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説課稿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説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説課稿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説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現從教法、學法等方面加以説明。

一、説學生

二年級,全盲3人、低視生5人,由於學生自身條件的限制,對音樂的理解知識水平不同,從欣賞音樂的角度來看,學生可分為三個層次:

1、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強,對歌曲的理解程度較強的學生。

2、對音樂感悟能力一般,對歌曲的理解程度一般的學生。

3、對音樂感悟能力較弱,對歌曲的理解程度較弱的學生。

音樂欣賞重在培養學生的感受力和鑑賞力,從目前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理解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為了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自身優勢,採用各種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以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

二、説教材

1、教材:《唱給媽媽的搖籃曲》選自人教版小學音樂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一個教學內容。

2、教材分析:這是一首由四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敍事性歌曲,曲調優美抒情,歌詞寓意深刻,通過一個平日生活的側面,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對媽媽的一片深情和孝順之心。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唱給媽媽的搖籃曲》,進一步體驗搖籃曲寧靜舒緩的音樂特點,用深情﹑輕柔的聲音表達歌曲的情感;

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呼吸、柔美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2)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創編能力及合作意識。

(3)德育目標:挖掘學生內心豐富的情感。培養學生熱愛母親、孝敬母親的情感。

4、教學重、難點:激發學生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三、説設計理念

一是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把音樂審美教育滲透在各個不同教學領域中,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二是注重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要求,強調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在音樂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薰陶。三是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因材施教,對所有學生給予普遍的關懷和鼓勵,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儘可能得到開發並從中受益,同時注重個性發展,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結合起來。

四、説教法

這是一首搖籃曲,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對歌曲的理解上,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分組教學。

對音樂感悟能力弱,對音樂理解程度弱的學生,通過兒歌形式,使其理解音樂內容。

對音樂感悟能力一般,對音樂理解程度一般的學生,通過故事點綴,引導學生集體研究歌曲所表達的內涵,從中瞭解作者的創作意圖。

對音樂感悟能力強的全盲生,通過分段欣賞和對歌曲的理解進行表演,來理解歌曲。

對音樂感悟能力強的低視生,讓他們用肢體語言來深刻理解歌曲內容。

本教材採用講授法、情景教學法、分類教學法、討論法等多種方法綜合運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師生的融合中愉快的進行教學。

五、説學法

1、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同時錄音機播放音樂,使弱視生通過觀看畫面,增加一定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全盲生可以通過聽音樂大膽想象,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2、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讓學生通過聽、説、演、等活動,通過討論自己總結出對搖籃曲的理解,培養其自主學習總結的能力。

3、在教學中,注重後進生的優化教育和優生的帶頭作用,實施分組教學,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內在潛力,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接受知識。

六、説教學程序:

1、新課導入:用設疑激趣的方法。

同學們在一座美麗的房子裏有個住着一個小寶寶和他的媽媽,你們想知道他們的故事嗎?

2、新課講解:

(1)展示課件,講述故事。

媽媽哄寶寶睡覺的小故事,勾起學生對童年時的回憶。然後通過教師充當媽媽與孩子一起在音樂聲中回憶童年時的感覺,通過互動,開打孩子們的心門,以此穩定他們的情緒,為後面的學唱歌曲﹑體驗親情作好準備。

(2)根據講授的故事,讓學生説出歌曲中有哪些角色。通過提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檢閲對歌曲的理解程度。

(3)分辨歌曲所表達的內容。

讓學生根據對樂曲的'理解,用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對歌曲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知識融合的運用能力。在學生總結出以後,然後師生共同再來理解一遍,低視生通過看課件,全盲生通過教師講解重新感受歌曲,使學生加深印象。

(4)演一演

視障生由於生理缺陷,在他們的頭腦中很難形成動作形體概念,用情景教學法,使學生身臨其境,要求他們不一定按歌曲要求的動作表現,只需要他們把那種對音樂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邊聽音樂邊表演。通過這樣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肢體語言能力,同時能大膽發揮想象,做自己對音樂理解的動作,通過動作使其更深刻的理解歌曲。對於低視生讓他們通過看課件及對歌曲的理解,創遍簡單的舞蹈動作,使其與歌曲的情節相融合,更深刻的體味歌曲內涵。

