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實用】説課稿範文合集9篇

【實用】説課稿範文合集9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9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説課稿範文合集9篇

説課稿 篇1

下面我從教學設計指導思想、教學設計背景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設計四個方面來説説這節課。

一、教學設計指導思想

1、順應時代發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在科學技術普及的今天,科學素養已成為新世紀每個社會成員必備的基本生存能力。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教師如何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當前學科教學面臨的一個問題。

2、改變學習方式,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要改變以教師講授、課堂灌輸為基礎,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的傳統教學模式,向素質教育、創新教育轉變,其關鍵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過去的“教”為中心,向“學”為中心轉變,培養學生自我建構新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

(1)知識特點:本章講述幾何光學的基礎知識,主要講述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全反射和光的色散。相對於學生初中知識增加了對摺射的定量研究,引入了折射率,其中本節的全反射和臨界角是全新的知識。

(2)知識地位:本長內容是學生在初中內容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讓學生從定性認識提高到定量研究。本章內容也是學習下一章的基礎,所以在學習時要注意對基本概念的理解,把握好對規律的準確認識。

2、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全反射條件,臨界角概念及應用

(2)教學難點:臨界角概念、臨界條件時的光路圖及解題

3、教學對象分析:

(1)學生的基本特點:學生對於抽象的、理論定性的問題,尤其是單純的公式推導,不是很感興趣;而對於演示、影像、聲音、動畫等感性的事物更能提高注意力。

(2)學生的知識準備:學生之前剛剛學習了折射率,而本節內容是在對光的折射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進一步研究,所以對於折射率的理解要先進行復習。

4、教學目標確立: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

2、理解全反射概念、全反射發生的條件,理解臨界角的概念,掌握臨界角的計算方法

3、知道全反射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蜃景現象的學習明確一切迷信或神話只不過是在人們未能明瞭科學真相時才託付於自然力的一種做法

5、選用的教具及設備

(1)選擇教具依據

豐富的教學用具及設備,,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進行課堂演示實驗並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教學信息,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而且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地

2、教具:光的全反射演示儀、多媒體課件;錄像剪輯

三、教和學的方法:

(1)教法:本節課主要採用實驗觀察、猜想、印證、歸納的方法得出全反射現象的發生條件、臨界角概念等,對閲讀材料“蜃景”補充了錄像資料和CAI課件,使其有更生動的感性認識

(2)學法:在學習中學生要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分析,通過學生的參與探究,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讓學生初步建立應用科學知識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科學素養。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景,導入本課內容:通過展示光導纖維燈和海市蜃樓的視頻資料,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

2、進行本課內容:

(1)複習準備:

折射率的概念:目的是讓學生注意到介質間的關係

光從空氣入玻璃和從玻璃入空氣的區別:注意折射角和入射角間的關係,為引出光疏介質、光密介質做知識上的準備

(2)新課教學:

説明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的概念

從光從玻璃入空氣的現象展開討論,然後通過實驗和課件演示全反射現象,然後引導學生分析現象,重點突出臨界角的認識。

引導學生討論分析發生全反射的條件:光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入射角大於或等於臨界角 學生推導運算臨界角的計算公式:sinC?1n

進行一個小練習:光通過平行玻璃磚時的光路分析;有沒有發生全反射的可能性

知識應用:利用課件來演示。解釋現象:海市蜃樓的形成原因

光導纖維的原理和應用

(3)課堂總結:引導學生總結本節重點內容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P100例1、2。

小數的性質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的基礎上深入學習小數有關知識的開始。掌握小數的性質,不但可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數四則計算的基礎。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數化簡,也可以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一個數改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2、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掌握小數性質的含義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是教學的難點。

3、教學目標:

(1)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2)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性,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以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3)在教學中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繫和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説教法

1、通過直觀、圖示,讓學生充分感知,經過比較歸納,最後概括出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

2、採用引探教學法,依據學生認知規律對例題進行加工調整,在探求知識規律處適當給予啟發、引導,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從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説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1、學會通過比較、歸納,最後概括出一類事物的本質屬性。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通過指導獨立看書,彙報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四、説教學程序

(一)情景導入激趣揭題

(課件出示)唐僧師徒一起去西天取經,有一天,他們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給三個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別裝進三個袋子裏,上面標註着長度:0.l米、0.10米、0.100米,饞嘴的八戒搶先一步説:“我的肚子大,我吃長的。”説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氣,上前對師傅説:“八戒好吃懶做,長的應該讓給大師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説:“兩位徒弟別吵了,無論哪個袋子都一樣呀!”唐僧聽了悟空的話,微笑着點了點頭。

