊了他們動手實踐能力,明確了製作酸奶的實驗目的、材料用具、實驗步驟和原理,學會了製作酸奶!

經過一段時間後,同學們的酸奶終於發酵成功了,他們開始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看得出他們在實驗中真的是非常的快樂!同時圓滿地完成了本節課設計的教學目標。在活動中掌握的知識是印象最深刻最牢固的。

板塊二、高談闊論:目的是檢驗同學們學習的效果,由於他們在課下都進行了這樣的實驗探究,他們都能順利的回答出答案。對於回答出答案的同學,活動小組代表可以用自己製作的酸奶給予獎勵。

板塊三、街頭採訪米酒攤主彙報。釀製米酒的實驗由於材料多,難度大,時間長,課堂上無法完成,所以我採用讓學生到街頭採訪米酒攤主,向他們詢問有關釀製米酒的各種問題。通過活動他們明確了釀製米酒的原理、步驟、注意事項,鍛鍊與陌生人溝通的能力,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轉變了學習的方式。

活動結束時,同學們拍照,留下了學生時代值得記憶的美好瞬間。

板塊四、我問你答:目的是檢驗同學們學習的效果,同學們都能輕鬆應答。

環節四、歸納總結,反饋強化。通過板書對本節內容進行的歸納。馬上進行練習檢測同學們學習的效果。

環節五、知識遷移,課堂延伸。乳酸菌還可以發酵泡菜和青貯飼料,佈置一項實踐作業:同學們可以在課下利用乳酸菌嘗試製作泡菜。

六、實驗創新和教學效果

把課堂上難以完成的實驗遷移到課下,由學生組成團隊進行課下實驗探究,然後在課堂上集中展示實驗過程、實驗效果,並相互品嚐自制的酸奶。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同學們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兩方面的優勢,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分工合作的意識,使他們體會到實驗的快樂!他們在和諧、愉悦地課堂氛圍裏輕鬆地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了課堂的高效性!

反思: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真地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同學們的學習方式,充分相信學生,解放孩子們的手腳,放心大膽地去嘗試。這樣我們教改的天空會更遼闊,更蔚藍!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

初中生物《發酵》演示實驗説課稿2

一、説選題

1、開發主題的思考

發酵食品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食品,隨着養生科學越來越提到日程上,發酵食品所藴含的健康能量逐漸為人們所認識。現在的青少年面對豐富多彩的食品世界,是否還會製作這些古老的發酵食品?是否瞭解這些手工製作的發酵食品?是否還會想上輩人上上輩人那樣,經常在餐桌上給這些健康食品留一席之地呢?我校開發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健康食品系列之一——發酵食品就在這樣的思考下開展起來了。

2、重難點及課時安排

本活動的重點首先是讓學生認識到,經過了發酵這樣一個變化的過程,很多的營養成分是其他食物不具有的,從而對發酵食品感興趣,進而嘗試製作。其次,在製作過程中要學會運用科學方法進行觀察、記錄,進而引起學生對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等產生興趣,使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領各科知識,增進思考,融通各學科領域的目標得到充分體現。再次,通過發酵食品的作用原理,鼓勵學生動腦筋開發出新的發酵食品,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小組劃分、資料蒐集整理、交流等需要3~4課時;製作、觀察、交流、改善發酵食品既勞動與技術部分需要4~5課時,設計調查問卷,瞭解周圍羣體對發酵食品的認識,倡導健康飲食知識、理念,既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部分需要2~3課時。

二、説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利用圖書館、閲覽室、網絡等資源瞭解發酵食品的特點和製作方法,觀察、記錄食品原料在發酵過程中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獲得科學研究的初步體驗。

2、過程與方法:學會製作1~2種食品,並能夠自主設計發酵設施,並在實踐中不斷改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周圍人對食品的要求,聆聽他人的意見,並運用所學知識,提供幫助,增強自己的服務能力。

三、説學情

本屆初二學生即將在生物課當中學習食品的發酵原理以及簡單的發酵技術,所以可以和生物學科相結合,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在網絡、圖書、資料室等查找更多關於發酵食品的資料,有利於為進一步勞動與技術實踐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初二年級已經開始接觸到物理學科,對物理變化並不陌生,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在學科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動手能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發酵使得食品原料從一種形態變化到另一種形態,產生了神奇的化學變化,對學生升入初三學好化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問題是初二學科增加,負擔較重,進行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夠充裕,而且99%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被精心照顧和呵護已經習以為常,在勞動與技術活動中會出現只停留在理論,不願意動手的情況。

不同班級甚至同一班級的不同學生會出現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的差距,這些都會給活動的順利進行造成一定的問題,不過也因此會生成很多新課題。

四、説教法

1、研究性學習部分:信息爆炸的時代,查找資料編的相對容易得多了,但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大量雷同及相關性不強的信息也混雜其中,干擾着活動的效率,而且資料也流於表面和膚淺,想要在深入一些查找起來就困難了。這一階段應該指導學生如何快速篩選資料,如何分工合作以及彙總交流地方法。

2、勞動與技術部分:製作發酵食品時,有很多條件需要人工控制,比如温度,時間,衞生等,如果僅僅依靠自然條件就會影響發酵效果。人工控制的方式也有很多,運用古老方式或藉助現代工具,不同食品的發酵要求也不同,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各小組分頭製作,再彙總交流,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發酵方法,逐漸養成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3、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調查周圍人對發酵食品的看法和認識,根據自己的研究設計調查問卷,設計宣傳蘭內容,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定期為家人制作幾樣發酵食品,並根據發酵原理動腦筋開發出新的發酵食品,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4、信息技術部分:鼓勵學生向專業人士學習,把自己拍攝的過程照片製作成幻燈,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和喜歡漫畫的同學共同合作把發酵的過程製作成FLASH,把自己對發酵的理解傳達給他人。

五、説教學流程

1、活動設計

確定活動目標後,設計了三個活動部分:《認識發酵食品》、《製作發酵食品》、《共享發酵食品》。

《認識發酵食品》是學生通過查閲相關資料,瞭解發酵食品的特點、種類、所使用的菌種、所需温度、營養價值、製作方法等。

《製作發酵食品》是讓學生根據資料或專業人士的經驗介紹,嘗試製作1~2樣發酵食品,並能在製作過程中進行觀察、記錄,不斷嘗試,直到成功。

《共享發酵食品》是通過調查、交談等方式瞭解人們對發酵食品的看法和要求,據此不斷挖掘發酵食品的新做法,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為家人及周邊需要的人服務。

2、活動實施

《認識發酵食品》:

a、分小組,並分工。

b、小組整理交流資料,選出兩位同學在班級共享信息。

c、評價:資料蒐集狀況、整理狀況、交流表現等。

《製作發酵食品》:

a、根據資料準備工具及原料

b、分別製作:酸奶、米酒、饅頭、泡菜。

c、交流製作體會,學習他人經驗,調整自己的實踐活動

《共享發酵食品》:

a、為家人制作一次酸奶或饅頭,體驗家務勞動,感謝家人平日對自己的照顧。

b、設計調查問卷,能通過交談等方式瞭解人們對發酵食品的認識及應用情況。

c、根據發酵的原理機制,嘗試創作新“作品”。

3、活動評價

每個階段都要及時進行活動評價,階段評價和整體評價相結合,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也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問題。取長補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zgrmv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