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語文説課稿模板9篇

語文説課稿模板9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説課稿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語文説課稿模板9篇

語文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今天我所説課的題目是《這個世界的音樂》。它是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二冊第三單元(説明文單元)的第四篇。從單元的安排上來講,前面已經有了三篇文章對如何抓住學好説明文的關鍵問題作了鋪墊,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上就更需要體現出較強的目標訓練意識,突出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和素質。

《這個世界的音樂》是一篇科普説明文,它不僅帶着我的學生們再一次走進了神祕的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而且還為他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自然奧祕。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參要求,結合本文特點,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領會“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懂得自然界一些生物的“音樂”表現形式。

2、掌握本文運用的説明方法,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動的語言。

3、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勇氣和信心及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

教學難點:

解讀作者的創作意圖,把握作品主題,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二、説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學生教授新知識時,自然要考慮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徵,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學計劃,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這個世界的音樂》這篇課文時新教材的新課文,同時它也被確定為“自讀”課文,再加上學生剛剛進入高一,他們大都不喜歡讀説明文,感覺枯燥無味,這就有可能使他們讀不下去課文,或者雖然讀下去但也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已,難以抓住重點。針對學生的一系列心理狀態,我思考:怎樣在40分鐘時間裏將學生的注意力儘量吸引到課文本身上來,完成對這篇科普説明文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

三、説教學方法

(一)從學情出發,首先把握兩個原則:

1、注意高視點、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實到實處,再深入實施其他教學方式和手段。

2、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因材施教。

其次採取以下具體方法:

第一、充分預習課文。印發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內容包括: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標出段落、劃分層次),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認知能力。

第二、根據學習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課時。

第三、分解重難點,以確保學生做到一課一得。

(二)從課文本身出發,需注意:

作為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作用。教師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問題”。一環扣一環的問題,是將學生帶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本文主要採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然後通過“討論”和“辯論”等形式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方式及手段

本文通過學生自由誦讀理解課文,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但由於説明文中某些內容較為抽象,所以我上課時利用錄音機錄製了一部分來自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親身品味、體驗。同時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將幾個需要討論和理解的問題顯示了出來,並要求學生緊緊圍繞它們去思考。

五、説教學程序

課時安排:1課時

指導學習:課前自學和課堂討論相結合。

(設計依據:課前預習是學習每一篇課文前的要求,且本文是自讀課文,自學是必須的;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和辯論可以推動學生思考,感受文章內容,發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先聽一段中國古典音樂《梁祝》,再聽幾段來自大自然的音樂。

明確:除了人類的音樂外,自然界的生物也有音樂。我們應該懂得尊重任何形式生命。

(二)分析課文

提問:

1、“這個世界的音樂

究竟指的是怎樣的一種音樂?

(思考——討論——發言)

2、這種聲音是否具有某種具體的意義?

(在原文中找答案)

3、作者的觀點,人類作為地球生物,創作音樂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思考——發言)

(三)“課堂小小辯論賽”

作者把音樂創作視為人類的生物性本能,也就是把動物與人類看作有某種質的類同,這是否抹殺了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

(學生先討論,再發表自方觀點)

(四)、説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事例加以證明)

(五)品味語言:生動幽默

(兼文學性和趣味性)

(六)介紹“人生健康小訣竅”

1、聽好的音樂可以使人身心舒暢。

2、聆聽古典音樂最有益於人的健康。

六、説板書設計

白蟻顫動上顎表緊急意義

蝙蝠藉助聲納察知周圍事物

動物的音樂,猩猩拍打胸脯作某種交談,尊重善待

鳥類歌聲中有豐富的含義,任何生命

這個世界的音樂

人類的音樂,本能生命的表現形式

語文説課稿 篇2

觀摩課資料 一、説教材

【説課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9頁—第61頁。

【教材分析】

《秒的認識》是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教材從材料的選擇到呈現方式,都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基礎知識,力求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知道秒的意義,探索分與秒的進率關係,體驗1分、1秒的長短,初步建立時間觀念。“秒”是較小的計量時間的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小學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幾秒有多長。因此,我把學生不斷地、有層次性地體驗作為本節課的主線,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

【學情分析】

我所執教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家庭教育相對落後,學生見識較少,思維能力差。為此,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把靜態的文本教材變為動態的學習資源。並且,在上課前我先讓學生收集一分鐘,一秒鐘能做什麼的數學信息,讓學生初步感知到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將與什麼有關係,提前進行預熱。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在認識時分的基礎上, 認識鐘面上的秒針,瞭解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聯繫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並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積極、愉悦的數學情感,並適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從各個不同的層面來感受秒。

難點:探索秒針的計時方法,得出1分=60秒的過程以及學生對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教學課件、教學光盤、秒錶

2、學生準備:

課前收集一分鐘,一秒鐘能做什麼的數學信息。

二、説教法與學法

為了有效地衝突重難點,我選擇以下的教法與學法。

1、以人為本地教:我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主要採用了創境激情、觀察探索、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等方法。

2、注重體驗地學:學生通過看一看、聽一聽、説一説、議一議、做一做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觀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秒,體驗秒。

三、説教學程序設計

根據以上的理念,結合本課的特點,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具體過程如下:

(一)情境導入,初步感受秒。

放映教學光盤:再現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情景,從學生熟悉的春晚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問:“剛才咱們一起倒數的5、4、3、2、1,用的是什麼時間單位?”引出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揭示課題:秒的認識。

(二)觀察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

師:這裏有一個鐘錶店(課件出示),你認為哪些鐘錶是可以計量“秒”?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計量“秒”的各種各樣的鐘表。

2、觀察秒針。

出示一個鐘面,讓學生觀察鐘面上有幾根針,哪根針是用來表示秒的?叫什麼針?秒針是什麼樣兒的?同桌互指、互説,然後讓學生上台介紹。

3、認識秒針走動,體會1秒。

A、先讓學生説一説秒針是怎樣計時的?然後再放映課件:(鐘面上秒針一動,同時“嗒”一響。)

B、再放映課件:師生閉上眼睛再次感受一秒。

C、説一説:同學們能在1秒鐘裏做點什麼呢?

