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滑動摩擦力》説課稿

《滑動摩擦力》説課稿

一、説教材

《滑動摩擦力》説課稿

摩擦力是高中力學重要的性質力之一,正確認識摩擦力有助於後面的受力分析、牛頓運動定律及動能定理等知識的學習,而且摩擦力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

本節內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識基礎上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於摩擦力的不可觀察性,在許多情形下似乎是方向不定,使學生對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有一定的難度。教材將這節內容安排在重力和彈力之後,以生活實例展開,以實驗探究摩擦力的規律為主線,安排了學生猜想、設計實驗、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過程,很好地體現了新教材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能歸納出滑動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會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

②通過實驗探究能發現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與接觸面性質。

③能知道動摩擦因數μ與哪些因素有關。

④會利用公式F=μFN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

①進一步熟悉實驗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②注重實驗探究方案設計的思考與改善。

③通過參與實驗探究能進一步熟悉控制變量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參與觀察、敢於實驗,體會實驗在探索物理規律中的作用和方法;

2、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養成嚴謹、細緻、耐心的實驗修養。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滑動摩擦力產生的條件,通過實驗探究得出F=μFN。通過初中的學習,學生只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知道他們之間的定性關係,而通過這節課的探究,我們就能得到這些量之間的定量關係,所以選此為這節課的重點。

難點:滑動摩擦力方向判斷。因為摩擦力的方向許多情形下似乎是不定的,使學生對摩擦力方向的分析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將摩擦力方向的判斷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四、説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法和實驗教學法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五、説學法

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自己觀察、描述實驗現象,思考、討論、分析原因,自己總結得出結論。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同時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

六、説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看錄像導入摩擦力,通過兩個視頻對比,讓學生了解摩擦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激發他們學習摩擦力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讓學生舉出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體現物理來源於生活並能應用於生活教學理念。

2、探究摩擦力:

(1)先讓學生通過實驗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師生共同做如下實驗:

①小木塊從傾斜的木板上滑下後在水平方向上運動一段距離後靜止。

②將一紙條夾入書中向外拉。

③將手平放在桌面上向前推(在部分學生手上塗洗潔精)

讓學生主動參與,成為學習主體,在體驗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在動手中開始思考摩擦現象,為下面的探究打基礎。

在上面實驗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從例子中找尋它們的共同特徵,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得出摩擦力的概念和產生條件。學生通過對上面實驗的研究、討論、分析得到摩擦力的方向,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2)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學生動手體驗摩擦力的大小,老師引導學生,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要通過實驗來探究。

再現物理實驗探究的流程:提出問題——討論猜想——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分析總結歸納。老師要求每小組將自己的探究過程、注意事項、成果及存在問題寫成實驗報告並向全班彙報。在討論過程中,要求是設計 的實驗方案一定要是科學的;通過相互交流,發現其它小組設計的優點和缺點,可強化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是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前提。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尊重實驗結果。

通過探究得到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F=μFN

F為滑動摩擦力,FN為壓力(對物表面的垂直作用力),μ為動摩擦因數。

通過實驗我們還得知動摩擦因數μ的數值與相互接觸的材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課件給出幾種材料間的動摩擦因數)。

通過思考題的設置,不僅對上節課的靜摩擦力進行了複習,而且更加深了學生對這節課的理解,使學生對摩擦力有進一步的認識。

最後老師有針對性的整理網絡上的相關資料,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視野而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想將來有一天找出摩擦力的本質),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求的精神。

七、説板書設計

第3節 滑動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的定義

2.產生條件

3.方向

4.大小:Ff=μFN

通過羅列式的板書設計,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能夠一目瞭然

八、説教學反思

本堂課是一堂設有探究實驗的新課,學生對探究的對象——摩擦力並不陌生,能舉出很多生活中的例子,但他們對探究的內容——滑動摩擦力與什麼因素有關的認識還停留在一個猜想的層面上,並沒有很深的瞭解,這樣的情況對課堂教學來説,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有了一定淺層面的瞭解後,在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自己解決問題的好勝心的驅使下,肯定會開動腦筋,積極地思考出自己的實驗方案,並通過實驗,自己得出問題的結論。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將自己擺在了課堂主人翁的位置上,老師僅僅是起了一定的引導作用,但卻能更好地培養高素質的學生。新課程理念就是要體現這樣一種學生為課堂主人的教育方式來達到一定的教育功能。所以,我認為在這一節的教學中,加設探究實驗能更好地發揮教學功能,培養出能力強、科學素養高的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v204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