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張衡説課稿材料

張衡説課稿材料

篇一:張衡傳説課稿

張衡説課稿材料

一、説教材地位和作用

《張衡傳》是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單元中的第三篇。這一單元學習的是傳記文學,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傳記。作者范曄以質樸通俗的語言,粗線條地勾勒了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張衡的一生,展現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傑出才能,並着重強調了他在科學上的重大貢獻,其間貫穿了作者對張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本文不僅是學生進行文言文學習、傳記文體學習的重要載體,還可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情感。

因其作用與地位十分重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二、説教學目標

1. 掌握課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詞句知識和文史、文化常識

2. 瞭解傳記文章的特點,學習本文記人敍事詳略安排得當的寫法

3. 瞭解張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學、文學、政治各方面的貢獻,學習他刻苦求學、科學務實、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説重點難點

文言文,首先是“文”,學習實詞、虛詞(於、乃)、特殊句式以及人物傳記寫法,還有承載的人文精神是重點,文章中涉及大量的古代專有名詞、文化常識,會對學生的理解文章造成一定難度,是本課時的難點。關於人文精神這一點,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學生們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加以解決。

四、説教法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閲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閲讀的促進者”。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閲讀”針對本文特點,本人設計一方面要求學生藉助工具書,通過自主閲讀、合作學習,疏通文意,瞭解張衡的有關情況,利用學案導學實現對文言知識梳理和鞏固;另一方面,通過討論,分析文章結構及人物形象分析

五、説學法

我設計了自學整理法,完成對文言知識掌握;用朗讀法、討論法、提問法等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分析作品的內容、結構,總結傳主精神,探究本文寫法。依據是新課標在必修課“閲讀與鑑賞”方面,建議“發展獨立閲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閲讀”。

六、説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在中國古代,有一位智者的名字與西方的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齊名並提,他就是東漢時期的文學家、科學家張衡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月球上的環形山為張衡山;1977年又將太陽系中一顆編號為1802的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1959 年黨和政府重修張衡墓時,現代郭沫若題詞:如此全面發展之人,在世界上亦罕見。

這是當今世界對建造世界文明的科學巨匠表達出的一種最崇高的敬意,是什麼原因使張衡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偉人?《張衡傳》中給了我們最好的解釋今天,我們要一起來閲讀這篇文章,從而走近張衡,瞭解張衡。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好的導入,能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濃厚的興趣,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

(可加進去的串聯話語)蘇軾曾説:“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一個人成就的取得一定離不開性格和精神的引領。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東漢書法家崔瑗給張衡寫的墓碑説他:“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捨晝夜”。他曾在一篇述志的文章裏説“約己博藝,無堅不鑽”。由此可見他的治學態度和做人品格。

2.傳記簡介

1)傳記的特點: 作為傳記,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之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徵的事件,敍述他的為人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由於傳記不同於史料,所以人物必須“活躍”,有可感性傳記的基本特點: 翔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

2)傳記的種類: 自傳、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

本文屬評傳: 既記敍人物的事蹟,又評介與探討人物的思想狀況、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思想發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

注意: 傳記敍述一個人的生平,並不在於也不可能把一個人的一生的全部經歷,事無鉅細都寫下來,只能記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時顯示他的品格特點

3.知識梳理 結合學案導學,自學整理,小組交流(10分鐘) (重點)

難點的解決通過藉助工具書,進行自讀預習——課上教師講解——課後歸納整理資料卡片的方式進行

4.三步閲讀 (20分鐘 )

1)誦讀課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反覆誦讀,才能領會文章的要旨大聲朗讀、口熟能誦也是文言文教學的特殊要求預習中已經要求學生讀過課文,現在要求學生齊聲誦讀,旨在規範讀音、句讀,體會文章韻律,熟悉課文內容

2)自讀全文,思考重點問題一:張衡最重要的成就是什麼?(屬文、機巧、術學、政事)此問設計用利對全文內容的掌握

思考二:為什麼張衡在各個方面都有如此高的成就?(無驕尚之情、從容淡靜、不慕當世、憂國憂民 )此問既可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個性化解讀,又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3)速讀全文,思考全文按什麼順序組織材料,又如何組織材料?此問目的在總結傳記特點