D、演一演:同桌的孩子互相做一個1秒鐘裏能做的自己喜歡的動作。

E、説一説:經過剛才的活動,你對1秒有什麼感受? (一秒太短了)

通過學生自己用動作來配音,調動了學生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同時參與活動,全方位地感受1秒,使學生有了具體的感受。

4、1秒的價值。

短短的1秒鐘,“嗒”一下就過去了(轉自數學 吧 ),其實,在1秒鐘裏也能幹許多事呢。接下來播放秒在生活中應用的短片。這與學生前面談到的對一秒的感受是很短的,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秒雖短暫,但卻是相當有價值的。同時,向學生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孩子懂得了要愛惜時間,瞭解交叉學科的知識。

4、認識幾秒。

剛才,咱們知道“嗒”的一聲就是一秒,那麼秒針移動了多少呢?這一次秒針又移動了多長時間?分別用課件演示秒針從12走到1,從1走到4,從7走到1,同學們通過觀察、思考,得出秒針分別走了5秒、15秒、30秒。學生有的可能會用數數的方法説出秒針走的時間,也有的可能會利用舊知的遷移用秒針走

了幾大格幾小格來判斷秒針走了多少秒。這裏尊重了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

5、探究秒與分的關係

A、猜一猜:秒針走一圈,分針會有什麼變化?。

B、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電腦演示的鐘面秒針走動情況。

C、小組討論交流,概括出秒針走一圈經過60個小格,也就是60秒,(板書:60秒。)同時分針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板書:1分)質疑1分和60秒有什麼關係?從而得出1分=60秒。

此處是教學的難點,我把重心又一次放在了體驗上,通過課件上秒針走一圈和分針就走一小格的直觀演示,讓學生能通過觀察,親身體驗分與秒的關係,從而抽象出1分=60秒的結論。

(三)活動體驗。

1.體驗幾秒

①.體驗5秒。(播放課件時,秒針走動伴隨聲音。)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點頭、拍手、數數、眨眼……)隨着秒針的走動,一起感覺5秒的時間。

②.體驗10秒。(課件先播放伴隨聲音的5秒鐘,接下來的5秒鐘是靜音。)引導學生閉上眼睛開始感覺有聲音的5秒,當聲音關掉時,讓學生繼續用自己的方法感覺剩下的5秒,感覺10秒的時間到了就馬上舉手。然後請估得準的學生談談方法。

③體驗15秒。(課件播放時,秒針走動無聲音。)引導學生脱離鐘錶,體驗15秒。教師根據情況,酌情評價。

通過層次性的體驗、估測,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了估測短時間的方法,鍛鍊了對較短時間的估計能力。

2. 感受1分鐘

教師先提出活動的要求,然後用秒錶計時,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進行。

生活動後彙報,生生互評,師也給予評價:孩子們這一分鐘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滲透時間相同,做的數量越多,速度就越快的思想。

動靜結合的一分鐘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1分鐘的長短,體驗1分鐘的價值。教學中還注意評價的多樣化,培養評價別人發言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傾聽的能力。

(四)應用提高。

到現在為止,你已經認識了哪些時間單位?複習時間單位時、分、秒。

1、教科書第63頁第1題,學生仔細讀題,認真思考,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2、排名次

出示課件:誰跑得最快?誰跑得最慢?讓學生看時間排名,並説明理由。滲透同一段路程,用的時間越少,成績就越好。

3、出示課件“明明的一天”,讓學生修改短文中用錯的時間單位。滲透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做時間的主人。

通過層次性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並靈活應用,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更要服務於生活。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逐步發現所學知識的價值。

(五)課堂總結,談談收穫。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學得高興嗎?讓學生自己回憶歸納本節課所學內容,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知識網絡,培養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最後課件出示時間諺語,師生共讀。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四、説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秒的認識

秒針走1圈,分針走1小格

60秒 = 1分

生活即數學 珍惜時間

使學生牢固掌握本節課的知識,獲得技能;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建立時間觀念,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

五、説遠程教育資源的分析與利用:我校是農村遠教模式二,在上課之前我觀摩了遠教資源優秀教師的上課錄象及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充分利用教學光盤,對教學光盤進行了取捨,選取“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和“劉翔在雅典奧運會奪冠的場面”教學片斷。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整合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案例。

六、説教學反思

數學源於生活,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教學。整節課充分運用了多媒體的作用,把數學與生活緊緊的聯繫在一起。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寬鬆的學習空間,拓寬了知識領域。同時,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了解在科技發達的今天,1秒鐘能做很多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整節課中,始終貫穿的一根主線就是讓學生不斷地,有層次性地體驗,我相信同學們在體驗中,會不知不覺對秒的認識達到一個高潮,真正感受到“秒”的魅力,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七顆鑽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託樂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生神奇的變化,最後水罐裏湧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蹟,愛心能為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

二、説教學目標、重難點

1、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字,正確讀寫詞語。

過程、方法目標:抓住重點詞句,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而神奇力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懂得關心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

2、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愛的巨大力量,培養學生捨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3、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説學情

美妙的童話吸引着眾多的孩子們。孩子們從課文中、課外書中己讀過很多的童話故事。因此,有學習本文的過程中,學生不會感到陌生和吃力,只要教師做適當的引導,學生就應該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説教法、學法

教法:教無定法。《新課標》要求教師不能再在課堂上充當主導者,而是應當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充當的應是同行者、陪伴者,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的教學方式,採用情感朗讀理解法、創設情境法等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和交流,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

學法: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學習法,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見過鑽石嗎?鑽石是比金子還珍貴的東西。今天,我們説來學習一篇與鑽石有關的課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為學好課文奠定基礎。

2、快速閲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在最短的時間內感知文章大意。指名説課文大意,引導概括主要內容。這一設計意在訓練學生快速捕捉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三)再讀課文,初探故事背景

1、指名讀第1自然段,從哪裏看出這是一個大旱災?

2、抓住重點詞“乾涸”“焦渴而死”體會。

(四)品讀課文,探究中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2—3自然段,找出你覺得非常神奇的地方。

2、交流彙報:讓你覺得神奇的原因。

3、學貴有疑,學到這裏,鼓勵學生質疑:讀到這裏你有什麼疑問?