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麼師傅對悟空的話點頭微笑呢?這是因為大師兄悟空掌握了小數很重要的性質,學習了這節課,我們就知道其中的奧祕了”。(板書:小數的性質)

這樣的設汁,旨在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貫穿在小學生喜聞樂道的故事中,引發起學主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慾望的火花,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二)調整例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圖

(2)引導學生觀察米尺圖,提問:

A、0.1米是幾分之幾米(1/10米)?用整數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O米是幾個幾分之1米?(10個1/100米)1/100米用整數表示是幾釐米(1釐米)?10個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釐米)

C、0.100米就是幾個幾分之1米(100個1/1000米)?1/1000米用整數表示是幾毫米(1毫米)?那麼100個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結合學生回答,例1圖上的標註應改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個1/100米,就是10釐米

0.100米就是10個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為1分米=10釐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這樣,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主動從“0.l米、0.10米、0.100米”出發研究問題。在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中,學生鍛鍊了運用已有知識解答新問題的能力,培養了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這樣教學,也正是使本節課牢牢地紮根於小數意義的基礎上,是小數意義的運用,而不是簡單的重複,因而是有意義學習。

説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詠雪》,是南朝宋彭城人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 教材分析:

《詠雪》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本單元以“人間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絃。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的感情。《詠雪》,文章講的是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本文只有70多字,卻鮮明地塑造了謝安、謝朗、謝道韞這三個人物。“詠雪”成為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詠雪之才、詠絮才”等典故。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三個維度,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能力:

1、掌握“俄而、驟、欣然、差可擬、因”等文言詞語;

2、情景再現,走近古人講論文義的情境中。

過程與方法: 1、檢測掌握的作家作品情況,並補充相關內容;

2、同伴互助,解決疑難詞語,並歸納整理;

3、師生共同表演,講論文義,再現故人讀書的情景。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在和睦、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感受親情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情境再現,講論文義,引導學生去想象,培養創造性思維。

二、説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新課標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因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

1、朗讀法:課前預習反覆朗讀,課堂朗讀,注意字音、斷句,強調“擬”“差”的讀音。

2、同伴互助,解疑答難,掌握字詞,老師引導歸納整理。

3、師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體參與表演,再現當時情境。

三、説學法

我貫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的指導思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採用的學習方法是朗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七個環節展開。

(一)、導入新課:

圖片展示“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這是《紅樓夢》中寫給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判詞,“停機德”講的是樂羊子的妻子為勸丈夫繼續求學而剪斷織布機上的娟的故事。“詠絮才”講的是什麼呢?今天讀完這個故事,我們就知道了。(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二)介紹作者及作品

導入課文之後,我便請學生根據課文註釋介紹作者 及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作者生平的主要方面(生辰字號、所處的時代、文學地位以及代表作品等)進行識記。

(三)朗讀感知

我們知道,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體,其特點是簡潔典雅。文言文的學習側重於朗讀,為此,我主要採用先聽課文的範讀,然後再師生競賽朗讀法落實課文的字音,把握節奏與停頓。在朗讀的形式上,我力求做到個別讀與集體讀、小組讀與全班讀相結合,從而力爭讀準字音,讀好。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難讀字音:

擬 差 俄而 雪驟 柳絮 無奕女 ......

在讀懂文意的基礎上,讓學生試着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1)撒/鹽/空中/差/可擬

(2) 未若/柳絮/因/風起

(3)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4)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明確這些停頓後,再放聲朗讀,讀好停頓,自然體會出感情了。)

(四)疏通文意

在把握字音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翻譯理解。第一步是翻譯,在課文翻譯這一教學環節當中,我先引導學生落實文言字詞,並結合翻譯方法,如增添法、替換法等,然後指導學生結合課文註釋試着翻譯全文,其間老師進行點撥,師生一起合作解答疑難;點撥的重點字詞句有:

俄而 欣然 擬 未若

接着再請學生翻譯全文,這樣便使學生能夠大致地瞭解課文內容;當然,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我還是注重朗讀,在讀中翻譯,在讀中理解。

(五)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為引導學生開展獨立的閲讀實踐,教師以多媒體出示如下一組思考題:

(1) 文中的這一家人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氛圍下聚會的?從哪裏看出來?

(2) 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又什麼不同?