教師提醒學生找文中表示時間的短語,學生即可發現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寫作的 其次引導學生比較材料,不難發現天文歷算方面的成就進行了詳寫

學生通過對這兩個有梯度問題的探究發現,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以時間順序介紹人物,剪裁詳略得當 同時,也明確了人物傳記寫作的一般方法:一是以時間為序組材來概括人物一生,二是突出人物重點活動,詳略得當第一步是第二步探究發現的基礎,第二步是第一步感知內容的深化

這樣三步走,學生的閲讀體驗經經歷了一個從音樂美——人物美——人性美——形式美的層層提高的過程 5. 作業:收集資料,自選一人,寫篇小傳 6. 總結:在那個時代,張衡絕對是達人級的人物,有四句話可以概括:渾天地動

兩儀爭輝,科學文學一代巨人。從容淡靜勤勉終生,萬代景仰名曰科聖。同學們,通過學習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引導學生髮言,談談自己的理解)? ①品德和人格是任何人在學業上成功的基礎; ②要躋身世界科技先進行列,必須要有民族自信心。

如果説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發出的耀眼光芒,那麼他的這些優秀品質,便是支撐塔身的堅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張衡這樣的偉人,如今,他們已經化成了歷史線軸上的永恆座標。我們不可能複製他們的人生道路,但是他們身上所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質,卻是我們應當汲取並堅守的。

教師小結:

同學們從不同方面談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張衡帶給我們的觸動。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張衡身上有諸多值得我們汲取的優秀品質,不過在我認為,他的從容淡靜是值得仰視的。但這種淡靜就不是要無所作為,而是淡泊明志,心無旁騖地向理想前進,有了這份淡靜,才有了張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碩果累累的成就。也許是受了張衡的影響吧,陶淵明有“採菊東籬下”的悠然輕靈,蘇東坡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瀟灑,沈從文有洗盡浮華的優雅淡定,錢鍾書有榮辱悲歡前的坦然寂靜。他們也因了這份從容淡靜,成為大成就者。

也許,喧囂中我們總是浮躁難安,紛雜裏我們往往迷失本性,那就盡力讓心變得恬淡一些,將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誘惑視作過眼煙雲,用那顆最純真的心去聆聽夢想的聲音,詩意前行。

最後,把這幅對聯送給張衡,也送給同學們!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氣清 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

橫批 品才雙馨

願同學們學業有成,品才雙馨!

張衡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功,決不僅僅是由於他的天才,那些優秀品質,都是支撐成就大廈的堅固根基今天,我們來讀偉人的傳記,不單單是為了知道他們的生平,更重要的是從偉人的身上去汲取智慧和力量最後,我想用張衡的一句勵志名言來結束這堂課,“人生在勤,不索何獲!”讓我們共勉!

七.結束

板書設計:

張衡傳 以時間為經 以事蹟為緯

音樂美

人物美 (善屬文 、 機巧 、 術學、政事 )

人性美 (謙虛、淡泊、從容、 憂國憂民)

形式美 (時間 、 詳略)

篇二:張衡傳 説課稿 人教版

張衡傳説課稿 人教版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張衡傳》是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單元中的第三篇。這一單元學習的是傳記文學,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傳記,作者范曄以質樸通俗的語言,粗線條地勾勒了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張衡的一生,展現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傑出才能,並着重強調了他在科學上的重大貢獻,其間貫穿了作者對張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本文不僅是學生進行文言文學習、傳記文體學習的重要載體,還可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情感。

因其作用與地位十分重要的。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 自學掌握課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詞句知識和文史、文化常識。 2、篩選並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張衡各方面成就;

3、學習張衡從容淡靜、勤勉謙虛等優秀品質,並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與判斷。

三、重點難點

文言文,首先是“文”,學習實詞、虛詞(於、乃)、特殊句式以及人物傳記寫法,還有承載的人文精神是重點,文章中涉及大量的古代專有名詞、文化常識,會對學生的理解文章造成一定難度,是本課時的難點。關於文言字詞和常識,可以提前安排,讓學生藉助工具書和網絡在課前預習解決,課堂上採用提問、點撥等方式進行強化。關於人文精神這一點,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學生們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加以解決。