4、交流彙報,教師順學而導以下句子:

(1)當她醒來……清澈新鮮的水

a、是什麼力量水罐發生了神奇的變化?

b、小姑娘得到水後,心情怎樣?喜出望外是什麼意思

(2)她以為……還是滿滿的?

a、創設情境:小姑娘你幹嘛那麼匆匆,以至絆倒啊?

b、絆倒了,水卻未灑,水罐又一次顯示神奇的力量的原因是什麼?

(3)本頭做的……銀的

a、本頭的怎麼會變成銀的呢?

b、文章有兩處對小狗的描寫,你能模仿它的當時的語言嗎?通過想象,體會愛的力量。…

(4)當母親把水又遞給小姑娘時,母愛使水罐由銀義變成金的。

(5)後來水給了誰?水罐為什麼又會發生變化?

5、有感情地朗讀

語文學習的性質要求我們既要進行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又要進行有效的人文教育。此設計從課文的整體入手,品析文本重點詞句,使學生明其義、品其義、悟其情,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五)引伸延展,讓愛層層遞進

學到這兒,學生對課文己有了很深的理解,明白水罐發生這麼多的變化,是愛的力量的作用,但對作者的意圖還不甚理解,所以我向學生提問:“為什麼七顆鑽石會飛上天變成七顆星星呢?“

讓學生明白讓愛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個角落,照進每個人的心中;只在心中充滿愛,就會發生奇蹟,由愛而生的七顆鑽石變成的星星,就是告訴人們,讓愛成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燈。

六、板書設計

19、七顆鑽石

神 變出了水來 愛

奇 絆倒水未灑 心

的 由木變成銀 的

水 由銀變成金 力

罐 鑽石 水流 量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形象直觀地概括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便於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提高了效率。

七、説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的學生的閲讀實踐。”讓學生在自由寬鬆,但又有方向指引的氛圍中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提升理性認識,在提升後促進感情朗讀。我想這是對本篇情感味較濃的課文增進體驗的合理途徑

語文説課稿 篇4

一、研究課標及考綱

明確考綱對仿句題型的要求:

1、考查學生對語法、修辭等知識的綜合運用,要求學生能根據不同的語境和要求,寫出與例句內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義上有密切關聯的句子。

2、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聯想、想象能力,創新思維能力。

3、考查學生思想認識水平,包括道德素質、審美意識、審美情趣,乃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為此,要真正做到“形神兼似”,解答好仿句題,就有必要先弄清需要注意的要素,找到突破口,理清解題步驟和方法。我教學的思路是:錯例展示,辨析找錯因,給出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在互相比對的評價中,瞭解仿句習題首先要注意的幾方面要素;兼顧學生實際情況,降低一定的難度,安排一組練習,自主探究解此類型題的思路和方法。注重學生合作探究找尋方法的能力培養。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

(1)教學目標

1、使學生全面瞭解仿句,並能做到“形神兼似”。

2、提高學生仿句的能力。

(這2點為知識與技能的目標,如此設定,一方面根據中考考點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從學生長遠發展考慮的,仿句過程中可以觸動學生追求美感的心絃,將會為日後工作和學習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其成才提供可能。)

3、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評價甄別的意識。

4、培養學生對語言美的追求,點燃創新的火花,增加作文習作的素材。

(這2點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一方面從提高學習興趣出發,另一方面從提高作文習作水平出發進行設定,均是根據我校學生其階段性的心理特點而來。)

(2)教學重點

1.以仿句錯例為切入點,掌握仿句習作的方法。

2.培養學生善於積累作文素材的習慣。

三、教學設想:

(1)根據學生基礎較差的特點,採取錯例辨析切入法。

(2)根據仿句訓練題型廣,容量大的特點,注重精練、精評。

(3)在訓練中,突出學生合作、探究、評價能力的作用。

四、教法

錯例辨析切入法

考慮到我校學生多次分流,所剩學生基礎比較薄弱的現狀,在字詞句上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錯誤的情況。將學生以往的錯例,先行展示出來,以調動學生甄別的積極性。通過必要的啟發之後,讓學生明確應該注意什麼。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如何避免此種錯誤的產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正確的解題途徑。這就完成了“由易向難”教學的轉化。此種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勢必帶來學生探究的熱情。這樣自然就建立起了自主學習的氛圍。

五、學法

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辨析——合作探究——歸納總結——練習鞏固”。即展示錯例,學生思考,自主辨析;小組合作,給出最佳答案,探究解題方法;整理解題思路,總結共性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應善於引導,啟發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六、過程

(一)導入語

同學們,你喜歡《讀者》和《青年文摘》中那些美文嗎?那你想不想也寫出那樣備受讀者青睞的文章呢?(生答)荀子曾説過:“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要説文章就是江河的話,那細流便是語言、便是句子。好的句子組成好的文章。那麼,怎樣寫出好的句子呢?萬事從模仿開端。仿句由此產生,併成為中考命題者青睞的題型。那根據大家的經驗,仿句應該仿什麼呢?你掌握的如何呢?為了解決大家共同的困惑,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如何仿句。(設計目的:在授課前,進行必要的學情調查,有助於教師瞭解學生現狀,靈活掌握教學的側重點。)

(二)錯例辨析,找到錯因:

(1)例:友情,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情相助,__________ ______,是錯誤道路上的忠言逆耳。

錯例: 是疆場上的奮勇殺敵

(設計目的:此錯例意在讓學生注意仿句要與語段或仿句主旨相符)

(2)假如生命是鷹,不要畏懼困難,要張開翅膀在碧海藍天中自由翱翔。

錯例:假如生命是草,不要頑強拼搏,要低下頭顱在狂風暴雨中自慚形穢。

(設計目的:此錯例意在讓學生注意仿句要與語段色調相同)

(3)下列兩個句子都寫到“虛偽”。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簡意賅;後一句連續類比,形象生動。請在“友誼”、“勇敢”、“信任”中任選一個詞,仿寫兩句話。

例:虛偽和欺詐產生罪惡。

蚜蟲吃青草,鏽吃鐵,虛偽吃靈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錯例: ①勇敢和智慧產生英雄。②雞吃蟲,貓吃老鼠,勇敢和智慧吃罪惡。