(3) “公大笑”一句省略了謝安的話,如果你是謝安,你會説出什麼話來?把雪比

作“柳絮因風起”和“撒鹽空中”哪一個更好?同時説説還可以用哪些

事物來比喻雪。

(4) 文末為什麼要強調謝道韞是王凝之的妻子?

(1、明確:融洽,欣然、大笑)

(2、指子侄輩,今專指子女)

(3、有兩種相反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據此可知,前一喻好,後一喻不好。另一種意見認為“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正如英國大詩人雪萊所説,“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西風頌》),有深刻的意藴;而“撒鹽”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藴──“撒鹽空中”,幹什麼呢?誰也不知道。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藴的統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藴,所以説不好。)

(4、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讚賞道韞的才氣。)

請學生先朗讀再小組討論,之後班級交流。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

思考和討論,做出答案,進一步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從而受到情感

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六)再現當時情景:

1、師生共同確定:時間、地點、天氣、事件、人物。重點在人物上,文中有謝安的表情,謝朗和謝道韞只有話語,先讓學生從文中發現、想象他們的表情,再推薦同學扮演角色,其他同學扮演“眾兒女”,思考:他倆誰説的好?“白雪紛紛何所似”?

2、創造條件,師生表演。重點探討謝朗和謝道韞誰説的好,各抒己見。再説説“白雪紛紛何所似”,可以用學過的詩句,可以是自己的想象,最好是自己寫的七字一句的詩句。

師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體參與表演,再現當時情境。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發揮學生想象力,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突破教學難點。

(七)、佈置作業:

A、積累詞語;

B:讀幾則《世説新語》中的故事,寫讀書筆記。

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閲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閲讀期待,豐富同學們的知識儲備。

五、説板書 讚賞謝道韞 敍述詠雪事件 一問、一答的聰明才智

板書在教學活動中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此板書清晰直觀,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説明,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 教材分析

《桔梗謠》是一首曲調優美,輕快明朗,四三拍子的朝鮮民歌。生動地體現了朝鮮人民勤勞活潑的形象及勞動豐收的喜悦之情。

根據以上的教材分析,我巧設了三個教學目標:

2、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瞭解裝飾音在歌曲中的唱法,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朝鮮音樂的風格特點,生動的表現朝鮮姑娘勤勞活潑的形象。

(2) 能力目標:指導學生學習朝鮮舞的基本舞步,用歌舞的形式表現歌曲,自如的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學生們的節奏感,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

(3) 德育目標:開闊學生們的文化視野,通過對歌曲野菜“桔梗”的學習,鼓勵他們去了解自然,獲取知識,同時瞭解多元文化及朝鮮的風土人情。

3、 教學難點和重點:

表現歌曲優美,歡樂的情趣,作為本課的重點:

歌曲中的節奏,作為本課的難點:

二、教學理念

我遵循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特別是以審美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

三、教法與學法

在教學中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領悟教材,把握重點。

(二)精選教法,讓學生想學。

(三)暗授教學法,讓學生會學。

(四)巧設程序,讓學生樂學。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揭示主題

1、聽音樂進教室

為了創設一個寬鬆、愉悦的音樂氛圍,使學生對音樂學習充滿期待和企盼,開始,就進入一個特定的音樂教學情景中。我帶領學生邊聽要學歌曲的伴奏音樂邊做朝鮮族的舞蹈動作,使學生用身體的感官初步體驗朝鮮音樂的舞蹈性。為下面的學習起了很好的承接作用。

2、激情導入

一個精彩的導入不僅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課的教學達到事辦功倍的效果。考慮到大部分的同學對朝鮮舞接觸的很少這一現象,我就選擇了同學們都很熟悉的韓劇《大長今》的主題曲,啟發學生們找到了答案,原來我們跳的是朝鮮舞。

(二)視聽結合 整體感知

聽覺: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的基礎,發展學生的聽覺應貫穿於整個音樂教學活動中。首先,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用身體動作感受歌曲的拍子。再一次熟悉歌曲的旋律。然後,又讓學生聽一聽用鼓敲出的三拍子節奏,很自然的引出朝鮮長鼓,並在學生們的積極參與模仿下,掌握了歌曲的四分附點節奏,順利的解決了本課的難點。最後,運用聽唱法,學生很快的演唱出歌曲的前兩句歌詞並巧妙的介紹了朝鮮箏——伽倻琴。

視覺:

讓學生隨着媒體的畫面,一起來了解“桔梗”原來是朝鮮人們喜歡的野菜之一,以此來揭示課題,完整的欣賞歌曲《桔梗謠》。

(三)學習創新 培養能力

在學會演唱歌曲後,幫助學生分析挖桔梗時的心情,發揮想象運用不同的情緒演唱歌曲。用自編的節奏為歌曲伴奏,指導學生試着用韓語“道拉基”來演唱歌曲。欣賞韓語原版的演唱錄音。欣賞一段朝鮮舞蹈,讓學生邊唱邊跳,提高了學生們的表演能力。並真切的體會到朝鮮確實是一個“歌舞之鄉”。

(四)課堂拓展 人文知識介紹

以上只是從音樂的角度來認識朝鮮的,再從其它幾個側面來了解朝鮮,如它除了是“歌舞之鄉”,還是一個“體育之鄉” “美食之鄉”

教學啟示:

本方案的設計,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着眼學生的主動發展,致力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的研究,淡化科學邊緣,用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

優點:

1、節奏是音樂的靈魂,本課的節奏很複雜,經過反覆的備課思考,我得出結論,不但要從節奏入手還要盡

量的簡化節奏朗讀歌詞,這一點很有效,如這一句。(桔梗喲??課件)

2 、在演唱歌詞中,一字對兩拍的時值同學們掌握的不太好,如(白—白的??只要——??)我就反覆的強調並多次的範唱,讓學生採取視聽結合的方法學會了歌曲。

3、發揮自己的舞蹈特長,通過課上教授的基本動作,不但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大大的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們,更深刻的體驗到朝鮮歌舞的風格特點。

缺點:由於感到歌曲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有蜻蜓點水之感,上課的程序機械的向前進行,有搶時間的現象。還有許多地方有欠缺,草草的就結束了這節課。

在今後的教學中,盡一切可能給學生提供多姿多彩的音樂體驗,及音樂實踐活動,讓“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應用”的教學思想融會貫通地應用到我的音樂教學實踐中來。為此,在課堂中要經常開展一些音樂遊戲、角色扮演,用學生自己的想象,創造自己的音響效果,激發創造的熱情,從中體會到創造想象和演唱的樂趣,使他們置身於音樂這個高雅的殿堂。

説課稿 篇5

我説的是“責任與角色同在”這一課:

先説一下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九年政治教材的開篇之課,是對八年政治權利和義務知識的再次整合,也是第二課“在承擔責任中成長”做輔墊的一課,這一課在初二和初三課程中起到橋樑和紐帶的作用,所以説講好這節課非常必要。

第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標,是讓學生撐握什麼是責任,責任是由什麼決定的,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不同的責任。

2、能力目標,使學生能隨着角色變換,調節角色行為,承擔不同的責任。

3、情感目標,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老師的學生,作為同學的同學,心懷感激之情,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第三説學情:

90後的一代是在父母的嬌慣下,在爺爺奶奶的崇愛下,在親朋的呵護下成長的,這種先天的嬌貴和後天的溺愛必然造成他們責任感不強,對自己角色定位不準,所以講好角色與責任,對學生來説非常重要。

第四説重點及其確定:

本節的重點是“責任”,之所以把責任列為重點,一個原因是由90後學生的特點決定的,另一個原因是責任在整節的知識框架中是中心,是題眼,所以把責任確定為本節的重點。

第五説難點及其突破:

本節的難點是角色,之所以説角色定為,是因為角色是變化的,它因環境和場所不同角色也在發生變化,這種迅速變化和交差變化對初中學生來説很難適應,所以説角色確定為難點。一個人總是和其他人、社會、環境有着必然的聯繫,點撥中多舉身邊的例子。如在景點你是遊客,見到父母就成了學生,碰到老師你就成了學生,角色總是在變的,在變化的點撥中突破難點。

第六説教法:

通過學生成長中的經歷,加上我的引導點撥,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完成知識、能力、情感等教學目標,所以我選擇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我認為這種方法即有利於知識的撐握和能力的培養,更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責任,達到情感的昇華。

第七説教學流程:

以學生的經歷:星期六,班主任要求你為本班出精神文明板報,你又是主要編輯之一,而父母又讓你去看望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又非常想你,你處在矛盾之中,這個矛盾就是由於你既是老師的學生,又是父母的子女,因為不同的角色就要承擔不同的責任,引出課題。然後抓住角色與責任這兩條主線展開,一方面講清楚責任的含意、來源;另一方面講明白角色總是隨外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最後把角色與責任統一在一起,角色決定責任,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要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小結,讓這生談未來,談生活來內化對責任與角色的理解。