四、教法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閲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閲讀的促進者。”“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閲讀。”針對本文特點,本課設計一方面要求學生藉助工具書和網絡,通過自主閲讀、合作學習,疏通文意,瞭解張衡的有關情況。利用學案導學實現對文言知識梳理和鞏固;另一方面,通過討論分析文章結構及人物形象。

五、學法

我設計了自學整理法,完成對文言知識掌握;用朗讀法、討論法、提問法等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分析作品的內容、結構,總結傳主精神,探究本文寫法。依據是新課標在必修課“閲讀與鑑賞”方面,建議“發展獨立閲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閲讀”。

六、教學過程設計思想

教學目標要明確,但是教學中還得考慮整體目標:使學生對張衡有深入的全貌認識,須立足於對課文的整體閲讀,理解;將分散、孤立的文言詞語教學,統一在文章思想內容下,如珠在線,多而不亂,使整

個教學帶有明顯的綜合性。同時,教學中無論是教師質疑引導,還是學生“自求得之”,都力求帶有思維訓練、能力培養的因素,真正使學生成為求知的主體。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對文本的整體閲讀和理解呢?那就是用“線”串“散珠”:

第一步,確定了教學目標,找到一根可以把許多知識“散珠”串聯起來的“線”──張衡成為世界史上罕見的才華橫溢的偉人的原因是什麼?有了中心議題,在學生對課文獲得整體認識的基礎上,開展思維活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避免串講法肢解課文之弊。

第二步,理清線索,安排主要教學步驟。在教學過程中,沿着主“線”完成各個目標,實現整體目標,完成教學內容。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識張衡

1、導入新課

1800多年前,當人們都還在茫然中打量這個世界時,我國東漢就已經將一個人的足跡踏遍了他所能觸及的所有的文明巔峯。

他是文學家,二京大賦,氣勢恢宏;

他是書畫家,東漢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數學家,圓周率説,千年第一;

他是發明家,渾天地動,構造奇精;

他是地理學家,地形圖表,澤被後世;

他更是天文學家,洞觀天象,撥正視聽。

他可謂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事,無所不精。此人就是張衡。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循着范曄的文字,解讀這位全能型人才,看看是什麼成就了這位傑出的人物。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好的導入,能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濃厚的興趣,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

2、請全體同學齊讀課文,要聲音洪亮,讀準字音和斷句。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反覆誦讀,才能領會文章的要旨。大聲朗讀、口熟能誦也是文言文教學的特殊要求。預習中已經要求學生讀過課文,現在要求學生齊聲誦讀,旨在規範讀音、句讀,體會文章韻律,熟悉課文內容。

3、檢查預習、梳理字詞(結合學案導學,自學整理,同學之間交流,本環節課前完成,課上檢查。) 此環節中難點問題可先由學生通過藉助工具書,進行自讀預習,老師課上檢查,學生課後再歸納整理資料卡片的方式進行。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知識梳理能力,還能讓學生在自學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4、全文共六段,主要介紹了張衡的哪些事蹟?

(學生歸納,教師板書。)

(1)文學成就(第1段)。

(2)科技成就(第2-4段,第3段過渡)。

(3)治國才能(第5段)。

小結:郭沫若在張衡墓碑上的題詞:“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後世人稱張衡為“科聖”。

設計這一環節,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文本,通過課前預習和課文內容的整體理解,提升學生對張衡的認識。

(二)研讀課文,再識張衡

1、班固已作《兩都賦》,張衡為何還要寫《二京賦》?

在學生答出“因以諷諫”後,教師總結:張衡所作《二京賦》,在頌揚漢朝國勢隆盛社會繁榮的同時,文詞中含着濃厚的“恤民”氣息,他仗義執言,指責官僚豪紳們的昏庸腐朽,黎民百姓的痛苦和仇恨。

2、張衡為什麼有如此的文學才華?

張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原因之一)

追問:張衡成為博學多才的偉人,除了上面的原因,還有哪些原因?

“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結俗人。”(學生查字典疏通難點:“從容淡靜”。)

追問:有哪些句子為“從容淡靜”作了註解?