(設計目的:此錯例意在讓學生注意仿句要與例句句式相同)

(4)仿照下面兩個比喻句式,以“時間”為開頭,寫兩個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將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

時間:(不超過60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錯例: 時間老人告訴我們要珍惜光陰。 三月如同春雨,它能給人們帶來温暖。時間如同一顆塵土,它能帶領我們漫遊天際。

(設計目的:此錯例意在讓學生注意仿句要與例句修辭方法一致)

(三)小結:

在學生對錯例的分析中,讓學生注意仿句題型中四個統一:主旨要統一;色調要統一;句式要統一;修辭要統一。

(設計目的:讓學生利用形象思維、求異思維,找尋到錯誤的原因。難度適中,在學生能夠接受的範圍,學習的積極性也會相應的增強。在教師必要的引導下,做系統的總結,加深印象,為下面的環節做了鋪墊。)

(四)小組合作完成習題後,展示各組給出的最佳答案,並進行評價篩選(幻燈演示、實物投影)

(1)仿造例句再寫出三個你對“語文”的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語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 ,讓人回味無窮。

語文是_________________,讓人_________________。

語文是_________________,讓人_________________。

語文是_________________,讓人_________________。

(2)仿例造句:

例句:我若是彩虹,就用我的絢麗點綴晴空。

造句: 。

(3)模仿例句再寫一個句子。

例句:相互就是:痛苦時一起傾訴,相互就是:快樂時一起投入。

相互就是: 。

(4)仿寫句子,句式與前面的例句相同或相似。

例句:歷史不是一張白紙,你想塗成什麼顏色就可以塗成什麼顏色。

歷史不是 。

(5)仿造下面例句寫一句話,要與例句格式相似,並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嶺中的巨鬆 ,而是遼闊平原上的一棵小草——為壯麗的河山添上一筆綠意。

造句: 。

(設計目的:這五道練習題,由不同仿句類型組成,意在經過這組比較簡單的練習之後,建立學生的自信,並從中找到正確解題的路徑,為解較複雜題型做好準備。)

(五)總結:

學生討論,回憶解題思路,由教師彙總明晰解題的步驟:審清題意(含四個統一)、“一定二仿三連”、檢查驗證。(見附板書)

(設計目的:讓學生合作完成探究,解放老師單向講授的束縛。學生交流自己解題方法時,也能夠鍛鍊分析的能力,口語表達的能力,概括梳理的能力等。)

(六)、佈置作業:

《中考123》試題——仿句專項訓練

(設計目的:專項訓練,鞏固運用方法的能力。)

(八)結束語:

今天,我們共鑄了一把斬去仿句疑難的寶劍,相信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會把它磨得越來越鋒利,最終“不戰則已,戰必勝矣”!

(九)附板書:

(出示幻燈片)

一、準確審題

審主旨內容 (注意隱含義,保持與原句一致)

審感情基調 (如哀傷、喜悦、沉重、明快等)

審句式結構 (分句關係,關聯詞對應,標點)

審修辭格式 (比喻、比擬、排比、對偶等)

二、解題方法 “一定二仿三連 ”

第一步:確定對象(如仿句的主語、喻體等)

第二步:遣詞仿寫(注意形容詞的潤色)

第三步:連貫語句(注意詞語搭配和語法關係)

三、檢查驗證

七、小結

這節仿句方法的總結課,通過錯例的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多媒體的輔助,我相信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訓練,學生也能較輕鬆地從簡單的例題中探究出解題的方法。通過調查和備課,我感受到要上好專題類的複習課,首先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難易程度,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確定是否先上一堂總結方法的課,“授之以漁”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這很重要。當然鞏固訓練也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僅是一個後生晚輩的班門弄斧,希望在座的前輩同仁給予批評和指正。

語文説課稿 篇5

我們中國的文藝創作歷來講究一個“情”字,“情者文之經”、“情動而辭發”等闡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脈。小學語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產物,每一篇都藴含着作者豐富的情感。今天我要説的《荷花》就是這樣的一篇美文。

【依據課標説教材】

《荷花》是九年義務教育第六冊書中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寫景的文章,多方位地展現了大自然的美,旨在從語文角度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篇出自於葉聖陶先生之手不到400字的文章,描寫了夏日裏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悦目,又有身臨其境之感。

【以學定教説目標】

本課是《荷花》教學的第二課時,根據課標要求及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如下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挨挨擠擠”、“冒”等詞語的意思。

能力目標:

1、感受荷花的美麗,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其中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是教學的難點。

【立足教材説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目標,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兩種教法:

1、情景教學法:遵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本着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運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帶領學生進入藝術境界,讓課堂成為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

2、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荷花美。

【以人為本説學法】

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主要進行以下學法指導:1、比較學習法:“有比較才有鑑別”,通過比較,推敲語言文字,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2、自讀自悟法:通過讀中想象、角色換位、音樂渲染、比賽背誦等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豐富語言積累。

【入情入境説過程】

本課的教學流程分四個部分進行:

一、利用媒體,創設情景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情境。心理學也告訴我們,兒童的情感就像一條“小河”,要它漾起漣漪,泛起微波,還需要外力的推動,就像一隻蜻蜓在水上輕輕一點,或是如一陣微風悄悄掠過水麪,讓學生情感的河水盪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有一種期盼的慾望和關注的心理。於是在課開始時,我就把一池美麗動人的荷花視頻展現在學生面前。(課件)大家看,這“風吹蓬動”、“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美景呈現了與課文有關的情境,使學生不知不覺融入其中。在這種美的力量的驅使下,他們一定會充滿熱情地初讀課文,並初步感悟課文情感。正如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所説:“藝術作品首先要激發兒童的思想感情,其餘的工作都應該是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後果。”我相信,有了這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基調,學生的學習一定會事半功倍。

二、以讀助解,描繪情景。

本節課中,我力求突出語言實踐活動,特別是讀的實踐過程,強化語言實踐,注重語言積累,也是新課標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孩子在初步感情課文情感併為之動情時,情緒趨向高漲,應牢牢把握契機,並順勢推進教學過程,從初讀進入精讀。精讀時力求做到:

1、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學生充分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老師引入:作者看到了這麼美麗的景象,那他是怎樣用文字描繪這美景的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2段課文。邊讀邊想,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説説你的體會。學生自讀課文,潛心品讀美的語言,隨後組織彙報交流。教師做兩個層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層次。對多數的語句,只要學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開,把主要精力花在讀好、讀美這些語句上面;二是點上的層次,對少數重點語句,要重視學生的感悟情況,並做出多元解讀。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可以這樣引導學生解讀:先讓學生説説為什麼覺得它美,學生會模模糊糊地知道“冒”字用得好,但他可能説不清到底美在哪兒,教師可以這樣引導:“你能察覺‘冒’字特別美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大家想一想,‘冒’字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字?”(長、鑽、伸、露、探、衝、蹦)

老師:“那麼請你用心默讀前後幾句話,體會一下,你覺得怎樣長出來

才可以叫做冒出來?”(使勁地、爭先恐後地、急切地、興高采烈地、喜氣洋洋地……)

接着,再出示多媒體課件,説:“大家看,這就是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喜氣洋洋、生機勃勃地冒出來的白荷花,你們想想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後,彷彿想幹些什麼?”學生可能會説:“它想到外面來透透氣!它想向人們展示它的美麗!它想和我們交朋友!她還想看看這個精彩的世界!”像這樣,通過多元解讀,學生一定能更深地理解語言,並使情感移入對課文描寫的對象上。

2、在讀中展開想象

課文第三段並沒有對荷花的“姿勢”進行具體描寫,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環節:要學生做出荷花的姿態,並展開想象説話: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______,有的

_______,還有的______。這樣的設計,既鍛鍊了學生的想象力,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到作者對荷花強烈的喜愛之情,可謂一舉三得!

3、在讀中表演、背誦、積累

學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了,他們會不可遏制地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此時,讓他們同桌互讀第4小節,並採用老師和學生比賽背誦的方式,將他們的情感推向高潮。我想在反覆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定會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孩子們肯定會情不自禁地配上動作進行表演、背誦。這一環節,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品味,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對優美語彙的積累和內化,從而更好地抒發學生的情感。

三、角色換位,感悟情景,突破難點

我認為,《荷花》這篇課文最精彩的一處,莫過於第4自然段“我忽然……”,它的精彩,就在於此時作者已不是人羣中的一個,而是荷花中的一朵,看荷花到了忘我的地步。設計時,我受此啟發,將學生自身角色與荷花進行換位,讓孩子們變成一朵朵的白荷,整個教室的孩子就成了一池的荷花。

在第二段中,品味了“冒”字之後,讓學生擺出自己最喜歡的姿勢,像白荷花一樣地冒出來,此時的學生儼然一朵白荷,可能有的會低着頭,有的可能會翹着嘴,有的可能還會展開自己的雙臂……老師順勢説:“看!這麼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同學們,到底是誰畫出了這麼一大幅活的畫?”面對這個難點,可能有同學認為是大自然,也有的同學認為是畫家,答案不一。那到底是誰呢?大家再看看,再次出示課件,讓學生又一次身臨其境,真切地感悟荷花的清香與美麗,真實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與神奇。此時,他們一定會清楚地知道,這個畫家就是大自然,教學的難點便迎刃而解。又如:在學生背誦第4段之後,趁他們還沉浸在情景之中時,順勢問道:“可愛的白荷花,你聽到小魚對你説了些什麼呢?”這種角色換位,既有利於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也避免了教學的模式化,效果應該會很不錯!

四、音樂渲染,昇華情景

新課標強調語文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因此,我打算將音樂搬到語文課堂上。舒伯特的《搖籃曲》舒緩而優美,與《荷花》一課配合正合適。我想學生有了前面的感情積澱作基礎,然後聽到這支搖籃曲,不僅僅會身臨其境,而是整個身心都會浸到荷花池中去了。此時讓學生在音樂中自主選擇學習活動方式,此時的學習

效果也應是最佳的。説不定,他們會和着音樂再讀讀課文,説不定他們想閉上眼睛想象那一池的白荷舞動的景象,説不定他們會與蜻蜓、小魚展開對話……

【緊扣重點説板書】

聞 一陣清香

看 葉:挨挨擠擠 碧綠

花:冒 展開 活的畫

想 自己是一朵荷花

板書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抓住重點詞語,用箭頭表示文章的思路,可以説是一個微型的教案。

【關注發展説效果】

我預設的效果是:

1、通過朗讀、交流、感悟,讓學生理解了語言文字,豐富了語言積累,發展了語文能力。

2、構建了一個情景交融,富有誘惑力的課堂,學生的好學精神得到培養,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逐漸懂得熱愛大自然,懂得追求美好。

這種自主學習的情景,也應該是我們語文課堂所追求的境界吧!

語文説課稿 篇6

【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六課《北京的春節》,本篇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緊接着,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後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裏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學生並沒有聽説過老北京人怎樣過春節,所以對本篇課文一定很感興趣,在本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本課的教學難點: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方法。

【説學生】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閲讀學習能力和蒐集資料的能力,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查找有關老北京的各種習俗的資料。課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要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學習本篇文章。課後,學生可以將家鄉的春節與老北京的春節習俗進行對比或瞭解更多有關春節習俗的信息,感受中華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説教法與學法】

在這節課中,我採用了創設情境、精讀感悟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説過程】

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回憶春節

上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出示了一首老北京過春節的歌謠,學生對歌謠一定很感興趣,以此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繼續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那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回顧寫作順序,分清詳略

接着,我讓學生回憶: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主要寫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動?學生快速地瀏覽課文,看看在這些節日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並讓學生把詳寫的部分做上記號。然後教師做板書。

三、深入詳寫片段,感受民俗,體會表達方法。

為了讓學生學習的更加有效,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我讓學生在老舍先生詳寫的四天中,選擇你最喜歡一天深入地讀文,讀到印象最深的地方,你就把它畫下來,並結合自己過年的感覺,簡單地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寫完後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受。整個交流過程要注意讀悟結合,在深入瞭解北京春節習俗的同時,感受過節的熱鬧氛圍,體會老舍語言的魅力。