最後説作業:

本課留的是課外作業,因為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老師為我們成才青絲變白髮;同學伴你苦讀八個春秋冬夏,你給父母洗洗腳得100分,向你的老師深鞠一躬,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得80分,同你有矛盾的同學來個擁抱,對他説是我不好沒有盡到同學的責任得60分。明天自報得分不能不及格噢。

説課稿 篇6

《精彩的馬戲》是語文思想品德第四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共六段。第一段寫媽媽帶我去看了一場精彩的馬戲。第二到第四段以相同的結構寫了猴子爬竿、熊踩木球、山羊走鋼絲三個節目。第五段簡單介紹猴子騎車、馬鑽火圈、小狗做數學題三個節目。第六段寫了馬戲團的叔叔阿姨真有辦法。它要求通過課文的學習學會本課的十二個生字,會讀兩個多音字,理解“喝彩、穩穩當當”等16個詞語的意思,初步懂得一段話由幾句話組成,先講什麼,後講什麼,要有一定的順序;開始培養學生讀懂一段話的能力。通過對課文的深入瞭解,體會馬戲的精彩表現在什麼地方,作者又是如何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的,並從動物能表演那麼精彩的節目是馬戲團叔叔阿姨訓練的結果,知道還是人最有辦法。我們在感謝動物給人們作了精彩表演的同時,更應該感謝馬戲團叔叔阿姨的辛勤勞動。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我上的是第二課時,課時目標讓學生:使學生初步懂得人有辦法,能讓動物聽從人的指揮;理解:“圓溜溜、好奇、觀眾、移動、緊張、鬨笑、出色、穩穩當當、喝彩、聽從、指揮”等詞語的意思;初步懂得一段課文中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初步培養讀懂一段話的能力。

l一4冊教材到了這一課第一次出現這樣的題目:課文第二段有幾句話?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目的就在於培養學生讀懂一段話的能力。而把讀懂課文中描寫馬戲精彩的句子作為教學重點,則是由課文的內容決定的。課文通過作者生動形象的描述讓人感受到馬戲的精彩。如果不理解這些句子,就無法知道馬戲的精彩,體會不到語言文字是怎樣為思想內容服務的,完成語文教學的任務就無從談起了。所以本課的教學方法就是通過學生反覆地讀來體會、感受節目的精彩和小作者的寫法。

本課教學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以情景教學為主,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全課以“看錶演---朗讀---找精彩語句----説精彩的體會”為主線,藉助CAI課件的三次欣賞,強化感知印象,整體感受課文,圖文結合,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重點段的教學注意層次性,從導到扶再到放,並在自主學習,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師生互議;閲讀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品詞品句,如“你讀懂了什麼?”“你喜歡哪一句句子?”“你畫了哪個句子,為什麼?”等環節中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語句訓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但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造成學生思維障礙。而根據課文的需要,適時選用相應的電教媒體教學,可以把學生帶入特定語境之中,細細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比如文中描寫猴子頑皮的樣子時,用了“直笑”,而在寫黑熊緊張的樣子時用了“鬨笑”,這兩種“笑”能不能調換?我們應該怎麼樣來區別“直笑”和“鬨笑”這兩個詞呢?就因為多媒體課件的引入,使學生身臨其景,真切地明白了兩種笑的不同,加深了對課文的深刻理解。

4、在複習鞏固課文內容時,我以招收節目主持人的形式進行復述,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紅領巾電視台近期要開設一個新的電視節目,專門為同學們播放精彩的馬戲。聽説二(`1)班的同學個個口齒伶俐,大方能幹,現特向二班招聘講解員五名,望大家把握機會,踴躍應聘。”由於此類遊戲形式新鮮,有時代感,而當今學生的競爭意識又普遍較強,因此他們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有的聯繫自己的親眼所見説,有的模仿電台主持人説……趣味濃厚,氣氛活躍。但由於時間關係,只讓一位小朋友上台,應該多叫幾個小朋友上來,增加學生的能力。

課上下來,也反映出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如課件的切換,有些語句分析的還不夠透徹等等,希望大家批評、指正,多提意見,能讓自己有所收益、有所進步。

説課稿 篇7

一、 説教材

《折扣》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材第五單元百分數中的一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和百分數意義與關係,及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使學生理解折扣的意義,懂得求折扣的問題的數量關係。根據教材的要求和意圖,我確定本節課的目標為:1、使學生懂得“折扣”的含義,加深折扣和對百分數關係的理解,並能正確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2、通過經歷對摺扣的認識過程,培養學生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折扣”的含義,並用所學的知識解答問題。教學難點是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説學情

