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人音版芭蕾舞説課稿

人音版芭蕾舞説課稿

導語:音樂響起,無數噴泉騰空而起,周圍響起了一片掌聲,音樂一會兒悠揚,一會兒激昂,噴泉也隨着節奏一會兒低湧,一會兒高噴。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人音版芭蕾舞説課稿文章,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人音版芭蕾舞説課稿

人音版芭蕾舞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婆娑舞姿——中外芭蕾舞劇》。《中外芭蕾舞劇》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欣賞》第二版模塊十三中的內容。依據在教育目標上以審美為核心,教育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的教學理念。我精心的選擇了課內作品《四小天鵝》,《紅色娘子軍》以及課外作品《胡桃夾子》作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

《四小天鵝》是選自俄國浪漫派作家柴可夫斯基寫的舞劇《天鵝湖》中的第二幕作品,《紅色娘子軍》是根據樑信同名電影劇本改編、創作的,在中國舞劇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一部作品。而柴可夫斯基的另一部舞劇作品《胡桃夾子》則作為課本外作品放入到教學內容當中。我們知道舞劇是世界文化藝術長河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它孤芳自賞,但它的很多素材也源自生活,所以在高中的音樂欣賞教學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為此,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所選擇教學內容的特點,我制定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學唱舞劇音樂及為舞劇音樂配樂等教學方式,讓學生明確舞劇的主要手段、舞劇的靈魂以及舞劇的民族性。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學唱、討論、辨聽等教學活動,引領學生感受舞劇獨特的藝術魅力並體會舞劇所帶給我們心靈上的強烈震撼。

3、情感與價值目標:通過對舞劇的認識,尤其是對中國舞劇的瞭解。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而在完成以上三個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感受、體驗音樂在舞劇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和比較中外國芭蕾舞劇以及用肢體語言感受芭蕾舞劇則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為了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既要突破教學重難點,又要避免讓學生感到枯燥、困難,從而遵循音樂教育應當從興趣愛好為動力的新理念,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想學。為此我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進行講解:

1、視覺圖象法。這是一種最直接的視聽上的有效教學方法。比如我在讓學生了解芭蕾舞的足尖藝術時,我播放了《仙女》的資料片段。影片不但詳細的闡述了足尖舞的發展歷史,而且還搭配了唯美的畫面展示。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通過舞劇表演畫面配以舞劇音樂及道白,把學生置入了唯美、夢幻的情景中,既避免了枯燥的説教形成,又有利於學生理解和分析作品。為接下來總結芭蕾風格特點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對比欣賞法。在此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選取了兩種形式的對比欣賞。一、同一旋律不同風格的比較——我請學生分別欣賞了兩段不同風格的《紅色娘子軍》主題曲。一段是這樣(老師試唱),另一段是這樣(老師試唱)。讓學生通過欣賞和聆聽感受音樂要素髮生了怎樣的變化(音樂的節奏拉寬了,速度放慢了,調性也顯得陰暗了),而發生這樣變化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從而總結出音樂對渲染舞台氣氛、推動情節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無聲與有聲的比較——我請學生欣賞無聲的《胡桃夾子》中《茶舞》的片段,然後請學生在老師給出的三段音樂中選擇合適的音樂為其配樂,再次欣賞有聲的舞劇片段進行比較,從而確立音樂在舞劇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以上這兩種方式比較進一步實現音樂是舞劇的“靈魂”這一教學目的。

3、體驗感受法。在舞劇中音樂往往會起到推動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比如在教授《紅色娘子軍》這部分時。我會叫學生聆聽音樂,想象音樂塑造了娘子軍怎樣的光輝形象,並且用肢體語言表現一下。從而解決了用肢體語言感受芭蕾舞劇這一知識性重難點,達到最終的教學效果。