四、回顧全文,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學生學習了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也感受到了老北京春節的熱鬧和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對於高年級學生來説,寫法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於是我問學生:中國的春節是個非常隆重的節日,從臘八到正月十九將近有一個月的時間,詳細説起來恐怕一天一夜也説不完,為什麼老舍先生讓“臘八、除夕、正月處一、正月十五”給我們留下了這麼深刻的印象呢?此處讓學生感受老舍先生寫作的詳略得當,語言的簡練。

五、課後小練筆

學習文章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幫助自己提高習作水平,所以,在本課的結尾我安排了一個小練筆:過年,講究的就是熱鬧、火爆、祥和。這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有着濃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黃子孫都會吃團圓飯、守歲、拜年,帶着美好的心願去辭舊迎新。但年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正在變成電視機前對一場春節晚會的觀看。請你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所過的春節,寫一篇短文,談談感受或希望。

【説板書設計】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板書應該簡潔明瞭,具有概括性、指導性、藝術性。本課板書如下:

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除夕: 真熱鬧

1、從人們活動的角度

2、從味、色、音的角度

正月初一:人們的活動

元宵節: 觀燈(總—分—總)

詳略得當 印象深刻

語文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最後一課》是人教版七年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與《黃河頌》等幾篇文章一起構成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單元,成為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的重要組件。這是一篇膾炙人口的短片小説,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朗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遭受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所以,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薰陶和感染,從而去愛自己的母語——漢語,愛自己的祖國,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另外,小説形象生動地塑造了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這兩個人物形象,學習時應讓學生重點掌握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各種描寫方法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2、教學目標

上課前,我先請學生預習文章,提出本文他們已經知道了些什麼,還想知道些什麼並擬訂出來,這樣,綜合學生的意見,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再結合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和本課的特點,我最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

(1)、瞭解小説文體知識。閲讀課文後,複述《最後一課》故事情節。

(2)、學習環境描寫的作用。

(3)、品位作品中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描寫,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進而分析韓麥爾先生和小弗朗士兩個人物的形象。

(4)、感悟小説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3、學情分析

以四個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並結合七年級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目標2、目標3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生活閲歷貧乏,再加上時代背景久遠,因此,我把熱愛祖國語言是一種愛國的理解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

(1)《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因此我採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儘可能多的製造語文學習的自由空間,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大力提倡小組自由研討,交流意見。

(2)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樣可以強化視覺和聽覺效應多種感官共同協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另外,

一個優質的課件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感情薰陶,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貫徹寓教於樂、快樂教學的原則。

(3)根據“大語文觀”的要求,將課外與課內相結合,將課堂教學與寫作相結合,以深化對文章的感悟,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2、説學法

自主探究學習理論認為:只有學會的,沒有教會的。可見,學習的基礎是自主,而學習的關鍵也是自主,所以,在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學習法,進行綜合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同時指導學生善提問題,進行質疑交流,充分地給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鼓勵學生想説、敢説,讓他們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意見,小組內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三、説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閲讀興趣

1、通過師生共同交流所蒐集的普法戰爭、以及作者的有關資料導入新課。(對於此文來説,背景的理解相當重要,不可忽略)

2、屏幕顯示普法戰爭的歷史畫面,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閲讀興趣和理解。

第二環節:預習交流

1、屏幕顯示生字,採用點名讀、齊讀的方式。

2、檢查學生的預習筆記。

學生通過預習初步感知課文,掃清文字障礙。通過預習筆記,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讓他們讀完一篇文章之後,有自己的獨特看法,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有自己的疑問。這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學習自主性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環節:合作探究

1、通讀全篇後簡要地説出本篇小説中的人物和主要的故事情節。

這一問訓練學生概括複述,要求:能體現情節發展的脈絡。

2、最後一課和平日上課的情景有怎樣的不同?

3、文章哪些地方運用了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教師出示投影,供學生考。

4、根據故事情節可把課文劃分成哪幾部分? 5、小弗郞士在最後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什麼變化?找出描寫其心理變化的語句。

學生自由發言,然後教師進行調控,組織討論“小弗郎士是一個由於這是最後一課而變得認真聽課的人的孩子”一種見解。明確:小弗郎士是由一個貪玩、不愛學習、怕老師、幼稚不懂事的孩子變成一個愛學習、同情理解老師,懂事成熟、熱愛祖國的孩子。

學生合作討論,誦讀小弗郎士的大段心理描寫,想象、描述這一精彩的特寫鏡頭,體會其中的情感,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

究竟是什麼使這樣一個活潑、調皮的孩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討論,點撥) 教師點撥:是樸素的愛國情感使這樣一個活潑、調皮的孩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

第四環節:課堂檢測。這一環節能有效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二課時

第一環節:課前學習交流

讓學生小組內比賽複述課文,要求既能體現情節發展的脈絡,又能説出人物形象。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

(一)韓麥爾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學生自由發言,然後教師進行調控,組織討論三種“見解”。

①韓麥爾是一個普通的人(鎮上的一位教師。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課堂教學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時還“玩忽職守”…… )

②韓麥爾是一個“可憐”的人(最後一次上課。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一動也不動地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臉色慘白,話説不下去。教了一節課又一節課…… )

③韓麥爾是一個愛國者(換上禮服,紀念這最後一課。自責及對阿爾薩斯人直率的批評。讚美法語。説明語言好比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恨不得把全部知識都教給我們。內心的極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寫“法蘭西萬歲!”。課文七處點至韓麥爾先生的愛國。)在討論中重點放在第③種“見解”。

(二)小説刻畫人物所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能夠反映人物當時的什麼心理活動和性格特點?

刻畫韓麥爾主要通過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

1. 語言: 2. 動作、神態:

讓學生在文中快速查找勾畫,既培養了學生的閲讀能力,又掌握了刻畫人物所用的描寫方法。 (三)體會重點句的深刻含義。

1. 為什麼説“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

2.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3. 為什麼小弗郎士今天聽講會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四)品味語言。讀24-29節,思考問題:

1.課文中“忽然”一詞在這裏説明了什麼? 2.課文中“我──我──”兩個破折號表示什麼意思?該怎樣讀? 3.怎樣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和寫出的“法蘭西萬歲”?這兩個字的含義是什麼?