“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累召不應”、“衡不慕當世”。──謙遜持重,鄙視名利。(原因之二)

“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尤致思於??”、“研核陰陽,妙盡??”“言甚詳明”──執著專一,治學嚴謹。(原因之三)

小結:蘇軾曾説:“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一個人成就的取得一定離不開性格和精神的引領。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東漢書法家崔瑗給張衡寫的墓碑説他“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捨晝夜”。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應閒》裏説“約己博藝,無堅不鑽”。又説“君子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可以看出他的治學態度和做人品格,也印證了以上分析的三方面原因。

(三)重點概括,三識張衡

1、引導學生讀第四段。

問:本段不到二百字,是如何介紹候風地動儀的?請概括要點。

依據事物內在聯繫,簡明而具體地介紹候風地動儀的製造和使用:①製造時間和儀器名稱(1句);②材料、尺寸、形狀、裝飾(2句);③機件、內外構造(3、4、5句);④功能和作用(6、7、8句);⑤精確程度及效果(9、10句);⑥實踐證明靈敏度和準確性(11、12句);⑦交代儀器正式使用(13句)。

這段文字寫作順序:時間→名稱→材料→外形→構造→作用→效果→評價→驗證→使用。這一段可看成典範的科學説明文。

小結:史書載從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間,我國北方共發生大地震26次,張衡研製地動儀,測報地震,正説明了不計名利、為民造福的品格是他在科研上成功的因素之一。

2、讀第5、6段,

思考:為了表現張衡的政治才幹,作者在第5、6段寫了哪兩件事?突出了人物怎樣的性格?

(1)《思玄賦》的由來。(2)出任河間相與權奸的鬥爭。

性格:心思細密、小心謹慎;果敢決絕,聰明機智。

(四)總結要領,拓展延伸

討論兩個問題。

1、人物傳記的寫作要領。

問1:從傳記中看張衡一生經歷了幾位皇帝?

這一環節教師提醒學生找文中表示時間的短語,學生即可發現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寫作的。 其次引導學生比較材料,不難發現天文歷算方面的成就進行了詳寫。

經歷了三位皇帝:和帝、安帝、順帝。也有人説四位,包括章帝。

(板書):東漢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和帝→安帝→順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

由此不難看出寫人物傳記多按時間順序組材。

問2:對於張衡的博學多才,傳記中是如何反映的?

敍寫張衡的事蹟,突出科技成就,詳寫候風地動儀,文學成就較略。 由此,可以得出人物傳記寫法:①以時間為序組材,概括人物一生;②突出人物重點活動,詳略安排得當。

2、在那個時代,張衡絕對是達人級的人物,有四句話可以概括:渾天地動兩儀爭輝,科學文學一代巨人。從容淡靜勤勉終生,萬代景仰名曰科聖。同學們,通過學習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引導學生髮言,談談自己的理解)?

①品德和人格是任何人在學業上成功的基礎;

②要躋身世界科技先進行列,必須要有民族自信心。

如果説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發出的耀眼光芒,那麼他的這些優秀品質,便是支撐塔身的堅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張衡這樣的偉人,如今,他們已經化成了歷史線軸上的永恆座標。我們不可能複製他們的人生道路,但是他們身上所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質,卻是我們應當汲取並堅守的。

教師小結:

同學們從不同方面談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張衡帶給我們的觸動。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張衡身上有諸多值得我們汲取的優秀品質,不過在我認為,他的從容淡靜是值得仰視的。但這種淡靜

就不是要無所作為,而是淡泊明志,心無旁騖地向理想前進,有了這份淡靜,才有了張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碩果累累的成就。也許是受了張衡的影響吧,陶淵明有“採菊東籬下”的悠然輕靈,蘇東坡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瀟灑,沈從文有洗盡浮華的優雅淡定,錢鍾書有榮辱悲歡前的坦然寂靜。他們也因了這份從容淡靜,成為大成就者。 也許,喧囂中我們總是浮躁難安,紛雜裏我們往往迷失本性,那就盡力讓心變得恬淡一些,將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誘惑視作過眼煙雲,用那顆最純真的心去聆聽夢想的聲音,詩意前行。

最後,把這幅對聯送給張衡,也送給同學們!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氣清 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

橫批 品才雙馨

願同學們學業有成,品才雙馨!

