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孔子世家贊》説課材料

《孔子世家贊》説課材料

一、説教材

《孔子世家贊》説課材料

1、《孔子世家贊》是長春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閲讀單元第18課,我準備用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本單元選取的都是一些文情並茂的優美詩文,易於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閲讀方法的指導

《孔子世家贊》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所作,乃是《史記 孔子世家》的結束語篇幅不長,但很精粹記述了作者司馬遷對孔子的敬仰和嚮往之情,並用君王與之反襯説明孔子對後世的影響,仰慕之情溢於言表本片文章感情真摯,是一篇能夠打動學生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的預設

依據本單元本課的特點,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考慮,預設本文教學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瞭解孔子的生平及思想,積累文言詞彙,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並聯系自己生活感悟道理,評價歷史名人,提出個性化的見解,背誦全文

能力目標:積累文言詞彙,瞭解司馬遷讚頌孔子的原因;

情感目標:有韻味地誦讀經典,積累名句,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3、教學重、難點的預設

依據以上幾點,我預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朗讀並背誦文言課文,積累一些課內名句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的主張和願望,並提出自己個性化見解

二、説教法

1、教學的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裏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所以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我運用導學案和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健康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而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感知課文和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這節課中,我儘量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的目標

3、教學方法

根據課文文質兼美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討論質疑法、誦讀法

4、説學法

我認為教師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葉聖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目標”而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採用了自主探究學習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利用導學案,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三、説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按“引——讀——譯——品——悟”進行教學其中我把教學的重點突出在“讀、品”環節;在“悟”環節中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一)引入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探尋一個問題:什麼可以不朽,是功名,抑或是富貴?是石刻的姓氏,抑或是封王丘陵?劉禹錫説得含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曹雪芹説得傷情: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沒了司馬遷則説:天下君王,至於閒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而孔子一介布衣,卻得他贊為“至聖”稱號那麼司馬遷為什麼會對給予孔子這麼至高的評價呢,今天我們就在《孔子世家贊》中尋找答案(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二)讀

本環節以讀為主,使學生對文中司馬遷的評價有個總體印象

1、師範讀,初讀課文,劃出文中的生字、詞(學生齊讀)

2、學生指名讀,學生劃出朗讀節奏、分辨朗讀語氣、語調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

3、生齊讀

設計意圖:這樣就能使學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課文內容使學生在初步掌握朗讀技巧,培養語感的同時,還能夠掌握精讀的方法、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注重了對學生智力素養中注意力的培養,使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質中的興趣與情感得以提升,鍛鍊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譯

學生結合導學案和書下注釋,自主翻譯課文,並請同學翻譯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鍛鍊學生的自信心

(四)品

在此環節中,學生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來討論、質疑、探究全文

1、 文章開篇哪些句子表明了他對孔子的敬仰之情

2、 文中那一句統領作者情感,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

3、 作者講到“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同學們也曾讀過《論語》,你們從這些言行中可以看出孔子是怎麼樣的人?

4、 “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孔子的學説在兩千多年的漫長的封建歷史中一直深深影響着中國,即便是今天,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思想、行為仍可以看到孔子學説烙下的痕跡,請同學們舉一些例子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學生自主探究、交流為主,教師輔助引導為輔,使學生能夠很好的把握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精神,感受成功的喜悦這實際上也是教給學生一種閲讀的方法,在學生的領悟能力得到鍛鍊的同時,檢測了學生的思維品質,語言的歸納、整合能力,並使之得以提高把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高度

(五)悟

感悟孔子的思想對我國乃至世界的深遠影響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體現教學難點的突破

(六)拓展訓練

比較閲讀:結合司馬遷在《史記》對藺相如的讚語,聯繫課文談談如何恰當地評價他人

設計意圖:計意圖:通過對比閲讀,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從各個方面比較,有利於學生更好的掌握閲讀的各種方法技能,同時拓展學生的視野,積累更豐富的學習經驗

(七)佈置作業

1、 拓展閲讀:請同學們閲讀《孔子世家》

2、 並寫一篇題為《我眼中的孔子》的日記

設計意圖:在積累字詞句篇的同時,鍛鍊了學生篩選、查找資料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對語言美的洞察力,提出個性化的見解,及時練習寫作是對學習的知識加以運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y9me8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