學生們思維活潑,喜歡與生活實際相聯繫的事物,直觀認知能力較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採用學生熟悉的情境,通過讓學生親身體會、動口討論等方式來進行教學。這將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

三、説教法

針對學生的特點,為了更好地傳授本節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依據教學規律,我採用了“指導——自主

——交流”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交流討論中學到知識、在練習中鞏固知識、應用知識。

四、説學法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交流為橋樑”的教學思想進行學法指導,採用了自由發言、指名彙報、小組交流、全班討論、學生演示等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知識的目的。

五、説教學理念

本節課的教學理念是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學習有趣的數學,體會數學源於生活,生活需要數學的.道理;採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在思考學習中數學。

六、説教學過程

(一)誘趣激學,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去商場購過物嗎?那麼這節課你們就和老師一同去超市逛逛怎麼樣(出示超市購物的場景,並且出示商品打折的牌子)?

師:這些牌子是幹什麼的呢?聯繫你的生活實際試着説説看? 生:結合經驗自由的回答。

師:“全場九折是什麼意思?表示什麼?大家想不想知道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扣的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為學生創設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從熟悉的商場打折海報中明確折扣的含義,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二)順思導學,探索新知

1、創設情境,理解“折扣”的含義。

聯繫上一幅圖

師問:什麼叫打折?

小結:商店有時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通稱“打折”(配聲音和相應的文字。)

師:看到“打折”這個詞語,你想到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現價比原價便宜了。

2、理解折扣含義。

出示圖片(超市中形形色色的圖片)

九折是什麼意思?八五折表示什麼意思?

七折是十分之( ),寫成百分數是( )。

歸納:幾折表示十分之幾或百分之幾十。

板書:九折=90% 八五折=85%

師:九折表示誰的價錢是誰的90%呢?那八五折呢?

引導學生説出九折表示現價是原價的90%,八五折表示現價是原價的85%

3、及時練習

把下面的折扣寫成百分數,並説説表示現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

(有配套的圖片)

八折 二折 九五折 五折 七折 六五折

教師小結:五折在現實的生活中有時也説成對摺

4、應用探究

師:現在我們就應用折扣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推着鏡頭開始購物)例4

(1)尋找信息

説説圖片中有哪些數學信息

(2)互動質疑

打八五折出售是什麼意思? 誰是單位“1”,求買這輛車用了

多少錢也就是求什麼?用什麼方法來計算?

引導學生互動質疑:即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

(3)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列式,教師巡視

(4)彙報交流

課件演示:

現價=原價×折扣率

180×85%=180×0.85=153(元)

答:買這輛自行車用了153元。

5.自主探究(繼續購物)

自主學習例4(2):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價只花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

(1) 討論交流: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就是求什麼?

(2) 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

(3) 彙報交流計算方法

第一種算法:160-160×90%=160-144=16(元)

解題思路:原價160元,減去現價,就是比原價便宜的錢數。 第二種算法:160×(1-90%)=160×0.1=16(元)

解題思路:原價160元,乘現價比原價便宜了(1-90)%,就是便宜的價錢了

(4) 對比分析

發現他們之間的關係

現價=原價×折數

師:解答這類應用題時,關鍵是理解打折的含義,把折數轉化成百分數,再按解百分數應用題的方法來解答。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首先展現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讓學生根據已知信息補充問題,然後再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最後彙報結果,進行小結,並且在彙報時要求學生説出解題思路。這樣的設計,主要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完成學習任務。)


説課稿 篇8

一、教學背景和目標定位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認識”是小學數學蘇教版國標教材第八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角,初步認識了三角形,但對三角形的三邊關係未曾探索,本課將重點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的三邊關係,理解任意二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教材中,例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找出三角形,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做一個三角形,從而喚起學生的已有經驗,進一步抽象出圖形,形成三角形的初步概念。例2讓學生任意選三根小棒圍一個三角形,在操作中體會和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想想做做”安排了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並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學好這部分內容,不僅可以從形的方面加深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可以在動手操作、探索規律等方面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習其他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積累知識經驗。

(二)目標定位:

鑑於以上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以下三個方面:

1、使學生聯繫實際和利用生活經驗,通過觀察、操作、測量等學習活動,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徵,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瞭解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使學生在認識三角形的有關特徵的活動中,體會認識多邊形特徵的基本方法,發展觀察能力和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體會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並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圖形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內容特點和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性,我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主要採用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動手操作,分組討論、合作交流,結合老師適時引導,多媒體課件及時驗證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在猜想、質疑、驗證、探究、測量、實踐操作、問題解決等過程中,經歷探索發現的全過程。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三、教學程序設計

具體分為以下四部分展開教學。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多媒體出示李老師上班路線和三個地點,配合及時演示,提問:李老師還可以怎樣走?這三個地點和路線形成了一個什麼圖形?從而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引起懸念,從而激起學生探索的願望】

第二部分:實踐操作,探索新知。

1、尋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學生聯繫生活説説見到過的三角形,通過尋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繫,使生活數學化。

2、感知三角形的特徵。

(1)讓學生利用學具盒裏的材料,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製作一個三角形,然後展示學生的作品,要求學生介紹自己的製作過程。交流反饋時,我重點針對學生用到的兩種不同的小棒圍成的三角形進行反饋,通過提出:後面一種小棒搭成的三角形你是否滿意,應該怎樣才是一個三角形這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圍成”,使學生對此印象深刻,為後面的歸納三角形的定義埋下伏筆。

(2)學生們通過觀察小組同學展示的形狀各異的三角形,獲取大量表象認識,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畫三角形,抽象出三角形圖形,從而發現各種形狀不同的三角形,都具有相同的特徵,隨着學生的不斷髮現,完善並形成了三角形的初步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提供給學生自主創造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交流比較中主動發現並認識三角形及其特徵。這裏,老師有意識的選擇小棒擺的製作方法,並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讓學生自主的關注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首尾相連圍成的,既突出了三角形的特徵,又為下面再次操作提供標本,打下基礎。】

3、探索發現三邊關係。

這是本節課的關鍵環節,也是難點、重點之處,我承接上面的活動設計了有利於學生主動地猜測與驗證的學習內容,分為了以下幾個教學步驟:

(1)設疑:如果任意給你三根小棒,是不是一定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呢?

這一問題的提出,引發了學生思維的衝撞,有的學生説能,有的學生説不一定,在這樣的思維矛盾下,自然的提出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這正是學生迫切需要的。

(2)明確實驗要求後,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4根指定長度的小棒在小組裏進行活動,任選三根圍一圍,並紀錄好每次的實驗結果。

(3)彙報實驗結果,引發下一環節的探索發現。請學生彙報自己小組裏實驗的結果,並思考其原因:能否圍成三角形和小棒的什麼有關?同時結合多媒體動態演示各種圍的過程,不僅直接給予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而且保證了實驗彙報的高效。同時我在黑板上分類記錄下了四種所選小棒長度的情況,以便於學生更好的發現規律。學生通過親自經歷、觀察動畫演示,分析黑板上數據之間的關係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比較輕鬆的發現:三角形的兩條較短的邊之和要大於第三條較長的邊,這樣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這是一個很好的很實用的判斷方法,但是為了突出“任意兩條邊”,我在這裏,我針對6+4=10這個特例,進行了適當的拓展,請學生思考:把4釐米換成多長的小棒就行了?有多少種改法?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組織學生交流,引導他們找出一個範圍,在找這個取值範圍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三角形任意兩條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4)即時運用三邊關係。這一點在教學中忽略了,在學生髮現三角形三邊關係後,應該馬上給學生一個實驗的機會,可以用自己剛才畫的三角形進行驗證,看看是不是和剛才的發現吻合。這樣就更能體現出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了。

【設計意圖:到此,本節課關鍵處理,也是重點難點三角形三邊關係在學生“思考——實驗——探究——驗證”的過程中迎刃而解,我始終堅持學生自己去發現,去總結,通過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有序思考,結合老師的適時引導,幫助學生概括出結論, 因此是學生真正理解的,實現了數學學習的“再創造”。】

第三部分:鞏固運用,解決問題。

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根據新知進行判斷並説明理由。

2.解決課始老師上班路線的問題,讓學生用今天學到的數學知識解釋李老師為什麼直接從家到學校最近。這也是想想做做第三題的變式。

這兩部分的練習鞏固了基本的知識點,強化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對組成三角形的規律的認識,掌握更好的判斷方法——較短兩條線段之和大於第三條線段,便可構成三角形;