篇三:高二語文下冊《張衡傳》説課稿

高二語文下冊《張衡傳》説課稿

高二語文下冊《張衡傳》説課稿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今天帶來的説課題目是《張衡傳》。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展示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和課文講授的考慮,特別要解決為什麼重點講這篇文章,怎麼講這篇文章,為什麼這樣講這篇文章這三個問題。

一、説教材

首先是《張衡傳》的地位和作用,《張衡傳》是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必修4第13課,是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單元目標是學習古代人物傳記。

而我將這篇課文進行了進一步定位。《張衡傳》是必修課本唯一一篇標準的人物傳記。其次,《張衡傳》這種傳記模式是高考文言文考察的最普遍的形式。

這就是《張衡傳》這篇課文的特殊性和他的價值所在,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既要弄懂張衡傳本身,還要利用這篇範文介紹讀基本古代人物傳記和高考文言文的基本考察的入手點,達到課標所要求的“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着眼於語文素養的提高”

這就是為什麼重點講這篇文章。

二、學情

高二上半年或高一下半年,經過三本必修的學習,同學們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閲讀能力,但知識系統和方法尚未系統化,可以適當介入課外知識和高考的適當內容。

三、教學過程

首先是教學目標的確定,我劃分了三個教學目標:

1、 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疏通文意,掌握古代官職調度的術語。

2、 瞭解張衡一生的經歷、性格特徵及其評價

3、 學習並學會使用三要素法讀古代人物傳記,使學生明確讀古代人物傳記和高考文言文的入手點。

關於重難點前兩點作為教學重點,最後一點作為教學重點。

關於教學方法

回答法(訓練學生推測並確定詞義和特殊句式的能力)

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張衡生平、評價的梳理)

演示法(通過張衡傳的解讀演示閲讀古代人物傳記的基本方法)

下面我將結合具體教學過程闡述這幾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本節課,我將分兩課時進行,

第一節課,簡單導入,介紹張衡和范曄《後漢書》,時間約在5分鐘左右

然後帶領學生疏通課文,這裏就採用回答法,給出問題有同學回答,為了解大多數同學的掌握情況要求同學採用一條龍式依次作答,推測詞義判斷句式,並解釋原因,就是訓練學生推測並確定詞義和特殊句式的能力,同時避免單純講解或看註釋的枯燥。

課下要求同學整理的重點字詞和句式,並查閲書籍瞭解各代官職調動的知識。

第二課時,主要內容介紹閲讀古代人物傳記和高考文言文考試的的三要素法

這種方法,要求從三個角度對古代人物傳記進行梳理,即人物(籍貫家世性格),事件(時間地點過程),評價(時人評價,傳者評價,後人評價(讀者自己的評價))

我們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進行學習表格的填充,最後進行提示,單純閲讀古代人物傳記重要在於評價和史料價值,文言文閲讀重點在事件,特別是細節事件。達到對《張衡傳》的梳理,並掌握這種學習方法,掌握閲讀古代人物傳記的入手點。

最後是對作業的一個考慮,兩個古文,一個是高考真題,還有一個是單純的人物傳記要求學生按照可上所講的表格對這篇文章進行梳理。

這就是我將如何講這篇文章,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講解,讓同學們在學會這篇古文的基礎上,掌握讀人物傳記或讀史的方法和文言文閲讀的入手點。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段關於語文教學的感悟

我們承認語文課程無用之大用的價值所在,但現階段學生們關注的是語文課程的有用性,從而涉及到學生對語文課堂的關注度,所以我們要將語文課本之外的技能方法帶到語文課堂上來,將語文所要求的基本素養整合講授,得有用之盡用。

無用之大用,有用之盡用。

篇四:張衡傳説課稿

魯教版必修二《張衡傳》説課稿

一、説教材地位和作用

《張衡傳》是必修二第二單元中的一篇,它與《論無性造人》共同組成“探索科學奧祕”這一模塊。作者范曄以質樸通俗的語言,粗線條地勾勒了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張衡的一生,展現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傑出才能,並着重強調了他在科學上的重大貢獻。本文不僅是學生進行文言文學習、傳記文體學習的重要載體,還可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情感。

因此其作用與地位十分重要的。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二、説教學目標

1. 瞭解傳記文章的特點,學習本文記人敍事詳略安排得當的寫法。

2. 掌握課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詞句知識和文史、文化常識。

3. 瞭解張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學、文學、政治各方面的貢獻,學習他刻苦求學、科學務實、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説重點難點