結合上面討論,誦讀韓麥爾先生的大段獨白,誦讀課文最後一部分,想象、描述這一精彩的特寫鏡頭,體會其中的情感,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

第三環節:當堂檢測

這一環節能有效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四環節:佈置作業

第五環節:課後複習

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

四、説教學反思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上完之後,我覺得根據小説故事情節分析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形象;領會理解課文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等教學目標基本實現了。

可是,遺憾依然存在,這一次備教材備得較充分,但沒真正備好學生,課堂氣氛沒有原來想象的那麼熱烈。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更加體會到學生提取信息能力的欠缺,例如在為課文作旁批之後,不會將相關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告訴大家;在談小弗郎士內心變化的時候,對老師的態度變化只想到由於老師變得温和而產生的親切感,未能注意到韓麥爾先生由一個普通教師變成一個愛國者令人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須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語文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識字8》是第二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識字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處處有科學,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能發現。本課向學生介紹了一些日常所見卻並未注意的科學常識,引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是一篇從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入手的好課文。

針對課文的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閲讀後,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諺語的意思,初步感受諺語的美;瞭解一些科學常識,引發學生主動地留心身邊的科學,對科學產生探索、發現的慾望;有主動積累諺語的願望。

教學重點為: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諺語的美;引發學生主動留心身邊科學的興趣。

二、説教法

學習語言的過程,應該是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獲取的過程。這篇諺語的內容較深,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在學習這篇課文中,我以學生合作者的身份,和學生一起去感悟、去探索、去發現。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和富有童趣的活動,讓學生在畫中理解詞語:在議中感悟句意;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境;在説中訓練語言;在評價中激活思維。創設一種言、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

三、説學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及認知水平,運用“畫一畫、做一做、演一演、議一議、貼一貼、讀一讀”等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樂於參與的活動中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學習合作。學生不僅領悟諺語的意思,學會讀懂句子的方法,而且會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探索發現的慾望。

四、課堂教學行為策略的具體運用

(一)選準切入點,激發興趣

1. 選取農村兒童大多知道的兩個諺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眨眼就來到。”導入新課,由於貼近學生生活的認知水平,既能激發興趣,將學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課題,同時向學生滲透諺語同自然現象的聯繫,為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 在理清文章的思路(文中寫了哪些景物)之後,以“讀課文,提出你不理解的問題。看誰提出的問題能難倒你的夥伴,難倒老師”為引導,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難。同時,讓學生髮現提出問題的快樂。並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句子的學習。從學生的問題出發,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學生的一個個問題像一塊塊磁鐵一樣吸住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的學習成為自覺自願行為。

(二)學生探索的過程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設創各種途徑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知識的獲得有自己體驗的過程。為此,先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最喜歡的句子進行學習,隨機運用下列方法,因學用法。

1. 畫一畫。(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①讓學生憑藉自己的生活經歷,畫一畫“娥眉月”“月團圓”。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相解釋農曆、娥眉、團圓。孩子覺得這個規律既有趣、又親切。②搞清“一年有十二個月,哪個月初三、初四的月亮像娥眉;哪個月十五、十六的月亮又大又圓,從中使學生懂得:普通的一句話就告訴我們一個規律,這個規律是人們長期觀察的結果,③“你認為初三初四的月亮像什麼?十五十六的月亮又像什麼?説出你的發現。”這樣藉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利用想象,學生就會把作者的認識轉化為自己的認識,把課文的語言材料加以延伸運用。學生的語感得到深化、內化。④指導朗讀讀出對新月、圓月的喜愛。

2. 做一做。(朝看太陽知西東,夜望北斗知北南。)學生對北斗瞭解的太少,因此,讓學生觀看北斗星活動的投影片,瞭解北斗,簡單介紹北斗星的指向。通過“做一做”,藉助太陽、北斗圖,分辨方向。以情境激趣,為學生興趣盎然的思考、朗讀奠定基礎。學生真切地感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細心就能發現。

3. 議一議。(蜻蜓低飛江湖畔,即將有雨在眼前。)①教師故意出錯。“老師也喜歡這句話,也想讀讀可以嗎?”教師讀的過程中,故意丟掉“低”字,以此引出爭論:有沒有“低”是不是一樣?讓學生通過再讀句子及與同伴地探索,理解“低”字的重要。②讓學生在圖上貼蜻蜓,檢查學生對“低”的理解,使學生明確“江湖畔”的意思,理解句意。“低”字的處理,抓住了這句諺語的關鍵,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4. 演一演。(大雁北飛天將暖,燕子南歸氣轉寒。)這句諺語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説,很難理解。我採用以下方法突破難點:①先出示上半句,明確諺語寫的是誰,在句子下板書:大雁。再讓學生自己解釋“北飛”“天將暖”,教師隨機在句子下板書:

大雁 北飛 天將暖

大雁 往北飛 春天

最後用句衞子下面的詞語排列句子,達到理解句子的目的──春天。大雁往北飛。②總結方法,運用方法,學生自己來學習下半句。③通過老師的疑問“春天大雁往北方飛,燕子往哪兒飛?秋天,燕子往南方飛,大雁往哪兒飛?”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使學生懂得:大雁和燕子都是候鳥,春天一同飛向北方,深秋一同飛加南方。④演一演。“春天到了,大雁和燕子開始起飛。請問,你們去哪裏”“深秋,你們又去哪兒呀?”讓學生以自己創作的動作和語言,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加深對句子的理解,從而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5. 讀一讀。(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這個句子淺顯易懂,只要學生讀一讀就能理解。

(三)朗讀課文,提煉昇華

1. 在小組裏展示自己。再給學生讀的時間和空間,充分保證學生個性化的朗讀。並提出要求:背下你最喜歡的一句諺語。如果你有本領,也可以背下你喜歡的兩句、三句。目的在於:一是在讀中積累語言,增強語感。二是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課堂讓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 小結。諺語是人們經過長期觀察發現的規律,也是科學知識。這些規律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不信,我們可以回憶一下:一場春雨,十場春雨。一場春雨一場暖,十場春雨要穿單。這樣,學生就有了成就感──我們不僅學會了諺語,而且會編諺語呢!我們身邊真的處處有科學!他們的求知慾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3. 向自己的小夥伴介紹自己收集的諺語。