3.創設小猴家造新房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已有的兩根3米的木料,選擇一根最合適的橫樑。由於對於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在教學時幾種情況都有人選擇,我並不急着説明,而是讓學生採用辯論的形式來自己説服自己。通過爭辯交流發現選擇5米的橫樑最合適。這個問題解決的過程,使學生對初步感知的結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現數學生活化。

第四部分:欣賞感受,拓展延伸。

最後我帶領學生再次走進生活中的三角形,欣賞生活中的三角形圖片。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看過圖片後都能對三角形的穩定性有所瞭解,且迫不及待,躍躍欲試。因此,我就給予了學生展示想法的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中儘可能多的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另一方面,我鼓勵學生課後利用網絡繼續關於這一方面知識的充實,讓學生把對數學的探究延續到課堂外。

説課稿 篇9

一、教學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屬於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Flash CS5平面動畫設計與製作案例教程》一書中第五章第六章Flash動作腳本、組件部分,Flash動畫腳本可以使觀眾控制動畫的進程,實現畫面的互動。本節課主要是在對flash基礎知識初步掌握的前提下,用影片剪輯拖放語句和複選框組件,製作點菜寶軟件。

以項目《點菜寶製作---flash腳本運用》為主題,把學生當前所學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職業素養。本項目共分3課時完成,本節課是第3課時的內容。

項目名稱

《點菜寶製作》---flash腳本運用

項目描述

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餐飲企業由“電子點菜”代替“一張紙、一支筆”的傳統點菜模式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電子點菜方便衞生、圖文並茂,還可實現多種附加功能。計算機是為其它行業服務的一種工具,我校鼓勵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充分利用自身專業技能為全校師生提供服務。

今天,我們要為烹飪專業學生的餐飲創業項目提供支持,利用flash軟件,設計一款“點菜寶”。

項目分解

任務一:電子點菜功能瞭解及素材收集(1課時)

任務二:點菜寶界面設計與佈置(1課時)

任務三:點菜寶功能實現(1課時)

2.學情分析

作為計算機專業大專班的學生,他們對該課程的學習給予了足夠的重視,課堂上自律性強,學習氣氛濃烈,在效果實現上有追求。

橫向,開設過幾門計算機語言課程,有一定的編程能力,知道如IF等常用語句的功能及基本格式。

縱向,已能熟練使用flash中常用工具及創建元件,掌握了逐幀動畫、動作補間、形狀補間和路徑動畫、遮罩動畫的製作,學習了部分組件的應用及簡單代碼的編寫,對基本動畫的製作有了初步的感受及實踐能力。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知道複選框(CheckBox)組件和影片剪輯拖放函數(startDrag、stopDrag)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標:(1)能創建複選框(CheckBox)組件,並正確設置相關參數,編寫AS代碼實現多選功能。

(2)能利用startDrag、stopDrag函數對影片剪輯進行拖放操作。

情感目標:感受學習的樂趣,培養創新思維、團隊合作精神,樹立創業意識。

4.重點、難點和結合點

重點:1.能進行復選框(CheckBox)組件的創建及功能代碼的編寫

2.能知道startDrag、stopDrag函數的格式並能利用其對影片剪輯進行拖放操作

難點:功能代碼的正確編寫

結合點:

通過這個“點菜寶製作”把flash課程和就業相結合,不僅讓學生學會本課知識技能,更體會到了在現實中的運用,為今後的就業創業打下伏筆。

二、教法分析

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在授課過程中,我主要採用項目教學法。

1、先創設情境,並展示參考作品“點菜寶”,激發學生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

2、採用項目任務書,把項目分解成了三個任務,並給予難點提示,引導學生為了達成任務自主探究。

3、創建QQ交流的羣,給課前預習資料共享、學生作品上載、作品評價投票、難點交流提供平台。課堂學習着重於答疑、評價和提高。

4、運用小組(4人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各組長的組織能力,在任務實施中合理分配,創建QQ討論組。

5、通過設置課後鞏固和拓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鼓勵創新,激發學生創造思維和學習興趣。

三、學法分析

在學習方法上,採用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對項目的分析,結合學案提示,探究出實現的方法並實踐操作。另外,運用QQ交流的羣將上課學習內容延伸到課外,學生通過提前知識預習和任務實施,帶着問題進課堂,增強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從而學會學習,掌握知識技能目標,培養個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評價

本節課主要採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方式,採用課外QQ羣投票評價和課內評價相結合。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網絡教室、項目書及反饋表、課件、QQ交流的羣、“點菜寶”參考效果

六、教學過程

前期工作(第2學時):

教案:附後

標籤: 範文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oqnjm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