(5)復聽歌曲一遍

讓學生仔細的聽樂曲,感受樂曲所帶給的獨特感受,讓他們融入到樂曲中,展開想象,發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提高他們的鑑賞水平。

七、課堂小結

感謝從小養育我們的父母;感謝一直關心着我們的父母;感謝為我們而操勞的父母……要感謝的太多太多了,就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報答我們的父母吧!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説課稿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首先感謝領導給了我一個展示、鍛鍊、積累、提高的機會,我執教的是第五冊第五課的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這是一首由四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敍事性歌曲,曲調優美抒情,歌詞寓意深刻,通過一個平日生活的側面,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對媽媽的一片深情和孝順之心,體現出夜晚的寧靜,給人恬靜、温柔的感覺。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需求和對本課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三點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呼吸、柔美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創編能力及合作意識。情感目標:挖掘學生內心豐富的情感。培養學生熱愛母親、孝敬母親的情感。在整體設計上,我把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感作為本節課的教學主線。無論從教學結構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還是教學內容的安排,我都始終圍繞學生的興趣和情感為出發點,通過搖籃曲的導入——學唱歌曲——拓展激情——結束延續,都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音樂的要素緊密相連,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種音樂活動,體驗、感受、創造、表現音樂的美,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學會愛與被愛,真正將課程改革落實到實處。比如回憶搖籃曲、示範唱媽媽的歌、欣賞《母親》、表演《不再麻煩好媽媽》,就連課的結束我也選擇讓學生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聲中愉快地走出教室,圍繞課題而展開,學生也始終保持一種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我主要運用了欣賞法、討論法、示範法和練習法。比如,歌曲教學我採用聽唱法為主學習歌曲。運用和整合了多媒體技術,開始部分藉助播放MTV《媽媽格桑拉》,用一幅温馨、甜蜜的畫面吸引住了學生的眼球,使學生立刻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又通過回憶搖籃曲,説搖籃曲的特點,唱搖籃曲,從視覺、聽覺兩個不同的角度感受這種温馨與甜蜜,初步的感受媽媽的愛,並通過問題喚起學生對童年和媽媽的回憶,感受搖籃曲的音樂風格及夜晚寧靜的氣氛,讓學生展開聯想,從而自然地走入本課的學習環境。在難點節奏的解決上,我避免了生硬枯燥的引導,而是採用設問,在寧靜的、靜悄悄的氣氛中很自然地出示切分節奏,讀一讀,拍一拍,這樣做,既解決了切分節奏這個難點,又為歌曲的演唱做了鋪墊。我還特別注重教師的範唱。範唱了歌曲旋律,直接把學生帶入優美的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比如切分節奏,我的表現起到直觀教學的作用,在最後的教師聲情並茂地演唱了有關媽媽的歌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起以往僅僅播放音樂帶要生動形象的多,這樣對有效地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也有幫助。在拓展環節,我給學生介紹並範唱了4首關於“唱給媽媽的歌”,不僅豐富了音樂知識同時也增長了歌曲的信息量。在欣賞了《母親》這首歌,我看到學生都情不自禁地唱起來,感情也特別真摯,他們在深深的回憶中體會媽媽的愛,讓音樂將這份愛擴大、昇華,把整節課推向了一個情感高潮。

我感覺遺憾的是在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稍顯緊張,比如學唱環節,學生唱得時間可以多一點,唱的形式多樣豐富一點;還有創編活動教師引導的教學語言可以再優化一點,表演可以更到位點,這樣效果會更好。

古人云:“學而常思之,行而長踐之,之所以進步也”。我想作為年輕的音樂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素質提高,做到琴不離手,曲不離口,以上是我的點滴反思,敬請各位領導、老師給我多提出寶貴的意見。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n42vg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