語文説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望梅止渴》是一個成語故事,講述了三國時期,曹操帶領十萬大軍在經過一片荒原時,烈日當空,天氣十分炎熱。士兵們一個個口乾舌燥,但附近根本找不到水喝。眼看着行軍速度越來越慢,這時,曹操用望梅止渴的辦法使將士暫時忘記了乾渴,打起精神,終於走出了荒原

課文的篇幅不長,但文中有許多生動、形象的詞句,適合讓學生朗讀積累。

二、教學定位

《望梅止渴》是一個歷史題材的故事,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加上一年級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積累還不是很多,所以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必定存在一定困難。如何利用好教材,讓學生通過學習有所悟、有所得、有所積累呢?課前我進行了一番思索。

思考一:讀成語故事對一年級小朋友的意義

成語故事源遠流長,是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文辭精練,記錄着歷史及歷史人物的睿智。學習成語故事,能使學生從小走近傳統文化,瞭解典故的內容,充分吸收中國古代文化語言的精華與智慧。並且每一個成語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從學科落實兩綱教育的角度而言,學生的精神品質在學習成語故事的過程中將受到潛移默化地滋養

思考二:培養問題意識,帶問題讀文是一種學習習慣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質疑,最能調動學生讀書、思索、答問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質疑,也最能發現學生不懂或不太懂的一些地方,以便教師給予有的放矢的輔導,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思考三: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

《望梅止渴》是語文書中編排在第七單元的課文,學生經過近一學年的學習,對字詞有了一定量的積累,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識字的能力。但在閲讀教學中有機地結合識字,在閲讀過程中讓學生讀通詞語,讀好詞語,還應是一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並且在閲讀過程中對已學的字詞要不斷地複習滾動,做到温故知新,知新温故。

三、教學目標

在思考中明確了教學的抓手後,我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學生情況,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認識部首“示字旁”;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積累望梅止渴、烈日高照、火燒火燎、口乾舌燥、嗓子冒煙等詞語。

2.在指導讀好詞語的基礎上,正確朗讀課文。藉助關鍵詞語重點讀好描寫曹操動作語言的句子。在讀中理解望梅止渴的原因,體會曹操的聰明才智。

3.並能根據板書,用自己的話説説“望梅止渴”的故事。

四、教學設計

下面我就結合教學設計,談談自己是如何貫徹課前思考的一些理念的。

(一)字詞教學

首先從字詞教學看,在教學的“第一版塊:舊知導入 出示課題”時,我就抓住機會,充分利用。讓學生拼讀“喝水”這個詞語,幫助他們繼續鞏固拼音。

然後在同桌的手心裏寫一寫這個詞語,其實是在進行默寫。學生積累的詞語越來越多,如果不是反覆地復現的話,他們就很容易將形近字混淆,甚至遺忘。而且在課堂中就幫助學生鞏固一部分常用的字詞,也可以減輕他們回家後默寫的負擔。

接着用換部首的方法讓學生記住生字“渴”,在這過程中老師及時提醒:口渴就會喝水,所以“渴”的部首是“三點水旁”。水是用嘴巴來喝的,所以喝的部首是“口字旁”。這樣一來,就幫助學生辨析了兩個很容易混淆的形近字。

隨後在板書課題的同時,讓學生重點跟着老師寫一寫“止”和“渴”,對課文中要求書寫的字在課堂中及時進行指導。

這篇課文中出現了許多四字詞語,如“烈日高照、火燒火燎”等,這些詞語都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會給他們的閲讀造成一定的障礙。因此,在“第二版塊: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時,我就媒體出示這些詞,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藉助拼音把它們讀正確。在反饋交流讀正確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烈日高照 火燒火燎”是描寫天氣炎熱的詞語。“口乾舌燥 嗓子冒煙”寫出了乾渴的程度。理解詞語後再讓學生把詞語讀讀好。

但是在進行這部分字詞教學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這些字詞不是本篇課文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生字,因此,這裏不宜花大量的時間,學生的交流反饋一定要快。這樣整節課的字詞教學才會有側重,凸顯教學重點。

(二)閲讀教學

從文章的閲讀理解看,我是以學生的質疑為抓手,然後教學緊緊圍繞着學生提出的問題展開。

在“第一版塊:出示課題”後我問學生:“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想問一問?”

學生有了質疑的機會,他們就會去思考。但是質疑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他們在質疑的過程中會出現話説不清楚,提出的問題淺顯,答案顯而易見等現象,這時老師不必着急,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幫他們進行歸納。如果學生實在提不出問題,就由老師來提:為什麼要望梅止渴?望梅怎麼來止渴?在這個質疑的過程中我們主要是幫助學生把話説清楚,培養他們帶着問題去閲讀的習慣。

接下去的教學就圍繞着問題來展開。解決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望梅止渴?”時要引導學生先弄清曹操他們當時遇到了什麼情況。這些情況在課文的第1、2小節中很容易找到,所以重點不是找而是找到後的讀。我採用自己讀――分組讀――引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反覆讀中記憶課文內容,最終達到不看書就藉助板書把曹操他們遇到的情況説出來的目的,為學好課文後學生自己講故事作鋪墊解決第二個問題 “望梅怎麼止渴?”時,我採用引讀第三節的方法讓他們找到了答案,但這只是停留在對文字的理解上。於是我讓學生想象酸溜溜的梅子,讓他們體會想到梅子時的感受。隨後再看酸溜溜的梅子,讓他們體會看到梅子後的感受。學生有了切身的體會對梅子怎麼來止渴的原因就更清楚了。

在閲讀理解,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會激發學生的思考,生成新的問題。當學生弄明白了“為什麼要望梅止渴?望梅怎麼止渴?”這些問題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那裏到底有沒有梅林?學生會聯繫課文中“荒原”一詞,知道那兒根本沒有梅林。這時可再次讓學生理解“望梅止渴”。學生聯繫了課文內容,知道原來在課文裏“望”不是看的意思,而是“想到”。將士們只是想到梅子的酸味,嘴裏變得濕潤,暫時止住了乾渴。

標籤: 説課稿 語文 模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jygvrz.html
專題