文言文,首先是“文”,學習實詞、虛詞(於、乃)、特殊句式以及人物傳記寫法,還有承載的人文精神是重點,文章中涉及大量的古代專有名詞、文化常識,會對學生的理解文章造成一定難度,不僅是本課時的難點。

四、説教法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閲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閲讀的促進者。”“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閲讀。”針對本文特點,本人設計一方面要求學生藉助工具書,通過自主閲讀、合作學習,疏通文意,利用學案導學實現對文言知識梳理和鞏固;另一方面,通過討論分析,文章結構及人物形象分析。

五、説學法

我設計了自學整理法,完成對文言知識掌握;用朗讀法、討論法、提問法等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分析作品的內容、結構,總結傳主精神,探究本文寫法。依據是新課標在必修課“閲讀與鑑賞”方面,建議“發展獨立閲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閲讀”。

六、説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在中國古代,有一位智者的名字與西方的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齊名並提,他就是東漢時期的文學家、科學家張衡。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月球上的環形山為張衡山;1977年又將太陽系中一顆編號為1802的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1959 年黨和政府重修張衡墓時,現代郭沫若題詞:如此全面發展之人,在世界上亦罕見。

這是當今世界對建造世界文明的科學巨匠表達出的一種最崇高的敬意,是什麼原因使張衡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偉人?《張衡傳》中給了我們最好的解釋。今天,我們要一起來閲讀這篇文章,從而走近張衡,瞭解張衡。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好的導入,能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濃厚的興趣,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

2.傳記簡介

1)傳記的特點: 作為傳記,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之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徵的事件,敍述他的為人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由於傳記不同於史料,所以人物必須“活躍”,有可感性。傳記的基本特點: 翔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

2)傳記的種類: 自傳、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

本文屬評傳: 既記敍人物的事蹟,又評介與探討人物的思想狀況、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思想發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

注意: 傳記敍述一個人的生平,並不在於也不可能把一個人的一生的全部經歷,事無鉅細都寫下來,只能記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時顯示他的品格特點。

3.知識梳理 結合學案導學,自學整理,小組交流。(10分鐘) (重點) 難點的解決通過藉助工具書,進行自讀預習——課上教師講解——課後歸納整理資料卡片的方式進行。

4.三步閲讀 (20分鐘 )

1)誦讀課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反覆誦讀,才能領會文章的要旨。大聲朗讀、口熟能誦也是文言文教學的特殊要求。預習中已經要求學生讀過課文,現在要求學生齊聲誦讀,旨在規範讀音、句讀,體會文章韻律,熟悉課文內容。

2)自讀全文,思考重點問題一:張衡最重要的成就是什麼?(屬文、機巧、術學、政事)此問設計用利對全文內容的掌握。

思考二:為什麼張衡在各個方面都有如此高的成就?(無驕尚之情、從容淡靜、不慕當世、憂國憂民 )此問既可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個性化解讀,又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3)速讀全文,思考全文按什麼順序組織材料,又如何組織材料?此問目的在總結傳記特點。

教師提醒學生找文中表示時間的短語,學生即可發現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寫作的。 其次引導學生比較材料,不難發現天文歷算方面的成就進行了詳寫。

學生通過對這兩個有梯度問題的探究發現,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以時間順序介紹人物,剪裁詳略得當。

同時,也明確了人物傳記寫作的一般方法:一是以時間為序組材來概括人物一生,二是突出人物重點活動,詳略得當。第一步是第二步探究發現的基礎,第二步是第一步感知內容的深化。

這樣三步走,學生的閲讀體驗經經歷了一個從音樂美——人物美——人性美——形式美的層層提高的過程。

5.作業:收集資料,自選一人,寫篇小傳。

總結:

張衡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功,決不僅僅是由於他的天才,那些優秀品質,都是支撐成就大廈的堅固根基。今天,我們來讀偉人的傳記,不單單是為了知道他們的

生平,更重要的是從偉人的身上去汲取智慧和力量。最後,我想用張衡的一句勵志名言來結束這堂課,“人生在勤,不索何獲!”讓我們共勉!

七.結束

板書設計:

張衡傳

音樂美

人物美 (善屬文 、 機巧 、 術學、政事 )

人性美 (謙虛、淡泊、從容、 憂國憂民)

形式美

標籤: 材料 説課稿 張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e4knk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