4、採用“引導——比較——總結拓展”的課堂教學方法。通過這一模式的課堂教學,使課堂結構有理有節,抑揚得當,從而使學生能夠緊緊地圍繞教師的課堂設計自覺有序地進行有效性學習。除此之外我還採用了範唱引導法、問題聆聽法、討論法等其他多種教學手段。

通過以上幾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新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老師的設計中進入一種無意識學習狀態,使學生自主地的得出學習結論,從而完成能力目標,最後通過親身體驗驗證出自己的結論。

由於本課主要是以欣賞中外芭蕾舞劇為主,西方芭蕾那精湛的技巧表演及中國芭蕾獨特的民族風格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為此我採取了“視聽”結合的激趣導入,即播放柴可夫斯基創作的舞劇《四小天鵝》。以輕快跳躍的旋律和高超精湛的舞技來感染學生,並要求同學現場模仿芭蕾舞中足尖站立的'動作,從而激起學生對芭蕾舞劇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體現了興趣愛好為動力的教學理念,趁着學生熱情未褪之餘再播放《仙女》中足尖舞發展歷史的片段向學生展示了舞劇這一高雅藝術的發展道路,從而讓學生從風格、體態、動作、服飾四個方面總結出芭蕾舞的特點,進一步地激發和感染學生對芭蕾舞劇學習和迫切需要了解的慾望,並通過“我也露一手“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主動地嘗試芭蕾舞中旋轉、彈跳、託舉等一些難度動作並結合視頻資料進行解説,從而順利的總結出舞蹈是舞劇的主要表現手段,也為後面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鋪墊。自此順利地進入教學的第一個知識性難點——感受和體驗音樂在舞劇中的地位和作用。為了解決音樂是舞劇的“靈魂”這一知識性難點,我設計了為舞劇《胡桃夾子》選段《茶舞》選配合適的音樂,老師分別給出了三段不同風格的音樂片段。讓學生通過畫旋律線、拍節奏型、看人物表演等不同方法來體驗和感受舞劇中所表現的故事情節,使學生從三段不同風格的音樂中選出合適畫面劇情的那段音樂。從而達到了教學達標中的第一個重難點的突破。接着欣賞中國舞劇《紅色娘子軍》中選段《萬泉河水,讓學生從服裝、道具、劇情、題材、音樂等各方面與外國舞劇進行比較。總結出中國芭蕾獨特的“民族風”特色並從而進入第二個重難點欣賞——認識和比較中外芭蕾舞劇並用肢體語言感受芭蕾舞劇。在這一環節中,為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A、 請你們欣賞《紅色娘子軍》主題曲,思考音樂塑造了娘子軍怎樣的人物形象?同學們可以通過分析音樂要素和朗誦歌詞來總結得出。

B、 學唱主題音樂併發揮自己的想象給主題音樂配上合適的動作。——以老師範唱學生跟唱,學生編排舞劇片段等幾種教學環節。讓學生直接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達到感受中國芭蕾舞劇所帶來的藝術魅力的目標,並有助於學生理解和分析與外國舞劇之間的差異。

C、 欣賞《紅色娘子軍》擴展的主題音樂對比比較主題音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音樂在這裏起到了什麼作用。在實現這一環節時教師採用了對比欣賞法和視覺圖像法,從而進一步鞏固了音樂在舞劇中地位和作用這一第一知識性難點,達到前後呼應的教學效果。

通過以上三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我讓學生討論總結出西方傳統舞劇與中國民族舞劇的異同,最後總結概括出什麼是舞劇藝術。這樣基本完成了能力目標的教學達標,突破了第二個重難點的教學。為了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我特意安排了課後拓展內容:感受中國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中京劇藝術、戲曲音樂在裏面的作用。從而完成了本節課所有的教學目標。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本着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體。遵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了仔細分析和創新整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實現了師生互動、從而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落實。但同時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與缺點,比如在教學的環節中老師應該用不同教學手段,鼓勵學生動手動口,激發學生求知慾望,從而達到知識與能力共同發展。這也正是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pnqmg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